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对不良事件分析记录范文(热门12篇)

时间:2023-12-18 12:08:48 作者:admin

查对不良事件分析记录xxx 第1篇

1、在医患沟通方面,个别医务人员的意识还不够,沟通准确度不到位。今后我们经进一步加强医患沟通知识的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沟通技能。

2、在医疗文书书写方面,个别医师对患者病情变化及处理措施上记录不全,过于简单。我们将不断的加强监督,有效地规避医疗风险。

根据《龙岩市卫生计生委转发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进一步加强医疗安全管理和风险防范工作的通知》文件,我院根据《福建省20xx年加强医疗安全管理专项整治活动方案》开展自查工作,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查对不良事件分析记录xxx 第2篇

2020 年 12 月 03 40 例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管理对策

韩 宇 天津市天津医院,天津 300000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并探讨了几点对应的管理对策。方法:从我院 2017-2019 年上报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中随机抽取 40 例作为研究样本,回顾性分析这些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结果:分析结果显示,在非手术科室、手术科室、辅助科室、其他科室发生的医疗质量安全事件分别为 22 例、11 例、6 例、1 例,所占百分比分别为 、、、。;I 级事件、II 级事件、III 级事件、IV 级事件分别为 0 例、1 例、17 例、22 例,所占百分比分别为 、、、;诊疗问题、临床管理问题、其他问题分别为 18 例、16 例、6 例,所占百分比分别为 、、。结论:完善医疗管理制度,强化医疗安全管理,能够避免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出现。

关键词: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原因;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医疗质量不良事件指的是因医疗导致的各种损害,该类事件的出现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负担,还会影响医院正常工作的开展[1] 。防范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出现已经成为各大医院管理的重点,越来越多的医院着手构建多部门联合管理制度,加大对典型安全不良事件的分析力度,并结合实际情况探讨对应的管理对策[2] 。基于此,从我院 2017-2019 年上报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中随机抽取 40 例作为研究样本,回顾性分析这些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并提出对应的改进策略,详细分析见下文。

1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从我院 2017-2019 年上报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中随机抽取 40 例作为研究样本,回顾性分析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表以及期间发生的医疗纠纷、医疗投诉等等。

研究方法

为保证研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根据相关管理方案,医院组建了多部门联合管理工作小组,小组成员必须具有一定的安全管理经验。由多部门联合管理工作小组对随机抽取 4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重点分析诱发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并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价。

观察指标

回顾性分析上述资料中医疗质量安全事件中科室上报情况、医疗安全事件等级划分情况、医疗事件发生的原因等。

2 2

医疗质量安全事件分布情况

如下表 1 所示,我院 2017-2019 年上报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中随机抽取的 40 例研究样本中,非手术科室、手术科室、辅助科室、其他科室发生医疗质量安全事件分别为 22例、11 例、6 例、1 例,所占百分比分别为 、、、。

表 1

医疗质量安全事件科室分布情况(n(%))

发生科室

百分比

非手术科室

22 手术科室

11 辅助科室

6 其他科室

1 医疗质量安全事件等级划分情况

我院 2017-2019 年上报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中随机抽取40 例研究样本中,I 级事件、II 级事件、III 级事件、IV 级事件分别为 0 例、1 例、17 例、22 例,所占百分比分别为、、、。其中,II 级事件指的是不良后果事件,III 级事件指的是为造成不良后果的事件、IV级事件指的是隐患事件。

医疗质量安全事件原因分布情况

如下表 2 所示,我院 2017-2019 年上报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中随机抽取 40 例研究样本中,诊疗问题、临床管理问题、其他问题分别为 18 例、16 例、6 例,所占百分比分别为 、、。其中,诊疗问题中治疗问题和诊断问题分别为 14 例、4 例,所占百分比分别为 、;临床管理问题中临床管理制度问题、器材问题、药品问题分别为 10 例、1 例、5 例,所占百分比分别为 、、;其他问题中服务态度问题、诊疗费用问题、其余问题分别为 3 例、1 例、2 例,所占百分比分别为 、、。

表 2

医疗质量安全事件原因分布情况(n(%))

发生原因

百分比

诊疗问题

18 临床管理问题

16 其他问题

6 3 3

长期以来,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是我国医疗事业不得不面临的严重问题。医疗质量安全事件直接关系着患者自身的健康和安全以及医院的发展建设,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医疗质量安全事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的稳定[3] 。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改善,人们对于医疗服务的需求也在逐步提升,人们对于医疗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开展对医疗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工作,对于缓解医患矛盾、促进医院的发展建设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4] 。

常见的医疗质量安全事件可以分为可预防、不可预防两大类,其中前者占绝大多数。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我院2017-2019 年上报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多发生在非手术科室,事件等级以 III 级、IV 级为主,医疗质量安全事件原因多为诊疗问题和临床管理问题,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几下几方面:首先,部分医务人员基本十八项核心制度执行力度不够,理解不够深入透彻;其次,部分医院人员专业技能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第三,部分医务人员工作纪律性不强,团队合作意识不高;第四,医院部分设备维修不够及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及时诊疗。在回顾性分析我院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基础上,我院积极提出了对应的管理对策,详细如下。

首先,积极构建科学的医院患者安全文化。积极建立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上报机制,提升医务人员上报的积极性。调查研究统计显示,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与患者安全文化二者之间呈负向变化关系。因此,医院管理部门组织了形式多样的患者安全文化教育,在秉承“以患者为中心”理念的前提下,举办了患者安全月、患者安全教程学习等系列活动,在医院形成了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3-5] 。

其次,加大医务人员教育和培训的力度。针对出现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医院有关部门组织了专题培训活动,在系统分析不良事件原因的基础上,不断查找内院原因,并构建了多部门分工与协作的管理模式,明确了不同部门的职责,有效的提升了医务人员上报的准确性。为有效落实不良时间上报制度,通过多种宣传方式,提升医务人员的意识,使其明确上报的方式和意义[6] 。

(下转第 310 页)

制剂与工艺 310

2020 年 12 月 03 参考文献

[1]胡 婧 扬.药品生产工艺验证的应用 [J].黑龙江科学,2017(16):54-55. [2] 张 铮 . 无 菌 工 艺 模 拟 试 验 研 究 [J]. 科 技 致 富 向导,2018(4):293-293. [3]xxx,xxx.药品生产工艺验证的应用思考[J].才智,2017(22):356. [4]xxx,xxx.关于生物制品工艺验证的审评实践与思考[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17(6):664-668. (上接第 302 页)

查对不良事件分析记录xxx 第3篇

Safety

and

Quality

Assuranee

2079,

( 3

) 125_ 质量报告 _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分析报告xxx , xxx , 张加强 , xxx , xxx , xxx , xxx ( 河南省人民医院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 , 河南郑州 450003 )DOI :

10.

