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笔记(通用6篇)

时间:2024-01-02 12:09:45 作者:admin

读后感笔记 第1篇

这周继续读《非暴力沟通》这本书,说实话,我很喜欢这本书,经常在读书时不由自主的联想到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事情。

当今社会,人们可能习惯于围绕个人利益去采取行动,往往忽视了他人的感受,条件反射式的语言暴力既伤害了他人也伤害了自己。可能我们已经习惯了自己的说话方式,并不认为自己的说话是暴力的,但我们的语言却会引起他人和自己的痛苦。现实生活中的自己就是心直口快,经常说话不经大脑考虑,一句无心的话就让别人生气了,自己还不知道咋回事。事后想想,一定是我的说话方式有问题,要不就是我说话语气重,让人觉得是在讽刺或批判。

再想想我的家庭,爸爸在世的时候是一个脾气挺倔的人,说话也冲,经常一句话就把人噎住了,让你不想再跟他说下去,因此妈妈经常气的流眼泪。只要爸爸在家,我们都不敢大声说话,更谈不上欢声笑语了,有事了也只去跟妈妈说。

如今我们姐妹都有了自己的家庭,生活中自然也少不了一些生活琐事,自然也就有争吵,情绪上来的时候会不加思索的说出一些难听的话,发一顿火,但事实是对方并没有因为你的发火而有所改变,还是无动于衷,最后还把自己气的够呛。

前几天姐姐和姐夫因为回家看老人的问题闹别扭。姐姐说:“上夜班要休息,不想去,又不是周末。”

姐夫说:“回家看爸妈还要挑时间啊?你就是不孝顺。”

“我怎么不孝顺了?我给爸妈买的`东西还少吗?你凭啥这样说我?”

就这样两人就吵起来了,姐夫打电话把我叫去了,我看着她们俩的样子都有点苦笑不得,都几十岁的人了,孩子都成人了还这样。就跟他们说起了《非暴力沟通》这本书,要学会好好说话,学会沟通,要学会倾听和尊重对方,学会换位思考问题。xxx说:“不能给姐姐贴上不孝顺的标签,会破坏她的情绪,肯定会跟你反击啊,要冷静,你们都用暴力语言也解决不了问题啊,只会伤害对方,有话好好说。”事后姐姐还开玩笑的跟我说:“咱家人说话是不是遗传啊?咋都跟老爸一样冲呢?也难怪你姐夫生气,肯定是我说话语气太重了,一点就着,跟个炮仗一样,那个男人会喜欢啊!”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因此我们一定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一定要善用语言,爱自己,爱家人,把爱溶于生活。

读后感笔记 第2篇

我非常感谢xxx介绍我看这本书,使我了解了更多在城市所见不到的知识。

《森林报·冬》这本书描写了冬天里森林中的生活趣事,它不仅将动、植物的生活描写得栩栩如生、引人入胜,还大方地传授了如何去观察大自然,如何去比较思考和研究大自然的方法。你有没有见过,严寒的冬季里,没有翅膀的小蚊虫从土里钻出来,光着脚丫在雪地上乱跑?你在什么报上能看见到关于“林中大汉”驼鹿打群架;候鸟大搬家和秧鸡徒步走过整个欧洲的令人发笑的旅行消息?

其实大森林里的新闻并不比城市里少。森林里也在进行着工作,也有愉快的节日和可悲的事件,森林也有森林里的英雄和强盗。现在所有这些,在《森林报》上都可以看到!

因此,我才会喜欢上这本书。这本书让我了解了更多的.动物,也使我更清楚它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这本书以童话、幽默的写作方式,写出了大自然与动、植物们相依相随,如:把洁白明亮的雪地比作一页干净的书,有动物走过,书面就会留下痕迹,写下一行:某某来过此地。当有下过一场雪后,大地就像翻了一页,又是干干净净的一面。

森林中的趣事真是数不胜数、生机勃勃呀!“知识未必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却能改变一个人。”我长大一定要当一位动物作家,写出更多更好的动物小说,要人们更加了解、并善待大自然中的动、植物!

