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颖的随笔题材(优选7篇)

时间:2023-09-11 11:19:22 作者:admin

新颖的随笔题材篇1

俊俊在班里是一个性格孤僻的孩子,入园后他总是不愿与教师交流,不愿意与小朋友在一起,宁愿一个人缩在墙角,拒绝参加一些游戏活动,总以审视的眼光来关注周围的人和事,有时还采取抵触情绪,不愿从“自己中心”中走出来,并且自尊心很强!他每次小便总是害羞不愿与教师讲。我们对他采取了很多的办法,可是效果不是很大,他还是很孤僻。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教师,而教师又是孩子的领路人和心目中的权威。渐渐地蔓延、扩散,从而产生错误的心理定势,引发出人际关系障碍和许多行为上的困扰,妨碍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这些活动的正常进行。这种病态心理如果不能及时而正确的治疗,可能会危害终身。

帮忙孩子们消除自卑感,父母和教师要注意不要轻率地随意贬低他们的能力或品质,以免损害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而要多给予褒扬和鼓励。孩子自己也要有“我能行”的一种信念,恰到好处地自己暗示,就是在自己的心田上播种自信。

玩具是孩子的最爱,每一天区域活动时间总有10几个孩子在建构区玩的不亦乐乎,可是玩完玩具后总有孩子不把玩具收拾好就到另一个区域玩去了,教师不得不跟在后面收拾。怎样办呢怎样纠正孩子不好的习惯呢

我想了想,于是在班里开展了一个“玩具要回家”的游戏,我事先录制好了表扬的语言和哭的声音,游戏中能收拾好的孩子就能得到玩具娃娃的表扬,并奖励一个贴花,落下玩具的孩子妈妈就哭,孩子们在游戏中玩得不亦乐乎,在不知不觉中纠正了不良的坏习惯。

经过游戏孩子们明白了一个道理,玩具玩完后必须要送回家,不然他见不到妈妈会很悲痛很难过的。

经过观察我发现他特别喜欢帮忙小朋友做一些整理性的事情,如帮别人收地垫、整理图书等。于是我把一些活动后的`整理工作有意识地交给淼森去完成,他高兴极了,每次工作得都特别认真,他的举动也赢得了小朋友的赞扬。同时他在对自己的约束能力方面也有了很大提高。我只是为淼森供给了一个机会,使他感到:我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有能力做好,我能够帮忙小朋友,我在班里有很重要的位置。鼓励是给孩子一个机会表现自己的能力,向自己证明他是环境中的一个有效分子,他的行为能够给自己和别人带来进取的影响。孩子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阳光。在鼓励的作用下,孩子们会认识自己的潜能,不断地发展!

自信是一个人成功的前提,孩子的自信从教师和小朋友的认可开始,你做到了吗?

新颖的随笔题材篇2

又是一年清明时,起风了,作文:清明随笔。思绪随着风儿愈飘愈远,或许谈不上伤感,或许谈不上离愁。只是在这怀念的季节里,想起了已故的人和已逝的往事。于是,淡淡的哀愁随着清波荡开,荡开……

清明时节雨纷纷。瞧,飘飘洒洒,凄凄冷冷,丝丝细雨,湿润了心头,也唤醒了我。滴滴答答,似乎很杂乱,又似乎很有律动力——正像我的心情,不悲不喜。我轻轻地走在这林间小路上,享受着这难得的安静。低头沉思,想起了那个他——在很久以前,他也像我一样,沉醉于这清明小雨之中。清明,虽然是柳绿花红、春光明媚的时节,但细雨纷纷,让人感受到了那种“做冷欺花,将烟困柳”的凄迷而又美丽的境界。于是,他写下了雨中行路者的.心情——清明时节雨纷纷。他就是杜牧。

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里,我理所当然地想起了已故的亲人。他们走了,却永远留在我们心中。但却免不了多愁善感几回。身在雨丝风片之中,纷纷洒洒,冒雨趱行,那心境更是加倍的凄迷纷乱了,杜牧或许与我同样的心情。看那春雨湿衫,行人孤身赶路,触景伤怀,心头的滋味复杂。偏偏又赶上细雨纷纷,又平添了一层愁绪。于是,他写下了这句千古名句——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雨不知不觉小了,我的愁绪仿佛收敛回来了。人生自古谁无死,何必伤感离愁,抽刀断水水更流,人生亦如此。杜牧或许明白人世间分分离离,故写下了“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一绝句。行人也不愿继续哀愁下去,或许想散散心头愁绪,于是借问酒家何处,而遥指杏花村却令所有人豁然开朗。或许人生总有那么一些死结,需要别人帮我们解开,而杜牧这句,写得实在深得人心,一语惊醒我这个梦中人。

