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的散文随笔(共5篇)

时间:2023-08-03 10:14:53 作者:admin

等的散文随笔篇1

集美在一天天地变大变美,从未离开集美的我每天都在享受这种变化并为之骄傲。闲来无事时,却会去大社走走,总觉得踏上那里的石板路才真正回到了家。

大社很小,却名声在外,陈嘉庚先生就出生在这里,拐过几条街巷就是鳌园,每年都有上百万的中外游人慕名而来。但大社一直都是安安静静的,鲜有游人走进这里。大社,似乎离今天越来越远,同历史却越走越近了。

老宅门前,依旧是那条长长的青石板路,一眼望不到头,路的两旁是写满岁月痕迹的老房子,上了年纪的老人闲坐在门前喝茶聊天。几步一个豁口,一闪身就隐进一条巷子。这条路就叫大社路,是集美最长也是最老的一条青石板路。出了门右拐,直走,路的尽头顺坡而下,是集美小学;出了门左拐,直走,路的尽头,是集美中学,大社路串起了我的童年和少年时代,记录着我成长岁月的点点滴滴。

记忆中的大社路是热闹的。尤其是靠近祖祠的那段。那间名叫“合作社”的百货商店相当于今天的沃尔玛,日杂百货一应俱全,周边分布着几家小店小摊,卖香喷喷的蚵仔煎、沙茶面、花生汤和五颜六色的糖果、贴纸,常常诱惑着我停下脚步。

记忆中的大社路是安静的。夜色降临,老街沉睡,一片静谧,推窗望去,醒着的寥寥灯火,传达出一种淡淡的温情。偶尔有夜归的人,脚步清脆明晰,划过梦中人的耳边。尤其是雨后,檐角水珠,一滴滴滴到天明,石板如琴键,叮叮然,那是天籁余韵,意犹未尽敲打着老街。

发现大社的美,是在读大学以后。上的是离家很近的集美大学,学的是美术专业。周末,邀同学到大社写生,踏着被脚踩磨得溜光铮亮的石板路,穿梭于街巷之间,常常会被那些或有闽南传统建筑特点,或带有南洋风格的老房子吸引,窗棂门楣上精美的雕饰,岁月剥蚀的墙壁和淡淡透出绛红或紫色的柱梁都会成为我们入画的素材。

失望也是从那时候开始的,记忆中的街巷少有死胡同,七弯八拐终有出口,联通着里里外外的世界。不知何时竟出现了那么多障碍物,冷不丁一截土墙或一扇铁门就让我迷失了方向。尤其是还沉浸在那些古意浓郁的意境中未回过味来,抬眼却是水泥路面和一排排火柴盒式的瓷砖贴面的现代建筑,那种强列的反差把心中刚刚积聚的淡淡的怀旧一扫而空。就像面对多年未见的好友那凋败的青春,虽然明知岁月必然留痕,但心尖仍隐隐作痛。

毕业也有六、七年了,一直不敢独自一人再去穿梭那些街巷,只是偶尔走走大社路,重温小镇昔日风情,那是一部背景很淡很远的黑白片子。然后一拐,回到现代尘世中,继续为殚精竭虑。

不知许多年以后,当昔日同窗白发聚首,大社可还寻得着我们共同的记忆。

等的散文随笔篇2

7月8日,参加了在兴和县举办的全市第二届蒙汉文通讯员培训班,有幸聆听了内蒙古日报社首席记者刘少华老师的讲座,他的课激情澎湃、感人肺腑,句句触动每一位在场学员的心,尤其是在谈到《丁香花开的时候》,刘老师那种对母亲的深厚感情和对母亲的思念深深触动了我们的心弦。

母亲是广阔的大地,让你在她的怀抱里茁壮成长;母亲是天上的月亮,照耀着她的每一颗小星星;母亲是宽广的草原,孕育着每一只小羊;母亲是家的味道,给游子回家的激动;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爱可以代替母爱,更没有任何一种思念可以抺掉家的眷恋。刘老师的这种丁香情结让我们感动不已,对母亲的感恩和思念,对母亲临走前没能吃上樱桃而遗憾终生,尤其是谈到母亲去世后为母亲换衣服时发现身上穿的秋裤补了五块补丁,更显示出母亲的伟大,为了自己的儿女,她不怕苦,不怕累,宁可自己不吃不穿也不让儿女受一点委屈,这就是母亲的伟大之处,这就是母亲的爱,这就是家的味道。

