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观后感300字免费篇1
整场电影看完,心情无比沉重,久久不能平复。
回想小时候,爷爷跟我讲述他们在战场上的悲烈,奶奶跟我说白洋淀百姓在日军侵略时对枪炮声的恐惧。至今还记得他们最喜欢看电视剧是《长征》。
电影《八佰》场景高度还原历史,代入感非常强烈,给人一种置身苏州河对岸的真实感。四行仓库保卫战是淞沪战役的最后一役,留下的是以谢晋元为首的第八十八师524团,坚守四行仓库,他们这四天的生生死死就是《八佰》。
四行仓库,一个特殊的战场,苏州河两岸,一边是灯火辉煌的英美租界,光怪陆离,歌舞升平;一边是浴血奋战的四百战士,血肉横飞,硝烟弥漫。一边“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一边“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是一场历史直播战役,通过电影形象描述了当时历史背景下,战士们保家卫国,壮怀激烈的决心,电影中微观战场的刻画,击爆无数人泪点,蝼蚁尚且贪生,影片中就连老鼠也要求生,有人却在赴死,为抵挡日军进攻,陈树生抱着两捆炸药包,纵身一跃,留下血书:“舍生取义,儿所愿也”,在他之后,一个个战士拉响身上的炸药包,大喊着自己的姓名,跳下仓库。“护旗手”坚毅的守护旗帜,整个过程,就像是接力赛,那面飘扬的旗帜却更显悲壮。
电影的燃点与泪点太多,战士们保护的不是旗帜,而是民族尊严,战士们激发的是整个民族的血性!这场电影用历史警醒我辈,勿忘国耻,奋勇前进。
八佰观后感300字免费篇2
在假期和我最好的朋友去我们那儿的电影院看了新上映的电影《八佰》。总体来说非常的震撼。让我们的内心激动万分。
战争让我们的民族国家陷入了炮火之中,尽管这样也并不会让中国人退缩,反而是奋勇前进。_80,80刚开始的800人,为了抵抗日军,他们把炸药捆绑造捆绑到了自己的身上。跳楼去炸日本兵,用自己的身体去换来安宁,他们一个接一个,站在窗户高处喊着他们自己的名字,那是他们唯一可以让自己留在这个世界上的痕迹。
相反,在河的两岸租界内,歌舞升平,灯红酒绿,繁华的街角,动人的音乐。一片祥和,而在河的这头炮火连天,枪声震震,活命的时刻,就像天上的恩赐一样,他们对河这边的渴望全部转化为了爱国奋斗的意志。在这部电影中,我看到了刚进入战场中的人们的软弱,恐慌以及想要逃离。这些再真实不过了。人不是完人,每一个人都会有困难的一面,都有不为人知的一面。可我更看到了他们最后的英勇无畏,视死如归,为了国家舍弃了自己的生命。不是苟且存活,是明知道把旗子升上去,就会招来炮轰,也要升起的决绝,他们守护的单单是一面旗子吗?不是,是信仰,是希望。
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待。我成尘时,你将见我的微笑。隔岸乡故判,愿再无喧闹。
八佰观后感300字免费篇3
一九三一年,日军在那年的今天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十几万东北父老乡亲成为了亡国奴;一九三七年卢沟桥事变,国共联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当年十二月,南京沦陷,三十万人惨死于日军屠刀之下;一九四五年,历经14年浴血奋战,成功迫使日军投降,_胜利。在此期间,总计有3600多万军民牺牲,将他们的满腔热血泼洒在了这片他们钟爱着的土地上,其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用自己宝贵的生命为人民筑起了一道防线,在四行仓库坚守四天四夜,也为中国人民在世界的谈判桌上挣回了份量不轻的筹码。他们就是_八十八师第三百六十二团,史称“八百壮士!”