3969/J.

ion.

2096

03.

001医疗安全 ( 不良 )

事件 ( 简称不良事件 )

是指在医

疗机构运行和医疗活动中对患者安全 、 医务人员安

全和医疗机构医疗安全造成或即将造成不良影响的

事件 [ 1 ] ( 为了进一步加强医疗安全管理 , 促进医疗

质量的持续改进 , 保障医疗安全 , 2017 年 , 我院制

定了 )

不良事件上报制度和工作流程 》 。

我科为了配

合医院不良事件上报工作 , 制定了科室内非处罚性

不良事件上报制度 。

2018 年度 , 我科共上报不良事

件 75 例 。

现将我科不良事件进行总结分析 , 以利于麻醉安全隐患 ,

医疗事

, 为医疗质量

2018 年度不良事件数据汇总 不良事件上报例数2018 年我科共上报不良事件 75 例 , 每月例数见

图 1 (ifif时间 / 月图 1

2018 年每月不良事件例数 不良事件分类医疗机构应按照不良事件发生前能否预防 , 分

和不可预防的不良事件 ( 医疗事故处理条

例未提及不可预防的范围严 。

2018 年不良事件按

进行分类 ( 图 2 )

o图 2 按不良事件能否预防分类■ 可预防不可预防不良事件还应按照事件发生的风险要素 、 管理

范畴 、 机构

进行分类 [ 1 ] ,

医疗类 、 护理%

不良事件 。

2018 年不良事件按发生的

和管理

进行分类( 图

3 )

。 不良事件发生场所麻醉

分布广泛 , 有手术间 、 预

麻间 、 麻醉恢复室 !

PACU )

、 病房等 。

2018 年不良事

件按其发

进行分类 ( 图 4 )

o收稿日期 :

2019

-02-13 ; 接受日期 :

2019

20基金项目 :

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 ( 182102310167 )

; 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项目 ( 201602227 )

查对不良事件分析记录xxx 第4篇

1、虽然20xx年度我院不良事件上报数明显增加,但部分科室无不良事件上报或极少上报不良事件,特别是个别科室无药品不良事件上报,明显不符合实际情况。

2、在日常处理投诉及日常检查过程中发现,部分医疗安全隐患事件,科室并没有报告或及时上报,存在漏报、迟报现象。

3、临床医务人员特别是新进医务人员,对不良事件的定义及分级、分类标准、上报流程不熟悉,导致上报事件分类、分级错误,并且有较多未分级情况发生。

4、不良事件的上报内容不规范,个别医务人员上报不良事件时对事件描述不清。

查对不良事件分析记录xxx 第5篇

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医疗机构准入制度和医务人员准入制度,我院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均在有效期内,医院按照《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执业范围开展诊疗活动,无擅自扩大诊疗科目、无聘用无证人员、无违规发布医疗广告等现象。组织学习了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常规规范的学习。我们先后开展了《执业医师法》《护士条例》、《传染病防治法》等卫生法律法规,通过开展专题讲座和学习小组集中学习、医务人员自学等形式,使医务人员了解掌握了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常规规范,强化其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增强依法执业的自觉性。

查对不良事件分析记录xxx 第6篇

我院完善并实施一系列规章制度,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包括十三项核心制度、新技术准入制度、药事管理制度、突发公共事件管理制度等。对于就诊病患,挂号时要求出示医疗证及身份证,住院病人住院期间需提交两证复印件,认真查对,严防冒名顶替。严格掌握入院标准,遵循门诊能治疗的,坚决不住院,严格按照标准收治住院,不随意降低住院指针,不拖延住院日。

我院严格遵守医保各项相关制度,组织全院医务人员反复认真学习医保相关政策,并且进行了考核工作,将考核成绩与个人利益分配挂钩。

查对不良事件分析记录xxx 第7篇

(一)书面报告。

(二)紧急电话报告,仅限于在不良事件可能迅速引发严重后果的(如意外坠楼、术中死亡、住院期间意外死亡等)紧急情况使用。

说明:

1、当发生不良事件后,当事人填写书面《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表》(具体见附件),记录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地点、过程、采取的措施等内容,一般事件要求24-48h内报告,重大事件、情况紧急者应在处理的同时口头或电话报告医务科,由其核实结果后再上报分管院领导。

2、职能科室接到报告后立即调查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影响因素及管理等各个环节、制定对策及整改措施,督促相关科室限期整改,及时消除不良事件造成的影响,尽量将医疗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

3、涉及药物不良反应、院内感染、输血反应的实行双重填报。

4、以上处理结果(《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表》)最后统一报医务科备案。

查对不良事件分析记录xxx 第8篇

当发生不良事件后,报告人可采取多种形式,如填写书面《医疗不良事件报告表》或电话报告给相关部门,报告事件发生的具体事件、地点、过程、采取的措施等相关内容,一般不良事件要求24—48小时内报告,重大事件、紧急情况者应在处理的同时口头上报告给相关上级部门,职能部门接到报告后立即调查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影响因素及管理等各个环节并制定改进措施。针对科室报告的不良事件,相关职能部门组织相关人员分析,制定对策,及时消除不良事件造成的影响,尽量将医疗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医务科、护理部负责备案,每季度进行总结,依据评定标准,提出奖惩意见,经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讨论,上报院长办公会决议。

