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随笔篇1
以下是我在散步时所看到的,这些生活片段或许可以让我们想起一些事……
这是一个小广场,四周被高楼围着,广场中有几件运动器材和一套石桌,晚饭后总有两三个人会到这来锻炼。一切都很宁静。
这时,一对母子也来了。值得一提的是,他们是猫,一大一小,全身雪白但又带有几分土色,大的带着小的悄声无息地来到这个广场上,转悠几圈后,在一个有太阳斑驳的空地上停了下来,大的横躺着,小的则偎依在大的怀中——没错,她在喂奶。
猫母亲或许是太累了吧,躺在地上闭着眼睛,但人世的险恶却逼迫她的耳朵不时地左右摆动。小猫呢,或许太饿了吧,谁又知道她们这几天是怎么过来的。只有被人遗弃的宠物才会自己出来觅食,也只有被人遗弃的宠物才有独自在钢筋混领土丛林中生存下来的智慧和勇气……
每当有人从她们身旁经过时,猫母亲就会发出警告:“喵…喵…”声音很低,很疲劳的样子,却依旧没有失去猫叫的柔和。当然,其中也有警示的成分。一位大学生经过发现了她们,故意吓唬了一下,母子们便被迫躲进了草丛中,一切归于平静后才出来……
黑夜正在悄然临近……
又过了不久,一辆出租车在一旁戛然而止,车上立马下来一个30来岁的女人。一下车,立马拿起手机:“喂?!爸!你们在哪?!我已经到了,怎么没看见你们?!”高跟鞋所发出了的“哒!哒!哒!”的声音似乎不怎么把那无力的祈求看在眼里。最后,那个女人带着一家扬长而去,一家人团聚了,可还有一家“人”没有团圆啊……就连“人”在哪也不知道……
当时间平息一切后,正在小憩的猫妈妈突然睁开眼惊恐地望着四周,又做噩梦了吧,上帝在休息时也不忘折磨这对母子。为了生存,一切都为了生存,今天结束了,明天呢?
600字随笔篇2
春天到了,春姑娘把大地装饰得五彩缤纷,给大地母亲织了一件漂亮的外衣。大地母亲欣然睁开了眼睛,万分惊喜地望着春姑娘那孝顺的女儿。在这美好的季节里,人们大声呼喊“春天来了,快到公园踏春去呀!”
我也随着妈妈到龙山公园踏春:春天在哪儿呢?一路上,我睁大了眼睛,惊奇地四处张望。
啊!春天在柳树上,柳树的枝叶被微风和细雨在天空中打下的染料给染绿了,一个个绿芽苞悄悄地爬满了柳树的枝条;春风把柳树的枝叶吹开,轻轻地一摇一摆,它像是一位理发师,在用一把巨大的梳子和剪刀为这位小姑娘整理秀发;我看得入神,情不自禁地背起了唐代的诗人贺知章的两句诗:“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呵,春天还在花坛里。花坛里有许许多多的迎春花,棕色的枝干上有许许多多的黄色的小芽苞,有的还是小小的花骨朵,像是一个个怕羞的小姑娘,有的是已经开了,向人们展示自己的身姿,还有蜜蜂和蝴蝶在中间上下翻飞。人们都争着观赏这一番有趣的景象。
呀!春天还在许多小精灵上。燕子从南方飞来,在人们头顶上唧唧地叫着;有的燕子在空中翩翩起舞,像是在向人们表演它精妙的飞行技术,有的飞倦了,落在电线上,像一些音符。小朋友都追着燕子奔跑,叫着,“燕子来了,快来看呀!”龙山河里的小鱼儿也高兴地探出水面,赢得了人们的一片掌声。
春天是多么充满生机啊!俗话说:“一年之季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我们少年儿童应该在这样的季节里抓紧时间,努力学习,长大为祖国多做贡献。
600字随笔篇3
清明时节,又来临了,我呆呆地望着天空,不禁又陷入了对外公的怀念。因为在我那绚丽多彩的童年生活中,外公给我的印象太深刻了,外公给予我的爱实在太多太多了。
我依旧记得,外公的那张脸和那双手,那张布满皱纹而又充满精神的脸和那双苍劲有力却又突兀着青筋的手,它们曾经和外公一起……
儿时,我一直都是被外公外婆拉扯大的。常常随外公外婆起得很早,老是做在一张小木凳上看着外公扫地。外公拿着一把扫把在街道上扫,我呢,就拿着比自己矮一点儿的扫把乱舞,常常弄得到处都是灰尘。外公性情温和,也不说什么,只好一遍遍地扫,毫无怨言。那时侯,我还小,看到外公天天清扫街道,不禁也有一些纳闷,常常扯着外公的衣角,略显淘气地问:“外公,为什么,你天天要清扫街道呀,你又不是清洁工?”外公也就朝我一笑,继续扫地了。我看着外公的笑容,也就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还不时“噢”几句应声。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久而久之,外公清扫街道的原因我也清楚了,心底里对外公也不免产生了几分敬佩。
一次,冬天时分,天气寒冷,我刚起床下楼,又见外公在扫地。我走出去,坐在门口的小板凳上,托着下巴呆呆地看着外公,过了好一阵儿,外公才见我坐在外面,立刻把自己身上的棉袄脱下来,给我披上。我当时再看外公的时候,发现他的手已,冻得通红,嘴唇泛青,可那时外公已经在扫地了……
外公,又一年的春天到了,您喜欢的桃花又开了,散发着泥土的气息,您,可闻到了它们的芬芳,感知到了有个童稚的心灵在呼唤您,在呼唤您啊!
