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研讨随笔范文(汇总6篇)

时间:2024-01-16 11:45:49 作者:admin

幼儿园教师研讨xxx文 第1篇

__是我班年纪最小的孩子,第一天上幼儿园就尿裤子了,我随口说了句:“你怎么尿在身上呢?多难为情啊!”第二天,汗汗怯怯的走到我身边小声的说“我裤子湿了”我又随口说了句“你怎么每天都尿裤子?”第三天汗汗还是尿裤子了,但是没有告诉老师,直到家长来时才发现。后来和家长的交流中得知:“__说尿在身上老师要说的,很难为情,所以不敢告诉你……”事后,我觉得很惭愧。托班幼儿年纪小偶而尿裤子是很正常的事,但是由于我语言的不规范,在无意中伤害了__的自尊心,使他对老师不信任。如果当时我多为__考虑一下,__的人和尊严,不用责备的.言语,而是使用富有教育艺术的语言,轻微的告诉他:“没关系,我们换条裤子吧!老师小时侯也和你一样尿裤子”或许收到的效果会不一样。

幼儿园教师研讨xxx文 第2篇

对学生学习策略进行指导,即让他们在学习和使用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如何学习。那么,指导学生学习策略我们应做到:1、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到阶段性学习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2、引导学生结合语境,采用推测、查阅和协调的方法进行学习;3、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评价,并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策略。

新课程改革xxx说说而已,必须要与实践相结合,即将努力学习,积极进取,积极参与课程改革,在课堂实践教学中不断摸索,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反思。我乐于参与远程研修,我也乐于与广大同仁们共同成长,我也更乐于实践课堂教学。

幼儿园教师研讨xxx文 第3篇

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业务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跟上幼教前进的步伐,我要不断地学习和完善自己,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特制定个人研修计划,具体内容如下:

一、自我研修

1、主动参加骨干教师培训,不断反思总结,提高自身素质和专业水平。

2、主动参加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并做好示范引领作用。

3、阅读一些幼儿教育方面的书籍并撰写读书笔记。

4、认真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纲要》。

5、大练基本功,利用空余时间练习弹唱、绘画、舞蹈等专业技能。

二、示范引领,传帮带

为了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发挥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促进教师之间相互学习。本学期我与本班xxx老师结对,为尽快的共同成长,特制定如下计划:

1、在师德师风、业务素养方面以身作则,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2、注重日常工作的引导,及时指出xxx老师在日常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引导其及时改进。

3、听xxx老师的课,认真记录,按照一节好课的评价标准认真评课,及时指出xxx老师上课中的优缺点,对如何改进提出合理化建议。

4、指导xxx老师如何撰写教案、如何进行二次备课、如何撰写教学反思、观察记录和活动实录等。

5、指导xxx老师主动与父母沟通,并主动取得父母的支持与配合。

6、建议xxx老师多阅读一些幼教方面的书籍,在书籍中领略教育的真谛。

三、园本专题培训

1、对“幼儿园家园共育工作”和“幼儿园体验式父母会”进行全员培训。

2、对“园本主题活动课程”进行专题研讨,其中包括主题的选择,主题内容的生成,主题活动设计等。

幼儿园教师研讨xxx文 第4篇

上周五接学校通知,本周一需要到汝河路小学进行为期三天的跟岗学习,既然是跟岗学习,首先要明白自己最欠缺的是什么,最需要的是什么?于是趁着周末的时间,我进行了认真的反思和自我检查,做为年轻教师,我有着充沛的精力,灵活的头脑。对工作认真负责、尽心尽力,但是理论水平不足,语文素养欠缺,论文的水平也有待提高,对教学的科学性认识还只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层面,有了这些认识和反思,我就开始了为期三天的跟岗学习。

今天是跟岗的第一天,怀着期待的心情,我早早来到了汝河路小学。经过安排,我需要跟着二年级二班的“二七区名教师”xxx老师学习。来到了二二班的教室外,就听到教室里传来朗朗的读书声。透过窗户,看到学生们端坐在书桌前,大声地朗诵着课文,声音响亮整齐,可以看出他们的养成习惯非常好,虽然没有老师在教室,但依然井然有序。

今天我一共听了xxx老师四节语文课,课堂上,xxx老师的一举一动都透露著名师的风范,每一句语言、每一个眼神都能拨动学生的心弦,引起学生的共鸣,在xxx老师身上,我可以找到一个名师所具备的优秀品质——扎实的基本功、渊博的知识、幽默的语言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第一节语文课xxx老师打算给孩子讲解《课程纲要》,刚知道教学内容时我很诧异,因为《课程纲要》对于孩子们来说,理解起来颇有难度。直到听课的时候,我才发现这些难点被xxx老师巧妙的化解,每一个环节她都用一个小故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xxx老师总能抓住文中的关键词或者关键句问题来展开,从而使学生全面的了解《课程纲要》,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比如讲到阅读环节的时候,xxx老师会问:“同学们最喜欢读哪本书?”有孩子回答《爱的教育》,xxx老师以她丰富的知识开始解读《爱的教育》里面的一篇文章,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对于xxx老师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我也是感慨万千。