查对不良事件分析记录xxx 第9篇

1、加强专科知识健康宣教,告知病人插管胃管和十二指肠营养管有一定不适,让病人及家属认识到留置管道的目的及重要性,争取其主动配合,当出现意外情况及时报告医务人员。

2、护理人员加强巡视,严格交接班。评估留置胃管和十二指肠营养管存在和潜在的安全风险,当患者出现咳嗽不止、烦躁不按时,及时看护,适当约束,耐心解释。

3、科室护士长定期检查病房内安全设施,对存在的隐患及时反馈,及时维护。

4、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时详细交代住院须知,告知患者住院期间不允许私自外出等注意事项,及时签订《住院病人梨园责任书》,以免耽误治疗、突发病情变化等严重后果。

5、加强安全护理学习:从思想和法律教育入手,让每位护士重视安全护理,提高责任心。对每例护理不良事件认真分析可能的原因和存在、潜在的隐患,找出改正对策,不断改进护理服务。

events )是指在临床诊疗活动中以及医院运行过程中 , 任何可能影响患者的诊疗结果,增加患者的痛苦和负担并可能引发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以及影响医疗工作的正常运转和医务人员人身安全的因素和事件 [1] 。

该院作为北京市区属二级综合医院,自 2015 年底根据原国家xxx颁布《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告暂行规定》要求,结合该院具体的工作流程,为医务人员方便、快捷为出发点修订了该院医疗质量安全事件上报系统。通过积极营造非惩罚性的氛围,鼓励医务人员逢疑必报。

从最初的医疗安全事件上报、医务管理部门的事件分析讨论,到 2019 年初建立了医疗不良事件多部门联合管理制度,定期组织多部门对典型事情或具有代表性的事件通过头脑风暴的形式进行积极探讨,在医院质量管理方面取得一定成效。现将该院上报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从上报科室、类型、原因等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剖析医疗质量安全事件发生原因,提出有效的管理对策,完善医院质量管理。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该研究收集某二级综合医院 2015 — 2019 期间各科室主动上报的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表(报告表、讨论分析记录、分析整改记录)以及在此期间发生医疗相关的纠纷、投诉,共计 177 例。 方法依照《某院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多部门联合管理方案》,由具有较丰富的医疗安全管理经验的管理人员和医学专业人员组成多部门联合管理工作小组,定期对上述资料进行梳理、分析,深入分析医疗质量安全事件发生的DOI :

例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管理对策xxx,xxx北京市中关村医院医务科,北京 100190[ 摘要 ] 目的 分析医疗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并提出对策,为医院安全管理提供参考。

方法 文章拟通过对 2015 — 2019年期间医疗质量安全事件上报的 177 例事件从等级、类型、原因等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医疗质量安全事件发生在非手术室科室 101 例( )、手术室科室 45 例( );从医疗不良事件等级划分, Ⅳ 级事件最多,占53.67% ; Ⅲ 级事件占 。

医疗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是临床管理问题和诊疗问题。

结论 通过分析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梳理流程、完善制度,提升医疗质量,防范事件发生。[ 关键词 ]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医疗质量;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 ] R19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672-5654 ( 2020 )

04 ( b )

-0172-04Cause Analysis and Management Countermeasures of 177 Medical SafetyAdverse EventsYAO Feng-hong, YANG Fu-shengDepartment of Medical Affairs, Beijing Zhongguancun Hospital, Beijing, 10019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auses of medical adverse events and propose countermeasures to provide a referencefor hospital safety management. Methods The article intends to conduct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the status, type, andcause of 177 incidents of medical quality and safety incidents reported from 2015 to 2019. Results Medical quality andsafety incidents occurred in 101 cases () in non-operation room departments and 45 cases () in operatingroom departments. From the classification of medical adverse events, the number of grade IV events was the most, account-ing for ; the grade III events accounting for . The main causes of medical adverse events are clinical man-agement problems and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problems. Conclusion By analyzing the causes of medical safety adverseevents, sorting out processes, improving systems, improving medical quality, and preventing incidents.[Key words] Medical safety adverse events; Medical quality; Causes; Countermeasures172

中国卫生产业CHINA HEALTH INDUSTRYHEALTH STATISTICS 卫生统计诊疗问题临床管理其他件原因治疗问题诊断问题临床管理制度问题器材问题药品问题服务态度问题诊疗费用问题其他问题53164872212510例数构成比( % )常见原因,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措施和解决对策,定期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价。2 结果 医疗质量安全事件科室上报的情况在 2015 年 11 月— 2019 年 7 月共 177 例医疗质量安全事件中,非手术室科室发生医疗质量安全事件 101例( )、手术科室发生医疗质量安全事件 45 例( )、辅助科室发生医疗质量安全事件 24 例( ),其 他 科 室 发 生 医 疗 质 量 安 全 事 件 6 例( )。

见表 1 。表 1 各科室医疗质量安全事件上报情况 医疗安全事件等级划分情况根据医疗不良事件等级划分, Ⅳ 级事件(隐患事件)最多,有 95 例,占 53.67% ; Ⅲ 级事件(未造成后果事件)77 例,占 ; Ⅱ 级事件(不良后果事件)

5 例,占 ;无 Ⅰ 级事件发生。

见表 2 。表 2 上报医疗质量安全事件等级划分情况 医疗质量安全事件发生的原因在 177 例医疗质量安全事件中,根据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委员会及多部门联合管理小组的讨论分析,认定为医院存在的问题共有 173 例,其中临床管理问题引起的医疗质量安全事件 77 例( )、诊疗问题引起的医疗质量安全事件 69 例( )、其他问题引起的医疗质量安全事件 27 例( )。

