平凡的世界创作随笔(汇总7篇)

时间:2023-10-06 13:47:45 作者:admin

平凡的世界创作随笔篇1

《平凡的世界》,这书名实在是起得太好了,有一种洗尽铅华,尘埃落尽的感觉,是一个有着丰富的人生经历的人,在经受了各种苦难的折磨之后,回头再望来时路的时候,所表现出的一种宽容。想当初选取读这本书,也是被这书名所吸引。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不得不一次次地停下来,慨叹书名的妙处,同时也不停地问自己,究竟什么是平凡?什么是伟大?什么是生活?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才是生活。戏台上的情节是浓缩的,天上一天,人间一年,因此才有那么紧凑的悲欢离合,跌宕起伏。琐碎的矛盾纠葛,你牵着我,我绊着你,剪不断,理还乱,欲说还休,这才是生活。大起大落,大喜大悲,铭心的爱,刻骨的恨,当然存在,但普通人遇到的几率又有多大呢?属于饮食男女的,但是是些筋头马脑,说来无聊,但却缠绕。有喜怒哀乐,有爱恨情仇,有凌云壮志,也有颓唐消沉,这才是活生生的人,这才是生活。百折不挠,愈战愈勇,山崩地裂不皱眉,那是神话中的英雄;现实中,纵然是强者,也难免苦痛,难免挣扎,难免有“弯”的时候,但弯而不折,生活需要的就是一个“韧”字。

所有的少年时代,总有年轻气盛、目空一切的一面。心中有着太多地愿望要实现,对自己的人生有着太多的期许。少年心思当拿云啊!尽管肤浅,尽管狂妄,但毕竟有豪情。而此刻,《平》让我从空中回到了地面,知道了脚踏实地,知道了平凡中的伟大。

当然,这样说并不意味着我将从此成为一个收起锋芒的中庸的.人,我是一个手中有着大把青春年华的年轻人,处在我这样的一个年纪,就应是发奋奋发的,就应像少平那样不向任何困难低头。再想路遥写作这本书,也不是在他的年轻岁月,而是在经历了大起大落的40多岁。

我想读了《平凡的世界》,最大的收获就是,让我能够认识到平凡的人的平凡的生活是最伟大的,能够让我在发奋奋斗的同时提醒自己持续一颗平凡的心。

但愿自己在今后的人生岁月中,不管是失意落魄,还是辉煌兴奋的时候,都能够想起路遥,想起《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创作随笔篇2

午后阳光,暖暖地照在客厅,随手翻开《平凡的世界》。二十年前曾读过,那时青春年少,有的是像少平一样对生活的激情。二十年后再读,已经历过生活磨砺的我,却感慨于少平拼尽全力只为能过上普通人的生活。想想曾经年轻的我们,那时渴望的何尝不是二三十年后的自己,也能在自己奋斗的城市,有一容身之处,每天可以安闲地挎着菜篮,穿梭于农贸市场和家之间,而后煎炒烹炸,等着家人、孩子回家。

其实,这样的场景并没有什么不妥,甚至还带着点烟火的暖心。但是,偶尔会在想到“一辈子就这样要走到头”时,心里多少还是会有些隐隐的惶恐。于是也曾痛下决心想尽力去改变,每天心心念念会尽力践行,却发现在努力的身影之后,却仍勾勒不出未来的清晰模样。

后来懈怠了,停下脚步看看别人的生活。又会想,这世界谁不是在努力呢?荧屏上演员努力拍戏,作家努力写书,他们是光鲜的努力;清洁工努力把马路扫干净,服务员努力把盘子端得平稳,也是努力。这时才发现,我们是不是对自己挑灯夜战的身影过度感动了,才会向生活提出更高的要求,才对播下的种子寄予了太高的期望呢?

这就如我们坚持锻炼,大多数人并不会由此成为运动健将,拥有魔鬼身材,也许它只是给你一副相对更健康的身体,让你能平平安安地躲过下一次流感。同样保持读书的习惯,大多数人并不会成为作家文豪,也许它只会让你在某个老公和孩子都不在家的午后,不至于无所事事无聊地度过一段独处时光。想想我们都曾学过几年英语背过上万单词,大多数人并没有成为外交家,也少有出国的机会,不过是偶尔托朋友从国外带回一套护肤品,能看得懂说明,不至于把眼霜涂在脸颊上。练几年乐器考过十级,大多数人并不会进入交响乐团,全球巡演,也许不过是逢年过节,当自己老了,儿女带着孙辈们来家看望,能够让孩子围坐身旁,用手风琴拉一曲《喀秋莎》。

没有人敢说努力必定成功,但肯定有人说:不努力注定平凡。 我想,大概努力没有什么了不起,努力才应是正常的生活状态。许多努力的终点,就是让我们好好地——平凡。大多努力不过是帮助我们把平凡的日子,过得稍微顺畅舒心一点,以让我们好好地做个更好的——平凡的普通人!