今天的学习,我不敢说学到了很多,但我知道要学的还有很多,回去以后,我将会把在这里学到的新知识尽快转化为自己的东西,“xxx之石,可以攻玉”,我一定会好好把握这次学习的机会,努力拓展自己的知识面,让跟岗学习成果在教育教学中发光。

今天是跟岗学习的第二天,xxx老师要进行新课程《找春天》的讲解。课前,她特意让学生去户外感受春的气息,给他们创造了一个特殊的学习机会,也把语文课堂搬到了户外,让语文走进生活。冬末春初,室外依然寒风瑟瑟,但孩子们却能从小草的嫩芽中感受到春天的到来。有了直观的印象,交流起来就有了第一手资料,让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随后xxx老师放映了迷人的春之景幻灯片,把学生带入到春景美如画的大自然风光中,让学生回忆着自己所找到的春天,畅所欲言的谈论着自己的感受。

在学习完课文内容后,xxx老师结合学生的课外观察,让他们说说所看到、听到、闻到、触到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重视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最后又让学生动手画一画《美丽的春天》,让学生把从本课学习中获得的情感体验有机延伸,引领向更远更广阔的境界,为学生打开更多现实生活的窗户,拓展了他们的发散思维。

我的体会和收获:

“我们的教学xxx讲得多,学生就学得多。‘讲’要注重学生的吸收”这句话的理解。联系自己平时的教学,一节课40分钟讲完,总觉得时间不够,总觉得很多知识还没传授给学生。可事实上,老师讲得多,学生没用心去听,也没有那样有意识去让自己“过关”,这样教学效果就xxx很明显。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改革自己的教学方法,每节课抓住一个主题、抓住一个重点去讲,把这个重点讲透、讲明白,然后让学生在堂课练习中消化学过的内容,并且要以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性,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匆匆三天在指尖轻松滑过,回头翻看这跟岗学习中的每一天,全是充实忙碌的身影和沉甸甸的收获与感悟。我很庆幸学校能给我这次学习的机会。短短的日子,使我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在对待教育教学以及生活的态度上,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它让我在匆匆的人生路上停下脚步来审视自己,它将从很大程度上影响我今后的教学生涯和人生态度。

通过三天的跟岗学习,收获颇多,使自己学到了不少的东西,更加明确了自己的职责以及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我这次学习的心得体会如下:

1、课堂常规规范,学生精神饱满

走进听课的教室,虽然学生较多,但都坐的整整齐齐,课堂中回答问题时铿锵有力、有板有眼,一眼就能看出学生的精神饱满、情绪高涨。从学生的这些精神面貌中,不难看出这绝xxx短时间能锻炼出来的,肯定是教师在平时的教育实践中着重培养,日积月累的结果。

2、注重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

能感受得到学生们的知识积累非常丰富,当然这也得益于平时学生课外知识的摄取与老师的指导训练。xxx老师注重学生知识的开拓与应用,通过实例让学生们举一反三,拓展了他们的发散思维。

3、教师基本功扎实,课堂驾御能力突出,爱岗敬业

教学中,无论是身体姿态,语言表达,还是教学风度,xxx老师都表现的非常出色,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她能在引导学生的自主活动的关键时刻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从xxx老师身上我体会到一个博学的,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的魅力。作为一名教师如果在课上能够给学生恰当的点评,会增强学生对老师信服度,以便更好的开展教学。xxx老师在上课时充分发挥了她扎实的知识和基本功,经验丰富,与学生的交流自然、和谐,使学生耳目一新。 对每堂课都精心进行设计,能够按照教学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全面的规划。

为期三天的跟岗学习,使我的认识得到了升华。再次感谢学校给我的这次机会,我会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不断的丰富教学经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不断地学习新知,提高自身的素质,优化课堂教学,争取早日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

幼儿园教师研讨xxx文 第5篇

教师研修随笔感言参考

一、教育教学的观念转变

二、课堂教学组织能力提升

听了专家的精彩的讲解,我深受启发:在课堂教学中,学会了更好地设计教学,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式,如何上好各种类型的课,怎样追求课堂教学的艺术。通过讲解与交谈,我体会到,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既然是科学,就要按规律办事,改革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提高教学的质量。同时要讲究艺术性,尽量上好每一节课。另外要加强说课和评课,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

在这一阶段里,我努力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煅炼自己,对课堂教学有了很深的体会和思考。

体会一:课堂教学要注重教学的有效性,有效的课堂才能保证有效的教学。

体会三:课堂教学中要体现如下几条原则,第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中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动脑、动手、动口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经历、去感受,建构自己的数学知识;第二,要能够创设情境,让学生在问题的情境中学习,去解决问题,提示矛盾;第三,老师要形成自己鲜明的个性化的教学风格;第四,教学中要有创新精神,要常教常新。

