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随笔600字(汇总6篇)

时间:2023-09-10 14:19:17 作者:admin

写景随笔600字篇1

早晨起床,满怀希望地朝窗外看一眼。“啊!怎么又是雾霾!”我心情低落,今天又见不到太阳公公了。

背上书包,走出家门,跨进一片白茫茫的世界。我想,这是我人生中第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早晨。

上学的途中充满了艰辛,似乎地面上一夜之间长出了许多石头。我一边抱怨,一边一脚踢开差点让我摔倒的第三块石头。就这样,不知过了多久,我一路磕磕绊绊,带着让我的呼吸越来越困难的口罩,终于来到了十字路口。马路上川流不息的车辆来来往往,可我却只看得到红黄交替的闪烁着的车灯。我犹豫了一会儿,然后一咬牙,一边默念着:“请老天爷让我多活几年,请老天爷让我多活几年吧。”一边飞快地穿过马路。尽管多加小心,却还是和一辆电动车擦身而过。

终于来到了教室,差点儿迟到。我精疲力尽地坐下,大口喘着粗气。一想到要在中午放学时和我一起回家,我的心里就涌起一种酸酸的感觉。

我们生活的家园是什么时候变成这个样子?还记得小时候,无忧无虑地和小伙伴们一起在小区里愉快的奔跑,共同大口呼吸新鲜清爽的`空气。可是现在呢?出门时必须带着口罩,所有的人都行色匆匆,不想在这样的空气里多待一秒钟。是什么让我们的家园变得这样浑浊不堪?城市里无处不在的工厂,立起数不清的囱,不停地向湛蓝的天空喷射一朵朵巨大的烟云。它不断地“繁衍”,吓跑了白云姑娘,盖住了天空。

这样的早晨一个接着一个,无奈的太阳公公被迫下台。人们什么时候才能醒悟,还自己一个纯净的家园啊!

写景随笔600字篇2

天上乌云密布,朵朵白云化为雨滴,雨,你来了。

一阵清脆而有久违的滴答声亲吻着玻璃。雨,你细细的柔柔的,却使我的心汹涌澎湃,如同暖流涌进我的每一个细胞。

滴滴,嗒……

雨,虽然你没有阳光的博大,散遍大地的角角落落;没有雾的神奇,营造仙境般的朦胧;没有风的潇洒,形成自由,来去无影。但是你晶莹的身体能滋润大地,温暖我的心房。

嗒嗒嗒……

雨,我爱你,爱你的缠绵;爱你纷纷扬扬飘洒的舞姿;爱你的歌声,那么清脆甜恬;爱你一切的一切。

嗒嗒嗒……

雨,湖水因为你跳跃,蹦出一个个音符,奏出一曲曲优美的旋律,你似一个个小精灵,屋檐为你敲打节拍,“嗒!嗒!嗒!嗒!”雨伞与你亲切地交谈,“哦!哦!哦!哦!”。花朵享受着你温情的守候,你痴痴地望着花朵,静静的守候,“滴答!”你邀请小草跳华尔兹,你如一位彬彬有礼的绅士,随着风的速度,跳了好久。你不停的穿梭,终于你实现了自身价值。

“刷!刷!刷”!你来的更猛了,结束了暴雨来临之前的平静吧。雨,你变成了暴跳如雷的豹子,谁碰你就会咬他一口。你行如闪电,没等我们眨完眼,你就隆重而浩大地降临。瞧,那猫儿本想再享受一下你的柔情,现已被你浸得湿淋淋,它闪进屋,不停地抖落身上的水珠。

渐渐地,渐渐地,雨小了,你又变回了原貌,轻轻的,柔柔的。花朵比以前更艳丽了,柳条也比先前更有劲头,叶子好像画了个妆,绿的耀眼,绿的透明。风吹过树梢,清风的气息,伴着野花的幽香,扑在大地微笑的脸庞。