平凡的世界创作随笔篇3

继看完路遥的《人生》后,又找了《平凡的世界》这本书来看。平凡是真的很平凡,但我们的生活就是如此的真挚。

因家庭环境的制约,少安的爱人,注定是甘于脸朝黄土背朝天的,踏踏实实无怨的,学识多寡已非必要,耐劳勤快确是根本。因此润叶,那个勇敢而又脆弱的女孩的感情只能因少安的抉择而灰飞烟灭,留下给她的是心灵上的一段慰籍。润叶最终是臣服在世俗的压力下了,她碰到的.是和她一样固执的李向前,正是正因他们的固执,他们的结局只能那样。人只能按照自己的条件去寻找终身伴侣。在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合理的和美好的都能按照自己的愿望存在或实现。

在劳动中,孙少平得到思想上的升华,更重要的是,他感受到了劳动所带来的崇高感。人们常说:劳动是伟大的,是光荣的,没有劳动,就没有我们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有句话说的好,有耕耘就有收获,有劳动就有成果,而这成果是劳动的结晶。“不论什么人,最终还是要崇尚那些能用双手创造生活的劳动者。对于这些人来说,孙少平给他们上了生平极为重要的一课--如何对待劳动,这是人生最基本的课题。”劳动最忌懒惰,劳动决定成功,劳动不分先后。

孙玉厚的家是贫穷的,但也是富有的,家人之间那份浓浓的亲情就是他们最大的财富。田福堂在经历了那么多的争争斗斗之后,所渴望的不也正是那种儿孙满堂、其乐融融的亲情吗?正如萨迦格言所说的,“火把虽然下垂,火舌却一直向上燃烧”,哪怕再平凡的人也应为其所生活的世界奋斗!在人生路上,亲情是最持久的。亲情也许十分平常,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都有那充满美好的亲情,但就是这些十分常见的亲情,往往会给我们带来莫大的快乐和安慰,就像一株永不凋谢的玫瑰,源源不断的送来温馨与美丽。

正是因为有爱,世界才变得如此美丽!冰心曾说:“爱在左,情在右,走在性命的两旁。”感情,友情,亲情,便必须能够当你遭遇困难险阻的时候,使你学会自己去化解,去承受,他们总能教会你一些事理,然后助你成为一个更好的人。正像路遥在后记中写道,“期望将自己的心灵与人世间无数的心灵沟通。”

这个世界本是平凡的,生活中的我们亦是平凡的,我们能做的就是努力充实自己,去发现身边精彩的瞬间。

平凡的世界创作随笔篇4

作家路遥,对于一个不太擅长手机阅读的人来说,原来是一个陌生的名字。然而,自从暑假以来,我和妈妈一起欣赏了他的《平凡的世界》,我对他有了更深刻的印象。《平凡的世界》是路遥作品中近百万字的经典小说。它描述了农村最普通的人和最普通的东西,但它是感人和令人难忘的。

有这样一个人,他吃着食堂里最差的食材,穿着最旧的`衣服和裤子,但他有最坚强、最不屈的信念和最好的学习成绩。他的名字叫孙少平,是书中的主角。他是一个从山沟里出来的学生。他有兄弟姐妹和一对普通的父母。孙少平在校园里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由于他的贫困,他被指定为黑非洲。标准仅限于分配他的财富。他没有机会进入大学的大门,所以他只能进入社会发展。为了过上更好的生活,他是一名杂工、老师和采矿工人。他做的每一件事都是最杰出的。这都是因为他不屈服于自己的命运,不愿意被人生道路上的痛苦所压倒。

由于命运的戏弄,孙少平经历了痛苦,但他选择了嘲笑生活的戏弄,以自己顽强的精神本质,坚强不屈的对抗命运,然后让我们觉得原来的痛苦可以是敏感的,可以是如此的脆弱。自从他进入阅读文章,他忘记了身体和精神上疲惫的身体,忘记了生活的痛苦,只回忆这些普通的甜蜜,好运的痛苦。虽然他仍然是一个普通农民的儿子,仍然是一个普通的挖掘,但他的心,他的生活是极其高尚的。他勇敢、勇敢、勇敢。他认真地接受那些不能改变的事情,善于改变那些可以改变的事情,用勤奋去做那些不容易做的事情,用汗水和眼泪去创造那些普通和伟大的事情。他一如既往地勤奋,一如既往地学习和训练,无论遇到多少困难,仍然有勇气帮助他人,保持和平。这种普通人还是普通人吗?

