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孝的随笔篇1
曾经这样一个调查:
一个教授在一个高中班级里问了两个问题:一,如果一个帅气高大的富人公司破产了,那么他身边的哪个女人会不会离开他?a,会;b,不会;c不一定。班里一阵讨论后,75%的学生选了a,15%的学生选了b,10%的选择了c。二,如果一个高端大气的美女车祸毁容了,那么她身边的那个男人会不会离开她?最后,选项一样,结果也一样。
教授笑了笑,说:“你们是不是都把他们想成男女朋友关系了?”同学门应声回答“是”。“那如果他们是妈妈和儿子,爸爸和女儿呢?”然后他们又做了一次。
结果,同学们一直选的b。
有人说父爱如山,在我们的背后支撑着,支持着我们;母爱如水,轻轻地关抚,安慰着我们。那我们对父母呢?
相信大家都看过《变形记》吧,里面的城市主人公曾一度迷失于混乱的社会,疯狂在无尽的游戏深渊中,挥霍着爸妈的钱,在外“花天酒地”,有的甚至打骂自己的家人,让家人伤心欲绝。经过与乡村主人公的交换生活,他们理解了父母的辛苦和谆谆教诲。变形少年李锦鉴回来之后,为爸妈做饭,打扫卫生,令爸妈无比的欣慰。
孩子的理解和帮助即父母最大的宽慰。
羊跪乳,妞反哺。一切由行动为鉴。
一定要让他们知道自己对他们的爱。小学、初中的时候老师肯定布置过这样的作业:回家给爸妈说一句“我爱你”或给爸妈洗一次脚,看看爸妈的反应。但是真正做过的有几个呢!爱他(她)就一定要告诉他(她)。
从小事中帮助他们。爸爸妈妈一天工作下来还要回来做饭,打扫,洗衣服,少年的我们这些还干不了?
偶尔给他们一些小惊喜吧!给他们捶捶挺了一天的腰吧?给他们做一顿饭吧?在节日时给他们准备一个小礼物吧?
陪着他们。在农村有很多的留守的老人,一年不知见他们孩子几次呢。多陪陪他们,和他们聊聊天,爸爸妈妈当年的爱情故事在听他们讲讲;爸爸当年的牛牛的事儿再听他吹吹;他们一路的辛酸艰难在听他们说说。
你们是我童话里最爱的天使,我要变成翅膀守护你们!
关于孝的随笔篇2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俗话说:有孝的家,贫寒也温暖,无孝的家,富足也缺憾。
父母为我们倾注了一生的心血,都说母爱是伟大的,而我也有这样一位伟大的母亲,在她的怀抱中我享受着浓浓的爱意。至今母亲生下我已经有十六个春秋了。听爸爸说,妈妈怀我三个月的时候就不再吃零食了,每一天只吃着没有味道的粥饭,为的是能让我生长的更健康。五六个月的时候,妈妈吐的厉害,不能吃饭,每一天只能考打吊水来维持营养。妈妈怀我是多么辛苦啊!
其实,这还不算什么,妈妈是剖腹产的,把我生下来后,四天都不能动弹,还不能吃东西。饥饿的难受和手术后的疼痛使妈妈四天四夜未曾合眼。
听到那里,我的泪水悄悄湿润了脸庞,真没想到我的诞生给妈妈带来这么多的痛苦和折磨!
我渐渐长大,很快我上小学了,妈妈每一天都早早的起床为我做早饭,中午一回到家,我就能够享受着妈妈准备好的美味佳肴,妈妈却还在吃我早上生下来的稀饭。可那个时候,我太小了,还不懂事,不明白妈妈的良苦用心,有时候还闹事,甚至取笑妈妈,当妈妈悲痛的流着眼泪时,我还在一旁幸灾乐祸。此刻,有时想起那时的傻事我常常偷偷地流着眼泪,以赎曾对妈妈犯下的错误。
记得有一次,妈妈特地为我做了一盘红烧鱼,我津津有味地吃着,妈妈在一旁笑眯眯的看着,说:“慢点儿,别卡到了。”我边吃边点头,但还不忘问妈妈一句:“妈妈,你不吃吗?”“呵呵,妈不吃,我不喜欢吃鱼,你先吃吧!”我当时也没多想,吃完就匆匆上学去了,但回来拿钥匙时发现妈妈正在吃我吃剩下的鱼汤,并在汤水中寻找着细碎的鱼肉,我看这一幕,我的泪水忍不住地流了下来,走在路上,泪水更加肆意的流淌,恨自我为什么当时没想到母亲是舍不得吃而特意留给我吃的呢。
此刻,我已经长大了。懂得如何去孝敬父母了,妈妈累时,我会帮妈妈按摩,帮妈妈做家务,好吃的东西会和妈妈一齐吃。爸爸累时,我会给爸爸锤锤腿,他口渴时,我会给他倒水……
“羊羔有跪乳之恩,乌鸦有反哺之义”白云装饰蓝天,是因为懂得报答,小草离不开大地,是因为它不想让大地妈妈孤独。自然界的动植物都懂得报答,我们又何尝不能报答父母,做个孝顺的好孩子呢?
