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冬天的散文随笔篇1
不知道是半夜看球赛太辛苦,还是中午喝了二两白酒,有些醉了。一觉起来,天已经漆黑。很喜欢这种时光交错的感觉。尽管梦里没有花落。
说是要好好的赏析电影《云上的日子》和《东邪西毒》。只是在午后的温暖的阳光下我已经不知不觉的入睡,当我醒来影碟机仍然在不停的转动,片子仍然是苏菲玛索的片子,只是镜头已经不再是《云上的日子》。好在影碟可以回放,而逝去的日子在风吹雨打里没有了踪迹。
既然错过了《云上的日子》,就不能再错过《东邪西毒》。因为有些事情错过了以后,不会再来。包括欣赏电影的心境。这不知道是第几回看这部电影,总是觉得电影很隐晦,让人难以利落,清晰的说出对这部电影的感觉。也许王家卫的电影要的就是这种效果,也许我就根本没有走入电影的深处。
窗外可能起风了,我感觉有一丝寒意从窗外渗入室内,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的心情跟着欧阳锋的心情缓缓的移动。有时我以为我已经忘却了许多,但是在观看《东邪西毒》时,我发现我逝去的记忆也在突兀的回归,欧阳锋在演绎他自己的故事,而牵连着风起云涌的往昔。
回忆有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回忆里没有可以思念的人。当年的风流如今在风吹雨打后,如此不堪一击。在配乐《天地苍茫任我行》响起的时候,我不由的感到了一种悲戚,悲哀。不是为剧中主人公的情不归而扼腕,而是感慨在自己荒唐的岁月里,竟然不曾让人好好的爱过,尽管自己曾经好好的去珍惜过一个人。
“我感觉一个女人的眼泪在我的脸上慢慢的变干,但是我不知道她是否会为我流泪”男人总是很贪婪,一面享受自己不爱女人的温情,一面却又希翼所爱女人对自己钟情。
世界上也许有一种酒叫“醉生梦死”。但是这“醉生梦死”只是一个小小的玩笑。是的,有些来过的故事,是无法遗忘的,当酒醒后,才会发现,往昔就在眼前。
如果没的选择就选择忘记,只是拼命的想忘记却发现记忆里会涌动更多的东西。我何尝又不是如此呢?只是在这个冬日,回忆的只是青涩的岁月,与爱情无关。也许我的爱情早已经死去,也许爱情它从未来过,更也许我已经错过了爱情……
描写冬天的散文随笔篇2
午后的阳光透过薄云洒落在庭院里,让人感觉暖暖的。家猫伏卧在木凳旁懒洋洋地眯着眼睛。我吃过午饭去隔壁找堂哥玩。他正闲坐在阳光下,一副郁郁寡欢的样子。我让他陪我打兵乓球,他直截拒绝了,说他想在阳光下随便走走。于是,我跟着他开始漫无目的地散步。
我们穿过村头那条宽直的柏油路来到辽阔的麦田里,沿着田间的土路缓缓地走着。一路上他沉默不语,时而仰头望着太阳,阳光照耀在他铜黄色的脸膛上。我说话的时候他只是用目光回应我,或者微微点头,像是赞同我所说的一切。其实,我知道他只是敷衍我。他的漫不经心一反常态。
冬天的麦田空旷而寥落,麦苗稀稀疏疏的,树木显得瘦骨伶仃,沟渠里堆满了荒草枯叶,淡淡的阳光平铺在田间小路上。这样的风景浑厚朴实,像是画家用炭笔随意画出的一幅素描。我和堂哥走过麦田,经过一片墓地,又穿过萧条的树丛,然后爬到高高的沙岗上。这个时候太阳就在我们头顶,离我们是那么近,似乎一伸手便能摸到它。万道金光像是太阳伸出的一只只纤细透亮的手掌,轻轻地抚摸着我们,让人感到柔和温暖,感到身体内被注入一股雄浑奔放的力量。
我和堂哥静坐在阳光之下,远眺着村庄、田野、河流……我们熟悉的一土一石、一草一木仿佛被阳光浸染上了奇异的色彩,看上去是那么的瑰丽。
“冬天的阳光是最有温度的,也是最明亮的。”堂哥情不自禁地说,说着他向着太阳仰着脸。金色的阳光在他的脸上闪耀着。
不久,堂哥到外省工作去了。第二年冬天的时候他回来了。他显得很憔悴,比之前更稳重,也更加寡言少语了。伯母说他瘦了,在外面工作肯定很累,应该吃了不少苦。一天午后堂哥让我和他一起去散步,我们仍然沿着之前的路线,享受着冬天的阳光。第三年春节前他也回来了,在家只呆了短短的三天。一个午后我们仍然到沙岗上去晒太阳。
