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审题立意(实用7篇)

时间:2024-02-23 08:31:04 作者:admin

中考作文审题立意 第1篇

【材料】一次,盖达尔旅行时,有一个小学生认出了他,抢着替他提皮箱。小学生见皮箱十分破旧,便说:“先生是大名鼎鼎的盖达尔,为什么用的皮箱却是随随便便的呢?太不协调了。”“不协调吗?如果皮箱是大名鼎鼎的,而我却是随随便便的,那岂不是更糟?”盖达尔笑着说。

小学生看着盖达尔笑了。

【分析】分析这则材料,我们可以提炼出这样的中心意思:这则材料通过写大名鼎鼎的盖达尔和小学生关于皮箱破旧的对话,表达了身外之物可以随随便便,但做人却不能随随便便的道理。据此,学生可以提炼出如下两种观点:(1)做人不应该随随便便;(2)做人要做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能徒有虚名。

中考作文审题立意 第2篇

中考命题作文审题指导

纵观近三年的命题作文,其命题方式大致有以下四种类型:一是“直接命题”,即题目简洁明了,要求所记的事,所写的人,所说的理,所状的物,一目了然,如作文《美好的回忆》、《我有一个梦想》等。二是“比喻命题”,即题目有一定的喻意,考生必须先明确题目的喻意,然后才能紧扣主旨作文,如作文《脚印》,“脚印”比喻在成长过程中留下的痕迹。三是“配提示语命题”,即提供材料或者提示语,要求考生阅读材料或提示语后,再按要求作文。四是“选择命题”,即同时提供两个或多个作文命题,选择命题作文,留有选择余地。在中考试题中,命题作文这四种命题方式大致表现为两种题型:一是只提供题目和要求;二是提示语+题目+要求;两种题型比重大致相当,各占半壁江山。

1、审题要准

审题是指细心揣摩题意,把握题旨,明确要求,即对作文题目所显示的中心、范围和所暗示的体裁特点等作全面审视。对于命题作文,其中心要依据对题目的分析来确定,因此,审题至关重要,写作前一定要“瞻前顾后”,审清其中的内涵,明确题目的范围及重点,找准“题眼”,来确立要表现的中心。否则,一旦“跑题”,即使语言非常生动精炼,内容新颖精彩,该文的价值也会大打折扣,得分更难以提高。

审题通常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要抓住题目中的“题眼”,即标题中的关键词,这是最为重要的一环;如四川乐山20全命题的题目是“我最爱这里的风景”。程度副词“最”在这里就是关键词语。必须通过比较,以突出“爱”之“最”。例如有位考生把“我最爱这里的风景”定位在柳,开篇就旁及其它植物:“我校的风景很美。松柏常青,xxx婀娜,柳树成阴,钻天杨挺拔。周敦颐笔下‘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使我喜欢,茅盾所写的质朴的白杨叫我赞叹,xxx颂的坚挺无畏的松树同样令我敬佩,但我由衷喜欢的风景却是被人们称做‘弱女子’的柳树。”这里,“最”字已经呼之欲出;接着文章从xxx“绿得最早的春色”、“黄得最晚的生命”、“最具有热爱母亲的情怀”等三个方面进行描述,在比较中一个“最”字贯穿始终,准确地演绎了文题。如果像有的考场作文那样就柳写柳,无所旁及,那就误为“我爱这里的风景”,偏离了题意。

二要注意题目中的前缀或后缀,即标题中的限制词和修饰语。如:“行动的力量”,(江苏淮安卷)要突出表现“行动”一词给我们的力量。再如《一个会变的人》,要扣住“会变”,或写不同时期的“变”,或写不同环境下的变,都算切题。

三要深入分析题目中的“言外之意”,理解题目语言中所包含的象征义、xxx、引申义。如“生活中的一朵浪花”,(四川眉山卷)就是一个xxx很强的考题,“一朵浪花”,既可以理解为一件事、一种感情,也可以理解为一处景观、一次误会。

四是要审准材料选择的切入口。命题作文比话题作文的审题要求高,命题作文动笔前,把握题意、找准切入口十分重要。如福州泉州“和父母交朋友”这一题目,审题时必须明白:人物是“我”和“父母”,主题是“交朋友”,这就排除了“交朋友”的其他人物和生活琐事,文中的“朋友”具有特殊的身份,这就决定了切入口应定在与父母之间的交流、理解、包容、互尊互爱等情感因素上,在这个前提下,再确定文章的创新点。