现在,虽然外公已经不在人世,但外公的音容笑貌却时常在我的脑海里浮现。因为,外公给我那无私的爱实在太多了,他那勤劳朴实的形象给我的印象太……太深刻了!
600字随笔篇4
当每一座春山在被数度春雷撼动后恢复幽远昂然的仪态,当每一簇山花在沐浴了整个节令的春雨后对着春日晴空尽情舒展笑颜,一切都在意味着:清明节已经到来了。这个延续着漫山素旗、遍地风烟节日景调的时令,已经在农人的期盼中如期而至,而我的乡亲们,应已在田间地头拄锄而立,悠然顾盼,掐指数算时令的推移。
这是个不一样的节令,在久远的岁月中,清明节,永远挂系着人们一种特殊的情结。每年这个时侯,无论是殿堂人士,还是乡间俗子,都会用一种相同的方式来诠释这个传统佳节。小时候,我乐意跟随大人在晚春时节来到荒草丛生、坟头罗列的山脚下,怀揣着一兜炮仗,只等大人一声令下,就可以纵情玩耍。而年幼的我总是纳闷:大人们在焚香点蜡的时候,脸上的表情总是出奇的静默,有的口中还念念有词,样子十分滑稽。更有噱头的是,大人们在烧完一通纸钱之后,居然双手合十,低首垂目,三三两两地鞠躬起来。那时候,清明节扫墓对我来说,只不过是一次愉快的踏青,一日充满乐趣的春游。后来,我渐渐地长大,清明节还是一样的清明节,山脚的坟头依旧,父亲的脸上依然充满虔诚,大人们仍旧一如既往的低首鞠躬,而我却懂得了:这真的是一个特殊的节日,这漫山遍野的纸旗和随风散逸的风烟,寄托的是人们内心一种认祖归宗的情怀,大人们口中有趣地念叨和他们“十分搞笑”的鞠躬动作,寄托的是对逝去的先人深深的怀念,流露的是那种最虔诚最质朴的感情。我照着父亲的吩咐,插上香杆,点上蜡烛,也第一次面对着先人的碑刻,音容整肃,双手合十……
如今,已长大懂事的我,在清明节日里,再次进山扫墓。一路上,乡亲们手提祭品,流目四顾,而走在一旁的我,忽然有了更多的感悟:他们的目光搜罗在庄稼地里、山野深处,他们不是在观赏风景,而是在搜寻先辈的脚印,这里漫山遍野,一定还遗留着先辈们深山打柴、野地开荒时走过的步子。而眼前的父老,正是在这一年一度的节日中,携子携孙,迈着和先辈们一样深重的步子,来到这荒山野地,面对重重丘坟,做一次最虔诚的祭吊和祷告。除却一如既往的摆祭品、插纸旗、放鞭炮,我的父老乡亲,摊开族谱,向坟台旁边的年轻后生讲述着先辈的辛酸、艰难与荣耀,此时,父亲口里滔滔不绝,脸庞映着火红烛光,神色间充满了无边的慷慨与自豪。
扫墓归来,儿童们跳脱雀跃,大人们也一路谈笑风生。父亲悠然回望,风烟散尽,山郊渐远,他的目光变得愈加幽远和明澈,心里似乎充满了踏实。也许和父亲一样,人们都已经自信,辛勤地劳动,加之先辈们的佑护,一切都充满了希望。清明节过后,不会再是青黄不接的节令,而是农人们精神十足,准备付出更多劳动的火热旺季,再就是硕果累累的黄金季节……
600字随笔篇5
在盛夏浓郁的阳光中,又一个暑假翩然而至。
正准备挥霍掉这个无聊的暑假时,我打开了学校专题网站。“三会”?两个结构简单却异常醒目的文字莽撞地冲入眼帘。于是,在父母的协助下,我拟定了一份暑假生活计划表。从此,我告别了那个一度是无聊代名词的暑假,假期生活焕然一新。
清晨,9个小时的充足睡眠后,我起床按时吃完丰盛的早餐,开始新的一天。
清晨微蒙的薄雾度着淡粉,阳光睡意朦胧地扯起一片朝霞。我乖乖地呆在家里,抓住清晨的宝贵时间学习,分阶段保质保量完成暑假作业,并复习、预习课本知识,偶尔做做各种参考资料。有时忙里偷闲抽出空听会儿音乐,画些画。累了,就泡上一杯茶,临窗而坐,看窗外葱翠绿色,娇艳阳光,几只蝴蝶从墙边的爬山虎掠过窗户。