三、教科研的能力得到发展

一个成功的老师,必须有较强的教科研意识,要把教研和科研紧密结合起来,要用科研促进教研。通过培训,我认识到,要进行科研,必须做如下几点:第一,要注重自己的理论学习,为自己的科研提供理论以据;第二,要注重自己平时的教学研究和教学积累,为科研准备好第一手资料;第三,要找准自己教科研的切入点,注重科研的针对性、实效性。老师,即研究者,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总结,不断地研究,及时将自己的经验写成论文,做研究型老师。

我深知,自己在工作中换只是一个初学者,还有好多不足之处,需要向他人学习和借鉴。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多学习一些教育教学理论,用科学理论来指导我的实践,使教育教学行为符合教育规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发展,同时,要注意积累、学习、研究,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大面积提高课堂效率。

老师研修随笔感言2

幼儿园教师研讨xxx文 第6篇

酷暑难当,微机教室里很热,感觉透不过气来,但我四周同事们研修的热情不容阻挡,热情的学习,热情的讨论,热情的新课程研修在这个秋初给老师们带来了进步的快乐。我在感受到老师们认真学习、热烈研讨的同时,我自己的思想也得到了巨大的收获:

一、在线研修的方式拓展了新课程培训的空间。

二、研修的问题更细化,更有针对性。

培训是为教学服务,理论在教学中会转化为许许多多具体的实际问题,问题的熟悉、问题的解决迫切需要一种研究,研究其本质、研究其对策,这也正是一线教师急切需要的答案,也就是知识如何转化为有效生产力,如何在教学中发挥应该发挥的作用,远程研修急大家之所急,针对教学中的热点、焦点问题,让专家、让课程团体、让虚拟班级群体、让全国在线教师同时同步进行学术研究,集体的力量、群体的聪明为我们的教学插上高飞的翅膀,细化教学环节、针对我们真实的课堂流程,高屋建瓴,有效指导我们的工作。

三、交流才知别人的丰厚,交流才懂知识的无边。

一种思想和一种思想交换,得到的是两种思想。在这里,所有的收获比起平时都是加倍的。老师们的研究热情教育我要努力再努力,老师们睿智的思维敦促我在语文研究的道路上要走的更加勤奋。

感谢研修平台,精神的力量是伟大的,这次研修让我自己信心百倍,有同行相伴,有专家指导,我们的语文路会一片锦绣。经过几天的研修,我发现自己对培训的认识越来越清晰,于是重新理顺了思路,轻装上阵,感觉如沐春风。我不理解那些不认真研修还说三道四的人,揪住一点问题就批评,甚至全盘否定。研修平台出现一点异样的声音是正常的,但关键是什么声音,什么意图。包括我自己,在学习的同时,会不由自主的思考,如果让我来处理我会怎么做,有些东西可能比授课教师考虑的更全面,但我们要抓住研修的实质,xxx学习一节课如何上,某个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做,某个实验怎么做,而是学习一种思路,一种理念,一种探索精神,一种责任意识------蓝天宝老师的三次教学设计,让我感触颇深:

1、身先士卒,勇于探索

三次教学设计,三次得到专家老师的指点,有肯定,更多的是不足。但他的教学设计理念却在发生着质的改变。作为从教时间比较短的老师,能有如此机会得到专家如此中肯的点评,我认为他是幸运的,虽然第三次教学设计仍然存在问题,虽然授课过程有些一言堂,但他在如此“被揉搓”中到底收获了多少,只有他自己清楚。我想那会是及其巨大的改变!蓝老师的成长速度也会快很多。蓝老师有一句话很中肯,他通过专家点评后感悟到,人的理念转变是设计好一节课的关键。我觉得,新课改要想落实得好,需要很多个蓝老师的这样具有上进心的人。我们需要学习的xxx他怎样上课,而是他身上体现出来的这种精神。

2、不屈不饶,敢于创新

作为年轻教师,蓝老师的教学设计目的从最初的以考点为目标到最后的以形成能力为目标,中间经过了自己静心的思考准备、专家的多次点评,最后能够兼顾教材分析、学情分析、重难点分析、实验分析等等,作为老师他也象学生一样经过了科学探究的过程,最终才找到了比较合适的思路方法。在观看教学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蓝老师设计的演示实验,带电的气球吸引易拉罐、带电的塑料泡沫间的作用,虽是定性试验,但我想学生会印象深刻,特别是蓝老师摩擦起电的场景,拿塑料往自己头上摩擦,原来带电体这么容易找到,效果这么明显!库仑定律的实验我们平时基本不做,除了实验室没有提供合适的器材,更重要的是我们都懒得去开发实验,除非公开课。实际上开发试验却如此简单易行。蓝老师平时上课不一定如此下功夫设计,但我却从中看到了电学实验的开发远没有想象的那么难。同样是一种资源,有人从中攫取了不屑一顾,而有人却从中攫取了宝贵的东西!

3、集体备课,尽职尽责

集体备课我们都很熟悉,但像今天的这种备课却是第一次见。什么时候我们的集体备课不再流于形式,什么时候集体备课真正的为教学服务,什么时候集体备课为年轻教师提供更多的成长机会,我期待着---“三人行,必有吾师”。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教学如此,新课改亦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