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散文随笔篇1
人到中年,人生已过大半,你有你的成长环境,我有我的生命机缘,我们各自依照生命的轨迹不停运作,智力、情感、意志、信念等心智元素像陀螺一样曲折前行。我们也许都遇到过大石块而蹦出老远,摔了个浑身疼痛;也许曾经一帆风顺,直至硕果颇丰。可惜的是,你的故事我未曾听说,我的阅历你未曾读懂,所以,我们很难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挚友,更不可能成为生命的知音。这也就是自古以来,众人慨叹“知音难觅”的缘由了。就连著作等身的莫言也写诗高喊:要是你能懂我,该多好!
中年人这样,老年人更是如此。
我喜欢思考生存的价值,经常在探究“如何让唯一的生命过得最有意义”的命题。我想,假如能给这个命题找到最佳的答案,那么,母亲生我养我的全部辛酸就能换取甘甜了,同时,我的生命也就丝毫不留遗憾了!
许多国人喜欢热闹、追捧偶像,那是内心不淡定,害怕孤独所致。那些内心缺乏自信的国人,总是千方百计追随上流社会的生活方式。其实,虚伪狡诈的'丑陋人性恰恰容易出现在上流社会里。《泰坦尼克号》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那位纯真的女主人公就是厌恶上流生活的丑恶,才恨不能逃离而要跳海自杀的。社会粗鄙的言行,莫过于各种丧失自知之明的举动,比如,明明相貌平平,却要东施效颦,越扮越不顺眼;明明缺德无才,却硬要糊弄身边的傻子;明明不爱国却要做出假爱国之事;明明生活在社会的底层,却要乔装富贵样儿且附庸风雅,实在鄙俗不堪啊!
孤独是人生的常态。即便是夫妻,也必然存在心灵的距离。冰心说,他丈夫研究的政治理论,她一点儿也不懂。可他们同样白头偕老,幸福一生,靠的是精神上的互相鼓励。这正是“孤独是人生常态”的最好例证。
有些人害怕孤独,是因为人格不独立。人格不独立,是因为阅历浅薄,阅历浅薄是因为懒于求知,懒于求知是因为不善于掌控个人的时间。有的人忍受不了孤独,容易走上轻生的狭路。像这样的人,就特别需要朋友在身边扶助。倘若他能把痛苦拿来与朋友分享,孤独的折磨就可以卸下一半。
有人宁可守望孤独,也不愿对外人说出心灵的隐秘。芸芸众生里,保持自我的一份孤独,的确十分必要。独处有独处的妙处,这种妙处缘于简单和自由。做自己的知音最实惠!
有人怕被人看穿而不愿提及私事。不过,在我看来,心灵丰富的人,是动态的,是立体的,也是美丽的,是不易被人看透的,就像一门高深莫测的经典哲学,看似简单,实则丰富多彩。类似的人生过程,也许就是我们日夜追求的真正意义上的精彩人生了!
