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渣滓洞观后感篇1
金秋九月,转眼间暑假就这么结束了,又是新的一度开学季,在开学的第一天,我期待的央视教育节目——《开学第一课》也在这天晚上八点钟准时播出。我也早早的吃完晚饭,坐在电视机前,期待着属于我们中小学生的节目。
开学第一课是央视和_于2008年联合播出的一档教育类节目,与以往的授课方式不同,通过电视媒介的方式公开授课,这种独特新颖的教学方式大大的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更利于孩子们对于知识的吸收消化。
今年是党的100岁华诞,是极具历史纪念意义的时刻。所以今年的主题是理想照亮未来,节目组也邀请到了从立志用知识建设祖国的核动力专家彭士禄,到三代传承为国守边的拉齐尼一家;从践行初心的闽宁第一批移民谢兴昌,到用教育改变大山女孩命运的“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校长,以及奋力拼搏、为国争光的航天员、飞行员、奥运健儿等新时代奋进者群像。其中最我最深刻的是杨倩,她是中国国家射击队成员,在东京奥运会为中国队收获首枚金牌,她的故事激励着我,让我获益匪浅。
开学第一课的观看过程中,我懂得爱国是一个永恒的主题。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对于身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所以我们要观看并学习爱国先烈们的英雄事迹,吸取他们身上不畏艰险光荣品质和大无畏奉献精神化为只用,这样才能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坚定自我的爱国主义信仰。
经过开学第一课两个多小时的学习后,渐渐明白爱国不是口号,不是随口一说,是要付出行动的。因此我们在学习先烈的精神品质的同时,也要不断的学习,提升个人的知识储备,完善自身的能力,如此才能提高自己的社会价值,在将来为了祖国繁荣富强的道路上添砖加瓦。
身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身上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艰巨任务,这是祖国给我们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同学们就让我们一起努力奋斗吧!
参观渣滓洞观后感篇2
《红岩》这部电影反映的是在战争年代,以江姐为首的_员在狱中与敌人斗争的故事。它表现的是一批有着坚定信仰的_员为了真理而坚贞不屈的英勇气概,其中最感人的是敌人把竹签钉进江姐手指的一幕让我感受到了江姐不屈不挠,就是牺牲自己也不说出党的秘密的精神。
当我看到万恶的敌人把竹签钉进江姐的十个手指时,我的心收紧了,我仿佛看见江姐苍白的面孔、流血的伤口;看到这里我不禁潸然泪下,我为江姐那钢铁般的意志而感到无限敬佩,同时为中国有这样的好党员而自豪!这时我不禁想起了和江姐一样的烈士:用胸膛挡住敌人枪口的黄继光,不怕流血牺牲的刘胡兰……他们也有同样闪光的故事。当我看到江姐临刑前,从容地穿上红色绒衣,像平常一样梳理头发……我被这位女英雄的气概深深地感动了。多么伟大的江姐,为了新中国的解放,她早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了。
灭绝人性的敌人将竹签钉进江姐的手指,也没能得到想要的东西。钉竹签这些我们今天闻所未闻的刑罚更加揭示了敌人的穷凶极恶。江姐的经典名言“竹签是竹子做的,_人的意志是钢铁”在她的事迹中更加光芒四射!
看了这部电影,使我深受启发,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像江姐这样无数先烈用生命换来的,我们应该更加珍惜它。做为新中国的少年,我们更要努力学习,掌握科学知识,为明天祖国的建设贡献我们的一份力量。
参观渣滓洞观后感篇3
这次的开学第一课,主题是【幸福在哪里】。其中,令我最感动的是刘浩和重庆笃坪乡的王老师。
刘浩,他是一个盲人,但是他想弹钢琴,于是他妈妈,带刘浩来到北京,来到音乐学院,但是没有音乐老师收他,因为,他是盲人。刘浩他是盲人,看不见音乐谱,是一个问题。但是所有的音乐谱都是他妈妈翻译后,一针一针的扎在牛皮纸上,这,就是刘浩对音乐的第一触感。
还有重庆笃坪乡的王老师,为了让自己的学生在六一上表演现代舞,原本不会跳舞的他,和体育老师一起排编了一个舞蹈,渐渐地,这个舞蹈成了全校学生最爱跳的舞蹈。三年,同学们要离开王老师了,王老师送给了每人一盘光碟,光碟里记录了王老师和同学们这三年里的欢乐时光,每一天,他都记得清清楚楚,一共1098个日日夜夜,记录着三年的美好记忆……
幸福是什么,是拥有无尽的财富?是衣食无忧的生活?还是受人注目的地位?即便如此,我们也不要企图把水龙头拧得更大,使幸福很快地流失。而需静静地以平和之心,体验幸福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