喜欢,很是喜欢。喜欢写这首诗的高明的诗人,写得自如之极,兴味隐跃,余韵邈然,耐人寻味。

喜欢清明,那种感觉,很是轻松很是惬意。杨柳拂过心头,悄悄地荡开了那颗忧愁的心……

新颖的随笔题材篇3

四月,刚进入雨季。

不知为什么,我向来喜欢荷花,漫步在如此唯美的四月,我感慨万分,禅悟颇多,此时的心灵早已在柔软的时光中曼妙轻舞,演绎着人生中最美的诗篇华章,在缱绻的岁月里谛造生命的传奇,在安然的季节里墨守浮华,超越灵魂,释然其中。

细数一年四季,所有芳菲缤纷都集中在这诗意般柔情的四月, 春风轻轻软软、丝丝柔柔地抚慰着明媚的阳光,伴随着百花的芬芳慢慢沁入肺腑。漫步在诗情画意的四月,微笑向暖,顺花径缓缓而行,我的心早已飞向远方,让我无从把握。 雨已落,窗外的荷叶开始抽蕊。当初买的时候,就看中它的花蕾,所以就特别期待它的绽放。看着枝叶逐渐显露出葱油的绿意,心里就有那么一种满足,碧绿苍翠的荷叶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曾忆否,我们相遇的那个午后。曾忆否,我们缠绵交融的时刻。那是人生美妙的季节,让我感觉到那是人生之缘分。可是,好景不长,繁华落尽,曲终人散,我们走过的所有街角在此刻已是海市蜃楼,渐行渐远。我们经历的风雨也被岁月沉淀,落在心底最深处。但我一直感激上苍,让我拥有一份难得的友情,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放眼望去,朦胧的雨雾。此时,安静的出奇,只有淅沥沥的雨声伴着呼吸,我独自一人,把自己安置在寂静的环境中。伸手拾起时光的碎片,轻轻捧上手上,似是时光太长,堆积了太多过往。我翻索旧时篇章,停伫在空蒙烟雨中,似是远在天边,又若近在眼前。在这种静到极致的气候里,出神的让思绪飘渺,而没有一点知觉。生命中,来来往往的,熟悉的,陌生的人,没有谁注定是谁的幸福?也许在经过了沧海桑田,越过了红尘万千后,噙着泪水,回忆起茫然的心事时,才会真正理解幸福的含义。 直到有那么一天,你淡淡一句话:“我们,可能,的确不需要说了。”除此之外,便是一片静默。在你转身离去的那一刻,泪水早已滑落在我的脸庞。你空灵的眼神,似乎失去了焦距。曾今的海誓山盟都已成为了过去式,此刻显得那么的无力,那么的脆弱。你幸福的背后,留下我孤独的身影。在灯火阑珊处,独留我一人。夜,总是那么的凄凉和宁静。原以为,有些事情不再提起,久了便会慢慢忘记,原来以为,记忆的菱角会被时光慢慢磨平。我以为我能够放下一切,能够潇洒的走开,可是我做不到,我怎能忘记彼此之间那份感动呢。

张小娴在《谢谢你离开我》说得好:越想去忘记就越忘不了,既然忘不了,那就不要去忘记,让时间去解决一切。是的,人虽然是生命的主宰,但,这个世界,不会因为没有了谁而消亡,也不会因为没有了谁而停止转动。也许,知足才是常乐。曾经的拥有,就是上苍给予你最好的回报,又何必死死坚持呢?过去的一切,终究无法挽留,生活还得继续,我默默告诉自己,为自己而活,于是,在飘雨的四月,重新整理心绪,放下行囊,踱步于悠悠岁月,让你留在回忆里,随着细雨飘向远方,直到很远很远……

新颖的随笔题材篇4

第一场春雨悄悄地下着,这意味着春天已经来到。同时,寒冷的冬天即将结束了。“一年之计在于春”,在这个季节里,许多新鲜的事儿也在小院里悄悄地发生了……

啊!院子里的小树抽出了嫩芽!那嫩嫩的绿叶,十分诱人。我放下手中的书,跑出去欣赏她。那嫩叶摸着就好像婴儿的肌肤,吹弹可破。淡淡的一股清香从树上飘来,隐隐约约,我拼命想记住这个味道。可很快,它便从我的鼻中溜走了,再仔细地嗅,空气中早已没了它的踪迹。

树下的那块小草坪也脱去了冬装,换上了温和的嫩绿色的小衫。我喜欢在雨后摇着大树,那样,树上的雨珠便会“哗啦哗啦”落下来,雨珠从头淋到脚,也给每一株小草戴上了项链和帽子。雨后不一会儿,温和的太阳公公就会来露面了,我放松地躺在草坪上,和心爱的洋娃娃一起扮家家,与他们一起享受阳光。那些小草是多么调皮,穿透我薄薄的衬衣,给我挠痒痒!

