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是日记篇1
读哲学并没有解决那些困惑和烦恼。不过,这些问题和困惑也逐渐清晰起来。其实也不必去刻意去解决,一切随它去吧也许是最好的解决方法。去理解世界上令人痛苦的那些东西是正常存在的。趋乐避苦是人的本性,可怕的是那些甜蜜的痛苦,每次回忆如饮鸩止渴,每回忆一次多了一份甜蜜,也增添了一份痛苦,每次也控制不住去回忆。
开始时,我也曾预料到各种结果,每次都已一个局外人看待这些结果,感觉哪一种都可以接受。可当时却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与日俱增的那份情感,使得最后的哪一种结果都使人无法接受。这份情感现在看起来的最优解仍然是我找到恰当的时机离开,从此没有从此。但是我每次总是下不了决心,直到越陷越深。这也是我一直以来的矛盾,最根本的原因是我没有充足的把握保证一个好的结果。一方面,当前的离开会对你造成伤害我每次都不忍心,另一方面,未来幺幺无期,我不想拿你的青春去赌,造成更大的伤害。这些我也曾说过,但最后也不了了之。但这些也无法逃避,终于我发现了转机,我感受到了你的些许失望,最终我选择了我认为恰当的时机离开。当时种种渐渐模糊,只剩下那笑容越来越清晰。越是不想去回忆,越是能想起,不去想,又怎能忍得住呢?真是可悲啊!表层的原因和结果大概如此,至于更深层次的东西还需要时间。
可幸的是,每次写点东西或者有意无意的彼此聊聊天,这些情绪总能得到缓解。其实,只要有一方坚决的放弃,就可破解这个死结,又或者另有其它转机也说不定,这种无法预测也深深吸引着我。多年之后,回首往事,也许这些都是一个尴尬而可笑的笑话而已。
随笔是日记篇2
近年来,电脑逐渐得到普及进入到各家各户。渐渐地,电脑普及的弊端越来越明显。许多家长开始担心自家孩子受不了电脑游戏的诱惑,整天将心思放在游戏上,荒废了学业,甚至开始变坏。
不可否认,电脑的普及给人们带来很多便利,但如果家长们的担心都变为现实,那就太糟糕了。现在,这是不可能的,但有谁能保证直到未来都不会发。
现在有电脑家的孩子大多信誓旦旦地向父母保证会用电脑好好学习,但真正做到的又有几个,占的比例有多少?过不了几天就开始用电脑聊天玩游戏,学习成绩开始走下坡路,但此时,孩子的眼中不再有成绩这回事,开始堕落,人生之路就此改变。原本宽阔平坦的大道变成了荆棘满布的羊肠小道。他们中毒太深了,即使想改也很难。
不仅如此,社会上常出现大学生连几个简单的汉字都不会写或写错别字。因为人们对电脑依赖太深了。用电脑他们不用记哪个字怎么写,只要记住读音就行了。
而且在网上出现了许多让常人摸不着头脑的语言,如:886和酱紫。第一次听到的人根本不知道什么意思。而且这些语言开始渗入日常生活,同学之间说886表示再见等等诸如此类的。
到底是谁错了,导致这样的结果。电脑?电脑本身并没有错,它不过是人们创造出来为人们服务的'工具罢了。那是发明电脑的人错了?也不是。当初第一台计算机是为了人民方便计算而问世的。其实,错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因为你无法抵挡电脑游戏,上网聊天的诱惑,因为你太过与依赖电脑。
只要每个人都能自制,不全靠电脑,肯动手自己实践,电脑的弊端也还随之减少。
随笔是日记篇3
光阴似箭,从懵懵懂懂到忙忙碌碌,我,已经是一名高二学生。
高一的时候,虽然是学习八门功课,但我就是觉得很轻松,没有想象中的糟糕。以前有很多“前辈”告诉我说,高中的三年,是人生中最黑暗的三年。没想到,黑色的高中也不过如此,我照样可以过得多姿多彩。高一的快乐时光,一转眼就过去了,那么多美好的假期,那么多开心的聚会,就像是昨天刚看过的电影,欢笑泪水都还历历在目。高一,就是欢乐的天堂!