大地沉醉在这刻,只听见两只不知名的鸟儿一起歌诵着。那婉转的声音伴着雨后的余韵。

写景随笔600字篇3

初秋,还是盛夏,秋老虎还没来,我也就不曾察觉秋已经来了,立秋,就像是一阵夏天的风,吹来了一丝凉意后,又把我们卷回了夏天的热浪里。

这样想来,初秋像是一个没什么地位的人,任何事情都能动摇他的存在,有时候是夏天还未熄灭的太阳,有时候是还未过完暑假的少年,有时候则是像母亲一样晒辣椒的人,一切都不曾向人证明秋天已经来了,一切都还是夏天的原貌,而立秋不过是一阵夏风,来了又立马走了,留下大汗淋漓的人们,站在烈日下,仰头向自己灌着冰凉的汽水。

然而,初秋也有他的存在,虽然微不足道,容易动摇,却还是被一些留心的人看见了。初秋时,那叶子慢慢开始颓败的瞬间,是我们看见初秋的时刻。一片黄叶,两片黄叶,接连变黄的叶子,成为了我们夹在书里的书签。当这些书签越来越多时,我们也就能够看见初秋开始纵向变深了。

你问这样的初秋不还是没有他的地位吗?要是有地位,他又何曾只是一个摆渡人呢?然而这就是初秋的存在,他不介意自己以这样的形式存在在我们的四季中,他用自己温柔的姿态让我们一点一点感受到秋的来临,他也用自己温柔的微笑保留了夏的任性,让夏天停留在我们的生命里,长一些,再长一些。直到他将深秋迎了来,才替我们送走了任性的夏天。

初秋就是这样的存在。你也许未曾察觉过,然而他毕竟是来了,保护着任性的夏天,也温柔地迎来了真正的秋天,一切都在他温柔地照顾下,一点点变化着。立秋时,那一阵夏天的风,是他对夏天的温柔,他尽可能地保护着夏天,只是为了让深秋的到来,更加浓重一些。

写景随笔600字篇4

我的家乡在木兰山的脚下,大凌河畔的上游,她就像一颗美丽的小花,盛开在辽宁省的西部,她就是我可爱的故乡凌源。

我的家乡周围都是高低起伏的山,几条弯曲的小河围绕在市区周围,市区内的马路纵横交错,淳朴的人们来来往往,街道上的店铺里摆满了商品。市内一片片住宅新区,错落起伏,气魄雄伟,小区内绿地整洁,鸟语花香,真是居住的好环境。顺着路从南向北望去,只见街道两旁的一栋栋色彩鲜明,排列整齐的商业大厦,酒家饭店、办公大楼、银行……大大小小的楼房像雨后春笋般建造起来。穿过市区就来到了南山公园,南山公园是我最爱来的地方。

春天的时候,南河周围的小草刚刚露出了头,远远望去绿茸茸的一片,间杂着一朵又一朵黄色的小花,我和小朋友在河边捞小蝌蚪,捞上蝌蚪的发出一阵阵欢呼,捞不着的正在紧张的忙碌着。远方蓝蓝的天空中有几只风筝在随风飘荡。

夏天的时候南河两侧聚集了很多消暑乘凉的人,微风从河面上吹过,荡漾起一片片水波,带来了一阵阵清凉,傍晚的时候有很多小朋友在轮滑场嬉戏,还有的人在河边的平台上唱歌、拉琴,人们都很快乐。

秋天到了,周围山上的树的叶子都慢慢的变黄了,大地也穿上了一件黄色的毛衣,远处的田野里一片丰收的景象,空气中都带有果实的香味,天高云淡,秋色宜人。

冬天来了,天气渐渐凉了下来,很快就下了一场雪,整个小城都穿上了一层白白的棉衣,淘气的孩子们在雪地里堆雪人、打雪仗,南河的河面也结了一层厚实的冰,小朋友们在冰面上滑冰,高兴极了!

