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150字日常小事篇1
刚过完年,单位不是很忙,在上班的间隙去了单位附近的银行,想把儿子过年的压岁钱给他存在卡上。推开银行的门,吓了一跳,怎么这么多人?赶紧按了号,一看前面竟有18人在等候,没办法,只好坐在等候区的排椅上耐心等待。
银行内不时有窗口的叫号声响起,知道先轮不到自己,所以也没在意听。正在我愣愣的想着什么的时候,被来自02号窗口的争吵声所吸引。我这时才注意到02号窗口前站着一位盛气凌人的中年女子,旁边坐着一位70岁左右的老大爷。只听那女子说,“已经过号了,凭什么还要给他办理。我上次在你们银行办事,就是因为过了两号,你们硬是不给办理,还让我重新要了号”,“凭什么到他这儿,就不一视同仁了,要不就别这样规定,这算什么呀?”说话间,她把书兜狠狠地摔在窗口前的大理石台面上,愤怒的目光射向银行的.管理人员。再看窗口前,正准备办理业务的老大爷,戴着老花镜,脸上一副茫然的表情,口中念叨着,“我没有过号,我听到叫到我的号,就慢慢地走过来了”。原来老人的腿脚有些不便,听到叫号声,慢慢起身,再一步一步挪到窗口时,窗口内的工作人员已经叫了下一号,也就是那位伶牙俐齿的妇女,才上演了刚才那一幕。
银行管理人员赶紧上前解释,“对不起,是我们工作人员的失误,请您稍等,待老人办完就给您办。”“不行,我已经等了二十多分钟了,我还有急事呢,今天一定要个说法,不然,必须先给我办”。管理人员面露难色,有些无可奈何。这时,旁边窗口正准备办业务的小伙子站了起来,“大姐,你用我这号在这个窗口办吧,您不说有急事吗,这样争执下去,更会浪费你宝贵时间的,”“我多等一会儿没事儿”。
银行里的气氛好像被凝固了,静得连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得到。此时银行内所有的目光都注视着这个年轻人,他憨憨的笑了笑,冲大家点点头,仿佛在说,“没什么,这算不了什么。”
是啊,这算不了什么,可以说不值一提,就像我们在公交车上让座一样,那么简单平常。可就是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才能彰显出整个社会的进步和文明。如果人人都像那位妇女一样,我们的社会又将如何发展。我们一直提倡文明礼让,尊老爱幼,但不能只是呼声高,仅仅落实在口头上,而是要付诸在每个公民的行动上。做一个讲文明知礼让的合格公民,共同构建我们的和谐家园,应该从自我做起,从身边的点滴做起,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来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素质。
随笔150字日常小事篇2
“过年了!过年了!”我高兴地欢呼着。起床后,我和表弟给长辈们拜了年,长辈们给我了我好多压岁
钱。吃完早饭,我和表弟就玩了起来。不知不觉,到了中午,大人们开始包饺子了。
“包饺子。”我一听到包饺子,再也没心情玩了,拉起表弟就往厨房跑。到了厨房,我就拿起饺皮,和大人一起包起饺子来。我原以为包饺子是很好玩的。哎,真是不包不知道啊!
我先学着大人的样子,拿起饺子,放整整一勺子馅,然后捏好。哎,不好,饺子怎么开始露馅了呢?我只好随手拿了块饺皮,这补补,那贴贴,幸好没让饺馅露出来。再看看饺子,像们伤痕累累的士兵,又像们穿着补丁衣服的穷人。大家看了这个样子都笑了起来。
我不服气,吸取了上次的.教训,又包了起来,谁知这次包的更难看,像个饿了几天的人,又像个泄气的气球。
我灰心了,在这时,爸爸对我说:“失败乃成功之母,没有失败,就没有成功。”我听了,吸取了前两次的教训,又包了起来。爸爸又说:“你觉得这次能包好吗?”我信心十足地回答:“信心就是成功的一半。”,妈妈在一旁说:“那别人的指导和你自己的的努力,就是另一半。”。在妈妈的指导下,在爸爸的帮助下,在我自己的努力下,我终于学会了包饺子。
是呀,失败乃成功之母,信心就是成功的一半。
随笔150字日常小事篇3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我下午坐在院子里挺无聊的,这时候,宿舍楼上出现了一个一年级的小孩,他没去上课,对着我笑了笑,我问他怎么不去上课?他说老师说,想来就来,不想来就不来。说完后还笑了笑,我心想,这小孩还真是懵懂啊,昨天敏钊只是说不想来的一定要让父母知道,而且就得一直不来了,反而明确说明不能随意决定来不来的。我本来挺想让那孩子回去上课的,不过,后面看他开心的表情,觉得还是算了,毕竟已经放假了,孩子本来也挺想玩的,就让他玩玩吧。
这时候,我想起了我小学的时候。那时候的我非常贪玩,一年级第一个学期的时候上课经常开小差,就因为单纯地不想坐在课室里,以至于到了期末考试,还在懵懂地和老师说,我不想考试,想出去。到了五六年级的时候,课业变得更加繁重了,老师为了提高我们的成绩,逼着我们去上补习班,不去还得挨骂。我不想去,因为不想一周七天忙到只能休息半天,于是我没有去补习,然而老师却威压得很厉害。当她问我有没有去补习的时候,为了不挨骂。我只好撒谎了。小时候,我时常会想,为什么要读书呢?为什么只有读书,以后才一定会有出息呢?有段时间挺疑惑的,其实我挺爱看书的,只是不想坐在教室里而已。我还记得,我第一次走进学校的时候,内心是很琢磨不透的,根本不知道来这里做什么,为什么突然间就要受到各种约束呢?