随笔是日记篇4
盛夏,清风徐来,月升东山。老槐树上虽然没有小喜鹊,但知了却不停地名叫着,鱼塘里蛙声大作,动物的叫声编织了一首新的交响曲…… 街上,乘凉的人很多,男女老少,三五成群,还有小朋友呢!老爷爷们拿着烟斗,胸有成竹地谈论着今年的收成;老太太们轻轻地哼着催眠的歌谣,不停地拍着怀里甜睡的宝贝孙孙,姑娘小伙子们正在争论着什么,时而发出阵阵欢声笑语;那些天真无邪的儿童,正在追捕着繁星似的萤火虫……
郊外,碧野、群山、树林、溪水、稻田,在月亮下显得格外的清晰、壮观。 啊!夏夜的田野啊,宁静安逸!到现在,我才明白“人生难得几回醉”这个句子的意思,大概这农家的生活就是一樽醇美的浓酒,有谁能够不醉呢?
随笔是日记篇5
“耶!”大家“乐楠组合”手捧证书,用相机记录下这美好的一刻。这本证书可不容易,它是“国际青少年时尚舞大赛”浙江总决赛的银奖证书呢!
回忆暑假中的那次比赛,真是紧张激烈。中午,我和乐乐就开始了忙碌的排练,练着练着,发现有的动作还不够默契。大家急了:立刻要比赛了,如何解决?幸好老师来了,她耐心细致地给大家纠正动作,终于在赛前顺利地完成了排练。
离比赛只有一个小时了!我闭上双眼,仔细回忆着每一个动作。忽然,我灵光一现,有了一个新的想法。我把我们的想法告诉了乐乐,她很赞同我的看法。大家两个融入我们的理解又练了一遍,信心大增,相信大家的舞蹈肯定能获奖。
钢琴声响了起来,大家伴随琴声缓缓地走到舞台中间,仿佛在苦苦探寻他们,那空虚的眼神表达了无尽的思念。就在这个时候,音乐忽然变得激烈,大家的舞步也变得张扬奔放。糟了,我跳错了一个动作,乐乐仿佛心领神会,立刻跳到我身边,弥补了我的失误,并给了我一个安慰的眼神。我一下子就领会到了她的意思,跟她换了个地方,终于转危为安。“哗——”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当大家上台领奖时,母亲为大家记录下这个光荣的时刻。
随笔是日记篇6
有时,适当的逼自己一把,也是可取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如若怕别人瞧不起,自己就必须变得强大、有实力。如果你选择读书,那么上大学(考好大学)才是你人生的归路。不管路途有多艰辛,那都是你自己的选择,所以既然你选择了远方,那么风雨兼程你也必须向前走,只有超越了自己、打败了自己,你才能战胜你的对手,走在他的前方。
也许老师说的是对的,成绩都是逼出来的。亲爱的自己,请你别再沉迷于手机qq、别再沉迷于手机微信,虽然在那里,你同样可以获得知识,但是过分的沉迷,只会让你跌落峰谷、折段翅膀,你是一只自由的鸟,没了翅膀你还能飞翔吗?你那凝望的眼神告诉我,没了翅膀你将不能飞翔,所以请你不要过分的沉迷,不要时刻放纵自己。适当的逼自己一把,你也一样可以跟他们一样很出色。
你还记得你的高考目标分数吗?520。它并不难,难是难在你无法坚持,难是难在你的意志不够坚定,难是难在你没有自信。
亲爱的自己,抛开过吧,不管曾经你的成绩有多么糟糕,只要你肯抛开过去,从新开始,你也一样可以跟他们一样成绩优异。亲爱的自己,请别去羡慕别人有什么,因为他们的成就都是他们日夜劳作而得到的回报,天下无免费的午餐,所以只有努力的人,才能得到相应的成果。
追梦的路上,我希望你能够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为之付出。虽然说付出不一定有回报,但放弃是一定没有回报的。所以,加油吧,少年!