读后感笔记 第3篇

1927年3月6日,xxx斯生于哥伦比亚的小镇阿拉卡塔卡。8岁前,xxx斯一直居住在外祖父家,他的外祖父是上校,曾经两次参加哥伦比亚内战,外祖母是一个勤劳的农妇,对拉美传统神话故事非常熟悉。”

——摘自豆瓣

先看了《霍乱时期的爱情》,后看《百年孤独》,前者有点像是把后者的一个切片做得充实复杂,两本书都浓的老人味,说话方式以及老人才有的智慧和阅历。

读书时印象深刻的除了孤独这一主题(没有人比加西亚更能将本不可言的孤独刻画得如此透彻入骨,有如此深切的理解),还有名字。名字很重要,不同文明按照各自脉络发展出的文明不约而同透露了这一讯息。日本电影《你的名字》和《千与千寻》都在提醒着人们不要忘记自己是谁。xxx发明了双名法,让自然界的植物、动物、微生物也变得有名有姓。拿拉丁学名或者俗名去呼唤一只飞鸟,它不会答应。但我还是热衷于打听他们的名字,那里可以找到了解他们的线索和钥匙。即便是单纯地知晓名字也好,这样我们就认识了,下回见到可以将它从另外的鸟儿区分出来。

读后感笔记 第4篇

当一只小狗会开口说话,会有哪些神奇的事发生。

最近这本《小狗钱钱》的童话书,着实让我务实了一把。

对照之前对待金钱的态度,只能用“铺张浪费”来形容。

但是开口说话的钱钱告诉我们,想要成为有钱人,一点也不难,只要按照基本的成功步骤来走,并且是一定想要的心态和完善的人格,就一定能够实现。

具体步骤是:

第一步:建立自己的梦想相册和成功日记

1、写出想成为有钱人的十个理由。

2、从中挑出三个最为重要的。

3、将这三个抽象的理由变为具体的、可视化的图片,将这些图片贴在你的笔记本上,称之为“梦想相册”。

4、有自己的梦想储蓄罐,也可以将上面你找到的图片贴在储蓄罐外面,时刻提醒自己不要乱花钱。

5、长期坚持写“成功日记”,只写上一两天、一两个月,或者想起来了写一写,都没有任何用。在怀疑自己,不敢迎接挑战时就翻一翻自己的“成功日记”,这些细小的事情会让你信心百倍。

第二步:正确对待自己的债务

1、毁掉信用卡。

2、在许可范围内最低的分期付款数目标准支付。

3、将扣除生活费后剩下的钱的一半存起来,剩下的一半用于支付消费贷款。最好根本不申请消费贷款。

4、在自己的'钱包里写着“这真的有必要吗”。这样的话,当站在收银台前的时候,就会想到不应该花太多的钱。

第三步:拥有一个会生金蛋的“鹅”

学着把50%的是收入变成“鹅”,40%放入梦想储蓄罐,剩下的10%才用来花。

这里,给大家讲讲关于“鹅”的故事:有一个农家小伙儿,他每天的愿望就是从鹅笼里拣一个鹅蛋当早饭。有一天,他竟然在鹅笼里发现了一只金蛋。一开始他当然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想,也许是有人在捉弄他。为了谨慎起见,他把金蛋拿去让金匠辨别,可是金匠向他保证说,这只金蛋完完全全是金子铸成的。于是,这个农家小伙儿就卖了这只金蛋,举行了一个盛大的庆祝会。第二天清晨,他起了一个大早,赶到鹅笼里一看,那里果真又放着一个金蛋,这样的情况延续了好几天。可是这个小伙儿是一个贪婪的人,他抱怨自己的鹅,因为鹅没办法向他解释是怎么下出这个蛋的,否则他也许可以制造金蛋。他还气呼呼的想,这只懒惰的鹅每天至少应该下两只金蛋。他觉得这样的速度太慢了。他的怒火越来越大,最后,他终于怒不可遏地把鹅揪出笼子劈成了两半。自那以后,他再也得不到金蛋了。