一九三七年七·七卢沟桥事变过后不久,淞沪会战爆发,这是中国对日发动的第一次大规模战斗,总计十几万中_队却在两万日军的进攻下一败涂地,在上海经历惨败之后,便向南京撤退,仅留下八十八师第三百六十二团不到两个营的兵力,他们在背靠英法租界的四行仓库之中建立阵地,经过一系列战斗之后向英法租界撤退的故事。我看得泪流满面,但是我也为其感到愤恨!一开篇便出现了逃兵,有人说战争可怕很正常,逃跑是人性,也是每个人的本能。我一听便心头火起,呸,本能?那像郑凯演的陈树生为了保住阵地和战友,不惜身上绑满炸弹,纵身从四层楼高跳下,与日军同归于尽;李晨演的齐连长总是冲锋在前,勇敢无畏,最终带领小队掩护大部队撤退而壮烈牺牲,……,他们为什么不逃?照这种说法,每个人都有本能,那还有军队打战吗?为什么这“八百壮士”不逃?进了军营,就要有血性,就要时刻准备迎接死亡!再说了,你们跑得脱?古话说得好“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那几个逃兵哪个有好下场?一个脸上被打了一枪,一个手指被打断,还有一个逃跑途中遇到日军,在河道里为了不被发现而被活活闷死了,还有被枪毙的。同样是军人,连死法都天差地别,一些死得光荣,一些死得憋屈,是个人都想青史留名,逃,我反对!如果人人都向陈树生他们那样不惧牺牲,_也不会在这里赖14年不走!
还有一个镜头是他们拼死护旗,有人说,一面旗有什么大不了的,那么我想说你大错特错了,军旗是军队的荣誉,而且,英法租界那的外国人、中国人都看着它,一但它倒下,说明军队倒下了,国家倒下了,以前一部电影,一个小国同一实力雄厚的大国开战,就因其打掉了对方旗帜,对方军心大乱,最后被攻破,这更好地说明了军旗乃军队之核心。英烈们护住了旗,就是护住了部队,就是护住了国家,就是护住了希望!
“八百壮士”等英烈用血肉之躯撑起了一片天,令我们有了现在这样的美好生活,这部电影上映时期非常好,9·18前后,更好地让人们记住了今天。今天是9月18日,为我们撑起一片天的烈士们,请安息吧;今天是9月18日,向为我们奉献出自己宝贵生命的烈士们致敬!我们唯有努力学习,才能更好地建设祖国,才能回报烈士们付出的生命!当年国家战乱,民不聊生,英烈们奋勇抗争是报效祖国之方法。而今,疫情肆虐,人们各司其职,做好了应有的贡献,这是今天报效祖国的方法。我们呢?未来属于我们,我们报效祖国之方法在于奋发努力,日后将祖国建设得更好,使国家地位蒸蒸日上。同学们,为了日后祖国的繁荣昌盛,让我们一起努力奋斗吧!
八佰观后感300字免费篇4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人的生命如稻草般脆弱,可一旦做了平常人做不到的事,那就不再平凡,不再平庸,变得坚不可摧。我们存在于这个时代,就必须肩负起这个时代的命运,无论是鼎盛还是衰败,每个人都有责任去做这个国家的支柱,一个人或许是渺小的,但所有人都是同一条心,那一定是不可摧折的!
回顾历史,显得的当下存在太美好,与那时的人们比起来,为什么我们可以这么幸运?
革命烈士用满腔热血谱写着这个民族的魂魄,可一旦这个民族病了,只凭屈指可数勇敢的、无畏的人民是不够的,老祖宗留下的东西是不能留给外人的!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在遭受危难时是不容易被打败的,从古至今,顽强的精神一直流淌在革命的路上。
1937年10月,上海沦陷,遍地狼藉。从影片中看到,一江之隔一面的大地上富丽堂皇,灯红酒绿,河水上映着对岸台子上的戏子,满脸洋溢着笑容,台下人在喧闹中有说有笑,孩子们在宽阔的街道上轻盈的跑着,时不时回回头看看自己的父母有没有跟上来,路边卖糖葫芦的专心收着钱。这边没有硝烟,这里是租界。
一面的大地上,千疮百孔,肮脏的水潭里沉寂着泥土和血迹。仓库的楼被摧残的奄奄一息,楼内壮士满身伤痕,一个又一个生命在支撑着这片土地。第二日,日本人向四行仓库攻击我们没有足够先进的武器,即使日本人即将炸破楼梯,我们也没有办法……只能用一个又一个生命背着炸弹去破坏日本人的进攻,壮士们连续的把自己投入敌群,就是这样才阻止了日本人进一步攻击。可上海四万万同胞呢?去哪里了?还是在租界里面贪生怕死,每天一推开窗子,听见的就是枪声、炮声,就看见四行仓库的人拼命与敌人抗争。每个人都是血肉之躯,谁又不怕死呢?还是眼睁睁的看着这片土地被各国列强瓜分,还是看着同胞们白白地失去生命,上海之所以沦陷,并非中国人少,而是我们不够团结,如果同一条心,我们或许不会让壮士们用身体当炸药,活生生的被炸死。
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中国民族正是有这些精忠报国的人,这个民族才没有亡!追溯历史,这个民族有过兴盛,有过衰败,却从未惧怕过!