随笔是日记篇7
夜,深了,可时不时的炮响和礼花却为黑夜划出了几道亮丽的景象。
这是除夕之夜,呵!这是一年中多么让人难忘的时刻呀!在这一天,我仿佛可以抛开学习、去掉烦恼,尽情地自由地洋溢在新春喜悦的气氛中。
这是一个多么令人陶醉的时刻呀!看远处的礼花是多么的耀眼,多么辉煌,多么灿烂夺目!可是它的时光是短暂的。只有那么一瞬间,也许还没有被我们看清,它便已经消失在天的那边。
是呀!人的生命何尝不是这样?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那朵朵礼花不是在诠释着人的一生吗?
在这一刻,在这特殊的一刻,我们有多知道了什么?
随笔是日记篇8
又到了四年一次的军运会,这是我们武汉市第一次申办成功。作为武汉市的一名小学生,我感觉很光荣,很特别,因为军运会体现了军人叔叔的体育精神,展现出创军人荣誉,筑世界和平的理念。作为城市的小主人,美好未来的建设者,我们应做到迎接军运会,创造新环境,争当文明小学生。
我最喜欢的兴趣爱好是画画,于是我画了一副关于军运会的画。老师告诉我们武汉的标志性建筑有黄鹤楼、电视塔、长江大桥、武汉大学的校门、还有丹顶鹤……还告诉我们军运会的吉祥物是兵兵,它是以被称为“水中大熊猫”和“水中活化石”的中国一级重点野生保护动物中华鲟为原型设计。我画了一个手拿火炬的兵兵,这代表着团结,还画了一个打乒乓球的兵兵,这代表着运动,它们在大自然中感受着美好的空气。
爸爸告诉我军人生来为使命而战,为荣誉而战,无论赛场还是战场,他们都永争第一永不言败,用挥洒如雨的汗水,百折不挠的精神,书写着军人的誓言。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认真对待每件事情,从小事做起,发扬主人翁精神,说文明话,做文明事,为军运会增光添彩。
随笔是日记篇9
8月5日星期六雨
南京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城市,这里的景点有很多,而且也会有很多的美食等着你来品尝。
暑假接近尾声,我建议全国的小朋友来南京玩一玩,放松一下心情,在这儿,我给你们介绍一下南京的著名景点和南京的独有美食。先来说说景点:如美丽的“南京眼”、令人疑惑的“鬼脸成”,风景名胜“中山陵”、还有拥用各种美食的“夫子庙”。先来说说南京眼吧,南京眼位于青奥轴线中轴跨越南京夹江,终点在江心洲青年森林公园内。那里的夜景特别的美丽,五颜六色的灯光,聚合在一起,照耀着南京眼大桥。整个天空都被美丽的灯光照亮,很是好看。到了晚上,人特别的多,男女老少一起来到了这里,有的散步、有的作画、还有的在运动,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奥青的运动主题桥,格外的耀眼。还有夫子庙,来南京一定要去夫子庙,那里有各种美味的小吃,你可以一边走一边吃,如美味的鸭血粉丝汤,一碗粉丝汤有很多东西,如入口即化的鸭血,细腻的粉丝,会让回味无穷的。再点一份美味的小笼包,是不是看到这里已经开始留口水了呢!下一站,你可以去南京的海底世界游玩,那里有满口尖牙如匕首的大白鲨,有变化多姿的软骨章鱼,还有海洋中的巨型霸主蓝鲸。
其实南京还有很多的美丽景点,我都没有介绍,那要等你来自己去了解。
随笔是日记篇10
前几天,下雨了,我只好冒雨上学。那雨中的美丽景色我永远也忘不了!
那天,我独自一人走在街上,感到十分寂寞,不过,一会儿,我就被这雨中的朦朦胧胧的美丽景色吸引了!雨珠像断了线的珠子,滴滴答答地落下来,和那汽车的车笛声,组成了一支动听的交响乐。人们一把把拿着五颜六色的伞,在街道上走来走去,像是一朵朵美丽的花儿在晃来晃去,大地像是披上了一件花衣服。地上已经有了一滩滩水,从远处望去,就像是一条条小湖,走近一看才知道,原来是一滩水,真扫兴!
