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花散文随笔(精选3篇)

时间:2023-09-12 08:10:21 作者:admin

养花散文随笔篇1

中午我躺在床上午休,隔着玻璃窗向外望,只能看见高大的石榴树和挂满枝头的石榴花,仿佛它侵占了整个院子,占领了每一个角落。闭上眼睛,石榴花的影子又映入脑海。我不能入睡,开始回想这棵石榴树的来历和种石榴树的人。

石榴树是母亲栽的。那年我买了一座上下共四间庭院式的房子。爱好种树养花的母亲看后说:“这院子不小,种棵树好,春天可以欣赏花,夏天可以乘凉,秋天可以收获果实。”

“行,这事就靠你老人家了,种什么树你定。”我随口说道。

由于工作忙,这事我渐渐淡忘了。一天,我去新房处,发现一棵小树苗栽在西墙边。那是一个细细的'、不足一米高的小树,柔弱得好像被风一吹就要倒了似的。

“娘,院内的那是什么树?”我问。“石榴树,我托一位邻居从老家带的。”母亲说。

过了不久,母亲从小姨家又带回一棵小树苗。

“娘,咱院内不是栽上树了,你这是干吗?”我不解地问。

“原先的那棵,果小又酸。你小姨的这棵,果大还甜。”

“嗯,我知道了。”嘴里说知道,但心里却琢磨,这小小的树苗,怎么就看出果大果小、果甜果酸?

后来我才知道,原来母亲对小树的来历进行了多方考证,并对树叶、树形观察后得出的结论。

第二天,母亲把原先的那棵拔出,把新带回的这棵栽上。

自此,培土、浇水、施肥、修剪,母亲像照看小孩一样管护小树。

我的儿子能走路后,她经常带着孙子来,并对我说:“记着对孩子要管吃管穿,但要教育他们自小爱劳动、爱干活。”我一直把此当作教育孩子的真理,铭记在心。

小树在母亲的精心呵护下,一天天长大,一天天长高。母亲却一天天衰老。

七年后,石榴树已枝繁叶茂。春天开满了鲜花,夏天遮住了阳光,秋天果满枝头。她老人家的预言变成了现实,但她却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花开花又谢。每年石榴花开的时节,我就思念我那平凡、精心种养石榴树的母亲。

石榴花香,母亲最亲。石榴花美,母亲最爱。

养花散文随笔篇2

有一天,我别出心裁,卖了一个精巧的小型花盆,从田野上挖了一株小草栽在花盆里,然后放在我的书案上。

我的一个朋友到我家来,对书案上的小草看了半天,最终也没搞明白这是什么花卉,当我告诉他是一株野草时,他竟哈哈大笑起来。他笑过之后对我说:“看来你实在没有什么花可养了,过几天我送你一盆花吧!”

其实,我把野草栽在花盆里,只是想剪裁一点田野的情韵,采撷一点田野的芬芳。小草的确太普通了,我们对之太熟悉了,因此从来没有用欣赏的眼光看过她。如今我把她从田野上挖取出来,栽在花盆里,给予她被欣赏的权力。她竟也以情相报,显得姿容楚楚,婀娜可爱。

由于小草是在大自然的竞争环境中生长的,虽然把她移栽在花盆里,她仍显示着自强向上的英姿,茎叶透着一种力量感。这种英姿,这种力量感,通过花盆的衬托,便体现出一种特殊的美的'韵律。我竟洋洋自得地以为,用花盆栽养野生植物,是我关于审美方式的新发现呢!

尽管我对这株小草情有独衷,而我的家人对她却是岐视的,不与那些娇艳的花们一视同仁。有一次我外出离家几日,当我回来时,发现小草已经枯死了。原来我的妻子忘了给她浇水。小草在野地里是极有生命力的,既使一、两个月得不倒雨水,她也是能够生存的,而在花盆里她却脆弱多了,人的一点疏忽,就夺走了她的生命。

养花散文随笔篇3

每种花都有自己的习性,不能种下去不管

老妈说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有的急有的慢,不能用一种方法对待所有的孩子。同样每种花的特性也不一样,有的喜阳有的喜阴,有喜欢肥大的有喜欢浇水的,不能一概而论。