这就是我的家乡,她虽然没有江南水乡的典雅,也没有大都市的繁华,但我依然喜爱着她,我的故乡——凌源。

写景随笔600字篇5

老龙山只有一条街,它依山脚而建,并因桃花闻名。初春的老龙山,桃花的香味吸引了成群的蜜蜂,也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游客来到老龙山,此时的老龙山因花而漂亮,因人而热闹。来老龙山的男女老少,他们穿红戴绿,摩肩接踵地沿山上的石阶寻径而上。与家人或朋友说着、笑着。他们从城市、从老龙山以外的乡村,像朝拜神殿一样来到桃花盛开的这里。

我与形形色色来到老龙山的人一样,都是为看桃花盛开而来。

在桃林中穿行,无声无息已经到了山顶。放眼望去,不一样颜色的桃花遮盖了整个山体,被人再也找不到上山的路了。隐隐约约的从花海深处,传来赏花人的歌声,和我一般大孩子子的嬉戏声。阳光温暖的洒下来,有淡淡的雾缭绕在花海的上方,并慢悠悠的朝天空中飘去,好象是要将这花的颜色、花的香气,采带给天上的瑶池。从山上看下去,桃花的色彩已变成紫红;这紫红似有画笔又悄悄将它渲染成了紫粉,铺展在中间,然后又过渡为眼前的粉红一片。

在桃树围绕着的人家院里,主人把大家一家安排在几株桃树下面、在石头櫈子上坐下来,并为大家端上了茶水。茶水是用蜂蜜和桃花制作的,七八瓣生动鲜艳的桃花瓣飘在上面,散发出蜂蜜与桃花香。该吃午饭了,所吃的每道菜,都与桃花有关。

1、道菜叫“桃园三结义”,在柔软的糯米饼面浇满红糖,再撒上桃花瓣。糯米饼、红糖和桃花瓣结在一块,围着盘沿放满一圈有枝的桃花,既在祝福,也在装扮,装扮这春的时光,这春的岁月!

我正在猜想,这2、道“桃李满天”和“桃花迎春”是什么样的菜时,饭前还骄阳明媚的天空,忽然阴沉下来。

下雨了。我看见雨中的桃花愈加鲜活。但花瓣却在雨打之下,纷纷飘落……

写景随笔600字篇6

记起来,头顶上的落叶已经是第12次飘落下来。也没有什么“焜黄华叶衰”的哀伤,但仔细想来,在我记事以前,又有多少次的落叶我未曾见过?有无数次吧!

每一次落叶时,枯黄的落叶总会在地面上落成一层“毯子”,小时候总喜欢在落叶前跳起,再倒在落叶上,但这样做除了好玩,更多的也就是来自父母的责备。当然,现在看到小孩子这样做的时候,更多是觉得很脏罢了。

我喜欢西安的秋天,不必说是黄叶落在古朴的城墙砖上,也不必说是秋雨下的滚滚车流吧。西安的秋,是美的。

我曾经想象能否在西安城内有一座大山,正如维多利亚山一般,能沉默的俯视香港和九龙一般,在西安的这座山,同样的能看到西安的闹市,山下的楼房也就好似积木一般,手一推,便倒下去。在这座山上,满城的黄叶必将一览无余,就好像是“满城尽带黄金甲”一般。当傍晚来临,山下的西安已是灯火辉煌,虽说灯是明亮的,但人,也都睡了吧。

下山时,可能西安城都已睡了,回首再看看,下一次落叶时,山下的景色还会一样吗?

我就将这座山起名叫“岁月”吧!岁月下的西安,岁月下的灯火,岁月下的秋天。

去年的时候,这棵树落下的叶子是遍地的,而今年也是一样,但去年已经是过去了,就算它的往事依然在脑海里浮现,那也只是一阵秋风后的回忆罢了,那秋风,也不会再吹来了。

在岁月的笼罩下,马车踏过的秋叶,如今只能是车轮下的飞尘。在岁月的笼罩下,可能刘禹锡的“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到现代也只是“自古以来每逢秋天都会感到悲凉寂寥,我却认为秋天要胜过春天”了。

我看到了12次落叶,每一次都一样但又有不同,每年落叶后,树木便会长出新的年轮,一年复一年,明年的树木又要会长出新的年轮,岁月下的秋天,每年只有一次,每一个月也只有一次,每一天也只有一次,每一秒也只有一次,可能有些事依旧鲜明,但毕竟是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