这雨中的景色实在是太美了!我永远也忘不了这件事!
随笔是日记篇11
2020年即将过去,即将到来2018年的春节,看到街头巷尾忙着打年货的人们,我不禁想起去年的春节。
去年三十的那天,一大早我们就到奶奶家,与奶奶爷爷一起欢渡春节。到了奶奶家,我和爸爸贴春联,妈妈和奶奶在厨房准备美味团圆饭,爷爷在打扫卫生。外面不时传来阵阵噼哩啪啦的鞭炮声,家家户户都忙着粘贴迎新春的祝福对联。有的家里还挂起了大红灯笼。到了晚上家家灯火通明,喜气洋洋,处处洋溢着节日的气氛。
奶奶和妈妈把美味的团圆饭做好了,大声吆喝:“吃团年饭了,吃团年饭了。”我们赶紧围上来,阵阵香气扑鼻而来,让我垂涎三尺,忍不住拿了一只鸡腿放到嘴里,奶奶笑眯眯地说:“小馋猫!”吃完饭,我们全家一起放烟花,开家庭联欢会,每人都要表演节目,完了再去看春晚,等待新年的到来。一家人有说有笑其乐融融,享受着节日的快乐。虽然是去年的春节,但却永远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那欢乐的情景,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回想起去年的春节,那是多么的幸福,多么的美好啊!想到今年的春节,心里有些酸楚。因为去年过年以后,奶奶的身体日况愈下,最后离开了我们,去了另一个天国。不知道她在那里好不好?想到今年的春节,我更加想念奶奶。奶奶的音容笑貌,永远留在我的春节回忆里。奶奶,不知道您在那边有没有春节呢?到时候,就让烟花把我的思念和祝福带给您吧!
随笔是日记篇12
书,是人类知识的源泉;书,是人们精神的食粮;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我最亲密的朋友,我和它的故事真是无穷无尽啊!
记得小时候,我趁爸爸不在家,蹑手蹑脚地爬上柜子,“偷”了一本原装《西游记》。那本书又厚又重,书页泛黄,封面上用繁体字写的标题让我眼前一亮,情不自禁地喜欢上了它。于是,我偷偷地看了起来。打开书,里面的字又密又小,还有一大堆古诗文和什么“之乎者也”的句子。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看不懂。我不甘心,再次把头埋进那蚂蚁大小的字里,继续苦苦钻研,装模作样地看。等爸爸回来,我问:“为什么我看不懂这本书呢?”爸爸说:“你还小呢,不明白的。”可我是牛脾气,死缠烂打地要爸爸给我买一本《西游记》。爸爸经不住我的大吵大闹,乖乖地“束手就擒”,给我买了一本彩色注音版的《西游记》。
现在,我已看了许多散文、小说集、童话集。只要一拿到书,我就如饥似渴地读起来,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贪婪地读着每句话、每个词。只要一有空,我就拿起书,手不释卷,享受着读书带给我的乐趣。
“一日无书,百事荒芜。”这句话说得好。书就像一座灯塔,为你照亮宽阔的人生之路;书就像一把钥匙,为我们打开知识的大门;书就像一位良师益友,与他亲密交谈。
随笔是日记篇13
“巴甫洛夫很忙,巴甫洛夫正在死亡。”在生命弥留之际的巴甫洛夫依然沉浸在繁忙中,这不禁使我感到好奇:“忙些什么?”