日月像飞驶的车轮不停地旋转,春夏秋冬势不可挡地更替着。每年冬天,我和堂哥总会抽出一个午后,步行到沙岗上去接近阳光。这渐渐地成为了我们生活的一项仪式。我也相信堂哥所说的是对的。冬天的阳光是最有温度的,也是最明亮的。它能够照亮我们生活的黑暗,能够晒干我们潮湿的胸怀,也能够温暖我们冰凉的心。
描写冬天的散文随笔篇3
初冬,染满一身的寒意,冷畏的目光在白日光里瘦短无力。暮秋撤退时埋伏的霜杀,令花叶失色,萎靡不振,让虫鸟望而却步,再也没有昔日的艳容骚姿。就连季节也一下子内敛了些许。
小道旁,花阶篱柵前,黄叶横卧,北风的影子把光阴拉得瘦长瘦长。孤伶的花草里,有些菊花,受不住刁风暗度的蛊惑,半推半就里,清香溢枝,婉约素雅,略显秋的徐娘遗韵。吝啬的阳光钻过雪青色的云的罅隙,散落在黑山青水里,潮湿苍凉。且把初冬的脉络照得清晰明了,青苔蜷缩在斑驳的树干上,锈满岁月的沧桑。
清晨,袅袅炊烟从乡村的脊梁上漫上来,钻进雾霭里,氤氲在城乡的接版里,散发着呛人的尘腥味。长舌的妇女下巴顶在水担上,拉开了一天的日子。男人们则在茶罐里泡开了一天的生活。城市也就从回归的晨练者的脚步中大醒了。
此时,我喜欢靠在窗前,听一首轻柔的音乐,采几瓣清菊,搁置在茶叶初绽的紫砂壶里,在红泥炉上煎煮,清香的气息,从火苗上窜出来,香气袭人。蘸着些许还未凉薄的暖意,轻呷慢咽,入喉,沁脾,便已是香醇溢散,心怡意醉。茶香朦胧里,通过玻璃,看山或近或远,慵懒的卧在初冬里,宛若一幅写意水墨。云在晨曦里,像一抹毛草花儿,装点在天际里,孕育万顷雪花。而初冬的思绪,在缕缕萧杀里,莫名的空落,莫名的期盼,在第一场冬雪的临近中,心忐忑不安,臆想的悸动里,情愫羞涩怯畏。
而自己,找不出一丝豪言壮语,来安饰幼鹿般惊怯的模样,在宛如危机四伏的时空里,铺开文字的屏障,依着寸寸墨香,安度颤栗的灵魂,盼望尘雪覆埋前尘往事,还一个清灵的素身 ,来等待春暖花开。
就在惆怅的刹那,敝见墙角的蒿草已然生出新绿,募然顿悟,春天从未走远,就在你忽略的眼前,而人们浑然不觉,只缘于人们热衷追逐浮华,而忽视眼前的水光山色,放弃了曾经的拥有。
如此,从初冬里,依着文字守望,愿将爱的颜色,泼洒在雪花即将飘洒的路上,以似水柔怀,将自己雕琢成最美风景的一枚霜露,滋润浮躁的凡尘,等待黑与白后的春色。
描写冬天的散文随笔篇4
进入64岁的初冬,有点意绪,有些迷茫。
岁月的年轮,在时序的更迭中又增加了一圈。都说人生要知足常乐,常乐者固然有之,此不失为达人。但是达人也是人,是人就有七情六欲,又岂能在岁岁年年、月月日日、时时刻刻、分分秒秒中都乐呢?我不信。譬如浩茫的思绪和莫名的惆怅,譬如若隐若现的孤独感,都会不时的或因初冬之雨的来临而倏忽闪现,她能左右我们的情绪,或释然,或谓然叹息,无端的甚至是无奈的意绪便油然而生。
初冬之雨日以继夜,淅淅沥沥。这样的雨声很好听,能助人情思,产生联想。而夜风,也在断断续续的呻吟。老旧的铝合金玻璃窗为夜风摇动,不时的发岀撞击的声响。这是宁静雨夜里的杂音,很是刺耳。我厌烦这种声音,于是灵机一动,折叠几张废稿纸,塞紧被岁月松动了的窗户缝隙。这个土办法很有效,它帮我净化了雨夜的不和谐。是的,窗户等用物也和人一样,最终的结局都难逃“生老病死”。为了延长它的使用寿命,我们在日常里也只能是勤加维护和保养,不要讳疾忌医,诸如适时添加一叠“废纸”之类。
按时下的人口分类,还有一年期,鄙人就成为严格意义上的老人了。正式步入老龄社会,我也会像其他的老年人一样,享受应有的社会福利待遇,如免费乘公交和游览景区等等。大家彼此,因而心安理得。其实在我们的心灵深处,还是感到别扭甚至不情愿,它无非就是证明你的确老了而已。心里不情愿,行动上却又在接受甚至是力争这种待遇,这叫随波逐流,不想另类。其实,这个心里不情愿就是惧老、不服老。不服老与不服小的心态是一样的,记得儿时和父亲一道乘小客轮,按规定,身高不足一米的我是无需买票的,但为了证明自己是“大人”了,硬是逼着父亲为我买船票,否则就不上船。父亲气急,一把抱起我上了船,气的我整天都懒得理他。
转过身,不觉得我又能享受诸如免费之类的待遇了~~人到老年是“重坐摇床倒做窠”啊,真的是情何以堪?!
初冬之雨夜,顽固的足疾(跟骨增生)时而发痛,这也是“岁月病”了……感时伤事,难以成眠,草成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