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长的观后感50字篇1
没有时间去恐惧,没有机会去慌张,在飞机出现事故的那一刻,有的只是稳如泰山的冷静思考,有的只是不惧任何风浪的英雄气魄,有的只是用自己过硬的专业本领带着大家战胜死神,安全着陆的信心和决心。
一位中国机长,一个英雄机组,面对灾难时的临危不惧,值得每一个人敬佩,这是世界民航史上的奇迹,值得每一个人铭记。
当乘务组的人员,训练有素地,语气坚定地喊出:“请大家相信我们,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带领大家安全落地。”这句话的时候,我相信,这句话使每一位处在危险中的乘客,甚至是之后观看这部电影的我们,都会信心倍增,感动不已,不会再畏惧眼前的危机与磨难。
其实,只要我们认真留意一下,像“英雄机长”“英雄机组”等类似的英雄人物,英雄事迹,在我们身边也有很多。
被查出患有癌症,只剩下27天可以活的林俊德老将军,不肯手术也不肯休息,在生命最后一个月里,决心要为祖国贡献自己最后的一份力量。穿着普通的医院服装,忍受着苦痛的折磨,在电脑前认真记录着,工作人员让他躺下休息时,他却说:“我要坐着,不能躺,一躺就起不来了…”正是有林俊德爷爷这样一心为祖国,为社会做贡献的人,祖国才能有今天的成就和辉煌。
这样的民族英雄,在我们的生活中数不胜数。为了人人都能吃饱饭,把毕生心血都投入到农业研究中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为救战友不幸失去双手双眼的战士杜富国;86岁高龄穿着却最普通的院士高伯龙;还有每一位不顾危险冲进火场的消防员;每一位尽心尽力守卫祖国边疆的战士……都是我们中国的英雄!
那一句话说得好“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就是这些无时无刻不在为社会,为祖国做贡献的平凡人,用他们数十年如一日的默默付出,为我们创造了安定,和谐,富强的现世美好,这份平凡中的伟大,最可贵,最难得,最值得我们铭记!
中国机长的观后感50字篇2
迎国庆,欢度佳节。陪伴家人去电影院看《中国机长》电影。
机长刘传健临出发前,向六岁的女儿承诺,晚上回来,为她过六岁生日。重庆飞往拉萨3U8366次航班,在飞行过程中遭遇高压气流影响,致使飞机驾驶室前窗外玻璃炸裂,飞机机身颠簸震荡,119名乘客及9名乘务人员命悬一线的故事。
飞机驾驶室挡风玻璃被吹掉的一刹那,副驾驶员徐奕辰,腾空而起,上半身被悬挂机仓外。9000米高度,零下40度啊!风呼啸着,怒吼着,仿佛倾刻间要吞噬徐奕辰的生命。好在,他紧系安全带,机长一面应对突发情况,一边用手拽住徐奕辰。飞机出现险情,牵动着地面上无数人心,打开绿色通道,拯救飞机的感人场景。到处都是呼叫“3U8366”,心弦紧绷,牵挂重重,传递着工作人员之间的大爱无彊,生命对生命的呵护与尊重。飞机获准飞向成都后,失联了。电闪雷鸣,乌云滚滚,高压气流等恶劣气候,造成了飞机一直在盘旋,不敢突破密布的乌云,像陷入“八挂阵”似的。
机长陷入回忆,女儿过生日的场景,女儿天真的笑脸。那一刻,我泪流满面,人在突发意外时,所暴露的情感,是心灵深处最真实的牵挂,心心念念的都是自己的骨肉啊!也是支撑机长拼命博击困难的唯一勇气!
千钧一发时,是机长的女儿唤醒了机长,一定要活着回去,一定要陪女儿过生日。机长强大的心理素质和长年累月积累的经验,临危不惧,当机立断,从云层变化中找出一条缝隙,穿越过去。冰雹噼呖啪啦砸在身上,闪电一次又一次划破耳膜。
乘客们惊慌失措,恐惧不安,满眼绝望,满心祈祷。乘务人员温馨提示“请带上氧气罩,保持正常呼吸”并且帮助所有的人戴上氧气罩。当行旅箱飞了出来,乘务人员也飞了起来,重重地落在走廓道上。乘客们像沸水里的鱼,拼命挣扎着,尖叫着,怒吼着,欲冲向驾驶室。乘务人员强忍着不适,不断安慰狂燥悲观的乘客。“我们是受过专业训练的,请您相信我们”一位老革命军人,一声吼,“听从指挥,稍安勿燥”。
瞬间,平息了一场闹剧。乘务人员继续宽慰大家:“我们也是人,我们也有自己的家人,我们的父母在等着我们,我们的儿女也在等着我们”生死关头,见证了人性的温暖。彼此站在同一条战线上,鼓励,关怀,慰问,竖起一个个大拇指。
机长凭借高超技术,冲出群山空压气流,历尽艰辛,终于降落成都机场。保证了128人生命安全,扭转了意外险情。真的是死里逃生,惊心动魄啊!