关于孝的随笔篇3
今天是母亲节——我是这天中午才知道的。妈妈说要给我买手机,我当然答应。于是,11点的时候,我与妈妈刚从手机专卖店出来,我手里拿着一个梅红色的手机,这是我们的“胜利品”。刚一出门,我就看到一个手机店的显示屏前打着这样的大字——“母亲节的礼物,老人机”。
这字鲜红鲜红,使我无法不看。
在回家的路上,我的脑子里像是有一辆火车,火车里装满了疑问:送妈妈什么呢?鲜花?不行。手机链?不行。……这都怪我还小,没有钱。我真恨不得现在时光来到2021年。
回到家,我发现我没有想象中,买了新手机那么激动。
下午,妈妈说要回姥姥家玩,我一听就从床上蹦起来:姥姥家在农村,现在正值春天,田园一定勃勃生机,小草野花开满地,我采一束野花不就行了?
我们一来到姥姥家,就令我眼睛一亮:月季花开了。姥爷生前喜欢养花草,院子里的花草竹木都是他的骄傲,尤其是月季,一到现在,月季长的旺了,不说十里飘香,整个小院都飘满月季的清香。我们摘上一两朵,也没关系。
我摘下两朵月季。
姐姐上山遛狗,我也跟着,在路上看到荆棘丛里有野月季,我费尽力气摘下一枝。
帮姐姐把胖墩儿与黑豆赶回屋,我又获得了三朵蝴蝶兰。
这些花儿加上一片超大的银杏叶,撒上露珠,成了一束香气扑鼻的花束。
我把花儿给了妈妈,虽然妈妈没说什么,但是妈妈笑了。
关于孝的随笔篇4
父母给予我们的,不仅仅是抚养之恩,更有教育之恩。我们总会从父母那里学到很多东西:善良、友爱、真诚……当然也包括孝顺。父母之恩永远难以报答,我们只能用孝顺来回报父母给予我们的爱。
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礼仪之邦。在中国的历史中,有着不计其数的美谈:家喻户晓的卧冰求鲤、众所周知的黄香温席等。这一个个故事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孝当先。
我的爸爸和妈妈就很孝顺,是我的好榜样。奶奶过七十岁生日那次,爸爸苦思冥想,也不知道该怎么陪奶奶过个开心的生日。妈妈凭着对奶奶的了解,建议爸爸:趁老人身体还硬朗,带她去外面游玩一趟。奶奶一直想去北京天安门,登上万里长城。于是,爸爸便带她去了北京,并且在北京的一家酒店里给奶奶过了生日。当我们帮奶奶戴上生日帽,为她老人家唱起生日歌时,奶奶脸上的笑容是多么灿烂啊!
爸爸平日粗心,很多时候并不能体会到奶奶内心深处的感受。每次,奶奶进城来小住,爸爸总是不让奶奶干一丁点儿家务活。其实爸爸的本意是想让奶奶多休息。不过这样一来,奶奶在我们家就经常会显现出一副手足无措的样子。每次进城没住两天就要回去。爸爸纳闷:老人为什么不愿跟我们一起住?生活上由我们照顾着,一家老小每天聚在一起生活多好啊!还是细心的妈妈提醒了爸爸:老人一生勤俭持家,平时在家从不闲着,不是收拾屋子就是下地种菜。我们平时吃的蔬菜可都是她种出来的呢!老人因此也有了存在感和成就感。现在,她住在我们家,总是不让她做半点力所能及的事,反而让老人觉得子女是在嫌她事做得不够好,她自然会感觉失落。
后来,奶奶再进城跟我们住时,妈妈每次吃完饭就特意留几双碗筷等着奶奶来洗,奶奶忙得不亦乐乎,感觉轻松自在了许多。这样一来,我们一家都很开心。
妈妈经常跟我說的一句话就是:“人要有爱心和孝心,更要懂得感恩。”我会向爸妈学习,也做一个有孝心的孩子。
关于孝的随笔篇5
何为孝?子托着一个老,仓颉造字是多么智慧呀!更让我触动心灵的是:那个年过半百的叔叔从轮椅抱起那个行走不便,白发苍苍的老奶奶的上阶梯的一幕,一个活生生的“孝”在我面前行走,让我久久不能忘怀!