在考场上,有些题目题意明确,我们能迅速地把握命题者的意图,如:“孝敬父母二三事”(湖北省恩施卷)、“生活中的一朵浪花”(四川省眉山卷)等。也有些题目题意比较隐蔽,需要我们认真思考,才能挖掘出命题者的用意,如:“门其实开着”(江苏省无锡卷)、“印象”(辽宁省大连卷)等;还有些考卷的命题者设计了导语或提示语,让你有所感悟,打开思路,在做这类作文的时候,要读懂提示语的`含义,才能有感而发。对于不同的命题,我们可以采取不同的审题策略。

①有些题目,命题者故意藏头去尾,使题目带有迷惑性,增加审题难度,用以考查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敏捷性。如《心愿》这个题目,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审题有难度。对于这类题目,我们可以采用在原题的前面加上“我”、“妈妈”、“班主任”等因素,使题目成为《我的心愿》、《妈妈的心愿》、《班主任的心愿》等,这样,题目的意思就明确了,文章体裁也就很容易确定了。

②另一些带有比喻或象征性的题目,如《暖流》、《春风》等,则可以采用配方的方法。如果题目出的是比喻的喻体,写作时就配上本体去写;如果题目出的是象征性的事物,就配上被象征性的事物去写,如《暖流》,暖流是喻体,我们在写作时就可以从它的本体——同学的帮助、老师的关爱等角度去审题,中心就一目了然了。《春风》、《考试》、《蜡烛》、《七月如火》等一类题目都有可以采用配方的方法去审题。

③对于一些抽象性的题目,如《责任》、《追求》、《宽容》、《合作》、《友善》等,它们如果写成记叙文,你可以构思成“通过一个我看到(听到,读到)的有关×××人(负或不负)责任(宽容、友善……)的故事,告诉大家生活需要……”这时,题目“责任(宽容……)”就是你的记叙文的中心思想所在。如果你熟读古今中外书籍,拥有大量事例史实,擅长写议论文,你当然可以把它写成议论文,此时,题目就是你的议论的话题所在,就是议论文三要素中的论点的中心词,你只需罗列古今中外几个有关“责任”(宽容……)的事例,证明一下“责任大于山”,“勇于承担责任是每个人最基本的道德品质”,“我们要对自己、家庭、国家负起应有的责任”等论点。

2、选材要精

命题作文,审题准确,选材得当,至关重要。对于题目来说,范围有大小之分,对于所写的事件来说,意义有深浅之分。一般情况下,小题应该“大作”,大题应该“小作”。

中考作文审题立意 第3篇

【材料】

绿萝很好养,折上几枝,放进盛水的玻璃瓶里就行了。摆在桌上,眼前一片绿意。可让人遗憾的是,它在水里慢慢生了根之后,几乎就不再生长,没精打采,枝蔫叶稀。是缺少阳光?放到窗前晒些日子,不见起色。是氧气不足?打开窗子常透透气,也没效果。后来,试着往水里投了一把石子,原来在水中飘来飘去的根须似乎一下有了依托,它们使劲往下扎,把石子紧紧缠住。没过多久,绿萝就绿油油的,枝繁叶茂了。

请就以上材料,展开联想,自定角度,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除诗歌外),不少于 800 字。

【审题指导】

(接原来材料)上帝沉思良久,不禁感慨道: “我赐予你们最珍贵的翅膀,你们却浪费在身上。我没有赐予人类翅膀,他们却有了灵魂的飞翔,这是最崇高的飞翔。 ”

【xxx】为灵魂插上翅膀

上帝把最珍贵的翅膀赐给了动物,然而它们却浪费在了身上;相反,上帝没有赐给人类以翅膀,人却有了更高的心灵飞翔。所以,没有翅膀,只要心怀梦想,你可能飞的更高。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上天总是在关闭一扇门的同时,打开一扇窗。尽管你没有苍鹰那翱翔于蓝天的飒爽;没有鸵鸟那飞奔于沙漠中的豪迈;没有企鹅那遨游于深海中的自由,但你却可以静思人生,探索灵魂,用自己的智慧和梦想让灵魂飞得更高。