忙,他在忙,他正在忙着。他忙着为一生所沉醉、所奉献的事业再写一篇论文,再做一项研究,除此之外别无他念。忙中照出勤奋、超然、无私。
我的生活也充斥着“忙”。当早晨第一缕阳光大方地洒落,进校刚入座,我便开始忙碌。喧闹的教室里串连着收作业的声音。面对这样的环境我也无心学习,“忙”着谈上两句,满肚子言语,似乎肚里波涛汹涌,惊涛骇浪。便以“忙”为借口,将任务开脱了。
想写会儿奥数,正思索着,“快交作业,就差你了。”我又碌碌地翻出作业,给组长。想要动笔,同学又问“哎,昨天作业是作文吗?”我无心回答,在这样的环境下,我感到懊悔,无力焦急。周围不知原因,不由分说大叫起来,开始惹事。神似炸毛的公鸡,打起来了。弄得混乱不堪,心神不宁。
思绪又乱了……
这时候,老师悄然摸进,早自习开始了,数学老师开始授课了,还没从混乱的状况里出来,迷迷糊糊,昏昏沉沉,课上做了很多题,留了很多作业。
铃声响起,做体操,下雨,所以在室内完成。
广播声很大,周围很闹,我也随即讲起了话,这也许是:近墨者黑吧!回神过来,又失神而去。
时间一次次流逝。
晨会课老师讲着事情,我写着作业,像又要怨着环境所扰。是,我们很“忙”。
但——我们都忘了打铁须自身硬,成功的人不会被埋没,不努力不成功。
巴甫洛夫很忙,我也很“忙”,对比之下,问其价值,心知肚明。
我想,从现在开始必须要真正忙起来,努力起来!
随笔是日记篇14
昨天清晨,我们背着书包走进教室,就惊奇地发现讲台桌上摆放着一盆不知名的花,它是什么花呀?我的心里充满了疑惑。
下课了,我急忙跑到讲台桌上,专心致志地观察起了这盆花。花的叶子碧绿碧绿的,叶子四周还长满了又尖又软的“钉子”,叶子的顶端还有许多花骨朵,花骨朵有大有小,颜色不一,有的花骨朵好似米粒般大小,有的跟黄豆般大小还有的呈椭圆形,透出了鲜艳的紫红色,饱涨的马上就要开放似的,这一定是一种非常漂亮的花。我在心里暗暗的想。
过了几天,花骨朵渐渐长大了,更蓬松了,而且还更长了。慢慢的,花骨朵从“小不点_渐渐成了一个“小战士”一朵朵都开放了,整朵花长得有点长,花瓣边缘是紫红色的,花瓣中心却是雪白雪白的,红白两种颜色使花变得更美丽了,花瓣里面还有一个嫩黄色的花蕊,一根紫色的花柱,可美丽了。我上前闻了闻,发现它是无味的,但是,它却经常“邀请”小蜜蜂来做客。不久,花儿全开了,远远望去,真像一个大花冠。最有趣的当然要数花谢了的时候了,花儿就像一个作战勇敢的战士转眼变成了一个白发苍苍,有气无力的老奶奶,真有趣。
后来,是老师告诉了我,这花叫蟹爪兰,我恍然大悟,蟹爪兰是最可爱的是最美丽的一种花,我爱蟹爪兰。
随笔是日记篇15
杂文和随笔的区别:
首先,表现在题材选取上:杂文取材多为抨击时政、针砭时弊,往往是小中见大;随笔在取材上比杂文要软淡一些(多为二、三流题材),往往是小中见趣。其次,表现在笔调区别上:杂文犀利,常常寸铁杀人,当头一击即制强敌于死地,诚所谓嬉笑怒骂,皆成文章;随笔则较为闲适,常常从容道来,温文尔雅,总不失绅士风度。另外,还表现在语言色彩上:杂文多用讽刺,比较辛辣;随笔推崇幽默,较为惬意。总之,杂文和随笔是十分亲近的两姊妹,在思想启蒙上曾并肩作战,而在阶级搏杀中又两相生分。实际上,随笔顺理成章地只能归属于杂文,它们的共同性(如重说理、讲个性、富理趣等)远远大于差异性。甚至不妨这样认为:杂文是硬性随笔;随笔是软性杂文。二、随笔和散文的区别随笔主理,是说理的,呈讲谈色彩,较为冷静;而散文主情,是抒情的,呈自由色彩,较为热烈。随笔面向人生,咀嚼人生况味,重哲理感悟;而散文面向内心,剖露人性奥秘,重生命体验。随笔讲求文化品位,读之能增人智慧,令人玩味不尽;而散文崇尚人性深度,读之能开启性灵,使人净化灵魂。祝愿随笔在文体复兴中得到日益兴隆的长足发展!企望散文在文体净化中得到除旧布新的真正繁荣!