拯救中国并非是靠四行仓库内的800人,壮士们的牺牲,只是为了点醒这个民族,点醒我们的魂魄,抗日的精神在于顽强,在于活着,生命给予这个民族最纯真的感情,因为这里是我们的家。
八佰观后感300字免费篇5
今天去看了电影“八佰”,期间哭得我直抽搐。拍得是真好,也非常感谢电影这样的媒介,跨越时间,跨越现实和想象,把内容记录和展现出来,供人们观看欣赏。
看完我终于理解了些国旗和国歌的意义了,太沉了,因为背后是无数先人们的鲜血和尊严。教科书上有写,老师也有讲,但直到我自己看到这部电影了,我才切身领悟到了。同时也领悟到初中做操升旗时教导主任为何大骂来回走动的学生,还有战士们对国旗的那一份感情。数不清的先人们前赴后继所捍卫的他,在何时何地都是沉甸甸的。
再有就是这部电影让我觉得他很客观,片中面对日军的侵占和枪林弹雨,有顽强反抗的、有逃跑的'、有崩溃的、更有在租界处唱戏的、卖艺的、拍照的、做买卖的、翻译的,等等等。看时虽可让人觉得恨其不争,但确实也是世间百态的真实写照。难道现在不是这样吗?未来又怎会不是呢。
看的时候最大的冲动就是我也要做点什么,再不想只是一味的赚钱花钱,而是想做点能够让周边人们变好的,中国变好的,全世界变好的一些事情来做做,do something better,make something better.
八佰观后感300字免费篇6
今天,学校组织我们看了一部电影,叫《八佰》。
这部电影主要介绍了松沪会战末期的四天战斗,中国人在四行仓库和敌人日本军战斗。日本军有16余万的士兵,而我们中国只有仅仅420多人,题目之所以叫八佰,是因为团座对人民说有800壮士,也就是说要把一个人当两个人用,但这还是敌不过兵强马壮的.日军,所以,上海也沦陷了。
看完这部电影,我印象最深的是,当日本兵要把我们最后的阵地——四行仓库爆破,我们没有办法,扔手榴弹下去,可是打不到,因为日本兵用钢板防住了。用枪打,会反弹回来,没法子。大家正愁着呢?突然,一位战士背上炸弹,把一个手帕拿出来,放在队长手上,说:“交给我妈。”然后,他走向大家砸出来的洞,朝着日本兵纵身跳了下去……原来他要用自己的身体来炸日本兵!只听一声震耳欲聋的爆炸声,顿时,火光飞起。尽管被炸了,但日本兵还是不罢休,继续砸洞。于是,一个个战士背上炸弹,从洞里跳下去,随着一声声爆炸声响起、一道道火光飞起,一个个战士跳下去,终于,日本兵被无畏的中国将士给吓退了,我们守住了我们的阵地。
同学们,祖国的希望是我们,让我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以后报效祖国。
八佰观后感300字免费篇7
这部电影很震撼,画面感超强。人物感情刻画非常细腻,真实。深处其中,仿佛飞越到1937年。激荡的岁月,永不磨灭的意志,是精神的火花,即使需要我献出生命,毅然决然,毫不犹豫去守护它永远的不灭!