什么是爱国教育?怎么才算爱国?没有国就没有家,国家的幸福是通过一个个家庭幸福来展现。在灾难面前,凝聚一心,齐心协力对抗灾难,战胜险情,就是最好的报效国家,热爱祖国的方式!影片后显示,这是2018着年5月14日真实事件改编。震慑人心,劫后余生啊!影片里,有无数感人的画面,传递着爱,传递着正能量。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这个世界将变得格外美好!
尤其危难之时,处处彰显祖国的强大,团结,勇敢,奋斗的精神面貌!值得拥有的一部爱国电影!
中国机长的观后感50字篇3
9000多米的高空,一架飞往拉萨的飞机挡风突然破裂,在如此极端的困境下,机长沉着冷静,凭借着多年的经验,把飞机开回了成都。而机长的名字叫刘长建,电影是《中国机长》。
犹记得飞机起飞后的几十分钟,一直平安无事。可飞上9000米的高空后,飞机的挡风玻璃突然破裂,随后飞机又遭遇了积雨云。此时,客舱中人群大乱,乘客的情绪十分惶恐。但是乘务员等人却坚信机长能够成功回到地面。也正是通过这个故事,从中我明白了:无论在何时,无论当时出现什么的情况,一定要冷静,不能让冲动取代理智,要时时刻刻记住“冲动是魔鬼”。
但看完电影后,令我感慨最大、最佩服不已的就是机长刘长健。在随时都可能坠机的情况下,只有一个念头在刘长建的心里萦绕着:“我一定要把119名乘客安全送回地面。”我觉得正是因为刘长健对全乘客的'负责任,所以在遭遇积雨云时,他并没有慌乱,更是冷静地凭借着他多年来的空军经验成功地穿过云层。可是当时我就在想:如果刘长建是第一次开飞机,没有经验。那么就算他再怎么平静,他还是无法成功降落。所以,我认为他的这份镇定,不仅来自他对生命的敬畏,更是来自那专业的技术。由此我不得不说刘长建真是一位英雄。
但我还认为在随时都可能与死神交锋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像刘长健这样的人,还需要一个能相信机长同时安稳群众的人,所以乘务长也是让我赞叹不已的一个人。
在电影中,我看见了一位以微笑对待别人的乘务长。头等舱中,一位男子一而再再而三地与乘务长发脾气。但是乘务长却几次都以笑脸对待。不得不说,乘务长的这份包容,这份含量,真是令人佩服佩服!在紧急关头呢,乘务长始终相信机长,但是乘客却慌乱不已,有的甚至大声喧哗。也就是在此时乘务长却说了一句令我难以忘怀的话“我们都是儿子、女儿、爸爸、妈妈,我们的家人也等着我们回家……请相信我们的机长。”乘务长说这句话时,飞机上的人瞬间冷静了下来,都不由自主地沉默了。我觉得如果在生活中,人人都能够像乘务长这样以微笑对待别人,那么世界上就会少很多争执。如果都能像乘务长这样,在慌乱之中稳定自己的同时相信领导,那世界该多么美好!所以,我觉得刘长健与乘务长完全可以拥有“英雄”的称号。
由此,我明白了:在平凡的岗位上,只要你做出了不平凡的事,对群众有益的事,你就是英雄!