孤独散文随笔篇2
你从小陪着你的那些人,现在都在哪里呢,可能在你身边的还有许多,可是我身边的陆陆续续的都走开了。外界的原因也好,自己的原因也好,总之现在是孤零零的一个人了,从出生开始,就总是一个人的时候多,两个人的时候少。
人是群居动物,就跟那些森林里的猴子猩猩一样,总是寻求同伴,但是人又想得太多,或是天性使然,或是后天学来,我们都在抗拒孤独,但是不得不说,我们的抗拒并没有多大的用处,我们还总是孤独。
缺少什么,就会向往什么,愿望,都是自己艰难生活的倒影,我总是苦苦寻觅一个永远的伴侣,但天不遂人愿,我总是找不到。有一个同学,性格内向,不敢跟人接触,在学校里没有朋友,连班里最坏的小混蛋也懒得欺负他,班级里讨论,元旦的联欢,没有人记得起他,没有一双期待眼睛望向他。常常在班级的角落里,一个人低着头,虽然没有人欺负他,但是寂寞是比肉体的折磨还要疼痛百倍的东西,所以他还是早早退学,自己跑回家,就连走出门去的背影,都是孤零零的,他走之后,一切如旧,仿佛他从来没有存在在这个地方过。我也常常在想,是不是有一天我跟他一样走的时候,是不是背影也是孤零零的,除了几句议论,连个痕迹也都留不下。像我们这样的小孩子,表面上看起来阳光快乐,无忧无虑,但心里想着的,都是对未来生活的恐惧,虽然被熙熙攘攘的人群包围,但依旧在里面是孤独的个体,别人看起来就像一片大海,但是每一滴水都不相容。
生命太仓促,我们还没来得及体会到它的意义,就要逝去,亲人也是,朋友也是,总是在你身边的时候不觉得珍惜,但发觉不了自己其实就是依靠着这些生活的。他们能陪着你的时间是极为短暂的,因为时光短暂所以我们都尽力的.拥抱住自己所爱的那些,生怕他们从怀里溜走,但是等你想这么做的时候,通常他们已经跑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了。
就像现在的我一样,自己一个人坐在很穷很穷的县城里很穷很穷的一个镇子里,你没有心里话可以对他们说,镇子里的人以苦为乐,生活的压力让他们不堪重负,但是又不能逃开,自己都顾不过来,也就没有在乎别人的时间。我仿佛在他们身上看到了将来的自己,还有你身边围绕着同学同事,如果没有一颗能理解你的心,你依旧是孤独的。
理解你的心,并不是每天上班时你看到的职业性微笑,也不是漫不经心的招呼,而是可以可以让你躺在怀疑,他能静静的听你说完长久以来自己的忧愁,对以前的后悔,对未来的迷惘,把痛哭流涕的你揽入怀中,并且安抚你,明白你。
人穷极一生都在找这样一个人,他能满足你对未来的所有想象,但是找不到的人很多,但他们大都在找到之前就放弃了寻找的希望,我们是群居动物,我们不能一个人行走在这样寂寞的大地上。即使这样的路荆棘密布,但光明总是会在痛苦后。
不要放弃活着,也不要放弃希望。
孤独散文随笔篇3
生命中,总有些人安然的走进你的生活,将平静的岁月萦绕出一缕淡淡的芬芳;但也有些人从你生活中悄然的离去,把时光的故事添上一丝难言的感怀。可兜兜转转的相聚别离,最后依旧回到一个人的流年,然后悟想当下,问自己:是否已习惯孤独。
——笔下文化
每晚,都跟寂夜有个约会,把思绪放空,将心游览在过往的风景中,在记忆里挥笔写下一篇篇无奈,一章章感慨。然后把经年余存的温暖,溢满时光深处轻藏的一份安然。可这一路走来,不知平添了多少感念。而那些葱茏岁月里留下的故事,多的不是温暖,而是忧伤。
翻阅着曾经的风花雪月,望着一行行古老的文字,让时间慢慢刷新流光的花开花谢。明知早已物是人非,却忍不住在轮回里,持一只人生思绪的瘦笔,在笔下写尽温润诗词,没有花谢只有花开。
可这终究是梦中的一抹臆想,是内心深处最渴望的期盼。有时明知是梦,却更想沉沦,只因那里是相遇的彼岸,这里没有别离的感伤,没有孤独的凄凉,只有彼此真诚的欢笑。
不知你们是否听过这首歌“越长大越孤单”。每当夜深人静,听着歌回忆着往昔,一声声叹息随着旋律轻唱着,一幕幕流年情境穿梭在歌词中,尽显生活里的孤单,羡慕那些身旁陪你闹陪你笑的人。
有些人会说:我有很多朋友,但却感觉孤独。也有些人会说:我有最爱的人陪在身边,但却感觉孤独。其实,每个人对孤独的定义不同。
朋友虽然多,当你回到家,你的房间空荡荡的,这是孤独;当你每天回家,虽有爱人陪你身边,可偶尔想与人结伴而行,却不知找谁,这是孤独;当你有心事时,想与人倾诉,却不知向谁倾诉时,这是孤独。
这些孤独,定然会让我们生活的舟逆水前行,一团污浊加身,而很多人努力将污浊洗尽,将它掩藏,显得自己很快乐。却终无法掩藏万千心绪,那是道不尽的言语,却沉默于口,任时间与它携手,在你的生命中指手画脚。
但过着过着,仿佛会遗忘孤独,在内心延伸出一抹平静的情绪。久而久之,无形中在心里为自己画了一处迷宫,在这迷宫里,你的心绪掀不起一丝波澜,这大概是习惯吧!