见表 3 。表 3 医疗质量安全事件发生的原因分布3 讨论医疗质量不良事件的概念最早在美国提出,是指由医疗导致的损害。分为不可预防的不良事件和可预防的不良事件 [1] ,大多数发生的医疗不良事件是可以预防的 [2] 。2002 年xxx颁布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2011 原xxx制定的《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告暂行规定》,作为区属二级医疗机构,该院于 2015 年 10 月制定了《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告制度》。近 4 年来,每年医疗不良事件报告60 例左右,其中以非手术科室、 Ⅳ 级事件(隐患事件)发生为主,同xxx [3] 等报道。主要与非手术科室医疗安全意识高,对医疗安全事件主动积极上报有关。

部分科室因医务人员年资低、担心上报事件暴露工作差错或有被责罚心理等原因,使得不良事件上报数量远低于实际发生数量。从该研究回顾性分析可以看出,事件原因主要是临床管理问题、诊疗问题。包括:

① 医务人员基本的十八项核心制度理解和执行不到位; ② 各项专业知识和技术掌握不扎实; ③ 工作纪律、热情不够以及团队合作意识差;④ 设施设备维修、巡检不及时。众多实践证明,建立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对于改进医疗质量和保障患者安全具有积极的作用 [4] ,一方面有助于增强医务人员安全意识,另一方面可以从经验教训中认识到不足,及早预防处置 [5] 。为此,医院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如下。 建立积极的医院患者安全文化主要包含承认医疗机构的高风险,建立非惩罚激励性的上报机制,不断正向强化提高医务人员上报医疗不良事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积极的患者安全文化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呈负相关关系。为此,医院近几年多次参加全国组织的患者安全文化教育,重拾“一切为了服务患者”的建院初衷,举办一些主题活动,如“假如我是一名患者”、患者安全月、重修患者安全课程等,营造医院患者安全文化的良好氛围。承认诊疗过程中差错发生的必然性,通过不断优化制度、流程设计,使每位医务人员的患者安全文化理念逐步从责任和处罚转变为从错误中不断提升和改进,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 加强医务人员教育和培训医院每年对医务人员进行医疗不良事件专题培训会,明确医疗不良事件的概念、等级、各部门上报流程等内容,不断优化组织结构和职责分工,建立起多部门分工与协作的管理模式。以不同分类不同部门负责的形式明确上报归口和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大大提高医务人员上报医疗不良事件的高效性与准确性。通过落实医疗质Ⅰ 级事件Ⅱ 级事件(不良后果事件)Ⅲ 级事件(未造成后果事件)Ⅳ 级事件(隐患事件)事件等级例数 占比( % )非手术科室手术科室辅助科室其他事件发生科室例数 占比( % )173

中国卫生产业HEALTH STATISTICS 卫生统计CHINA HEALTH INDUSTRY(下转第 178 页)量安全(不良)事件上报制度,多渠道、广覆盖地对医务人员进行培训与宣传,让医务人员全面知晓医疗不良事件的报告途径及对其上报意义,逐步培养医务人员“居安思危”的思想意识,能从临床层面树立风险评估、风险防范的预警意识。 持续改进医疗质量、提高医疗技术水平 持续推动多学科治疗模式( MDT ),促进医院相关专业的协同发展 强化围手术期管理, 严把手术适应证,对高龄、危重患者进行术前全院讨论,制定手术方案,选择最佳手术时机,保障患者手术安全。

所有手术患者无一例出现术后严重并发症,均顺利康复。推进多学科合作机制( MDT )从 2018 年 4 月起,医院创新实行多学科联合查房新模式,推进多学科合作机制( MDT ),由院长、业务副院长带领医务科、护理部、药剂科、院感办、科教科及相关临床科室主任组成查房小组定期组织各临床科室多学科联合查房。

共进行了 20次多学科查房和典型病例分析,涉及内外科系统,整体效果良好。 全面落实医疗质量安全的十八项核心制度落实,加强巡查督导,规范临床科室诊疗行为 健全医院三级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组织框架,明确各部门职责;加强质控部门督导检查核心制度执行和运行病历按要求完成情况;落实医疗质量管理院、科两级责任制,充分发挥科主任为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的作用利用行政查房、专题培训、中层会、典型不良事件分享等多形式强化医疗安全意识,确保医院制定的各项制度、流程有序执行。院级医疗质量管理小组主要负责每月对全院各临床科室运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及反馈工作,重点督导核心制度落实、病案规范书写、医疗质量自查等落实情况,并将全院临床科室检查结果纳入科室绩效考核体系。各科室成立科级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建立质控记录册。

编写并打印最新《 2018 年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某医院住院病案首页填写规范》口袋书,便于临床医务人员查看。 提高医疗技术水平 医疗技术是医疗质量的内在核心,是医疗安全的保障。强化“三基三严”考核,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相关专业的业务培训和基本技能如心电图、检验报告单识读、读片会、四穿等比赛,巩固基础知识,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临床技能,不断提升初中级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 增强医疗法律法规意识,保障医疗安全 为了加强医务人员法律意识,识别纠纷隐患、规范诊疗操作、病历书写、保护患者隐私权等,医院不断加大对卫生法律法规知识的考核,要求不同级别、不同年资的医务人员具备相应的法律知识及法律素养。

查对不良事件分析记录xxx 第10篇

1.严格执行护理三查七对制度。

2.严格执行护理分级制度,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对老、幼、昏迷病人按需要加防护栏,躁动病人应用安全约束带防止坠床,精神异常和有自杀倾向病人应密切观察动态,防止因护理人员疏忽大意而发生以外。

3.加强各种药品管理,注射药与口服药,内用药与外用药分开放置,药品瓶签与内装药品相符,药品定时检查,使用时做好时间标记,远期先用,及时调整确保无过期,毒剧麻药专柜上锁,专用账册,严格交接班,做到帐物相符。

4.定时检查各种急救药品、物品,急救设备,严格交接,保证功能良好齐全,使抢救顺利进行。

5.各项护理措施实施到位,健康教育达到预期效果,防止烫伤、冻伤和褥疮的发生,降低护理风险。

6.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因护理操作造成医源性感染。

7.定期检查科室的用电、用氧情况,做好防火、防盗宣传,保证病人安全。

8.严格执行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护士在工作中出现不良事件,应立即通知医生和护士长,并逐级上报,讨论后制定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9.提高护士综合素质,包括医德、专业、技术、身体和心理等各方面素质,是做好护理工作的保证。

10.学习相关护理法规,了解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法律问题如自我护理的指导失误、疏忽大意、侵权行为、渎职护理文件等。了解病人和自己的权利,有据可依,有法可循。

11.护理人员积极调整心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减轻紧张和焦虑,提高承受各种压力的能力,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做好护理工作。

xx:

你好!