笔者在网络上经常听到有人问随笔和散文的区别到底在哪里?我现在真是迷糊得很啊!而且不止一人发出这样的疑问。这说明随笔与散文的确不大好区别。因为中国小说、杂文、随笔都是从散文中分离出来的。小说分离得早些,其次是杂文,随笔晚些。近代西方随笔的传入,中国人才把散文中比较随意性的那部分文章分离出来,作为随笔称呼和使用。
所以到现在为止,散文与随笔仍然是放在一起,是一个文体范畴。各大站开办的栏目,也往往把散文与随笔放在一起叫散文随笔,很少有把它们分开的。个别的有把杂文随笔放在一起的。理论界也总是把随笔称为大散文的一种。因此,读者容易把它们混淆是可以理解的。
关于随笔的准确概念。辞海的解释是:随笔,文学体裁之一,散文的一种。随手笔录,不拘一格的文字。中国宋代以来,凡杂记见闻,也用此名。五四以来,随笔十分流行。一般以借事抒情,夹叙夹议,意味隽影为其特色。形式多样,短小活泼。其它的各种解释可以忽略不计,因为一人一个说法。再说,随笔何时能够彻底从散文中脱离出来,也要看随笔的发展程度,现在不好下结论。
随笔的特征,也是众说纷纭,笔者认为,从形式上来看,基本上还是以辞海的解释为准。随笔随笔,第一是随意,第二是笔录。也就是随时笔录所感所想所思的文体。从所反映的内容上来看,思想性、知识性和社会性是它的本质特征。有的人从随笔作家的思维方式切入,提出非系统、闲笔、机智、反讽、诙谐是中国现代随笔艺术表现形态的五个审美特征。这是从其表现手法来概括的。还有的人认为思想性是随笔的核心,随意性是它的外在表现。这些说法都可以理解。于光远的解释是:随笔即自由之笔,自由则自在。这又是从其风格上来概括的。
随笔内部也分若干种。有文化随笔、经济随笔、哲学随笔、影视随笔、书法绘画随笔、读书随笔、闲适随笔等。如果从表达方式来分,又有:记叙性随笔、议论性随笔、说明性随笔、绘景性随笔、状物性随笔等等。
笔者喜欢随笔这种文体,定阅广东省办的随笔杂志多年。知道在这本杂志发表文章的多是一些思想家、学者或杂文家,例如:邵燕祥、朱铁志、牧惠、舒展、于光远、王开林、祝勇、屠岸、刘湛秋、范曾、严秀、马步升、章明等。这本杂志所发表的随笔,以思想性和知识性为主体,至于那些闲散的、经济的、影视的则很少发表。因此,随笔在知识界一直很有影响。我认为真正的随笔,就应该是这样的随笔,而不是把随笔搞得太宽泛。
在网络上发现,现在随笔越来越广泛,简直是泛滥成灾。一是好多作者混淆了散文与随笔的界限和区别,一篇文章在这个媒介叫散文,放到那个媒介又叫随笔。仔细想来,随笔与散文还是有区别的。散文重创造,允许虚构,讲究艺术的完整性。随笔较随意,议论性文字多,重在知识性与思想性的传播。二是把随笔搞得无所不能、无孔不入。宋代人说:凡有水井处,皆有人歌柳永词。现在是凡有文字处,皆有随笔存在。上至天文地理、人文社会,下至家长里短、鸡毛蒜皮、旅行集会等皆入随笔。特别是充斥各网站版面的散文随笔栏目,不论有无思想性或知识性,只要是发在这里的文章,统统是散文随笔。那些反映个人闲散生活的小心情文章,也归类为随笔,美其名曰:小资心情随笔或自由主义随笔。在当前火热的博客文本中,那些欲望的告白和内心私秘的揭示。或者苍凉直入人生,或者缠绵含蓄道出情怀。也都叫随笔。他们是在美国福克纳、纳斯科夫、北美马尔克斯、博尔赫斯、欧洲的普鲁斯特、米兰。昆德拉、杜拉斯、卡尔唯诺、奥威尔,中国的余华、苏童、王小波,日本村上春树、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文本文风侵染下成长的一代,多数是70年代后和80年代出生的新新类人。从而在文本的表现形式方面也呈现题材的城市化、工业化、后现代化,手法的多元化、实验化,个体化。有些女性直接受三四十年代张爱玲等人的影响,写出的闲适随笔,一般都是家长里短的私人生活或女性秘密,很少体现随笔的思想性与知识性的传播。所以,读起来有些软绵绵、酸溜溜、甜蜜蜜的感觉,提不起精神来。与近代史上那些大家相比,简直是风马牛不相及。
