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书记乡村振兴大比武演讲稿篇1
尊敬的同志们: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求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我们进一步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对此,要不断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对乡村振兴的全面领导,通过建强基层党组织为更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政治保证。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新形势下基层党组织工作开展得怎么样,直接影响到党的凝聚力、影响力、战斗力的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直接联系群众的纽带,是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直接执行者,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走好“最后一公里”的关键。全国128万个农村基层党组织3500万名农村党员广泛分布在乡村大地,构成了严密的组织体系,具有团结带领亿万农民创造美好幸福生活的强大组织力。可以说,农村基层党组织强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行不行,直接关系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效果好不好。只有打造千千万万个坚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培养千千万万名优秀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发挥好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才能把基层党组织的组织优势、组织功能、组织力量充分发挥出来,把广大基层党员和群众的思想、行动、力量、智慧凝聚起来,使他们凝心聚力投身到乡村振兴中去。因此,我们在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进程中,必须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坚持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地位,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总体上看,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各部门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越来越重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地位不断巩固,为农村改革发展稳定提供了坚强保证。但也要看到,还有少数地方和部门对坚持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地位、更好发挥领导作用等,在认识上存在偏差,在实践中尚未完全落实。对此,必须把坚持和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贯穿始终,既要在思想上不动摇不含糊,又要在实践中找路径找方法,进一步健全组织体系,完善制度机制,采取务实管用措施,确保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实实在在地落到实处。
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推动乡村振兴,关键是找到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现实路径。要以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为主线,突出政治功能,提升组织力,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一方面,要抓班子、强队伍,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乡村要发展得好,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好班子和好带头人。要坚持尽锐出战,重点突破,把作风扎实、攻坚能力强的党员干部放在乡村振兴工作的前沿,把强大的力量、优势的资源下沉到组织建设相对薄弱、脱贫攻坚任务艰巨的地方,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平台,调动和激发党员干部积极投身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同时,还要持续强化“领头雁”工程建设,抓好支部书记这个“关键少数”,不断强化村两委班子力量,多措并举锻造一支靠得住、信得过、顶得上的党员干部队伍。
另一方面,要建“堡垒”、树旗帜,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要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加强基本队伍、基本活动、基本阵地、基本制度、基本保障建设,持续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着力引导农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要注重吸引高校毕业生、机关企事业单位优秀党员干部等人才到乡村任职,用知识、能力充实党支部,提高党支部领导和服务发展的能力。要着力打造坚强的基层战斗堡垒,组织党员在议事决策中宣传党的主张、执行党组织决定,将党员力量展现在基层治理、产业发展、脱贫攻坚等工作的方方面面。要推动党员在乡风建设中带头示范,带动群众全面参与。密切党员与群众的联系,了解群众思想状况,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引导农民群众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积极投身到推动乡村振兴中来。
村书记乡村振兴大比武演讲稿篇2
尊敬的同志们:
这次我主要讲讲乡村振兴战略。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这一论述为“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定了位。报告把乡村振兴战略列为了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六项重点工作之一;在十九大修改通过的新的《中国_章程》中,把乡村振兴战略列为了我党新时代七项战略之一。这表明,乡村振兴战略不仅是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繁荣的重大决策,而且是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战略决策。
那么乡村振兴战略具有什么意义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抓手。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是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一个重大判断。城乡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和农村内部发展的不平衡,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一个重要方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再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举措。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也是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要体现。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全党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农村地区和广大农民是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点区域和重点对象。尽管自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党和政府对“三农”问题高度重视,实施了一系列支农、强农、惠农政策,已经基本建立了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网络,但收入水平和公共服务领域的城乡差距仍比较明显,这种差距在贫困地区体现得更为明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总体方略,是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要体现。
报告第一次提出要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法治是建立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基本要求。与此同时,城市与乡村各有特点,城乡融合不是消灭而是要体现城乡差异性的特色,要把多样性统一起来,和谐起来,这就要求在法治之外,要发挥乡村的自治功能,实现乡村的自主发展、差异化发展,实现“和而不同”的城乡融合。中国是具有悠久文化历史和优秀文化传统的国家,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深入人心。中国的乡村治理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养分的充分吸收,也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落实。德治是非常重要的非正式制度安排,是我国乡村治理的独特之处,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
近几年,从中央到地方始终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动多项改革措施落地生根。享受到改革发展的红利,上华村村容村貌焕新颜,村集体收入提高三倍多,村民幸福指数显著提高,这次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更是给村民们吃了颗“定心丸”。陈村庄头村去年试行土地制度改革,提升了土地价值。庄头村党委书记叶国辉表示,连日来,他们在关注十九大报告,其中提到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等政策,让他们备受鼓舞,为他们下一步扎实推进土地制度改革,注入一剂有力的强心针。
“农村稳定是广大农民切身利益。”福建省永安市小陶镇五一村党支部书记许光园代表在农村工作了17年,“乡村振兴战略让我们信心倍增,唯有‘撸起袖子加油干’,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不懈奋斗!”