首先,非常感谢你这一年来对我的信任和关照。

这段时间,我认真回顾了这一年来的工作情况,觉得来xx工作是我的幸运,我一直非常珍惜这份工作,这一年多来公司领导对我的关心和教导,同事们对我的帮助让我感激不尽。在公司工作的一年多时间中,我学到很多东西,无论是从专业技能还是做人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感谢公司领导对我的关心和培养,对于我此刻的.离开我只能表示深深的歉意。非常感激公司给予了我这样的工作和锻炼机会。但同时,我发觉自己从事xx行业的兴趣也减退了,我不希望自己带着这种情绪工作,对不起你也对不起我自己。真得该改行了,刚好此时有个机会,我打算试试看,所以我决定辞职,请你支持。

请你谅解我做出的决定,也原谅我采取的暂别方式,我希望我们能再有共事的机会。我会在上交辞职报告后1-2周后离开公司,以便完成工作交接。

在短短的一年时间我们公司已经发生了巨大可喜的变化,我很遗憾不能为公司辉煌的明天贡献自己的力量。我只有衷心祝愿公司的业绩一路飙升!公司领导及各位同事工作顺利!

敬礼!

申请人:

日期:

2020 年 12 月 03 40 例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管理对策

韩 宇 天津市天津医院,天津 300000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并探讨了几点对应的管理对策。方法:从我院 2017-2019 年上报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中随机抽取 40 例作为研究样本,回顾性分析这些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结果:分析结果显示,在非手术科室、手术科室、辅助科室、其他科室发生的医疗质量安全事件分别为 22 例、11 例、6 例、1 例,所占百分比分别为 、、、。;I 级事件、II 级事件、III 级事件、IV 级事件分别为 0 例、1 例、17 例、22 例,所占百分比分别为 、、、;诊疗问题、临床管理问题、其他问题分别为 18 例、16 例、6 例,所占百分比分别为 、、。结论:完善医疗管理制度,强化医疗安全管理,能够避免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出现。

关键词: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原因;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医疗质量不良事件指的是因医疗导致的各种损害,该类事件的出现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负担,还会影响医院正常工作的开展[1] 。防范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出现已经成为各大医院管理的重点,越来越多的医院着手构建多部门联合管理制度,加大对典型安全不良事件的分析力度,并结合实际情况探讨对应的管理对策[2] 。基于此,从我院 2017-2019 年上报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中随机抽取 40 例作为研究样本,回顾性分析这些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并提出对应的改进策略,详细分析见下文。

1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从我院 2017-2019 年上报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中随机抽取 40 例作为研究样本,回顾性分析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表以及期间发生的医疗纠纷、医疗投诉等等。

研究方法

为保证研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根据相关管理方案,医院组建了多部门联合管理工作小组,小组成员必须具有一定的安全管理经验。由多部门联合管理工作小组对随机抽取 4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重点分析诱发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并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价。

观察指标

回顾性分析上述资料中医疗质量安全事件中科室上报情况、医疗安全事件等级划分情况、医疗事件发生的原因等。

2 2

医疗质量安全事件分布情况

如下表 1 所示,我院 2017-2019 年上报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中随机抽取的 40 例研究样本中,非手术科室、手术科室、辅助科室、其他科室发生医疗质量安全事件分别为 22例、11 例、6 例、1 例,所占百分比分别为 、、、。

表 1

医疗质量安全事件科室分布情况(n(%))

发生科室

百分比

非手术科室

22 手术科室

11 辅助科室

6 其他科室

1 医疗质量安全事件等级划分情况

我院 2017-2019 年上报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中随机抽取40 例研究样本中,I 级事件、II 级事件、III 级事件、IV 级事件分别为 0 例、1 例、17 例、22 例,所占百分比分别为、、、。其中,II 级事件指的是不良后果事件,III 级事件指的是为造成不良后果的事件、IV级事件指的是隐患事件。

医疗质量安全事件原因分布情况

如下表 2 所示,我院 2017-2019 年上报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中随机抽取 40 例研究样本中,诊疗问题、临床管理问题、其他问题分别为 18 例、16 例、6 例,所占百分比分别为 、、。其中,诊疗问题中治疗问题和诊断问题分别为 14 例、4 例,所占百分比分别为 、;临床管理问题中临床管理制度问题、器材问题、药品问题分别为 10 例、1 例、5 例,所占百分比分别为 、、;其他问题中服务态度问题、诊疗费用问题、其余问题分别为 3 例、1 例、2 例,所占百分比分别为 、、。

表 2

医疗质量安全事件原因分布情况(n(%))

发生原因

百分比

诊疗问题

18 临床管理问题

16 其他问题

6 3 3

长期以来,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是我国医疗事业不得不面临的严重问题。医疗质量安全事件直接关系着患者自身的健康和安全以及医院的发展建设,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医疗质量安全事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的稳定[3] 。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改善,人们对于医疗服务的需求也在逐步提升,人们对于医疗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开展对医疗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工作,对于缓解医患矛盾、促进医院的发展建设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4] 。

常见的医疗质量安全事件可以分为可预防、不可预防两大类,其中前者占绝大多数。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我院2017-2019 年上报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多发生在非手术科室,事件等级以 III 级、IV 级为主,医疗质量安全事件原因多为诊疗问题和临床管理问题,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几下几方面:首先,部分医务人员基本十八项核心制度执行力度不够,理解不够深入透彻;其次,部分医院人员专业技能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第三,部分医务人员工作纪律性不强,团队合作意识不高;第四,医院部分设备维修不够及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及时诊疗。在回顾性分析我院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基础上,我院积极提出了对应的管理对策,详细如下。