大年初二一早,我们全家人来到了“青山看不厌,绿水趣何长”的古堰画乡,位于浙江丽水郊区。一进景区,一条带有古香古色的街道就映入眼帘,一栋栋古式建筑错乱有致排列在街道两边,家家户户挂着红灯笼,随着阵阵微风,红灯笼轻轻摇曳起来,好像欢迎远方的客人。街道人们摩肩接踵,一个个面带微笑,一派喜庆祥和景色,
来到江边,小朋友们兴致勃勃地捡起小石子打起了水漂,石子跳了一下,二下……忽的躲到了青青的江水里。
连接古堰与画乡是一条清澈的瓯江。我们乘着船游览,游船在碧波荡漾的江水中前行,看到两岸美丽的景色,让人油然而生“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意境。下船后,正准备排队上岸时候,突然被一家人“挡”住了我们的去路,挡住我们一行人大约五口人,一对中年夫妇推着一个轮椅,上面坐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太太,旁边还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和我年纪相仿。其实准确地应该说是前面一个长长的阶梯挡住了他们的去路。我心里想:“这个阶梯,说不也不长,说短也不短,但是抬着轮椅上去也还是很吃力的。”看着有人正打算上前去帮叔叔去抬轮椅时候,意想不到的一幕的发生了:那个中年的叔叔先将奶奶腿上盖得衣服递给旁边的阿姨,然后弯下腰轻轻地把轮椅上的老奶奶抱了起来,大步地走上了阶梯,阿姨和两个小朋友一起把轮椅抬了上去,紧跟着叔叔后面,到了平地后,叔叔又小心翼翼地把老奶奶放在轮椅,接着又将衣服盖在奶奶的腿上,最后慢慢地推着轮椅在我们前面行走。叔叔就这样一会儿推着老奶奶,一会儿和阿姨抬着轮椅下一些小的阶梯,一家人有说有笑的边走边看风景,我想这就是“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到老”的最好写照吧。
我不禁紧紧地挽着奶奶的胳膊说:“奶奶,等你老了,走不动的时候,我也推你去旅游。”听了我的话,奶奶像个孩子一样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关于孝的随笔篇6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在古代,就把孝当做了第一位,由此可见,“孝”是有多么的重要。但是,古往今来,又有谁能真真正正的做到这一点又有多少人为了“孝”而抱憾终身......
三国时期的名将“夏侯惇”在一次与枭雄曹操的对战中,被曹操用弓箭射中了左眼,夏侯惇本想把箭支拔出来,却连左眼也拔了出来,他大吼一声:“父精母血,不可弃也!”,说完便将左眼吃了下去。这需要多么大的毅力和决心需要多么孝敬父母才可以做到这一点就连和他对战的曹操都在一旁自叹不如!
“因为连年战乱,使得董永的父亲死在了战乱中。而董永,却因为战乱,连给父亲安葬的费用都没有。最后没有办法,只得将自己卖到一富豪家为奴从而换取安葬费用。在回家的路上,碰到了一个在树下哭泣的女子。女子声称无家可归,两人一见钟情,不久两人便结为夫妇,女子用一个月的时间就编织三百匹绸缎,将董永从富豪家赎了回来。之后便对董永说:“我本是天帝之女,因为被你的孝心而感动,所以特地下凡来与你结为夫妇,将你赎身,但现在我要走了。”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这便是大家所熟知的“董永卖身葬父”。当今社会,科技文明虽然发展的愈来愈快,不说“卖身葬父”,就连父母都会不管不问,难道就没有感到愧疚吗难道就没有一点儿痛心吗?
当你在外地灯红酒绿、花天酒地时,有没有那么一刻想过家中那苍老的父母当你连过年都只是敷衍的时候,又何时想过父母的心情、看到过父母那担忧、遗憾、渴望的眼神你永远都只是冷冷淡淡。仔细想想,父母生你的时候承受了多大的痛苦而当看到生下的是你时,又是多么地高兴和开心。一有什么事情想到的必定最先是你,而你又何曾想过父母那为你默默的付出。只是一味的埋怨,嫌父母啰嗦、邋遢。惭愧吗
不要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时候才想起了父母为我们的付出,不要等到真正失去了父母的时候才蓦然发现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多么的令父母寒心。“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百善孝为先!