“我不怕死,我怕的是我爱的人不知我因何而死“这就是对在四行仓库坚守的人的意义,唤起人们反抗侵略,对民族与国家的保卫之情!民族已到存亡之际,我辈只能奋不顾身,挽救与万一,我的肉体即使陨灭,灵魂却你们同在。
剧中我印象最深是那匹白马,这个白马是一种精神象征。首先它被藏在仓库里面,这意味着现在人们的精神世界是一种封闭的状态。继而被不小心放了出去,这也就是象征着日军侵华时的人们的精神状态,茫然不知所措,四处逃亡。继而它又回到了仓库,这表示中国人在抵抗入侵时的精气神在复苏。继而又随团长与日本军官对阵,日军那边是黑马,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黑与白对应的邪恶与正义。也是两种意志的较量,这更让白马显得的高大与圣洁!最后,它又自由回归到仓库了,这也表示正义终于战胜邪恶,自由的意志永不磨灭!
起初,没人相信还有人在上海坚守,直到听到四行仓库的枪炮,然后没人相信他们能坚持多久,直到后来日军久攻不下,这就是信念的力量!终于最后,唤起了国人的清醒,无数的期望的眼神,无数的默默呐喊,无数捐钱捐物的!
旗帜就是信仰,当旗帜树立在仓库楼顶的时候,人们的信仰也就一起树立起来了,这个时候就是保证它不倒,这个时候信仰的力量还很渺小,只有在无数次的保证旗帜不倒的情况下,人的信仰变得坚定,即使最后旗帜倒下,人们心中的旗帜却升起来了!
在_下达撤退的命令时,说的一句话:你们才是真正的中国人!这才是本剧的宗旨,有灵魂,有思想,不服输才是真正的中国人!
八佰观后感300字免费篇8
《八佰》又名《八佰壮士》,是一部抗日题材影片。
起初,我是不愿意看的,我胆子小,这种血腥残忍的故事,估计看了晚上也会做噩梦,但票都已经买好了,还是去吧。
《八佰》讲的是淞沪会战最后的艰难四天,在上海的四行仓库,至今还有此库遗址。如果你看的够细致的话,不难看到四行仓库那些大大小小的不规则圆孔,几十年前,日军的子弹就从这里穿过,打伤我们的战士,打死我们的同胞。
电影很长,感人的地方也很多,似乎数都数不清,观影过程中我的泪,滑过两颊,滴进我的心坎。电影中有一片段让我久久无法释怀,这个片段发生在第二天的战斗。
四行仓库的墙有一米多厚,拿炮也炸不开,日军就决定让多个日军士兵,用钢板构成一个可移动的堡垒,在墙上凿洞,准备用炸药把墙炸开。守军战士一边朝敌人开枪,一边想办法阻止日军炸墙,逐渐变得急躁起来:拿枪打也打不中,拿手榴弹炸也没地方炸,难道就这么干等着,看着敌人们冲进来,看着上海完全失陷?
底下的敌人在破墙,上面的守军在思考,谁也不可能注意到,二连四班副班长陈树生,正用力把手榴弹绑在自己的腰间,冲向被炸开的一面围墙,对着“堡垒”大喊自己的名字“陈树生”,带着他21岁的人生纵身跃下。脚落地那一刹那,火光电石一并发作,伴着战士满腔的爱国之情炸开了可恶的侵略者,只留下一纸遗书“舍生取义,儿所愿也”。陈树生以其无畏的勇气,无比热忱的爱国之情,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保卫四行仓库最坚实的屏障。
后面的战士也纷纷效仿,接二连三跳了下去,炸死了日军,播种了希望。他们中有的人可能还没有孩子,可能没有妻子,也可能早已失去家人。他们跳下去的那一刻,没有痛苦的哀嚎,也没有撕心裂肺的尖叫,而是怒吼着自己的姓名与家乡。他们对祖国做出了最后的呐喊。这些勇敢而忠诚的爱国将士们,向世界证明,中国不会亡。此刻,荧幕内外,一片寂静。
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
电影播完了,故事讲完了,但它给我的震撼已无法描述,它会永远保存在我的记忆中,滋润着,荡涤着我心灵。致敬战士!也致敬当年的爱国者!