鹅代表你的钱,那如何得到金蛋?存钱,利息就是你的金蛋,或者学会其他的投资,让你的金蛋更多。所以不要杀死你的“鹅”。

读后感笔记 第5篇

《自卑与超越》是奥地利心理学家,个体心理学创始人AlfredAlder(xxx雷德xxx)晚年时期写的,出版至今估计快100年了,英文书名叫《What life should mean to you》。个人感觉英文书名更合适点,xxxAlder就像一个长者一样,他用通俗易懂,简明生动的语言从生活的意义,心理与身体,自卑感与优越感,早期记忆,梦,家庭影响,学校影响,青春期,犯罪及其预防,职业,人类与同伴,爱情与婚姻这十二个主题来阐述了生活的意义。

xxx第一章就指出人类生活的意义在于奉献,在于对他人产生兴趣和学会合作。这也是我一直都有跟孩子提到的一点,从她听得懂道理后就不断地跟她说,你不是单独一个人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的,不是你想要怎么样就怎么样,一个人不可能有完全的自由,我们要学会互相合作,你尊重别人,别人也会尊重你。比如在课堂上,学会合作尊重老师的教学成果,这样我们既学了知识又不用在课外花更多时间去补习;在家庭里,学会按自己的每天的工作量按部就班完成。好处就是我们不仅高效地完成了自己的各项学习任务,也为自己赢得更多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另一面也因为自己的合作而跟父母和学校老师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Alder指出人的一生都是追求从自卑到优越的过程,即使是那些罪犯,他们和其他人也没什么两样,只不过他们在追求优越的过程中方向上发生了错误。xxx主要列举了三类孩子,一类是身体有缺陷的儿童,一类是受宠的儿童,还有一类是受忽视的儿童。这三类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如果没能在正确的方向上得到训练,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就容易形成错误的生活风格,以致走上错误的道路。比如身体有缺陷的孩子,如果他们自身的缺陷没有得到理解和关爱,他们就很难体会到生活的意义就是奉献。他们更容易关注自己的感觉,害怕被嘲弄。他们就更不会对别人感兴趣了,自然也就学不会合作。

受宠的儿童,因为他一直得到别人的宠爱,通常会认为自己无须努力就会出出类拔萃。一旦当他进入不是以自己为注意中心的环境时,他就会非常失落,会觉得世界抛弃了他,他受过的训练是期待而不是给予。他习惯了别人奉承,后果就是他失去了独立性,也失去了学习面对问题的其他处理方法。他的兴趣只在于全身心关注自己,从不学习合作的运用和必要性。当他不再容易找到往昔的温暖和顺从及被奉承时,他们就会觉得被出卖了,就会认为社会对他们充满了敌意,认为“别人和他对着干”,一旦他赋予生活这样的意义,那么他们往后努力的方向都将是错误的。

受忽视的儿童,这个很好理解。这类儿童从不知爱与合作为何物,他编造了一通不包含这些友好力量的生活解释。当他面对困难时,他会高估困难,低估自己可以得到别人帮助的能力。他认为社会对他很冷酷,他怀疑别人,无法相信自己可以通过对别人的有益行为来获得感情和尊重。他也就无法对别人产生兴趣和学会合作了,从而也就赋予了错误的生活意义,在错误的方向上越努力越远。

因此Alder指出人的早期记忆是相当重要的,它会持续影响人的一生。我们的家庭,学校都要训练儿童对他人产生兴趣并学会合作。我们要允许儿童在共同任务和共同游戏中,在他们自己这个年龄层的孩子中,找到自己的方式。母亲的'第一要务就是让孩子感受到爱并让孩子信任,这样她就获得了孩子的兴趣,感情和合作,之后她必须扩大并提高这种信任感到孩子所处的各个环境中,孩子就会对他人逐渐产生兴趣并学会合作。学校也是一样,当孩子第一次上学,他会面对社会生活的新考验。老师就要吸引孩子并让孩子对她产生信任,孩子受到鼓励,就会更有信心和兴趣从而学会合作。

总的说来,这是一本值得一读再读的书,我先是看了一遍,又在喜马拉雅上完整地听了一遍,然后又看了一遍。xxx的内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更帮助我们避免养育孩子过程中可能会犯的种种错误。他所提倡的生活意义现今仍有非常积极的影响。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意义都是为人类的进步奉献,合作是必须的。

读后感笔记 第6篇

揣怀着对完整人格发展的追求,我们创办智己园,为0-4岁孩子提供蒙特梭利教育。让自己遇见更美好自己、帮助孩子成为自己和成人在育儿过程中遇见更友好的自己!做生命的辅助者!