人活着,相聚别离注定是生活的常态,即使没有别离只有相聚,也掩盖不了内心深处的孤独。而唯一让自己不再孤独的办法,只有习惯孤独,不知你是否已习惯孤独。
孤独散文随笔篇4
旋律渗入了血液,心潮澎湃,于是忧伤又浮上来了。翻滚的、沸腾的、又急剧淡淡的、浅浅的。
请给我一副耳塞,拒绝世外的声音,浸没在那荡气回肠的埙律中。我可以随着它的起起伏伏而感受着灵魂的呼唤、呐喊。
纯净的境界,唯美的忧伤,是否一定冷艳的孤傲?还是仅仅纯净的忧伤的孤独?
热闹是别人的,我什么也没有。朱自清的这份孤独是寂寞的,因为少却了知音。
于茫茫人海中踽踽独行,寻望着一份迷茫。琦君的这份孤独是沧桑的,因为光阴历经了生离死别。
嚼得菜根,做的大事。母校的这份孤独是心灵的清泉,只为源头有活水来。
厚于德,敏于学。大学学校的这份孤独是博大的文化底蕴弥漫的。这股孤独是坚不可摧的力量。
孤独是一份情愫,是骨髓里淌着的血液。不关乎朋友,不关乎亲人。只关乎生生不息的血影泪迹。
一份纯净的孤独。忧伤的,扩散于血管中。不忍治疗,不忍代谢。它是躯体的`活的灵魂。
意境里,大漠孤烟、古城斑斑、遗景萧萧,老井寂静、盘山雄壮、溪水绵长,岁月又何尝不是孤独的流逝着?只是它看不到忧伤,有的只是迷茫了一层风雪,春天来了,又恢复一如既往的纯净。
孤独的心胸如若冰心女士那般的博爱, 爱在右,同情在左,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的香花弥漫,让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也不是悲凉。
哦,呵护好生命里的那股孤独,纯净的、淡淡的忧伤、不曾离开喜悦的孤独。
孤独散文随笔篇5
寂寞的生活就从三个月前开始,给男朋友发出分手短信以后,就再也没人闯进我的生活,痛失所爱其实也不是进入寂寥天地的唯一途径。只不过是由于这个原因而让我们产生这种感觉。想想其实由于各种缘故我们不能跟自己喜欢或者亲近的人一起生活,很多人都会有一次或者多次这样的感觉。
孤独的人常会受到狂风般寂寞的侵袭,那种凄凉的时刻都曾在我的心头留下创痕,也使我向往成双成对或者有个美好的家庭。但是,等我稍微考虑一下之后会感觉,其实,孤独也是一种洋溢着满足,温暖甚至快乐的生活方式,既然令人不喜欢的寂寞时刻会来到,就应该学习怎么样适应这种情况,并应该庄重体面的过这种孤独的生活。
心灵的创伤痊愈之后,我回顾那些日子,不禁渐渐想出孤独的一些好处。如同雨后最初绽现的一线阳光,所不喜欢的寂寞里除了一点忧郁之外,你会发现原来还有一点温暖。这点温暖是从哪里来的呢?记忆中,记忆把我们的生命中的岁月串联在一起。
孤独中我会有有更多的时间回忆往事。在细细的品位回忆里,感觉自己对生活产生更深刻的理解。
有一段时间,我把我跟我男朋友在一起的时间,每时每刻每分每秒的开始回忆,并且记录下来,然后按照先后顺序重新看一遍,在这里出现的,是多少可爱、复杂和受折磨的一个人!我悲哀的看到我们之间的差距。也许我现在感觉到这点,只是在事情不可能回头了之后才会发现,因为从远处看一个离开你的人,所有零碎的记忆才能连贯到一起成为一个整体,使视线不受到日常琐事的阻挡。
孤独的时候我也会从记忆里得到温暖,同时也对自己看的越来越清楚。独自生活了一段时间后发现了自己内心在进行无数次的对话——要好好生活下去的我和要消沉下去的我、肯定的我和否定的我,曾经爱过的我和现在已经决心放弃的我之间的对话。我从来不知道我原来是成熟与幼稚的、聪明与肤浅的自我结合而成?也不知道这些交战的自我之间的对话也需要我去追溯?其实感觉如果是孑然一身的人更应该积极的回答这些问题,并迎接新的人生。