院里的秋千是我最爱的玩具,我喜欢一边打秋千,一边与院中的一切事物聊着天,我们的话题总是那么有趣。小鸟的'歌声总是那么动听,我呢,常常听着入了迷,忘记了一切事儿。有时我还会坐在窗前,拿着画板,心情好时,变回记录下这一切,心情欠佳,也就是随意的涂鸦,也没人会责备我。

长大以后,院子里的秋千容不下我的身躯;小草不能再任我随意的打滚;小鸟,或许早已离开了这儿;大树的年轮一年一年的增长……一切事物都随着我慢慢长大而变化着。望着那轻轻摆动着的秋千,便会想起从前总会有一个女孩儿坐在上面读着她那心爱的童话书……家中的院子,是我童年中最常呆的地方,而院子中的一切事物,早经替我记载下了我那不可重来的童年时光!……

春天过去了,夏天也即将跟我们挥手说再见……今年,我六年级了,再有这么一次春夏秋冬,迎接我们的便是难舍难分的离别吧!不舍小院,不舍小院的春夏秋冬,更不舍那个在院子中的我,但人总要长大,满怀微笑与希望地向童年的一切人,事,物挥手说再见。迎接着新的明天!

新颖的随笔题材篇5

我在“花开盛夏”社会实践队中当任的职务是手工老师。作为一名手工老师的职责,顾名思义,就是教孩子制作手工艺术品,培养孩子的审美和创新以及操作能力。对于教小学低年级来说,教的内容太难怕孩子掌握不了,教的内容太简单我又怕不够新颖和有趣。我来世乔小学上的第一堂课是三年级手工课,我教的内容是剪雪花。剪雪花本来是我以前在兼职的幼儿园的内容,幼儿园的孩子掌握的可以,但在世乔三年级,却失败了,原因是世乔小学从来都没有开展过手工课,学生的动作能力比较差。从这次失败的教学经历,我深刻地认识到教学内容接受程度与地域、个人、条件差异有紧密的联系,教师要做到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第一次失败的经历否定了我最初的教案,我无奈之下必须做出调整。从此,我在上课前我都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好备课工作、把课堂的每一个步骤都有详细的计划以及邀请好助教。

在严格要求自己之下,我的手工课深得孩子的喜欢。每当孩子对我说:“老师,我会做了,我很喜欢”,我就会在心中偷笑,我熬夜备课是值得的。课堂上,我争取给孩子带来更多新的知识,用爱心去感染一颗颗幼小的心灵,让孩子们快乐、轻松地学习。令我最感动的一节课是三年级制作小鸡的手工课,一个我平时不太会注意的小女孩下课后迅速跑到讲台说:“老师这是我做的.小鸡,我要把它送给你,你一定不可以忘记我哦,小鸡背面已经写了我的名字。”我一直盯着“许梦舒”稚嫩的名字看,视线一直舍不得离开,我被小女孩的真诚给打败了,女汉子的我眼泪居然夺眶而出。

在世乔的日子,生活虽然比较艰辛,每天晚睡早起、烧柴做饭、打地铺,但孩子们对我付出的肯定滋润了我。感谢世乔小学所有的小朋友,让我们过了一把老师瘾。感谢小朋友们的包容,包容我的不成熟,包容我的错误,包容我的暴脾气。尽管这群熊孩子很淘气,软硬不吃,平时上课怎么讲都不听,但是一到了关键时候,每个人都很认真地去做好这一件事。特别是一个二年级的小男孩,我曾经有一次因为他吵闹我凶了他,但今天我看到他很认真的排练文艺晚会走秀节目,我感谢他的原谅和包容。

支教的生活就像一杯清茶,没有华丽的色泽和醇厚的味道,淡淡的清香却让人回味无穷。人生几何,岁月匆匆,感谢支教生活赐予我新的体会,如果让我说支教的感受,我会说:“简单并快乐着,平淡并享受着,付出并收获着。

新颖的随笔题材篇6

我们班的孩子十分热衷于建构区的材料,每每区域活动时间那里总是客流不断,平日里短短的过渡时间,孩子们也总要去摆弄、欣赏一番。男孩子喜欢搭建不一样款型的军事武器、建构各种堪比著名建筑的建筑物,女孩子则偏爱搭建无所不能的魔法棒以及能够捕捉美丽瞬间的照相机。