灵魂飞翔,xxx于寒冬的雪梅,飒爽英姿,香飘万里。

还记得“星光大道”年度总冠军xxx吗?从小双目失明,与黑暗相伴。然而,虽然没有了光明的翅膀,但是他飞得更高。他以他超人的意志,傲立于星光舞台上,铸就了自己灵魂的飞翔。唱出了感动世人的充满阳光,充满渴望,充满真爱的歌声。

上帝在剥夺他光明翅膀的同时,却让他灵魂飞得更高。

是否依然记得那位伟大的加拿大温哥华市长xxx苏利文。一次滑雪出现的意外,让他从颈部以下完全瘫痪,但他以万分坚强的意志,对生活充满梦想,组建助残团体,组建市长顾问委员会,担任议员,最终成为温哥华的市长。

尽管上帝剥夺了他行走的“翅膀”,但他的灵魂也因此而飞得更高。

没有翅膀,生命的价值依然存在;没有翅膀,只要心怀梦想,并为之奋斗,你依然能飞得更高,飞得更远。

用文字抒写人生的史铁生;用肢体伸展生命的邰丽华;用灿烂笑容打动世界的桑兰;在轮椅上思考太空的史蒂芬·霍金;用自信良知弥补生命的xxx; 用默默无闻东山再起的艾柯卡……

这些伟人经历了熔炼和磨难,挖掘了潜力,把苦难作为垫脚石,使自己的心灵得以飞翔。尽管没有最珍贵的翅膀,他们的却功成名就,灵魂飞得更高,更远。

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因此,人生中难免会遇到三劫六难,即使上帝夺走了你的翅膀,也要充满梦想,你的灵魂就会飞得更高。没有翅膀,你可能飞得更高。

中考作文审题立意 第4篇

初中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练习题1

【材料】

有位书法家对一位用废报纸练字的人说: “如果你用最好的纸来写,你可能会写得更好。”那人很奇怪地问原因,书法家笑而不答,那人顿悟。还有这样一则谚语: “如果你想,请先把帽子扔过去。因为你的帽子在那边,你已经别无选择,要想方设法地翻过去。

请理解材料,焉一篇木少于 800 字的文章。体裁自定,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立意分析】

“逼你成功”的例子俯拾即是:“盖文王拘而演《周易》;xxx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xxx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xxx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所有这些,都是典型的事例。

再综观当代文坛,哪个成功的作家没有被逼过?他被报社、出版社的人逼,也被他自己逼。读者逼主编;主编逼作家;作家逼自己,逼得想睡也不能睡,不想写也得写。问题是多少惊人的作品就这样诞生了。

从某种意义上说,逼学生的老师,何尝没有逼自己?“教学相长”不也是“教学相逼”吗?常言道:“用进废退。”当外部有压力逼你“用” 的时候,你的学识、才干等将会有很大的长进。因此,你应该虔诚地感谢外力对你的“逼”。

初中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练习题2

【材料】

一位仙女在森林中散步。天气非常好,树枝触摸着天空,树叶在清风中摇曳,花儿绽放着多彩的笑颜,鸟儿在欢快的歌唱,仙女感到xxx。

走了一小段路后,仙女看到了一株哭泣的玫瑰。仙女问: “我的孩子,你为何哭泣?”

玫瑰回答: “上苍没有像爱其他植物一样来爱我。 ”

仙女继续问: “你为什么会这样想,漂亮的孩子?”

玫瑰说: “上苍给了我刺。 ”

仙女说: “上苍没有给你刺。你身上的刺是与生俱来的。上苍给了你美丽的花朵、甜蜜的芳香。你要知道,作为爱的象征,你已被人们牢记于心。虽然 苍让你的美丽与刺同在,但人们一提起你,他们只会想到你的美丽。”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 字。

【立意分析】

这则寓言材料耐人寻味,发人深省。材料中的仙女如一位心理医生,为玫瑰医治心里的创伤。仙女循循善诱,语重心长,言语中多有褒扬,使玫瑰易于接受,心情舒畅。

人总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人生也总有不如意的地方,每个人都不会是完美的。一个人如果一味地只看到自己的短处,整天为自己的短处而悲 伤苦恼,那么他将一事无成;一个人只有克服自己的短处,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带着自信上路,那么他将会有一路的收获,他将拥有明媚的阳光和美丽的春天。

基于此,文章的写作角度可定为:

1、用你的长处享受人生 2、而不要整天为弱点烦恼 3、带着自信上路 4、发挥你的长处 5、要用恰当的方法教育人

初中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练习题3

【材料】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商人的儿子大学毕业了。一天,商人问儿子:“一斤芝麻多少钱?”“7元。”儿子答。“一斤黄糖呢?”“顶多3元。”“一斤芝麻加上一斤黄糖值多少钱?”“正好10元呀。”“只有10元吗?”“7加3不是等于10吗?”“但一斤芝麻加上一斤黄糖可以做成芝麻糖,这样,芝麻糖就可以卖到20元了。”商人告诉儿子,生活给你一斤芝麻,不只是一斤芝麻,生活给你一斤黄糖,也不只是一斤黄糖,它们的延伸值,就全靠你的智慧去创造了。用好人生的加法,对于人生的成功,是事半功倍的事情。

请以“用好人生的加法”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自定立意。③自选文体,且文体特征鲜明。

【立意分析】

这则材料意在告诫我们: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条件,用心用智慧去经营、创新,挖掘潜在的价值。一言以蔽之,用有限的条件创造无尽的价值。只要紧扣“人生的加法”,来阐发议论,分析说理即可。

初中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练习题4

【材料】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扬长避短”有三层解释:第一层解释,发挥自己的长处,回避自己的短处;第二层解释,宣扬别人的长处,回避别人的短处;第三层解释,善于学习使自己擅长的技能更长,避开自己的短处。这三层解释包含了应用、交流和学习等方面的道理。

请根据以上材料,选取其中一层解释,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立意分析】

抓住材料中的重要信息点,从信息点中找到立意点,明确文体。第一步,读懂材料,明确材料的中心内容;第二,关注材料中人物的关键词,明确立意的范围;第三,选择文体,拟写作文。

初中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练习题5

【材料】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趴在鱼缸里晒太阳的乌龟对刚被捕捞起来的鲥鱼说:“哎,你马上就要成为盘中佳肴,再也不能像我一样呼吸自由的空气了。”鲥鱼奄奄一息:“虽然我的生命短暂,但我至少领略过江海的辽远;你的生命再长,却从未欣赏过鱼缸外的山色湖光。”乌龟悠闲地踱了几步,笑着:“连生命都没有了,还拿什么去见识外面的世界?”

这个寓言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全面理解材料,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作文;不少于800字;不得套作、抄袭。

【立意分析】

这则材料可采用多角度立意法,1.鲥鱼的角度:生命短暂,但充实,有意义;2.乌龟的角度:生命的可贵;生命的价值;3.整体分析:要正确认识自己。

中考作文审题立意 第5篇

【材料】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越是忙碌,就越会有闲暇。(海斯利特)

我空闲的时候,常常是我最忙的时候。(xxx)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立意分析】

材料分别为英国文艺评论家、散文作家海斯利特和古罗马政治家xxx的格言,两句话都是紧扣“忙”与“闲”两个要素,阐述了对立统一的关系。

按百度百科中的解释:“忙”最重要的义项是事情多,没空闲;“闲” 最重要的义项是无事,与“忙”相对。这样看来“忙”和“闲”是两种对立的状态,但仔细分析一下就发现这两种状态往往纠缠在一起,难以截然分开,“忙里”不是可以“偷闲”吗?实际上海斯利特和xxx的话都表达了这种对立中的统一。

第一句“越是忙碌,就越会有闲暇”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只有充分有序的忙碌后,才会有闲暇;第二层意思是在忙碌自己喜欢的事时,即便忙碌也让人有轻松畅快的闲暇之感。

第二句“我空闲的时候,常常是我最忙的时候”至少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来理解:第一个角度,忙于事而闲于心,即第一句的第二层意思,全神贯注做自己热爱的事情其实也是一种最好的放松;第二个角度,忙于事而闲于思,在忙碌中放逐了思想;第三个角度,忙于思而闲于身,思想不停地运转而身体处于放松的状态。

考生写作时,既可以围绕一句话来立意,也可以从两句话的同异性入手,但应该扣住“忙”与“闲”的关系行文。如果文中既有“忙”也有“闲”,但缺少“忙”与“闲”合理的关系思考,在三类、四类中打分。

中考作文审题立意 第6篇

【材料】

英国伦敦的一家私立中学里,有一尊雕像,这尊雕像颠覆了人们传统的审美视觉和思维习惯,以独特的造型吸引着广大观众。

在许多学校,它们的雕像或飞扬,或跨越,多象征着探索和进取。而伦敦这家私立中学的雕像,却是一尊倾斜的巨人。雕像的基座是大理石的,通体青黑色,高有五六米,上面的巨人一只脚连着基座,另一只脚踏空,身体朝前下方倾斜,与地面呈四十五度角。