你可能无法改变你周围的一切,但你可以整合它,保持你原有的纯真。你可能一辈子都是农民,陪伴着地球,或者生活在一个看不见天空的矿井里,你可能会经历不懈的斗争或得不到你所期待的一切,但这一切都很好。你可以用善良和自信,用理想化让自己成为一个优雅的人。

因为,崇高的性命不低贱。

平凡的世界创作随笔篇5

我们每一个人,对于这个浩缈的世界来说,都十分渺小、脆弱、微不足道。这个世界也是平凡的,悲与欢、生与死、穷与富、世事的变更,于历史的长河来说,无非是些平凡事。然而最近读到了路遥先生的平凡的世界,才幡然醒悟。

这部小说给我最大的教育意义则是一种对农民的深刻理解。现代城市年轻人可能很难真正理解农民。农民的生活,农民的想法。农民曾经过的日子、农民的现在和未来,他们也不会关心。但是间接知识也能够带给我们启示和触动。这就是平凡的世界。

他的世界是平凡的,这只是黄土高原上几千几万座村落中的一座。但路遥却在平凡中看到了他的主人公的不平凡。比如说孙少平,他受过了高中教育,他经过自学达到可与大学生进行思想探讨的程度。作者赋予了这个人物各种优良的品质,包括并不好高骛远。在路遥的世界中出现的都是平凡的人物,这是在这些平凡的人物里他描写着人性中的善与美,丑与恶。

在他的世界里,人的最大的优点就是认识到自己是平凡的。这点从孙少平身上得到最突出的体现。就像少平一样,为了生活,放下学业,忍痛放下爱情,但他没有被生活屈使,至少精神上还是自由的,他还懂得思考,懂得反思自己的生活,考虑自己的前途?少平对于前途的不懈奋斗也是那代人的闪光点,是留给后代的珍贵财富,贯穿他的思想的主线就是奋斗不息、坚韧不拔,无论面对何种挫折,他都能平静接受,对生活充满了希望。虽然他和田晓霞的爱情以悲剧结束了,但是他仍然能承受所有的一切,勇敢真诚地面对生活。

再看田晓霞,虽然出身比少平好很多,但作为那个时代的先进女性的代表,她有独立思考的能力,看问题往往和社会一般的看法不一样,甚至完全相反,以及最后她的牺牲,可以说即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虽然他们两人最后是以悲剧的结尾收场,但在小说最后,还是让少平顿悟生命与生活的真谛,重新开始新的生活。少平以自己顽强的毅力独自生活下去。当他得到调出煤矿来到城市的机会时,哪怕他选择的是煤矿,这也是对平凡生活的一种追求与向往。

这本书里的人物形象无数,辉煌的人物性格也是缤纷至极,让人恨不得一个一个地读到骨子里去。感谢路遥先生写出这么棒的文章。让我们一起感悟生活,感悟人生。

平凡的世界创作随笔篇6

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英雄主义,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他。——题记

轻合书页,思绪悠远,阅读渐渐接近尾声,但是那份淡淡的思绪萦绕在心头,不断地震颤,不断跳动。翻开首页,我便沉浸于那个世界,扎根黄土,贴近生活,每一个人物都鲜活而立体。面对形形色色的人物,有感动,有惋惜,但更多的是共鸣,生而为人,千姿百态,但终究归于那一份平凡。

夜幕降临,晚风轻轻从耳边吹起丝发,引起耳后一阵轻痒,带走了白日的喧嚣。抬眼望去,夜色中的乡村黑茫茫的,唯有点点星光。我穿梭于这寂静的田野,享受这一刻的寂静。距离少平生活的年代已过去几十年,当今的世界用日新月异来形容也丝毫不觉夸张,但四季更替、一日三餐仍是我们的主调。芸芸众生大多是由平凡的人过着平凡的`生活而组成的,平凡的世界永久存在。

少平在县城读书时候的光景,每每读来,心_鸣颇多,心酸落泪是常事。只因全校只有他和郝红梅两个人吃的是最差的黑馒头,为了少年那份小小的自尊心,少平总是最后一个去拿饭。贫穷不是罪,但是他却压着那个瘦弱不堪的少年。而我们谁又不曾拥有过那份小小的自尊呢?

