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把节作文高中800字 第1篇
今日是大理的火把节,是全世界最疯狂、最有趣、最好玩的一日。
天开始变黑了。慢慢地,有些人开始点火了,火把插在街道旁边,大的火把有两个大人那么高,大人的大腿那么粗,上面插着各种颜色的小旗子。大家把打火机凑到火把上,然后点燃火把。
大街上,人山人海的。人们手拿一袋松香,把松香倒到火把上,火就会立刻变大,还会出现“刺拉刺拉”的声音。还有些人拿着火把在人群中奔跑,也有的人拿着火把在旋转。
火光一会儿从左边扑来,一会儿从右边扑来,吓得我们路也不敢走了。我们选择了一条漆黑而又阴森的小路,想避开火光走回旅舍。但是,那条小路太黑了,我们又不敢走,还是去走那条“火”路吧!我们靠着一间间商店走,一会往左靠,一会儿往右斜,我觉得这条火路好热呀,觉得自己像在火山的岩浆里浸泡似的。
我们回到了旅舍,像喝了回味茶一样的,晚上做的梦也是关于火把节的事儿。
- -END- -
火把节作文高中800字 第2篇
外婆家的村头有棵大树,粗大、蜿蜒的树干直插云霄,枝头挂满了黑绿色的叶子,像一个天然的大帐篷。儿时的我估摸不出大树的年岁,对大树的枝枝丫丫也没有多少挂念,却对大树下那少有的热闹念念不忘。
外婆家在南涧县乐秋乡鹿耳村,是个藏在深山的小村庄。小村里没有广场,大树便成了村里的广场。农村里活多,大树平日里都是冷冷清清的,只有逢年过节时,大树才会一改往日里的萧瑟。节日里,人们一窝蜂地聚集到村头的树前,抛开地里的谷子、圈里的牲口,享受节日的欢愉。在我印象中,最热闹的莫过于农历六月二十四的火把节了。
小村子里的火把节,总归是有点简陋的。但村里年事高的长辈也讲究,见不得马虎。可以冷清些,习俗是一定不能忘的,xxx火把、接点火种、耍火活动……该走的程序都必须要走。火把节这一天,村里早早地就热闹了起来。我那时年幼,老早地就被打发出门跟村里的小孩去村头爬树了,没多少玩闹外的回忆,只记得那天村里的人虽然忙忙碌碌,脸上却都带着笑容。
听外婆说,松树是在火把节前夕就早早砍好的,挑选成色、劈开晒干,节日到了就可以直接拿来用。松明子也是早前在山上捡的,顺路还可以再拾些半腐不腐的松柴,晒干后研磨成粉末就制成了松香粉,拿小袋子提在手上,撒火把用。正午的时候,村里的小伙们就把松柏扎成了大火把立在村头的大树旁,还在顶头挂上了两盏红灯笼。待到各家各户吃完晚饭,人们便带着自家种的水果,提上一袋瓜子,拿上烟花,一股脑的往大树的方向涌去。
农村的火把节仍保持着以火熏田除祟、逐疫去灾、灭虫保苗、催苗出穗、祈求丰年、招引光明、迎接福瑞的民俗,所以在点燃火把之前,老人们都要先拿着自家火炉里点着小火把,顺着村边的田地绕一圈儿。夜幕降临,在一阵鞭炮声中人们拿出备好的明子点燃了火把,火光照亮寂静的山村,节日的氛围一下子就浓了起来。
火焰熊熊,人们围成一圈,拉着手哼着歌跳起了舞,我跟着村里的小孩围着火把在人群里窜来窜去,抓一把松香,扔进火把里,看着一阵霹雳吧啦的亮光,心里乐开了花……我想这时要是从远处来看的话,黑压压的山头上独独亮着的这一簇火光,火光摇曳,宛如火龙映天,应该会十分动人吧。
欢腾过后,青年男女上前点燃烟花,人们就地在大树旁坐下,吃着瓜果看着一朵朵绚烂的礼花在天空中闪烁、爆炸。外婆就抱着我,将我端午节系在手上的五色绳剪下来扔进火里。火光闪烁,一下子就吞没了彩绳,外婆轻轻拍着我的头说,火把会带走病痛、消灾解难,让我平平xxx的长大。
后来我长大了,去外婆家的次数渐渐少了,也很少能在外婆家过火把节了。县城里的火把节相比小村子热闹许多,有各色各样的商品,有漫天闪烁的孔明灯,有更加绚烂夺目的烟花,街道上也会竖起一排又一排的火把,每一个都比外婆村里的大。
街道上到处弥漫着烟火的气味,人们欢笑着点燃硕大的火把,烧起篝火,举行盛大的歌舞娱乐活动,那番盛景,是小村不曾有的……但我更常想起的还是在外婆家度过的火把节,好像没什么值得怀念的地方,却又久久忘不掉。
那年的火把节,那棵大树下难忘的热闹,至今都让我记忆犹新。或许节日适合储藏回忆,而回忆,最能重现节日的美好。如果有机会,我一定要再回外婆家过一次火把节!
火把节作文高中800字 第3篇
“火把节”是哈尼等族的传统节日。去年暑假,我到亲戚家去玩儿,正赶上过火把节,真使我喜出望外。晚饭后,我便缠着哥哥姐姐带着我去观看。我们到时,天还没有完全黑下来,哈尼人从四面八方聚集到石林前的一块打草坪上,不少人都举着未然的火把。来观看的人非常多,不仅有年轻人,还有老爷爷、老奶奶和蹦蹦跳跳的娃娃们,许多旅游观光的外国朋友也来了。真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天渐渐黑了下来,几千只火把霎时点燃。一瞬间,这“光明之神”发出的火焰照亮了天空,照亮了石林,光亮如同白天一样。顿时锣鼓喧天,欢呼声响成一片,在美丽的石林上空回荡。哈尼人高举火把转来转去,一只只火把犹如一朵朵灿烂的星华。高举火把的人们,有时把火把排成一条游动的火龙,有时围城一个大圆圈。小伙子弹起了大三弦,姑娘跳起她们喜爱的舞。她们越跳越欢快,周围的人们和外国的朋友也加入了跳舞的行列,我也情不自禁地加入进去,跳啊,唱啊,每个人都沉浸在节日的幸福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