想到这些,我不由得觉得,西坡村的小孩估计也有着和我差不多的想法吧,也许是因为父母的强制,又也许是因为学校的命令。毕竟放假了不能去抓虫打鱼,还得被我们管教。小孩都是向往自由的,被约束的感觉应该很不好。
当我正想着这些的时候,师姐上完课回来了,我对她说了说我的想法,她若有所思,不过没有回复我。
傍晚的时候,后勤组的人开始煮菜了。这时候,一帮五六年级的学生有说有笑地走过来,帮着后勤组的一起做菜,还帮忙给我们修水管。我打听了下,原来他们待会准备和要家访的班主任去其他同学家坐坐。这个时候,师姐走过来跟我说:我刚刚问了一些学生呢,很多都说是自己自愿来的,他们还挺开心地埃在炒菜那边传来一阵笑声。其中一个六年级的女生还嚷嚷着要让老师吃家里的菠萝。此时,炒锅旁边围了一圈的学生,看上去都没有要走的意思,脸上溢满开心的笑。
看起来,这些孩子真的`觉得在学校里才是一件更令人开心的事呢。我这时候,想起我们下乡之前,队长曾经说这里很多孩子都是留守儿童,平时挺寂寞的,要我们多陪他们玩玩。看来,农村的孩子和城市的孩子心中的世界是不一样的,留守的孩子和家里充满温暖的孩子心中的世界差距更大,对于这些农村的留守孩子们来说,学校是朋友聚集的最多的地方,所以这是最不寂寞的地方。相比于父母长期不在的家,应该也就是学校更能够给他们归属感了,学校就是他们第二个家。
我顿时觉得是我自己有些狭隘了,仅仅是凭借自己的经历,就去界定自己不熟悉的世界,也太片面了。世界这么大,充满各种色彩,于是,只有以开阔的心去面对,才能看到精彩的每一面。
随笔150字日常小事篇4
2月16日,我想拍一组特写的阳台花,因为好长时间没有用过“微拍”了,所以就按错了键,不想竟关闭了取景框。为了调出“取景框”,我摸索着按了几个键,都不行。虽然关了取景框后,也能摄影,但因为没有了明确目标,忽儿偏上,忽儿偏下,忽儿偏左,忽儿偏右,没有办法,只好拿着照相机去“求医问药”。
来到“乐凯冲印中心”,我问前台:“摄影师傅在上面吗?”
“在。”
我便移步里间。
上楼的.楼梯非常陡峭,又立又高,我艰难地、一摇一晃地往上攀,临到楼口,因为没了栏杆,只好用手撑着地板欲上二楼。
这种情况被摄影师看到了。他急忙上前搀扶着我,并问:“要照相吗?”
“不。想请您帮忙调一下照相机。”
“啥问题?”
我立即向师傅讲述了我将“微拍”按钮按错了,结果没了取景框……
他急忙让我坐下,接过我的照相机摆弄起来。摆弄了一会,调出了取景框。
“你看,是不是这个?”
“是,是!”
“你本来应该按上面这个键,结果却按下了下面这个键,锁住了,就没有了取景框。”他指着相机给我说。
“你试一试,看还有没有其他问题?”