首先,积极构建科学的医院患者安全文化。积极建立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上报机制,提升医务人员上报的积极性。调查研究统计显示,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与患者安全文化二者之间呈负向变化关系。因此,医院管理部门组织了形式多样的患者安全文化教育,在秉承“以患者为中心”理念的前提下,举办了患者安全月、患者安全教程学习等系列活动,在医院形成了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3-5] 。

其次,加大医务人员教育和培训的力度。针对出现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医院有关部门组织了专题培训活动,在系统分析不良事件原因的基础上,不断查找内院原因,并构建了多部门分工与协作的管理模式,明确了不同部门的职责,有效的提升了医务人员上报的准确性。为有效落实不良时间上报制度,通过多种宣传方式,提升医务人员的意识,使其明确上报的方式和意义[6] 。

(下转第 310 页)

制剂与工艺 310

2020 年 12 月 03 参考文献

[1]胡 婧 扬.药品生产工艺验证的应用 [J].黑龙江科学,2017(16):54-55. [2] 张 铮 . 无 菌 工 艺 模 拟 试 验 研 究 [J]. 科 技 致 富 向导,2018(4):293-293. [3]xxx,xxx.药品生产工艺验证的应用思考[J].才智,2017(22):356. [4]xxx,xxx.关于生物制品工艺验证的审评实践与思考[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17(6):664-668. (上接第 302 页)

尊敬的护理部主任护长:

你们好,我叫xxx,是xx科的工作人员,现就xx月xx日,这一事件做出检讨。

事情的经过如下:

事情的经过就是这样。此事给我的经验教训有:作为一名未来的南丁格尔应该———

1、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心理素质。具有崇高的道德品质,较高的慎独修养,正确的道德行为才能正视现实,面向未来,忠于职守,救死扶伤。工作性质要求我们必须掌握护理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需要有专业知识,才能具有敏锐的综合分析能力及错误洞察能力,勇于创新进取。健康的心理、乐观、开朗、情绪稳定才能杂繁忙的工作中做到忙而不乱,有条不紊的处理事情。同时要求较强的适应能力,良好的耐力及自我控制能力,灵活敏捷、相互尊重,团结协作才能使工作顺利进行。

2、强化法制观念,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医院和科室的各项徽章制度是长期医疗时间的科学总结和经验总结。因此,我们思想上要重视护理质量,强化法制观念,护理道德观念、服务观念,严格执行各项医疗护理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岗位责任制度。防止护理差错,保证医疗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3、加强学习,提高护理及护理专业知识还有业务技术水平。护士是专门职业的从事者。拥有专门知识特殊技能,对护理知识及相关药物使用都要掌握,实事求是,提高自己对专业知识的认识,加深理解。增强自己专业信心,促进自己在专业上的成长和发展。

4、专心致志,全力投入工作。护理工作需要我们专心致志的,全力的投入,才能保证护患安全。重视自律,作为护士在进行任何一项护理操作前都要按要求做到“三查七对”以及查对的方法要正确。操作前、中、后查对。查对床号、姓名、药物名称、浓度、剂量、用法、用药时间。过程要认真负责,思想集中,一丝不苟,忙而不乱,来不得半点马虎,一丝的马虎大意都隐藏着巨大的护理风险。在严格执行“三查七对”的同时不能凭主观印象,遇到不明白或者不肯定的问题应及时请教、汇报,防止差错,杜绝医疗事故。

5、明确服务对象,体会工作责任的重要性。护士工作的对象是只有一次生命的人,诊视生命。尊重患者的生命权是我们护士的职责,所以护理工作首先考虑的应该是患者的生命安全,同时要提高责任心。因为责任心是我们护士对患者负责的一种自觉心理,是重要的心理素质,也是执行规章制度,防止差错的重要保证。

6、重视和加强心理素质的理论学习和培养。加强心理学理论学习,培养过硬的心理素质,能运用心理学的知识科学进行心理自我调节,从而在繁忙而琐碎的工作中避免因注意力分散、思维定势、粗心大意、过分相信自己,凭“想当然”办事所导致的差错事故。

经历过此此事情后的打算:

我以积极的思想态度和行动去承认自己在工作中的错误。对于这件事情的发生最主要的原因是自己对药物的认识肤浅和位能按照要求执行“三查七对”,造成病人的损失和影响了医院和科室的声誉。然而最重要也最庆幸是没有对患者人身和生命造成安全事故,还有挽回的余地。为此,我深刻的反省自己和谴责自己不负责任的态度和行为,并告戒自己要吸取教训。同时也希望其他医护人员从我这件事情中吸取教训,鞭策自己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认真负责。

.一、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 的定义和等级划分 定义:本制度中所称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指在临床诊疗活动中以及医院运行过程中,任何可能影响患者的诊疗结果、增加患者的痛苦和负担并可能引发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以及影响医疗工作的正常运行和医务人员人身安全的因素和事件。 等级划分: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按事件的严重程度分4个等级: 1、Ⅰ级事件(警告事件)—— 非预期的死亡,或是非疾病自然进展过程中造成永久性功能丧失。分三个级别: (1)一般医疗安全事件:造成2人以下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或其他人身损害后果。 (2)重大医疗安全事件:造成2人以下死亡或中度以上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造成3人以上中度以下残疾、器官组织损伤或其他人身损害后果。 (3)特大医疗安全事件:造成3人以上重度残疾或死亡。 2、Ⅱ级事件(不良后果事件)—— 在疾病医疗过程中是因诊疗活动而非疾病本身造成的病人机体与功能损害。 3、Ⅲ级事件(未造成后果事件)—— 虽然发生了错误事实,但未给病人机体与功能造成任何损害,或有轻微后果而不需任何处理可完全康复。 4、Ⅳ级事件(隐患事件)—— 由于及时发现并修正错误,未形成事实。