村书记乡村振兴大比武演讲稿篇3
尊敬的领导、同志们:
结合工作实际,就如何贯彻落实临河区第十四届党代会精神和做好乡村振兴工作谈几点个人想法,请批评指正。我认为下步狼山的发展应该做到:发展产业念好“三字经”,治理乡村植入“数字芯”,乡风文明跨越“分水岭”,生态宜居营造“不同景”。
一、发展产业念好“三字经”
念好“稳”字经,增牛扩羊保证粮。在红光、幸福、巴音三个村各建一个千头以上肉牛养殖场。19个村每村建成一个肉羊养殖整村推进示范组,示范组一半以上农户建设标准化棚圈,养殖基础母羊35只以上,以此带动周边其他组发展养羊业。以爱国村盐碱化耕地改良示范为中心,辐射周边的幸福、巴音、光明、爱丰、富义、先锋,集中连片种植小麦、小麦套玉米5万亩。大力推广套种和麦后复种。同时,把建设高标准农田作为提高耕地质量的重要抓手,力争2022年达到15万亩。
念好“创”字经,南旅游,北仓储,中间走物流。以富强村为核心发展“乡村文化+旅游”,在富强村特色农家乐的基础上,延伸发展传统的酒坊、醋坊、粉坊、碾坊等老作坊,种植糜、黍、豆、谷等小杂粮,让游客既品尝了美味,又记得住乡愁。同时,向北延伸,在富强七组建好村史馆,在幸福二组(临河县委最早成立的地方)建设红色教育基地,深层次挖掘我镇红色文化,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发展红色文旅。以集镇9家进出口贸易企业为核心建设一个临河区北部最大的仓储及初加工基地。以红光位于S311和永长位于G242的地理区位优势,在红光村建一个占地70亩,永长村占地200亩的物流园区。
念好“融”字经,产业联动,“加”法妙用。依托“农+商”激活大市场。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对狼山集镇、小召集镇两个传统集镇进行改造升级,不断壮大第三产业,全镇各类服务业商户近千家,带动全镇群众就近就业3500余人,实现“离家近,不少挣”。依托“农+工”延伸产业链。立足镇域发展实际,大力支持辖区企业、产业园区投资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过程中,致力于把当地农民培养成产业工人。同时发展壮大“党支部+合作社+农户”让农民既可成为合作社的股东,又可成为产业员工,真正让农民“种无忧,销不愁,能增收”。依托“农+网”开拓新天地。随着5G发展,直播会在农村有更广阔的应用空间,“直播带货”作为一种新型线上消费方式,打破了地域性限制,消费群体更加广泛,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线下消费的不足。我们要发展“网红经济”,培植直播带货基地,让“农民变主播,手机变农具,直播变经济成为一种新模式”,让更多乡村版的“李佳琦”和“薇娅”走出来。
二、治理乡村植入“数字芯”
数字赋能强组织。建设创新型基层党组织。不断总结拓展乡镇党委“五面红旗”创建,村党组织书记“大比武”,村民小组“五人小组”工作法和党员网格化“微治理”等系统化党建工作模式,通过夺“旗”,推动重点工作落下去;通过比“武”,推动基层组织硬起来;通过织“网”,推动基层治理强起来,不断激发党建引领发展的内生动力。同时,以电子党务建设为着力点,优化基层党建的数字化管理,及时发布党建动态信息,借助大数据平台强化对党员信息的共享和管理,提高党建工作效率。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围绕服务群众、服务党员、服务社会、服务发展,强化网上党支部和党建网站的服务功能,建立实时沟通交流通道,切实解决群众和党员的实际困难。建设透明型基层党组织,强化对基层党建工作的网络化监督,设置书记信箱、党员论坛等版块,通过网络平台及时做好党务、政务公开工作,接受群众和党员的监督,促进决策的民主化。
数字赋能强人才。加大数字乡村复合人才的培养。结合“一村一名大学生”,把具有数字化专业知识人员吸收进来,打造一支数字化发展人才队伍。贯彻落实创新创业扶持政策,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在农村天地展现作为,深入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加速实现乡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增强乡村工匠、文化能人、手工艺人和经营管理人才培训,提升创业技能。大力培养“土专家”“田秀才”,造就一大批农村实用优秀人才。将“乡贤+”工作融入“三农”工作中,建立乡贤名录,形成以党支部为核心,乡贤广泛参与、社会协同共治的运行机制。同时,实施正向激励措施,推动“乡贤回归”工程,对回乡创业的乡贤提供政策支持,让乡贤有获得感、责任感、归属感。鼓励支持符合条件、有参政议政能力的乡贤参选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将符合条件的.乡贤纳入基层后备干部人才培养;在部分村组开展乡贤列席村“两委”会议试点,充分调动乡贤干事热情,激发治理活力,补齐乡村矛盾调解、信访化解的短板。
数字赋能强服务。加快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格局。推广“互联网+”,运用微信群、公众号等,加大基层党务、政务、村务信息公开,为乡村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环境。搭建便民互动的数字化监督平台,不断增强网络监督处置的及时性、主动性和透明度,有效提高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依托在线服务平台,推广“最多跑一次”“不见面审批”等模式,推动政务服务网上办、马上办、少跑快办,大幅提高群众办事便捷程度。
三、乡风文明跨越“分水岭”
倡导移风易俗,约出文明新风。让红白喜事“大操大办、比阔气、讲排场”等歪风成为过去。首先要求党员干部带头引领节俭风尚,为普通群众树立榜样,严格实行“你要大操大办,我就办你”,以此推动勤俭节约等良好社会风气。守望精神高地,传扬文明风气。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的作用,找准与群众产生共鸣的契合点,选取群众身边发生的、看到的、听到的典型人物事迹,依托“传播好声音 发挥正能量”等活动,以“理论宣讲+”的接地气形式,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让临河区第十四届党代会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四、生态宜居营造“不同景”
在深入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常态化,在不断完善长效管护机制的基础上,既要实现全镇美丽乡村“长治久美”,还要讲求村庄整治分级分类。依照各自村组的不同特点,区别对待,加入文化特色等元素,让其各有千秋,别有风味。集镇管理探索引入市场专业保洁管理团队,对19个村和两个集镇的主次干道、公共设施、房前屋后等进行全面管理,并实施周检查、月考核的常态化督查。
悠悠天宇旷,切切为民情。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临河区第十四届党代会精神,在奔向乡村振兴的光明大道上,用心用情用力描绘出狼山镇“组织强、人才聚、产业兴、文化淳、生态美”的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