大家知道,70年代末,巴金在香港大公报开设随想录专栏,提倡说真话,用随笔的形式反思历史,反思和批判自己,开一代风气,为当代文学史树起了一座丰碑,也鼓舞了一大批文学工作者,奠定了一个时代的文学基调。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巴金随想录。冰心的随笔想到就写,密切关注社会进步,自觉担承起作家的责任,使随笔触入社会的变革,充当评议时政的角色。现在的女作家很少有这样的笔触,随笔局限于卿卿我我的'私人小生活的圈子,就减弱了随笔的思想性知识性特征。再拿孙犁来说,他的随笔,继承鲁迅以来的文学风格,直接参与和干预社会生活,书写时代的最强音,为新时期的文学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三位文学前辈站在时代高峰上的宏大声音,成为作家说真话的楷模,影响了一个正在巨变的时代。后来不少作家,正是受到他们的启迪,才加人随笔的行列,共同创造出繁花似锦的文学新天地。而现在的随笔却远离社会、疏远时代,作个人的无病呻吟。
我们知道,即便在西方文学中,随笔也是以思想性和知识性见长的。随笔开始于英国,也特别繁荣于英国。但是,那些写琐碎生活的随笔却流传不广,反而那些哲学家的随笔都被翻译到中国来。十八世纪后期,一位英国作家查尔斯兰姆写了两卷散文,题其书名曰伊里亚随笔。培根是英国的哲学家,也是写随笔的高手。培根论人生这本书,笔者不知读了多少遍,很受启发,也增长知识。十六世纪的法国人蒙田,也是著名的散文随笔大家。周国平写随笔就受蒙田的影响。在北京的知识界兴起的学者散文,如果归属的话,也只能叫知识性随笔。即以传播知识为宗旨的。所以,那些以模仿西方国家随笔写法的年轻人,不妨多看看那些大师的随笔。他们至少不会误导年轻人。当然学任何人都不能死吞活剥,照猫画虎,而是要吸取精华,剔除糟粕,在创新上下功夫。尼采目前很热,但是如果都模仿尼采,就会产生许多疯子或偏执狂。学尼采要学他对上帝的怀疑和宣判,以及他大胆的论证精神。
现在有人提出随笔要写生活常态,没必要担当哲学家的责任。笔者是无论如何也不敢构同的。随笔的社会性是不能抹杀的。随笔如果不表达思想,传播知识,不干预社会,那还不如笔记。何况随笔与笔记是有区别的,笔记是不加思考只记下所看所读的内容,由于来不及整理,只是原始的记录。笔记要想整理为随笔,那还要来一番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由浅到深,加工提炼的功夫。如果只记录个人小心情或小圈子生活,那还不如去写日记方便。日记的隐秘性也比随笔强。笔者的意思是说,随笔不宜写那些非常琐碎的日常生活,应该多写理性的思考和干预社会重大事件。因为随笔本来就是从散文中脱离而来的比较有思想性的那部分文章。
总之,思想性,知识性,社会性是随笔的本质特征。随笔从散文中彻底脱离出来,也只能是议论性散文那一部分可以实现,叙事、抒情的散文无论怎么样,也难脱散文的干系。这就是笔者对随笔这一文体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