中国机长的观后感50字篇4
国庆假期,难得有闲情逸致去看电影,之前已经看过《中国机长》的预告片,听很多朋友说很好看,就决定看一看。
上午的第一场,人不多。除了看到很多明星,刚开始我对这个电影没什么感觉,但是看到车上的乘客,真的很现实。从飞机出事开始,我的心就一直紧绷着,开始默默祈祷,希望所有人都不要出事,和飞机上的乘客一样,我也很害怕,尤其是突然让你面对死亡。
记得最清楚的画面是,所有人都带好氧气面罩,乘务组领班开始点名,点到五号的时候,没人回应,她晕倒在地上,好长时间都没有站起来,所有人都叫她,乘务组领班也不放弃,一遍一遍的叫她的名字,最后她伸出了大拇指,醒了过来,而我也感动的忍不住落泪,感谢所有人的不放弃。
飞机的挡风玻璃破碎,在高压和寒冷的艰苦条件下,机长处事不惊,全身僵硬却还控制自己保持意识清醒,最后全机生还,所有的乘客都要见到他才肯走,而他说去见见吧,给它们道歉。出舱门的那一刻,深深的一鞠躬让我的心里暖暖的,责任感让人钦佩。
电影很精彩,也让人深思。最后,我真的觉得作为一名中国人,我很骄傲。
中国机长的观后感50字篇5
今天我聊的内容应该是昨天我想说的,但昨天没有时间讲,是我昨天早上看电影《中国机长》有感,节日期间你们看电影了吗,老鹰看了《攀登者》、《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我是这个顺序,我觉得这个顺序选择还是很正确,《中国机长》真心不错。
如果你没有去看,我真心推荐你去看。虽然说有些小瑕疵,可能你们会被那种紧张、刺激、激烈的场面掩盖掉。我觉得有些台词稍微调整调整,内容再柔和一下,我觉得可以拿出去参展,到国际上去参展。《中国机长》非常好我很喜欢,几位演员都很棒,张涵予不要说了,我第一反应机长就应该是他,在我心中他是第一人选。袁泉是我看这部片子最大的亮点,袁泉之前我对她的演技不是特别认可。直到她在《我的前半生》电视剧里,她跟靳东、马伊琍两个演对手戏,我才知道她是个好演员,演技一流。
《中国机长》袁泉的表现让我眼前一亮,在整个影片里她的戏应该是最丰满的。她扮演乘务长的角色,真的是让人感动,她那气场往那一带能镇得住,给大家就有一种安全感。我们保证把你们送回去,大家一起回去,这是一颗巨大的定心丸。飞机不出事会有挑事的,飞机出事会有闹事的,袁泉的气场就是信任感,能镇得住。她的演技,我真是觉得非常棒,当然这是老鹰的个人观点。
关于瑕疵我就不想说太多了,我就说一个,飞机备降在成都,事故后期处理是繁琐的,身心的紧急治疗也是需要时间的,从成都回重庆还是有距离的,晚上赶回去给孩子过生日是亮点,有这么一场戏挺好,中间稍微再加一点点铺垫,不是说不行,加一点点铺垫。
电影中一句不经意的台词,其实对我有很深的触动。我有一位律师朋友,20多年前离婚后找了一位空姐谈对象,当年空姐多少还是有些优越感,结果被那位律师一通奚落,说你牛逼啥呀,你不就是在天上端茶倒水儿的主吗。我们当年觉得这话说得特别有道理,就是地面服务员改为空中服务员,仅此而已。但是《中国机长》给我最深的印象之一就是,平时她们是为你服务、为你端茶倒水、为你送餐,但在关键时刻是救你命的人。这是我对《中国机长》的观后感。
中国机长的观后感50字篇6
美国外科医生阿图·葛文德写过一本书《清单革命》,通过规范流程,按照清单操作,按照规则办事,避免了历往手术中的很多低级错误,拯救了更多的生命。川航8633的乘务员、副机长,谦虚敬慎,不自以为是,尊重规章,例行性的飞行检查不漏项,确保飞机状态心中有数,紧急情况下心里有底。工作中也有这样的同事,对法规条例倒背如流,做事情按照规章要求不打折扣,在法则面前体现自己老黄牛的精神,这样人的标签一定有靠谱、值得信赖。尊重规章,是对群体的负责,对公共资源的负责,也是对自己信誉的负责。
《中国机长》是个人职能发挥到极致、力挽狂澜的英雄主义歌颂,也是社会各行各业各司其职、协同配合的肯定。社会越发展,人类遭遇的危机越多,单个力量在灾难面前越显得渺小,必然要团结协作才能共同抵御未知的危机。社会分工越细,个人职能化越强,人类群体力量才会越强大。要求每个人充分尊重自己的职业、岗位、法规条例,在关键时刻用最专业的视角、最科学的方法凸显自己的价值,做平凡的英雄。
中国机长的观后感50字篇7
今天上午停电了,我们觉得在家无聊。后来爸爸带我和弟弟去电影院看《中国机长》,讲的是有一架飞机从重庆到西藏过程中详细讲述一遍。飞机在空中遇上了强大的气流,风挡玻璃破碎了,巨大的压差瞬间将副驾驶吸出,半个身体挂在窗外。随之而来的是狂风、仪表盘损坏、缺氧、以及零下40℃的低温。此时机长凭着过硬的飞行技术和良好的心里状态,在其它各单位的配合下,机组正确处置,飞机安全降落在成都双流机场。所有乘客平安落地。
从此电影中我认识到,中国机长真伟大,他们有“敬畏生命,敬畏职责,敬畏规章”的精神。对于我来说,平时应该把学习弄扎实,知识点掌握牢固,考试时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只有这样才能在考试时轻松面对各种难题!