战士们,你们可能没有光鲜亮丽的外表,但你们却永远是最可爱的,永远是我们心里的璀璨明星!
永远只记团长那句“八佰”。
八佰观后感300字免费篇9
“淞沪大战”日本不敢对租界轰炸,鬼子与西方列强达成了协议,保护十里洋场他们的利益,就有了背靠繁华的租界,在一幢六层楼的钢筋水泥建筑,高大坚固四行仓库里,弹丸之地上,第五二四团副团长谢晋元率领所部第一营的官兵一共只有300多人,为鼓舞士气,扩大声势,故号称800战士,孤军奋战四天四夜,打退了日军的多次进攻。完成使命后,奉命撤退到公共租界的历史事件。
电影战争场面宏大,立体感强,如临其境。炮火下残垣断壁,一开始就是打逃兵,战争是缺少兵种的,可依然在稀缺里自动减少人员,残酷性就是这样在血腥中展开,活命生存是原始人性,而战争是最反人性的。掉队与逃兵有时是混搅说不清的,而逃兵是要掉脑壳的,影片一开始就给小老百姓普及了一点部队知识。为后面的残酷性埋下伏笔。
外围有几十万日军,以寡敌众,可不是要抱必死之心吗?影片就有部队初进四行仓库军官的训话,这段我本人觉得不是多余,而是必要。夜晚,对岸灯火通明,一个婀娜的姑娘唱着美妙的歌曲,把战士们都吸引住,脸上呈现快乐的笑容,此刻忘了这战火连连满目疮痍的战场,而楼顶上瞭望台上团长谢晋元感叹:一半天堂一半地狱。
士兵里有13岁的小湖北和长几岁的端午,贪生怕死的老铁,老算盘,久经沙场的老兵老葫芦,羊拐。通过不同类型兵种在战场上的表现,把有血有肉的士兵呈现在观众面前。
特别一提的是,四行仓库圈养的一匹白马,暗喻三国里的赵子龙保家卫国英雄典范。骏马奔腾在江河两岸,中华民族不屈精神得以传承,电影近结尾团长谢晋元骑着白马与日军将领谈判,再次把暗喻引到台面。真实的历史确有白马赠英雄,被导演引用到电影,非常巧妙,值得一赞!
看哭的那一刻,是日本人在装甲车掩护下要爆破墙的那一幕,战士们排队自杀式排除危机,喊着自己名字视死如归。这一刻我们相信战争在军魂的照耀下没有那么可怕了,我们民族有强悍的意志力的真正的军人。这一刻,八佰影片高潮到来。再就是对岸送来的国旗,被日本飞机不停徘徊轰炸,依然被中_人护着飘扬在天空,这是影片另一高潮,我们敬佩的八佰勇士在对抗中没有退缩———
13岁的小湖北一直被军人们关照着,无论死去的老葫芦喊话长他几岁的端午,要照顾好小湖北,还是老兵连长齐家铭都对他照顾有加,当他炯炯有神望着白马,他就演变未来的赵子龙,中国未来的接班人,这又是导演的一个隐喻,伏笔。中_人有接班人,历经战火成长起来的接班人!
还有趟过河的3个稚嫩学生,老兵说:“看好他们,他们比我们金贵”,这是觉醒的知识分子,热心青年,中国未来抗日的中坚力量。可惜被流弹击倒,战场只有训练有素的正规军才具有强大的杀伤力!