关于孝的随笔篇7
凌晨时分,皓月当空,皎皎月光透过层层薄云,撒向河堤,撒向桥头,撒向树间,撒向山谷,撒向每一个无眠的窗前。
此情此景,不由得令人感慨万千。触景生情的我,不禁写下了深埋于心的话。要说的话好多,好多,多得像河堤旁的沙砾,多得像古桥上的青苔,多得像枝桠间的新叶,多得像山谷中的沟壑。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李清照醉酒一时的落笔,竟也是儿时我记忆中的你,我的父亲。外面的世界很复杂,我是初生牛犊,看不清楚路。你虽常在深夜借酒浇愁,但你始终是我的指路明灯,在我看不清楚路的时候,你会燃烧自己的生命,引领着我,点亮我。你会和我说,诚信是做人之本。一个人可以没有成绩,但不能没有诚信。虽说我不懂你的愁绪,但时间从指缝中溜走,不知何时,我有了自己的愁绪。我和你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了,你的工作让我们之间多了隔阂,而你却处处体现着你的迫不得已。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的话语真实反映了如今的农民们。我也曾体验过几日农民生活,但我想那几日,是所有农民最欢喜的日子。因为我正在收着万颗子啊!都说农民实诚,我可是深有体会。在家里,爷爷奶奶就是务农。我的农民生活,就是国庆小长假期间发生的。奶奶你总不爱闲着,年近古稀,就别总太操劳。你是陪伴我走过最多时间的亲人。叛逆心理是个不速之客,充斥着整个大脑,来得措不及防,我的一言一行好像都能伤害到你。你的一些话语,总会萦绕在我的耳畔。你曾说我要成绩好,你曾说我要人品好,但你现在说,你一定要有诚信,诚信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根本。
停笔,起身。月亮悄悄落下了远处的山丘。另一边,朝阳渲染着若血的云霞,若血的云彩映衬出火红的朝阳,迎着朝阳出发,我要找寻自己的孝心,找寻那份最初的诚,逆着光和热,逆着所谓青春期。等待诚信的树枝繁叶茂,诚信的花芳香四溢。寻它,亦等它。
在那拂晓时,我笔下的文字,是我从不敢对亲人说出口的话,可那些话又是多么朴实无华,像是一个有孝心的孩子,嘴边挂着的话。
关于孝的随笔篇8
每个家庭里,父母的言谈举止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父母对长辈很孝顺,孩子必定会将“孝”传承下去。在我们这个大家庭,妈妈以她的孝顺行为影响着我。
孝之与物。爷爷奶奶住在乡下,妈妈每次去都会带上爷爷最爱吃的牛肉,奶奶最爱吃的水果,总是一大袋一大袋的。奶奶吃不了,还常分给邻居吃。爷爷原本最爱吃香蕉,但现在一提起香蕉就反胃。因为妈妈知道他爱吃香蕉,就经常买给他。现在爷爷一看到香蕉就躲得远远的。爸爸常拿这件事取笑妈妈:“你真是精明的媳妇,为了不再买香蕉,就让老爷子吃到怕,今后就再也不要买了。”爸嘴里这么说,但我知道他的心里正偷着乐呢!
不仅如此,妈妈一到奶奶家,就一刻也闲不下来,打扫,洗衣,做饭。天气冷了,妈妈就给他们买保暖内衣,每逢过年就给他们买漂亮的新衣服,没钱了就送钱给他们;生病了就送他们去医院,细心照料……奶奶逢人就夸媳妇好。
孝之与顺。外婆喜欢拜佛,妈妈一反对她就生气骂人,妈妈只好顺着她,并常常耐心地倾听外婆说着那些事。外婆因拜佛花了很多钱,妈妈二话不说就给她。我觉得这样是纵容,妈妈解释道:“我如果反对,外婆就会生气,外婆本来身体就不好,生气伤身,病倒了可怎么办?我虽然花点小钱,但能让你外婆顺心、开心,也是值得的。”
孝之与心。妈妈兄妹六人,数妈妈对外婆最贴心了。外婆身体不好,只要对她身体有好处的东西,妈妈必定会买给她用。记得曾经有人来家中推销一个诊疗仪,妈妈毫不犹豫掏了两千六百元买下。外婆原本脚没劲抬不高,常常平路都走不稳,感觉随时要被绊倒。自从用了诊疗仪后,上下楼梯都轻松了。
我很庆幸有一位如此孝顺的妈妈,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父亲和母亲们,你们在孩子身上延续着自己!”放心吧,妈妈!我一定将我们家的优良传统“孝”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