聆听了刘老师的丁香花开的时候,我流泪了,朗读者的声情并茂,老师的思念之情,学员的感动落泪,都为母亲的伟大而深深的打动。这时,我也想到了自己的母亲,虽说母亲现在年龄不大,但细细回味,我的母亲也是同样伟大。母亲快六十了,一次在母亲为女儿梳头时,我发现母亲老了,头发白了一大半,脸上的皱纹也多了。从小到大,母亲十分溺爱我们兄弟俩,我是家里的老大,听母亲说我从小身体不是很好,又特别淘气,在我七岁那年,家里在拆村里的旧房子时,我被压在了下面,看不到我母亲像疯了似的拼命地用手刨土,想把儿子从废墟里救出来,儿子救出来了母亲确吓的不会走路了,在母亲的精心呵护下,我慢慢好了。2010年我的大女儿由于先天性心脏病发作离开了我们,离开了宠她惯她的奶奶,那天母亲还算比较坚强,一步一步走进医院的病房送走了她的小孙子。如今我也快四十了,回想起过去,也许是上天安排好的,让我和我的女儿都来折磨着母亲,母亲的双手伸不展了,脸上写满了苍桑,白发布满了两颊。

母亲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妇女,从小没上过一天学,但母亲做人有自己的原则,不是自己的东西从不伸手,想要的东西自己靠努力得到。听母亲讲从前家里真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她和父亲是一人只有一身衣服,衣服只能晚上洗白天穿,家里过的是十分的拮据。如今,我和弟弟都已经成家立业,母亲是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一路走来,母亲把我们这个家操持的井井有条,日子一天比一天幸福,虽说母亲经历了太多的沧桑,但母亲挺过来了,家里有车,有房,还有两个幸福的小孙子,母亲说你们健康是我最大的快乐。母亲没有要求儿女回报,儿女的幸福是她最大的幸福。

现在,生活好了,吃穿不愁,母亲也老了,也是该享福的时候了,母亲说他这一辈子没有坐过火车,为了这个心愿我和妻子陪同父母走了一趟山东半岛,坐了火车、轮船、飞机,虽然有点累,但这种家庭的温暖是任何东西都换不来的,让我们珍惜与父母的时间,别把自己的父母遗忘了,因为他们时时刻刻都在牵挂着你,那种爱是无私的、伟大的、不求回报的。

等的散文随笔篇3

我会做饭,无论是包饺子擀面条蒸馒头,我都能轻松搞定,一些家常的凉拌炒菜,更是不在话下。为了吃,我尝试着把一些食材进行组合,做出不错的“美食”。不经意间,创意西瓜餐成了我家的家常饭。

第一次吃西瓜餐并非创意,因为买回的西瓜皮太厚,老婆觉得上了卖瓜人的当,吃了好大的亏,开始闷闷不乐。想起有文章说西瓜翠衣有清暑解热的功效,我便削了厚翠衣的青皮,切成丁条,一半拌上白糖当凉菜,一半放进锅里清炒。凉菜脆甜,热菜清爽,两口下肚,老婆的脸色顿时“多云转晴”。

初次尝到“甜头”,我开始琢磨起西瓜餐来:竹筒、粽叶做出来的“米饭”那么有味儿,要是把米放在西瓜皮里蒸了会是什么样儿呢?

我买来西瓜,挖出红瓤,放进适当的米和水,开始上笼清蒸。半个小时后,厨房里飘满了淡淡的甜香味。那顿饭,真惬意!往日都是少吃米多吃菜,可那一顿,老婆和儿子都争着要吃“西瓜粽子”。

西瓜皮蒸米好吃,煮面条呢?但西瓜不是锅,不能直接盛水放火上烧,怎么办?我把大半个西瓜壳下切开小小的一个口,放进凉水锅里,让西瓜内的水与锅里的水融为一体。水沸了,我把面条放进西瓜壳里煮熟,捞出后则盛在另外的西瓜壳里。卤汁是不放任何调味料的蒜汁,相对较淡,面条搅匀后,味道淡雅清爽,别具一格,感觉棒极了。

我创意的西瓜餐除了“西瓜粽子”和“西瓜面”,还有西瓜羹、西瓜饼、西瓜酱等,每有新餐推出,老婆和儿子总会欢呼雀跃。真没想到,创意西瓜餐既让我尝到了“成就”带来的快感,还让挑食的儿子“改邪归正”,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家中的餐桌。

等的散文随笔篇4

我喜欢大自然,它不同于我们的精心雕刻,它的随意,它的放荡,它的美是那么的令人陶醉。在它的怀抱中,不会感到有约束,有压力。

自然教我们学会了许多,滴水可以穿石,是在教我们做事要持之以恒;青松迎接风雨,是在教我们做人要坚强;石缝间的生命,是在教我们要敢于进取……在大自然这个课堂中我们更能记住教训。