一位前去参观的一所中国最负盛名的中学校长目睹此景大为动容,说:“这才是最有价值的经验。”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和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做,不得抄袭。

【写作点拨】

雕像虽然是跌倒的,但是,它的警示作用是巨大的,人生的路上,谁都有可能跌倒,只有知道是怎么倒下的,才能避免再次跌倒。那么,是谁推倒了你?如果你只顾昂头走路,肯定找不到答案。

【xxx】历史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让我忘掉这段过去,从头再来,我相信四年之后我一定会成功。”奥运会上,失败的运动员xxx说。

“或许我真不适合干这个,我该再从一个零的起点开始了……”一个练了多年舞蹈却终于发现其实自己并不适合跳舞的演员xxx说。

“这段时间我太不努力了,浪费了太多时间,没关系,我会从零开始,下一次一定会有个好成绩!”一个考了个不及格的学生暗暗下了决心,xxx 说。

然而,有位著名作家说过:“一个人可以弃旧图新,写上历史崭新的一页,但是,却不能够从零开始,重写自己的历史。”历史不会被忘却, 起点不会再从零开始。不论是失败的运动员,绝望的舞蹈家,还是下了决心的学生,都不应该轻言抛弃那段历史。因为那其实是一笔宝贵的财富,难得的经验,可以让你从起点就领先一筹。历史会有失败,有错误,有不堪回首,但你不能选择忘却,因为你必须对其负责。中日重新建交,中方以不 忘日本对中国的那段羞辱的历史为前提。既然已站在另一个起点,中日双方为什么不能忘记那段过去?因为历史不会也不能被忘却,那段屈辱的历史使又一次站在起点上的中国人有清醒的认识,更有奋发的斗志。而过往的历史,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你又怎么可以在刚上路时就把它丢弃?当爱迪 生第一千次试验灯丝失败,准备再重新开始时,有人问他是否一无所获,他说:“不,至少我证明了有一千种材料不适合作灯丝。”练了六年跳高的 xxx转项去学跨栏。但跳高的这段经历并没有被丢弃,跳高时积累的经验,培养的技术让他在开始练跨栏时就已占得先机。再加上立志勤学苦练,夺得奥运冠军已是意料之中的了。

“忆xxx嵘岁月稠。”有了一段难得的经验,你却要将它抛弃,是否很不明智?珍惜那段过去,即使是屈辱的、失败的,它都会成为你重新上路时手中一份沉甸甸的财富。所以,请不要再说忘记过去从零开始。你可以重新开始,但请牢记历史,因为历史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中考作文审题立意 第7篇

【材料】

一位仙女在森林中散步。天气非常好,树枝触摸着天空,树叶在清风中摇曳,花儿绽放着多彩的笑颜,鸟儿在欢快的歌唱,仙女感到xxx。

走了一小段路后,仙女看到了一株哭泣的玫瑰。仙女问: “我的孩子,你为何哭泣?”

玫瑰回答: “上苍没有像爱其他植物一样来爱我。 ”

仙女继续问: “你为什么会这样想,漂亮的孩子?”

玫瑰说: “上苍给了我刺。 ”

仙女说: “上苍没有给你刺。你身上的刺是与生俱来的。上苍给了你美丽的花朵、甜蜜的芳香。你要知道,作为爱的象征,你已被人们牢记于心。虽然 苍让你的美丽与刺同在,但人们一提起你,他们只会想到你的美丽。”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立意分析】

这则寓言材料耐人寻味,发人深省。材料中的仙女如一位心理医生,为玫瑰医治心里的创伤。仙女循循善诱,语重心长,言语中多有褒扬,使玫瑰易于接受,心情舒畅。

人总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人生也总有不如意的地方,每个人都不会是完美的。一个人如果一味地只看到自己的短处,整天为自己的短处而悲 伤苦恼,那么他将一事无成;一个人只有克服自己的短处,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带着自信上路,那么他将会有一路的收获,他将拥有明媚的阳光和美丽的春天。

基于此,文章的写作角度可定为:

1、用你的长处享受人生 2、而不要整天为弱点烦恼 3、带着自信上路 4、发挥你的长处 5、要用恰当的方法教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