再说说姜武饰演的老铁,胡子邋遢胆小如鼠,反差萌非常搞笑,到处找地方躲藏,为自己怕死找各种理由,但看到战士中弹倒地,临终挣扎的悲惨状况,还是忍不住去拉一把,结果脸颊与身上都中了弹,包着脑壳还不忘流连人生的美好:女人娇嫩的身躯是他大老爷们的念想,最后自动留守掩护战士撤离,嘱咐战友将来告诉儿子,为了儿子才惜命的,其实他爸爸不怕死。老铁形象塑造的很好,从惜命到玩命,心里过程交代的很清楚,侵略者把胆小老实的百姓逼出了勇敢的战士。
影片有很多亮点,不一一述说。现在说说它的瑕疵,历史上八佰是掩护大部队断后的支队行为,为造成国际影响与日军交战的一次行为,不管兵种来自哪里,其实开战前战士们都报了必死的决心,因为再没有后续部队接应,背水一战。所以有一个姜武演的老铁就够了,没必要演这么多怕死的人物,反而给人以画蛇添足感觉,添加这么多分枝反而拉低分,打个比方,一个作文主题是夏天,你把春天写的再美也是跑题。八佰是以少胜多,血腥的战争,不屈顽强抗击是主旋律,起码团长谢晋元的戏份不够,他是这场仗的中国指挥官,赫赫有名的黄埔军校军官,能取人数军力,武器悬殊巨大还能抗击得4天4夜,与他的指挥密不可分,从后面历史上日伪围攻密杀他就知他在日本人眼里的分量。而他带领的部下也个个坚贞不屈,宁可做受苦虐死战俘也不做舒服苟且的伪军。
八佰意义:此一战,证明中_人不惧来犯倭寇,唤醒国民抗日之勇气!在与日军屡战屡败的背景下,八佰淞沪会战最后一役确实起到了振奋国民的效果。作为中华儿女,在这被外敌卡脖子时代,看看历史片,不忘国耻,也是必须的、
八佰观后感300字免费篇10
周五下午,我看了《八佰》,感触颇深。
第一是国难当头的牺牲精神
影片第1个打动我的镜头,是战士陈树生抱着炸药跳下去与敌人同归于尽,在跳下去的那一刻,他大喊出自己的名字。随着一声巨响,我甚至都还没来得及看清他的面庞,他就从我的视线里消失了。紧接着,战士们一个接一个的跳下去,仿佛不是去赴死,而是去赴约,赴一场慷慨之约。历史上真实的陈树生也是这样,牺牲的时候年纪只有20多岁。在影片的最后,屏幕上一个个介绍历史上真实存在的这800壮士。原来他们都曾经在那个离我们很远的战争年代,切切实实的用生命为民族奋斗过。“国人皆如此,倭寇岂敢?”他们视死如归的'的精神令敌人胆寒,令后辈敬佩。
第二是唤醒民众的信心与尊严
一面属于中国的旗帜,一位小姑娘从世外桃源的天堂,带到如魔鬼地狱般的地方,这面旗帜的递送者是租界一个衣食无忧的赌场女老板,而她的弟弟为了给战士们送电话线,牺牲在桥上。升起的那一瞬间,我平生第一次感受到了仪式感的力量。升旗会引起日军的注意,他们会疯狂攻击四行仓库,但是战士们这样说:“不能让国旗倒下,要让全中国的人们知道我们还在战斗!”一个个的战士为了保护旗帜倒在旗杆下,他们用血肉之躯支撑着旗帜巍然屹立。
看完这部电影,我有深深的感想: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一定要记住那些不怕牺牲无私奉献的先烈们,虽然他们已经远去,但是我们会永远记住他们,他们的精神永不磨灭。
八佰观后感300字免费篇11
以一条苏州河为界,一边是天堂,另一边便是地狱。四行仓库这边是刀枪火海的浴血奋战,对面是纸醉金迷的十里洋场。当主动请缨的壮士们一个一个从楼顶高喊出自己的名字无畏跃下引爆自己时,不仅喊醒了河对麻木的民众更是炸醒了民族的热血。当国旗被升起国民欢呼叫好时,当一双双国人的手伸出时,中国人的_情绪才被真正的唤醒了。
邯郸金隅太行团支部孔祥卿
中_人誓死捍卫上海四行仓库的的战役在历史上被称为四行仓库保卫战。四行会战在历史战争的长河中算不上规模最大、最激烈的战役,甚至在淞沪战役中并不具有重要的军事意义,但该战役在民众的心中却是意义重大的,是人民_意识空前高涨的引线,在四行仓库房顶上他们升起的不仅仅是旗帜,更是坚定不移的信仰,是国家的希望和人民_必胜的决心,作为一颗种子,去叫醒更多的国人。
邯郸金隅太行团支部范弘芳