所谓“自控力”可以理解为“做出理智决策并执行的能力”。自控力就像我们的肌肉一样,通过练习可以不断地加强,最终形成肌肉记忆。即使是一件小事,只要我们持续去做,也会提高整体的意志力。下面介绍的主要是如何自控的一些方法。

观察自己在做什么?

很多失控的场景,都是在我们无意识的状态下发生的。就像我平时在电脑前排版,但只要微信一闪,我就会不自觉的点开查看,注意力被打断不说,还很可能自然地和别人聊天。微信一闪会自动触发我的点开机制,往往自己还没有注意到,手已经伸出去了。

所以当我们做一件事时,只有先意识到自己在屈服,我们才能运用自控系统拉回注意力。现在微信一闪动,我就会先观察自己的行为,然后刻意地控制。

冥想:

冥想是一种可以有效训练前额叶皮质的大脑活动,它通过提高人对自身的觉知,提升注意力、自控力、压力管理能力等等。其实冥想对我来说时常会让我走神,当我意识到自己走神时,然后再重新回到原来做的事情时,常常会有更好的状态呈现出来。

专心于呼吸是一种最简单而又有效的冥想技巧:

步骤一:平心静气地坐好——坐在椅子上或地上都可以,重要的是姿态端正、背挺直。

步骤二:专注于自己的呼吸——可以闭上眼睛,感受空气在鼻腔中的流入流出,感受胸腔、腹腔在呼吸时的起伏。当发现自己走神的时候,不用焦虑,重新把注意力集中到呼吸上。可以通过在脑中随着呼吸的节奏默想“呼”“吸”或数数来帮助自己集中精神。

10分钟法则:

大脑的本能是关注眼下的,所以我们都喜欢即时反馈。等待的时间越长,我们感知到的价值就越低,也就越容易屈服于当下的诱惑,这就是xxx中提到的“延迟折扣”,由此xxx提到了10分钟法则。

10分钟看似不长,但它足以改变大脑处理奖励的方式,10分钟以后的奖励对大脑来说就已经从“即时奖励”变成了“未来奖励”。

所以想要拥有一个xxx静的大脑,可以在诱惑前面设置10分钟。比如你特别想要吃巧克力,可以先等10分钟,在这10分钟里使劲想着你的长远目标,努力抵抗诱惑,同时也尽可能创造出物理距离,比如把巧克力放到看不见的地方。10分钟后如果你仍然想吃,你就可以吃。这个方法对我完全没有效果。别说10分钟了,我隔多少天都会一直记着那杯想喝的奶茶的,而且隔的时间越长喝的越多,还不如当时就喝了呢。

或者当你特别拖延不想锻炼时,你也可以告诉自己“先做10分钟,然后就可以放弃”。在这10分钟里一边做一边想着自己的长远目标。10分钟后如果还想要放弃就可以放弃。(这个对我是很有效的,就像每次运动,最难的是开始启动的那一刻,每每做到后面都停不下来,并且大汗淋漓过后的感觉更是让自己心情舒畅。)

学会自我原谅:

当我们失控时,往往是自己失控的感觉让我们恐惧,而不是失控的后果。我们以为这种恐惧感会促使我们改正错误、弥补过失,但事实上在情绪低落和强大压力下,我们更容易屈服于诱惑。适度的原谅自己,那种恐惧的感觉会逐渐消失,自己也可以更好的恢复到自己要做的事情当中。当遇到挫折的`时候,试着从下面的几种角度思考,避免让自己陷入罪恶感、羞愧感、挫败感的泥沼。

角度一:关注并描述你的感受,注意那种感受是不是自我责备。

角度二:想象你尊敬、关心的其他人也曾经历这样的挫折,他们是如何度过的?

角度三:想象你的好朋友经历了同样的挫折,你会怎样安慰和鼓励你。

在了解了自控力以后,还需要我们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去思考和验证,在不断思考和实践的过程中,你会发现你养成了许多良好的习惯,也更能拒绝熬夜、暴饮暴食等不良习惯的诱惑。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你通过增强自控力管理好了自己,慢慢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