当老师的时候她喜欢研究每个孩子的性格特点,即时给学生们提出改变建议,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老师的温暖。

记得妹妹上小学的时候,每天都有一个小男孩到我们家写作业。后来听说哪个孩子父母工作比较忙,没有时间照顾他,他又刚刚转学到老妈班上,老妈发现他的胆子比较小,不太合群,就让妹妹带到我们家一起写作业,老妈耐心的给他指点作业的问题,即时肯定他的努力。通过老妈的鼓励,后来哪个孩子开朗了很多,学习成绩也大幅度提高。

退休之后她又把这种喜欢研究的特性带动了养花中。她开始研究每种花的习性,请教别人如何养花,从网上百度花的特性。按时给花浇水施肥,实时给花通风遮阳。每天老妈都要用各种特制的工具给花松土,转转花盆向光的方向,让每一片叶子都能享受到阳光的温暖。她用心的陪伴她们,把自己的一片爱心用在花花草草身上,让人想起用心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要用手摸摸她们的叶子,摸摸土的含水量

当老师的时候老妈最喜欢摸摸学生的头、拍拍学生的肩膀,顺便夸几句,你这个小家伙最近真不错,好好努力喔!这点点滴的行动,让她的学生们,特别喜欢和她在一起。虽然她是小学老师,但是她的学生参加工作以后还和她有联系。她的学生相册有很多本,有空的`时候,她经常拿出来翻看,用手轻轻摸一摸哪些照片,给我们讲每个学生的故事,好像哪些孩子还在她身边一样。

养花以后老妈依然是老习惯没改,天气晴好时她都要在阳光下戴上老花镜,仔细的摸一摸,各种花的叶子,感受一下叶子的光滑度,叶片的厚实度,再伸手试试花盆里土的含水量,以此判断出花草是否缺水,是否该施肥。

老妈经常说花草虽然不会说话可是她们同样有她们的感觉。如果水肥适中,叶子就会绿油油的,花也开的勤。如果缺水少肥,花的叶子就会发黄脱落。如果水肥大了更是不行,那样会烂根,发臭,就像现在的哪些肥胖病、高血压、糖尿病之类的富贵病,就是吃的太多身体消耗不了,把身体的器官累病了一样。这些需要园丁们用心观察和体会,好东西也不能一次给的太多,就像咱们养育孩子,每个家长都爱自己的孩子,恨不能把自己所有的爱和资源都给他们。可是孩子太小了,不会拒绝也不会分辨,吸收的太多反而成了娇生惯养,不利于孩子成长。老妈聊起花来,总是会聊到孩子身上。也许是园丁的特性使然吧。

所有的规律都要通过自己的实践来检验

老妈自创了很多育肥的方法,把家里茶余饭后的菜叶子果皮果核,收集起来做成哮素,定期浇到花的根上。经过她精心的培养,别人以为非常难养的幸福树、蝴蝶兰竟然也先后开出美丽的花朵。家里的刺梅、三角梅更是常年开花,而且花期长,花也特别鲜艳。

对于老妈的这些本领,常常把鲜花养成花盆的自己非常仰慕。常常也照猫画虎的给花浇哮素、松土、给花花们施肥,可是哪些可爱的花花们还是经常离我而去,只把花盆留给我。

为此我常常回去请教老妈,老妈看着我愁眉苦脸的样子,安慰我说,世界万物都有自己的成长规律,没有固定不变的办法,要用心去感受她们的需求。

不能喜欢酸性的花花给她用碱水浇;虽然万物生长靠太阳,有些花花却喜欢在背阴的地方生长;有些喜阳的花花你把她放在背阴的地方,不管你是有心还是无意,违背了事物发展的规律,即时再怎么努力也没发取得想要的结果。嗯,对,就是你常说的方向不对努力白费!

再简单明白的道理只能通过你自己的反复实践,自己掌握规律,才能把花养好。

正所谓大道至简,所有的道理都是想通的,很多事情不通过反复的践行,真正掌握其中的奥秘,永远都是停留在纸上、是别人的东西!就像_说的那样,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一辈子教书育人的老妈,把自己一生的积累用在了花花草草上,更可贵的是她通过真正的园丁生涯,发现了生活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