中国机长的观后感50字篇8
国庆热播电影《中国机长》,不知道大家都看了没有?
一直很喜欢李沁小姐姐,所以一开始知道她参演的时候,就决定要去看一下,这里放一张她的剧照,星星眼。
是不是很有气质,很好看,颜值爆表。
不涉及剧透,简单谈一下自己看完的想法,所以没有看剧的宝贝们完全不用担心呦。
从风挡裂开到最后平安降落在成都双流机场,这个过程中全程紧张,仿佛自己也是飞机上的一员,心里也默默地跟着,弯腰低头,紧迫用力,祈祷着飞机能够安全降落。
最后在机组工作人员、机场工作人员、空管部门的配合以及机长力挽狂澜的操作下成功降落,拯救了128人的生命,创造了民航史上的奇迹。
回想起自己坐飞机的时候,每次遇到飞机延误或者是航班取消,都是有些不耐烦的,总会吐槽每次坐飞机都会延误,耽误了自己的行程,希望能够按时准点的起飞,看了这部电影,对于飞机延误就得到了很好地理解。
飞机在起飞前要做好一系列的检查工作,确保万无一失,考虑到天气因素,适不适合飞行等因素,所以在飞机延误的时候,要多一点耐心,要知道延误肯定是有原因的,为了保证安全飞行,这是一种负责任的行为。
同时也更加深刻地意识到,空姐不仅仅是空中服务员那么简单,而是受过日复一日的专业训练,在危急关头有能力保证乘客的安全。
以后坐飞机要对他们多一些敬重,配合他们的工作。
川航5·14事件的发生是我们不希望看到的,希望有关部门能够查清楚造成挡风玻璃破碎的原因,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避免此类情况的再次发生。
中国机长的观后感50字篇9
今晚,我在家看了电影《中国机长》,看完之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架四川航空3U8633飞机的故事。在飞行过程中,它遇到了强烈的气流,剧烈的颠簸,挡风玻璃破裂,副驾驶几乎飞了出去。在强风、暴雨、山脉和积云的情况下,只能穿过云层中的一个缺口。机长平静地沿着缝隙冲了出来,成功地迫降在成都双流国际机场。这部电影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这些片段。
影片开始介绍空乘人员。机长检查了飞机设备并确认了安全性后,乘客开始登机位,一切都准备好了,飞机起飞,慢慢爬上去,每个人都在一个非常放松的气氛中谈笑,飞行。
突然,右风挡玻璃上的一个点裂开了,飞机有点颠簸。乘务长告诉大家:飞机正在穿过气流层。不要惊慌。三名机长平静而平静地处理着。
然后,出现了几条裂缝,然后整个玻璃都碎了。副机长被吸出窗外。机长一只手拖着副机长,另一只手操作飞机。飞机剧烈地颠簸。一些乘客非常害怕看到飞机在空中转弯。一些乘客失去了控制。这位机智的乘务长告诉大家:我们受过特殊训练。请相信我们。让乘客冷静下来花了很多精力。机长经验丰富,沉着冷静。在恶劣强气流的冲击下,他寻找机会冲出云层。最后,在转弯的过程中,机长在厚厚的云层中看到了一个缺口,闪电般的瞬间,机长沿着这个方向冲出了积云!