在开始玩之前,他们会为自己的创作“储备”足够多的材料;在玩的过程中,专注于两手之间的作品,完全不在意自己是蹲着还是席地而坐。我常常会被孩子强大的兴趣和专注度所折服,可是问题也由此产生:孩子们过于的专注常常忽略自己在搭建时碰掉的玩具、急于把作品移至展示台却忽略脚下被踢开的积木。在结束活动的时间,孩子们为了保护自己的'作品都不舍得离开展示台附近,根本就忘记了还有积木被遗留在建构基地上。“不是我玩的”积木便由此产生。

当应对如野花般零星在地的积木,我们很难再辨识出这是谁拿到那里来的,如果问“是谁玩的”,得到的答案无疑是“不是我玩的”,所以这样的查案似的问题基本是过场话!前期,我们的策略是要求“但凡进入建构区游戏的幼儿都要一起收拾”,但时间长了,便发现每次在那里收拾的总是几张同样的脸孔,有时甚至他们没有去玩过,也会因着“喜欢收拾”而进取的加入其中,而一些真的玩了却不想收拾的孩子便理所当然的不收拾了。对于此能够看出随着孩子的成长,收拾问题是有着不一样原因的。那些“喜欢收拾”的孩子多半是基于小班时良好整理习惯的养成以及满足当下被教师认可而获得成长满足感的心理需求,而那些不收拾并推脱说“不是我玩的”孩子,一是因为他们收拾物品的习惯没有养成,

二是因为他们在对物品的归属意识上很明确,如“这不是我带来的玩具!”,

三则有可能是他们职责感的萌芽相对晚些。由此,我所想到并实施的策略基于“行为后果法”产生的——把没有被收拾的玩具送走!目的是让幼儿感受不收拾玩具,玩具会越来越少,以至于不能玩充分玩的后果。一些敏感的孩子很快就了解了教师行为的目的,表现出不舍之情,但一些男孩子更关注教室里还有几箱玩具,这一点也体现出了幼儿思维方式的差异。所以,我意识到这一行动需要持续一段时间来进行!接下来,我期待着孩子们良好行为的出现,能够有多一点对团体物品的职责感!

新颖的随笔题材篇7

培养“学困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困生”一般是指有生理缺陷、智力因素、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等原因造成在完成学习任务上有困难的学生。从教多年,我认为在数学教育教学中培养“学困生”良好学习习惯,是每一位数学教师必须要应对的工作。教师在与学生接触过程中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课前认真备课,对待学生一视同仁,特别要尊重和关心“学困生”。那些学习成绩较差的同学,往往特别需要得到教师的指导和爱护,这些学生基本上由于自卑心理严重,不敢接近教师,更没胆量向教师讨教各种问题,所以教师要选一些适宜的时间多关心他们,多对他们进行鼓励,并让他们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从而让他们建立自信心。

经过这样,让“学困生”明白,学习有困难不要怕,要进取应对困难,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有好转。教师在课堂上讲课要尽量多离开讲台,步入学生中间,甭总舍不得离开三尺讲台。教师在课堂上要多走下讲堂。特别是当安排讨论问题或完成练习环节时,我所教学的'班级中就有几位学生由于自控能力差,就会在哪儿玩。就这些情景,我上课时,就尽量的离开讲台,在学生的座位之间适时走动,当发现学生开小差或玩耍时,就立刻到他们身边提醒,有时还寻找机会表扬、激励他们。这样,使这些学生能感受到教师常常都在关注自己,于是就慢慢努力克制自己的不好习惯了。强化良好习惯养成。

我所教学的班级中有那么几位学生,对数学课不感兴趣,因为他们觉得不愿意动脑筋思考问题,所以对于数学作业练习来说更是感到头痛,作业总是不能按时完成,就算特意留他们下来做,也很难完成,他们的如此态度,对班里其他学生产生不良的影响。针对这样的情景,我在班里让学生组成的学习小组,让组员之间相互帮忙,促使他们改掉不良的学习习惯,让学生之间产生了相互督促,养成按时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注意兼顾个体差异。针对不一样的学生,设计出各种不一样的激励的评价标准,教学时,“学困生”要到达相应的标准就可得到好的评价,作业及练习的

难度也如此;对于优秀学生,我定的校准就要高一些。总之,对不一样的学生就能得到不一样的表扬激励,“学困生”就以往来说,很少得到表扬,之后能与其他学生一样时常的到教师的鼓励,他们变得自信多了,数学作业的习惯自然而然好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