我们终归平凡,但生活请浪漫。

一个个纯朴、直白的陕北农民,双水村、窑洞、贫穷、破衣烂衫、破被褥构成了陕北生活的主色调。我们跟着他们欣喜,跟着他们难过,常常读到感动处泪流满面,不能自抑。

润叶爱着那个阳光少年——少安,但贫困的枷锁困扰着这小小少年,自卑笼罩了少安的人生,他只有不断回避,不断躲藏,不断逃遁。

年纪轻轻的少平却早早就知晓了自己的命运。他被当时的封闭的社会所禁锢,也被贫穷的家庭所束缚,他被羁绊!少霞,一个把世间所有美好词汇集于一身的女子,她是美好的化身,是纯洁的象征,却被一场无情的灾难吞噬了自己青春的生命。当读至此处,泪水不自觉地滑落,多次在内心自问为何不给少平和晓霞一个完美幸福的结局?哦,原来这是平凡的世界,平凡人走着平凡的路。

但平凡并不平庸,他们努力挣脱、冲破、撞开那份阴霾,寻找属于自己的“活活的太阳”。

润叶最终接受了爱她至深的李向前,俩人携手走过磨难,迎来美好结局;当年的少年——少安几经折腾,终于修成正果,走上了致富之路;恶劣环境下锻炼、塑造了少平,他洁身自好、自立刚强。虽然我们对于晓霞的离世充满了遗憾,但少平和晓霞纯真美好的爱情抚慰了我们不平的内心,美好永久留在了我们心中。正如原文所说,只有用不遏制的奋斗,才能使青春之花即便是凋谢,也是壮丽的凋谢!

正值青春的少年,青春是一抹靓丽的风景,不要让安逸使他落上尘土。热血少年更应朝气蓬勃,不因一时的坎坷而沮丧,不因一时的磨难而放弃,勇往直前,书写壮丽的青春诗篇。心中有梦,未来可期,披星戴月,风雨兼程!

平凡的世界创作随笔篇7

"生命里有着多少的无奈和惋惜,又有着怎样的愁苦和感伤?雨浸风蚀的落寞与苍楚一定是水,静静地流过青春奋斗的日子和触摸理想的岁月。"

——题记

平凡,是我们生而为人的本色。

轻轻捧起一抔黄沙,挥手撒向天际,顷刻之间沙土弥漫着这一望无涯的黄土高原,笼罩着那个贫瘠却又不失梦想的时代,犹如一阵狂风刮来,让奋进的人们神经绷紧,紧紧屏住呼吸,心中却依旧歌唱着属于自己的歌…

或许历史的轮回从未遗漏每一个激进的年代,哪怕这个年代它充斥着贫穷、无奈、以及恐惧,哪怕这个年代曾让许多有理想的人们意志消亡,可在逆境中人性的自卑与懦弱我们没有理由去嘲笑,相反地我们应用另一种眼光去欣赏它。那种战胜自己,重塑信心的渴望中所表现出来的自卑里的坚强让我们敬畏,因为那是一种至高无上的精神、是一种仅有这片漫漫无际的黄土高坡才能哺育出来的灵魂。

平凡的牢笼,禁锢不了人的信念与坚持。孙少安的一生所经历的太多,他每天在人生的低潮高潮里来来回回,命运里接踵而来的却是无情的打击,在那么贫穷的生活里,一次又一次的冲垮了少年坚硬的脊背,但他却不曾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中迷失自己。少平对于前途的不懈奋斗也是那代人的闪光点,是留给后代珍贵的财富,贯穿他的思想的主线就是奋斗不息、坚韧不拔,和无论面对何种挫折,他都能平静接受,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孙少安用他如同洪水一般却又不失平静的一生书写了一个伟大的真理:除非你放弃,否则你就不会被打垮。

在文化属性中透视社会有三个层面:技术、制度和文化。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国家亦或一个民族,任何一种命运归根到底都是文化属性的产物。强势文化造就强者,弱势文化则造就弱者,这是规律,也可以被理解为天道,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在这平凡的世界里,生长在黄土高坡上的他们,饱经那个时代的迷惘、绝望、无奈,却依旧有着一个个不平凡的灵魂,因此保持生命的平凡,找到生而为人的本色,何尝不属于强势文化的范畴呢?

"抬头望,桃花依然红,柳丝照旧绿;低头看,青草又发芽,水流还向东。可是,景似去年景,心如冰火再不同!"人生有太多的记忆,我们无法释怀,这是上苍在创造人的时候给予我们的一份特别的礼物。就像那个时代留下的黄土高原惊心动魄的贫困和在贫困的日子里生生不息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