我试着拍了几张,说:“没有问题了,谢谢,谢谢!”
我欲转身下楼,他立即上前一步,搀扶着我下楼。
我说:“让我慢慢来!”
他不依不饶,搀扶着我下了几个阶梯,我见有了栏杆,急忙说:“您忙吧,让我扒住栏杆慢慢下吧!”
他说:“让我扶着你下!”并赶忙先下一个阶梯,和我面对面,我下一个阶梯,他退一个阶梯,就这样,一直把我扶送到一楼下。
“谢谢,谢谢!”
“没啥,帮扶老人是每个年轻人的责任!”
我本来是找他调照相机的,他不但为我调好了照相机,还额外地把我这个腿脚不方便的老头子搀扶着下了楼梯。
这位乐凯年轻人的行为就种在了我的心里。
随笔150字日常小事篇5
于是,我渐渐学会了记录生活,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自己的,别人的,通通写到记事本里。有时候记录的太多太杂,要定期清理,于是我就把它整理成文字,一段一段汇成句子。
我大概留意了一下,一个人每天都会过大概至少20个红绿灯。有时候等红绿灯是一件很无奈的事情,但我等的时候大多不会看红绿灯还有几秒,我会更关注每个等红绿灯的人,从他们的眼神里我读到为什么会有红绿灯这种东西?为什么一个红绿灯要60秒?为什么会有汽车?为什么这些怨言。
还好,现在流行一个新趋势:凑够一拨人就可以过马路!
闯红灯的人们呐,请大胆往前走,宽敞的道路上走着走着就绿了!
我每天都离不开地铁这个交通工具,太阳升起的时候从家里到公司,星星亮起来的时候从公司回到家里。我发现我每次背着双肩包在地铁里过安检时对工作人员说,包里没东西时,他们还是会下意识的摸一下,不知是不相信我还是出于一种习惯?
走出地铁,抬头发现天已黑了,一如昨晚的星星仍挂在天空,高过头顶,高过路灯,明亮如初。
走着走着会邂逅街头唱歌的不知姓名的姑娘,唱着自己喜欢的曲调,却为博得旁观者的共鸣。恩,每天都是陌生的路人,熟悉的霓虹。我看到了她的艰辛,看到了她的潇洒,看到了她的帅气,我看到了她眼神里喜悦背后的落寞。我想到了城市的归属感这个不知何时被定义了的词汇。我仿佛看到了自己为了生活,打拼在陌生的城市,累了一天拖着疲惫的身躯匆匆朝家里赶去。
我和她有什么不同?无非是我背着双肩包,她背着木头吉他。
我发现自己时不时会很忧郁,我会躲到热闹的地方去回避,比如去有音乐的广场。广场上音乐很丰富,是上世纪90年代的歌曲,是杨钰莹,李玉玲们的甜甜的情歌。我会跟随大妈的脚步跳一会儿广场舞,但我会戴着耳机。
我从不会注意自己的脚步,我会把目光长时间停留在正在跳舞的大妈大叔的脚步上,幸好,他们并不在意。
我注意到一位大妈舞姿十分妖娆,我想如果大妈年轻20岁一定是位性感妩媚的小姑娘吧。我看到一个花心大叔,不停的换舞伴,不过他舞跳的是里面男的跳的最好的。我观察到有一位老阿姨坐在旁边的石凳上略张着嘴,微笑着在看,眼睛随着舞者的脚步移动。我瞅到围观的大叔们以羡慕的目光在看,但不好意思上前加入。
跳了大概不到两个小时,一位大叔扫兴地拖走了音响,这意味着活动结束了,道声再会,各回各家,各找各妈。但这时还有一些人恋恋的.舍不得走,似乎不尽兴。一位大妈还在向那位交际花大叔请教舞蹈的步伐,还有一些舞友在进行一些交流,貌似在说,今天我哪里跳的不好?
这里围观的人群年龄段是两个极端:奶奶和孙子,除了我。
我也回家了。
我家阳台对面就是消防队,每天都会听到哨子声,早上起床的哨子声,出操的哨子声,消防演练的哨子声,出警的哨子声,渐渐的哨子声也变成了每天早上我的闹钟铃声。
我想下雨天应该是他们最喜欢的天气吧,有一次一整天都没有听到集合的哨子声,没听到呐喊声,只有哗哗的雨,他们在干什么?
写了这么多,我发现我知道的太多了!
我在想,我知道的这么多会不会被灭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