自然中有着树,有生长在悬崖上的,在石缝中的,在田野间的。一簇簇、一丛丛的。有的竟是独木成林。我不得不赞美自然的力量。是它提供着这一片绿洲让我陶醉。

在这忙碌的六月,我经常会停下来,仰望着天空。不论是那一望无际的蓝色,还是衬托在蓝色上面的白色,他们都让我陶醉于之中。看这天上的云卷云舒,想着未来的美好。心情豁然开朗了许多——蓝天是那么的宽怀,任凭着白云游来散去……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大自然勾勒了一幅让人沉醉的画。画中很温和,也带着点忧愁,想着这一天就这样流逝了……夕阳的红染了半边天。沉入了梦幻的世界。多希望不要把这幅画抹灭掉啊!让我永远陶醉在这样的画卷中。

自然很快就把那幅让人遐想的画抹得一团黑了,黑色笼罩着整个天空——又是自然的杰作。不过正是这一抹黑掩盖了一切的一切。仿佛全世界都停止了运动,世界陷入了一片沉寂。我独自享受着这安静的时光。无须演示着什么。

自然中的美是我们所无法效仿的。也许就是因为这样,我才会为它所陶醉。自然是那么的自然,我就是喜欢陶醉于这样的自然。

这篇是我对我的第一篇发表的文章所做的改编,还有什么不足的话,还望大家多多包涵。

等的散文随笔篇5

静静的看着窗外,月光朦朦胧胧,院子里参差的枝叶将月光剪成银白的碎片,斑斓地投影到地上。窗台的水仙花,又抽出好几条嫩绿的枝叶,在一丛一丛的绿叶间,错落有致地开着几朵洁白如玉的小白花,它散发出来的清香弥漫我房间的每个角落,俨如妈妈在我身边陪伴着我。

水仙花,是妈妈的最爱。我注视着这淡雅的花儿,眼前浮现出妈妈幸福的笑容。“我们的小宝贝真乖啊!”“孩子,你快长大啊!”那个时候,小小的我开始明白,父母对我的爱不输于任何一个父母。儿时的第一次学走路,第一次独自乘工交车,第一次学会谦让,几乎都充满了妈妈赞叹的话语。想到这儿,我不禁笑笑。这些不过是属于过去,现在的我,似乎总是被批判的对象。“你说你像不像个女孩子?房间这么乱!”“唉!真没小时候乖,你让妈妈怎么放心去外地工作?”无数充斥的话语随着我的长大,也越来越多。我捂住双耳,仿佛妈妈又在我耳边碎碎的念叨。我痛苦地觉得,是我真的变坏了,还是妈妈对我的爱越来越淡了?

推开房门,屋子里空无一人,我早已习惯了这种失望和寂静。妈妈陪我走过了这么愉快的童年,而在我渐渐懂事后,便早出晚归,很少顾及我。有多少心事我想和妈妈说说,有多少个夜晚,我想靠在妈妈的肩膀上。可是,生活的劳累似乎已将妈妈的肩膀,压得很弯,很弯了。我是不是该懂事,少让妈妈操点心?尽管如此,妈妈,你知道吗?我最想依靠的还是你。

电话铃突然响起,我拿起话筒,是你。还没来得及惊喜,我便又闷闷不乐:“什么?你们又不回来?我不管,反正我不会烧饭的!”说完不等妈妈回答,我把电话挂了。

坐在宽大的沙发上,我觉得鼻子酸酸的,空气,也酸酸的。妈妈,你知道吗?我多么想看看你。有一种欲望使我跑到阳台上,外面的天空开始昏暗起来,我呆滞的望着雨滴落下。一切,显得如此苍凉,蓦地,一抬头,发现瘦弱的妈妈正朝我赶来。风雨交加,她好不容易走进了这幢楼,有冰冷的`液体划过我的脸颊。

妈妈回来了,她奔向厨房,帮我烧好饭菜。我在客厅里望着她忙碌的身影,原来,妈妈还是爱我的。

一顿可口的饭摆在我的面前。我自然知道,自己是无缘和妈妈一起吃饭的,她有太多的事要忙。在匆匆嘱咐我后,她又飞一般的离开了,恍若没有来过。

夜初静,人已寐。一片静谧中,只有水仙花与我做伴,它伸长的枝干似乎就是我对妈妈无尽的缠绵与思念,我只是想告诉妈妈,妈妈,我最想依靠的就是你,我只是想让你多陪我一会儿,让你的肩膀也能让我靠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