孤独也是我学着战胜恐惧,缔造自己性格的一种方式。现在感觉如果你也是一位独身女性,你现在必须学着怎么样管理好你的生活,怎么样处理家里发生的紧急事件。你必须迅速的发现自己是一个怎么样的人,你有什么才能。就像诗人里尔克曾经说过:“在孤独中,没有一处看不见你,非得诚实才行。”
最重要的是,孤独从与人交往和对人的新的了解中取得温暖。我知道这句话似是而非。也许有人会问:孤独的人,不是由于孤独的本质才很难与人交往吗?其实正好相反,孤独的.人特别适合与和别人建立关系。原因很简单:因为孤独。印象中好像有心里学家曾做过这样的论述:“寂寞并不一定与交往抵触,因为没有一个能比寂寞的人更需要伴侣。”
现在的我心是空空的,因此是开放的,过去的我完全把心思放在一个人身上的时候就不是这样,我现在遇见陌生人会自在的多,能自由地跟他深谈。朋友的出现,就像黑暗中阳光忽然展现。因为对自己内心的交战十分了解,所以在孤独中对别人的悲哀也易于接受。还有,虽然我们和别人在一起的时候不多,但彼此一起时,这样的来往就有了新的和特别的性质。我现在和朋友往往比过去容易交谈的更深的一层,也许因为我现在说话比较自由,比较坦率。正像之前一个网友跟我所说的:“谈的越深,就越密切。”
再就是孤独是我的成长过程中不可躲避的一部分。加入孤独行列的这段时间,也使我心中的郁积慢慢融化,也照亮了我人生的其余旅途。一段孤独时期过后,我也从愤怒逐渐转变为温柔;也许还有点儿更加严厉或更加仁爱;也许更加怨恨或更加爱怜,总之跟从前不一样。尽管没有别的人生经验能像孤独那样容易使人变坏,但我有信心不使它左右自己。
不要为自己难过,自怜最容易使你和别人分开。独立生活的人都应该把这种情绪视作为生活中最危险的敌人。虽然在孤独中去热爱生活和别人并非易事,但我还是这样说。
找出孤独中的快乐,翻阅过去的日记,我可以发现我的成长,发现生活那么多的不能预测,那么的奇妙。
承认孤独是成长时期,我的生活——而且应该象——季节和气候那样,有阴有晴,有雨季,也有旱季。孤独就像我生活锁链中的一个环节,是一个回顾过去瞻望未来的时期,或许你的余生也是孤独生活——你对这个要有所准备。可是,假如你的渴望是尽快找一个温暖的家庭、尽快换一份更好的工作,交新朋友,就把你的渴望变成准备,等到这些事情发生时,便可以坦然接受。
尊重自己,不要把那些促使你寂寞的罪过归咎于自己。休息时要吃的好,睡得香。要是你自己得到鼓励,感到惊奇、快乐。你对自己说:“我挨了一棒,我一定要休息休息,是自己安适。”
如果可以选择,谁都不会选择长久孤独,我也不会。但我愿意在我的人生旅程中偶尔有点儿孤独,因为没有它,生活不可能完整。剧作家傅莱说得好:“一个人不敢思考自己孤独中的种种问题,就不可能自由自在。只有在思考中他才能生存。”要记住,就是住在一个挤满了人的房子里,我们也是孤独的立体。人生来就是孤单的,单独寻找人生的意义,单独死亡。所能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不会勇敢、谦逊、美好的生活。
这就是我在孤独的三个月中所感悟的,其实孤独也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教会我们怎么样珍惜的生活方式……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