最后,当成都双流国际机场迫降时,轮胎突然爆胎,后推失败。在紧急情况下,两名机长充分配合,最终停止了飞机。乘客离开后,乘客不愿离开,并表示感谢机长。最后,机长和乘务员向乘客道歉,并深深地说了三个字:对生命、责任和规则的恐惧。
电影《中国机长》深深打动了我,尤其是机长的冷静、机智、勇敢和强烈的责任感,值得我们学习。在未来,我将向他们学习,学习他们的责任感,机智和勇敢的精神,并努力培养自己成为国家的支柱!
中国机长的观后感50字篇10
今天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去电影院观看《中国机长》,听着名字就令人自豪。
飞机在四姑娘山边上的地方,突然右挡风玻璃出现了一个受力点,副机长马上向控制室报告。紧接着,右挡风玻璃爆了,副机长上半身飞了出去,还好下半身被安全带紧紧扣住。机长当机立断右手抓住副机长,左手操控飞机操作台,飞机失去平衡左右摇晃,在机长的机智勇敢、临危不乱地正确应对下,飞机渐渐平稳,减少了摇晃,机上一百一十九名乘客安全着陆了。我佩服机长在面对危机时刻,能保持镇定,做出正确的判断,挽救了机上所有人的性命。
相比与在危险来临之际乘客们的反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位乘客不听乘务员劝阻,跑向机长室,飞机的颠簸摇晃让他倒下了,还有一乘客大声呼叫:我不想死,我想回家……我觉得这些乘客就是恐惧的传播者,他们的行为影响着所有的乘客,大家惊慌、害怕、呼喊,乱成一团。
在这生死攸关时刻,机长超高的素质、果断的执行力、过硬的技术,成功得赢得了生命,创造了世界上的一个民航奇迹。
中国机长的观后感50字篇11
今天我看了《中国机长》。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全体乘客有119人,机长加上空乘人员有9人,这些人因为机头窗户的破碎,导致该飞机从9800多米的高度下降到不到3000多米的高度。无论是乘客还是机长都带上了氧气面罩。而且前面已有一团打闪电的云层,从外面看的闪电都是紫色的,机场领导问:“能开过去吗?”工作人员说:“不能,如果开进去就等于进了搅拌机了。”机场领导又问:“能绕开飞吗?”工作人员说:“不能。”机场领导说:“只能看机长了!”
机长把飞机开进了云层里,里面到处都是紫色的闪电。听专家说,里面是暴雷区,那里到处电闪雷鸣。一个个闪电直劈向飞机上来,但机长都给避开了。全部的雷电都没有打中。可快出来的时候又遇见了罕见的大冰雹。机长勇斗严寒把飞机给开了出来。
我觉得当时很危险,机长不但要开好飞机,又要把副机长救回来。这是因为副机长半个身子被气流吹到了外面。所以我认为机长很勇敢,开飞机的水平很高。
我通过看中国机长认识到:要努力学习科学知识,还要遇险保持清醒,临危不惧,做一个中国机长式的人。
中国机长的观后感50字篇12
这部电影,被海报和预告片吸引。整个过程,让我比较喜欢的是袁泉对于这个乘务员负责人的演绎,台词、表情都很到位,巾帼不让须眉,淡定而有勇。面对乘客刁难,表现的不慌不忙,充满智慧。
李沁也有一种出水芙蓉的气质。几句台词,温柔得体,让人觉得简直就是空姐本人。而张天爱和Angel baby的出现,让我超级出戏。就真的不太适合演空姐这样的角色,拉低整体水平。
三位机长的角色演绎都十分到位。张涵予不多的台词,却有丰富的表情和心理斗争,表现的非常到位。但是,感觉袁泉的戏份比三位机长的戏份都重了有点抢风头的感觉。很正能量的电影,看的人揪心。跟着剧情跌宕起伏。
不足之处,关晓彤和孟子义的出现,是个什么作用呢衬托暗示?有些乘客的演技也是略显浮夸了吧。一些桥段加的过多,给人感觉不像遭遇了空难,而更像是在公交车上遭遇了劫匪。不拿在飞机上的危险当回事儿。其实,有些点可以表现的不要那么凌乱嘛,不要表现的太多,可能就得不偿失了。
最后的歌曲,很好的结束了整个影片。也算是有头有尾。一个生日主题,是对生死相依的伙伴经历过的最好诠释。飞行员们,乘务员们,你们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