八佰壮士他们只是一群普通人,可能是家里的父亲、丈夫、儿子,可恰恰是这样一群普通人,在面对日军猛烈的进攻时从楼顶无畏跃下引爆自己,宁死也要坚守阵地。在国家大义面前再普通的人都可能成为民族英雄。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八百壮士们的爱国精神让我们感动,牺牲精神让我们敬畏,_精神值得我们传承。愿所有人牢记:山河已无恙,吾辈当自强!作为金隅太行人,我们也应以史为鉴,知耻而后勇,奋发图强,在工作中做努力奋斗,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邯郸金隅太行团支部刘涵
影片的最后战士们撤退到了租界,被租界军队缴械并集中看押到了兵营,无法撤离上海,直到最后被日军俘获。归根结底还是那时的中国不够强大,上海流离的百姓竟要靠租界保护,撤离的_被羁押,强如日军面对租界时还是要看各国脸色给几分面子。一句话:弱国无外交,只有让人民群众觉醒来使我们的祖国的国力越来越强盛,才会有如今天这般的话语权。
邯郸金隅太行团支部李天龙
赵云七进七出,以一敌百。而八百壮士们面对的浩浩荡荡的日本军队,同是毫不退怯。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片中多次出现了白马,一开始白马受惊四处逃窜,如同刚刚入驻四行仓库时惊魂未定的守军战士,胆怯畏战;而后白马重新出现来到四行仓库就好比_战士坚定信心,誓死守卫;最后出现的白马则或许意味着新的民族希望和对美好未来的期待。片中直接同白马产生交流的小七月和小湖北是八百壮士中年纪几乎最小的,汉室中兴待后生国家的复兴与民族的希望正是寄托在这些具有民族热血的晚辈的身上。
八佰观后感300字免费篇12
《八佰》这部电影是根据抗日战争时期著名的淞沪会战改编的,它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1937年淞沪会战末期,国民革命军事第88师524团留守上海四行仓库,与租界一河之隔,孤军奋战四个昼夜,造就了罕见的被围观的战争。
和那些著名的战役相比,这只是一场小小的战役,而且是败仗,只是它是世界上唯一一场有观众的战役。一条苏州河,一边是天堂,一边是地狱。四行仓库这边是刀枪火海的浴血奋战,对面是纸醉金迷的十里洋场。
虽然是败仗,但是它带来的不仅仅是绝望与希望相缠绕所呈现出的一种震撼,更是民族的耻辱与自豪相交杂的心灵撞击。苏州河隔开的`或许是“两个世界”,但中国人的心不会被分割,只会更加紧紧相连。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我们的前辈们舍命维护祖国,维护上海,给这个民族带来希望,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何香凝先生的一句“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令人印象最为深刻。
很感谢《八佰》能够让我们重温这些英烈曾经的壮举,带我们真实性地在历史的长河中回转,体验一场未曾见识的民族较量。
八佰观后感300字免费篇13
今天去看了电影“八佰”,期间哭得我直抽搐。拍得是真好,也非常感谢电影这样的媒介,跨越时间,跨越现实和想象,把内容记录和展现出来,供人们观看欣赏。
看完我终于理解了些国旗和国歌的意义了,太沉了,因为背后是无数先人们的鲜血和尊严。教科书上有写,老师也有讲,但直到我自己看到这部电影了,我才切身领悟到了。同时也领悟到初中做操升旗时教导主任为何大骂来回走动的学生,还有战士们对国旗的那一份感情。数不清的先人们前赴后继所捍卫的他,在何时何地都是沉甸甸的。
再有就是这部电影让我觉得他很客观,片中面对日军的侵占和枪林弹雨,有顽强反抗的、有逃跑的、有崩溃的、更有在租界处唱戏的、卖艺的、拍照的、做买卖的、翻译的,等等等。看时虽可让人觉得恨其不争,但确实也是世间百态的真实写照。难道现在不是这样吗?未来又怎会不是呢。
看的时候最大的冲动就是我也要做点什么,再不想只是一味的赚钱花钱,而是想做点能够让周边人们变好的,中国变好的,全世界变好的一些事情来做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