.二、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的原则 (一)Ⅰ级和Ⅱ级事件属于必须报告范畴,报告原则应遵照xxx《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国发〔1987〕63号)、国家卫计委《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报告制度的规定》(卫医发〔2002〕206号)以及《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告暂行规定》执行。 (二)Ⅲ、Ⅳ级事件报告具有主动性和非处罚性的特点。 1、主动性:医院倡导各科室、部门和个人自愿参与,主动报告不良事件。 2、非处罚性:报告内容不作为对报告人或他人违章处罚的依据,也不作为对所涉及人员和部门处罚的依据。

.三、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范围 (一)医疗事件:包括误诊误治、麻醉意外、手术并发症(如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切口感染或血肿、败血症、肺部感染、医源性气胸等)、导管/介入意外以及其他导致病人住院时间延长或住院费用增加及与病人安全相关的护理意外; (二)药品事件:包括药品管理应用和药品调剂分发(xxx给药、药品时机发送错误、包装破损、用法途经错误、拿错处方)、药品不良反应/事件以及其他与药品相关的事件。 (三)护理事件:跌倒/坠床、烧烫伤、压疮、误吸、误咽、窒息、管路事件、约束意外、转运意外、输液不良反应、失禁性皮炎等。 (四)医疗技术检查事件:标本采集、功能检查、医学影像、放射安全等; (五)输血事件:包括输血前检验项目未执行、配型错误、血型错误、错误输注患者、成分输血及治疗错误、记录错误、输血反应、输血量错误、无输血医嘱等; (五)医院感染事件:包括呼吸机所致肺炎、留置导尿相关泌尿系感染、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手术部位感染、呼吸系统感染、血液系统感染、腹部

.四、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的时限 早发现早报告,Ⅰ、Ⅱ级事件报告时间为1个工作日以内;Ⅲ、Ⅳ级事件1~2个工作做日内;紧急情况下随时电话上报,事后在1个工作日内在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内详细填写。

.五、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的上报流程 (一)

Ⅰ、Ⅱ级事件报告流程:主管医护人员或值班人员在发生或发现Ⅰ、Ⅱ级事件,除了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损害扩大外,应立即向所在科主任或护士长报告,1个工作日内在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内详细填写具体内容。 (二)

Ⅲ、Ⅳ级事件报告流程:主管医护人员或值班人员在发生或发现Ⅲ、Ⅳ级事件时,当事人需及时报告科主任或护士长, 1~2个工作日在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内填写具体内容。 (三)

相关职能部门部接到报告后在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内及时审核处理。同时调查分析事件发生原因、影响因素,制定整改措施,定期通报,督促限期整改。必要时将结果上报分管院领导。质控科每季度汇总各职能部门的报告结果,依据评定标准,提出奖惩和整改措施,对制度或管理缺陷的问题提交院长办公会决议。 (四)

发生不良事件的科室要及时对不良事件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加强整改,必要时利用PDCA工具,杜绝或减少此类事件再次发生,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六、报告途径及部门电话 科室发生不良事件可通过各职能部门电话或总值班电话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报告(后续有变化时另行通知)。 相关职能部门电话:医院办公室:2158158;医务科:2159807;护理部:2159802;临床药学科:2159893;控感科:2158669;设备科:2158996;输血科:2158912;保卫科:2158698;信息科:2159282;总值班电话:18009190120。

.七、 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的上报流程

社会实践报告单

一.实践报告撰写的内容与要求

一份完整的实践报告应由以下部分组成:

1.报告题目

报告题目应该用简短、明确的文字写成,通过标题把实践活动的内容、特点概括出来。

题目字数要适当,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

如果有些细节必须xxx标题,为避免冗长,可以设副标题,把细节放在副标题里。

3.摘要(有英文摘要的中文在前,英文在后)

报告需配摘要,摘要应反映报告的主要内容,概括地阐述实践活动中得到的基本观点、实践方法、取得的成果和结论。

摘要字数要适当,中文摘要一般以200字左右为宜,英文摘要一般至少要有100个实词。

摘要包括:

a)“摘要”字样;

b)摘要正文;

c)关键词;

d)中图分类号。

4.正文

正文是实践报告的核心内容,是对实践活动的详细表述。

8 2018 年 年 8 8 月

01 · 135 ·

气管插管引起的 4 4 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案例分析

任春晓 内蒙古乌海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内蒙古 乌海 016000

摘要:目的:集中对一种医疗器械引起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进行案例分析,强化使用单位监测及报告意识,提升风险预警及控制能力,切实提高监测、评价和风险预警能力。方法:对气管插管引起的 4 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从 3 各方面进行分析评价。

关键词:气管插管;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案例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查对不良事件分析记录xxx 第11篇

发现医疗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保障患者安全,按照_《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细则(2012 年版)》要求,我院制定了非处罚性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主动报告制度》,鼓励医护人员主动上报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现将 2018 年第二季度医院医疗安全不良事件进行分析,以利于消除安全隐患,防范医疗事故、不断提高医疗质量。

1、2018 年第二季度共计上报 32 例不良事件。其中护理不良事件为 15 例, 占所有不良事件的 47%; 设备不良事件 2 例,占 6%;医疗不良事件 12 例,占 38%; 药事不良事件 3 例,占9%。

2、上报科别统计:内科 5 例、外科 3 例、妇科、中西医结合科 8 例、耳鼻喉科 1 例、门诊 1 例、检验科 2 例、口腔科 1 例、手术室 4 例、放射科 1 例、供应室 1 例。

3、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上报类型(2018 年第一季度):治疗查对事件 2 例、其他事件 338% 47% 9% 6% 2018 年第二季度各上报部门不良事件占比图 医务科 护理部 药剂科 设备科 6 3 8 1 3 2 1 4 1 1 01234567892018 年第二季度不良事件科室上报情况

例、导管操作事件 1 例、医疗技术检查事件 1 例、诊疗记录事件 2 例、药品不良反应事件 1例、基础护理事件 1 例、医疗处置事件 1 例。

4、护理不良事件类型占比。

分析:

1、调查发现上报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均未造成严重不良后果。针对出现的问题对相关科室都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及整改要求,并要求科室积极进行处理。对科室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总结。

2、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占第二季度总不良事件的 47%,其中查对事件、跌倒事件、执业暴露事件问题较突出。护理部针对此类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并采取了相应的整改措施。

3、本季度医疗和护理在查对不良事件上出现问题较多。医务科拟联合护理部等职能部门在平时督导检查中加强对查对制度的督查力度。

17% 25% 9% 8% 17% 8% 8% 8% 2018 年第一季度医疗不良事件类型占比图 治疗查对事件 其他事件 导管操作事件 医疗技术检查事件 诊疗记录事件 药品不良反应事件 基础护理事件 医疗处置事件 20% 20% 20% 13% 13% 7% 7% 2018 年第二季度护理不良事件类型占比图 跌倒 职业暴露 查对错误 管路滑脱 其他皮肤损伤 静脉输液意外 仪器设备故障

4、本季度上报的 12 例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中,出现问题类型最多的为其他事件、治疗查对事件、诊疗记录事件。以超声科的治疗查对事件为代表作根因分析:

具体问题:

①20182057

患者做心电图检查时将患者性别“男”误写成“女”,病人发现后告知医师,医师技术更换报告

②20182691

外科医师发现超声科将报告部位的“左”“右”写反。

③20183207

放射科医师将患者xxx x 与患者蒋 xx 的 DR 片装反。

本季度超声科出现查对事件为 2 例, 2018 年第一季度为 3 例:

①20181126

患者行坐骨结节囊肿超声检查后,超声科医师出具的报告将患者检查部位表示“左、右”写反。

②检查医师床旁 C 超定位后出具报告,误将另一患者身份信息录入,导致信息错误。

③患者住院后在超声科检查完毕,在发给患者的报告中未在报告中记录“心包积液”,检查医生发现后及时修正报告并更换报告单,但未追回错误报告单,导致病历内出现两份“心脏彩超检查报告单”。

查找原因:

1 1 、2018 年第一季度时,医务科调查发现超声科上午病人过多,很多时候科室内部中午都需要加班以出检查报告。并且这种情况下,等待过多的患者容易产生不满、激惹心态。一定程度上对医务人员的工作状态也会造成影响。于是医务科组织超声科、临床科室在 2018 年3 月中旬进行了沟通协调,调整成住院患者非手术、非急诊情况下不在上午安排检查。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超声科检查负担。

①2018 年第一季度超声科业务情况:

科室共检查 9277

人次。其中彩超

4504 人次,B 超

1727

人次,心电图 3046 人次 ②2018 年第一季度超声科业务情况:

科室共检查

10708 人次。其中彩超 5725

人次,B 超

1749

人次,心电图 3218 人次,新技术 16 人次 超声科 2018 年 1—6 月统计情况如下:

月份 1 2 3 4

彩超 1563 1163 1778 1765

2047

1913

B 超 582 451 694 659

581

509

心电图 1074 829 1143 1016

1179

1023

2、根据我院不良事件上报制度要求,医务科对上报科室人员予 20 元。并做相关要求。要求超声科加强查对制度培训。但实际调查发现科内未严格执行培训,培训未落实到位。

3、超声科主任于 2018 年 2 月中旬休产假,科室相关管理交由科内骨干汪洋。但调查发现科内运行资料多数由xxx筹组织,一定程度上松懈了科室内部管理。

4、科内医师部分资历较科内代为管理的人员较高,易存在“不服管、管不到”情况,实际调查发生科内人员对相关运行、达标资料知晓度较低,也能侧面反映科内运行管理状态不佳。

5、医务科未及时对整改要求的实际情况进行核实,医务科达标资料繁杂、任务重、科内人手不足,未能及时核查科内实际整改情况。

6、超声科 2018 年第二季度开展了“新技术”,对科内业务发展的重视及关注较高,减少了科内医疗质量运行管理的关注度。

7、超声科 2018 年第二季度一名高年资医师在外进修学习,科内人员减少,人手不足。

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超声科2018年1—6月检查统计情况 彩超 B超 心电图

持续改进:

1、医务科组织加强对超声科科主任的联系,侧面反映现在科室管理运行状况,科主任返回科室内部注重加强科室人员管理,加强对核心制度的学习及渗透,及时落实好制度的培训。继续学习业务知识,提高专业水平,避免因技术不精等导致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

2、超声科科内完善应急风险评估管理预案及防范措施,提升人员风险评估能力及应急处置能力。

3、超声科内明确规范科室的绩效考核制度,奖罚分明,提高人员的工作态度及责任心。

4、定期总结科内存在的沟通协作方面等的问题,通过每月科室例会进行讨论分析,提出科内整改及针对性的举措。

5、医务科科内梳理好资料进度、督查项目,落实好督查的核查工作,同时继续加强对医疗人员进行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制度的培训及宣传。

医务科 2018 年 7 月 3 日

超声科 科主任休假、人员进修,人手不足 职能科室及其他业务科室的沟通协作方面存在不未进行处罚 未认真落实整改要求 等待过久容易激惹,影响医务人员状态 科室管理及绩效考核制度不够全面 科室人员责任心不强,业务能力及素质水平参差不齐 存在不服管心理 代管人员管理不到未及时核查科内整改落实情况 资料繁杂,人员不足

超声科总是 出现 查对事件 其他 医务人员 医务科

查对不良事件分析记录xxx 第12篇

对于就诊或住院病人的检查、治疗,我院严格按照《基本药物目录》规定执行。要求每位医师严受执业道德规范,切实做到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施治、合理收费,能用价格低的药品则不用价格高的药品,切实减轻农民医疗费用负担。药库药品备货达到目录规定的90%以上。严格控制了处方用药量,住院病人用药不超过3日量,出院病人带药不超过7日量,严禁开大处方、人情方和滥用药物,且出院带药天数不得超过实际住院天数。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检查,坚决杜绝一人医保,全家用药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