晚上,饭后半小时,我和家人一起行至香山,在山上散步。夕阳下葱翠的树木吻着淡淡的余赭,林间的蟋蟀弹着动听的曲子。我们边欣赏宜人的景色,边开怀畅谈。我将白天的读书心得向父母回报,或是背诵几段白天攻克下的课文。有时和几位老人一起聊聊天,散散步,听几曲京剧,看见老人慈祥的脸庞,我总不禁开怀。或是在山上慢跑,看两边缓缓后退的树木和渐渐远去的鸟鸣,到了山顶,大汗淋漓却异常开心。回到家,上会儿网,回到房间,我就开始复习回想白天的学习内容,并作适当总结。十点左右,安静的夜里,我抱着枕头在如水月色下,甜甜入睡。
双休日,父母会带我游玩公园。观一山林,赏一池水,踏一地青,跑几回步,听几曲鸟鸣。坐在一个幽静的地方,我看几页散文集,顿时心神皆融于自然景中。
于是,一个暑假在充沛的快乐中缓缓走过。
600字随笔篇6
这样一个安静的夜晚,窗外隐隐约约听到汽车呼啸而过的声音,城市里的灯光很亮,月轮已经藏匿到云彩后面去了。在一个人的时候,总会有各种各样的思绪涌上来,像海潮逐渐冲刷着沙滩。
我不知道人与人之间的悲欢是否真的从不相同,只知道巴别塔在人与人之间不仅仅是语言,还有心,还有阅历,所以人们就算是手拉手也无法心连心,而且握紧的手也常被时间和距离分开,你本来就不该期待那么多。即使妹妹在冥冥之中早有安排,那也只是他玩笑一般的隐喻和字符。明知道没有意义,还是有时候不可避免,活在惶惶不安当中。
其实完全的未知反而让人不知道该怎样恐惧,只是一方面看到了真相的冰山一角,就像揭开了一幅画上面的.一半蒙布,那样被撕裂的一脚向你预示着什么,可是你又没有办法清清楚楚看到哪些未来,因此就不得不自己去猜测,并且在猜测当中惊惧恐慌。曾经很多次期待着,祈祷着,希冀着能够有哪怕片刻的宁静。所谓的岁月静好,究竟在哪里总是有一桩又一桩的灾难?即使没有大起大落,和惊涛骇浪也足以拒岁一个人的防护。总是被无穷无尽的痛苦所折磨着,疼痛如影随形,可是就算自己说着已经习惯了一个人,哪里会真的因为经常疼痛而习惯呢?并不会因为这个疼痛总是在困扰着我,下一次发作的时候就会显得和缓一些。
已经习惯越来越多的时候保持缄默,因为有些事情本来也不适合分享与别人,那些永远属于自己世界之外的他者,就像套着玻璃容器,永远也走进不了我所在的地方,所以说又和他们共享什么呢?即使是能够分享,也无法分担,所以就选择了沉默,以沉默内倾的方式,独自去咀嚼和品味。
600字随笔篇7
坐在书桌前,手捧着一本自己最心爱的书,渐渐开始阅读起来。
风吹过窗边的桂花树,带了一阵阵清新,时不时还有小鸟的乐声,树叶的伴奏声,构成一首奇妙的乐章。好久没有这么轻松、愉悦地阅读一本书,在学校期间,没有过多的时间去阅读课外读物,每天过着三点一线重复的校园生活,既枯燥但又有意义。
窗外的阳光懒懒地洒进,纵身一跃,便跃到了我的眼前,在字里行间中最为耀眼。早晨的朝霞金灿灿的,与黎明前的天空分割出一条诱人的分界线,与飞机的尾烟构成一幅多彩的图画;大雁依旧南飞,寻找它们冬日的归宿。
书中的小人物仿佛从纸上跳跃出来,深深地印在脑海中,他们正在欢快地舞蹈着,伴随着优美的乐曲,轻快的步伐。犹如隔离了城市的喧嚣,空气中弥漫着香味,这一天,在书中过去了。
夜晚,夜空中繁星点点,皎洁的月光照亮了书桌的一角,继续读着白天还未看完的书,累了,困了,抬头望一望夜空,星星在陪伴的我,月亮照耀了前方黑漆漆的道路,为晚归的人们点亮了一盏明灯。手指在书间划过,好好享受着假期带来的愉快,真的从未如此放松过,这感觉,太美妙了。假期结束的临近,不得不暂时放下心爱的书,投入到收假的状态来,迎接着新一轮的挑战,渐渐缩短与他们的差距。
此时,微风拂过带了一丝的寒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