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龙雪山游记随笔散文(6篇)

时间:2023-10-14 08:05:41 作者:admin

玉龙雪山游记随笔散文篇1

汽车开到雪山脚下,此时我们已经到达海拔2000多米了。太阳像一个害羞小女孩,悄悄地剥开云层,将“口袋”里的阳光洒向大地,连绵的雪山在蓝天的映衬下,显得那么高大,那么雄伟。沐浴着这早晨温暖的阳光,大家排队下车后却感到一丝凉意,来到租羽绒服的地方,每人租了件衣服,还备了瓶氧气。赶紧赶到坐缆车的地方排队,一辆辆缆车,你来我去。等了一会儿,终于到我们了,7个人上了车后悬在半空中很紧张,又很兴奋,几个小朋友随着缆车的起伏晃动尖叫着。原本在地面上的那么高大的树木变矮小了,渐渐地,随着缆车越升越高,那些树木看不清了,再往上升点四周都被浓雾裹住了,只看见几十米以内山崖,过了会,我不经意间,看见了许多根白色的杆子,再往前面还有。仔细看了看原来它是用来支撑缆车线的。我不禁震撼:在这么陡的山崖上,竟可以修一个几千米的缆车道!

到了雪山半山腰,我们来到一块平地,四周飘满云雾,一片白茫茫的。一会儿阳光从云层里射出来,大家欢呼起来,庆幸今天的好天气让我们能够一睹雪山的`真容。雪山近在眼前,都是灰白色的陡峭的山崖,不知道是岩石还是冰川,只是一点绿色都没有。这时,我觉得胸口象什么堵住似的,有点呼吸不通的感觉,赶紧打开氧气瓶猛吸两口才缓过神来,但过了一会儿又难受起来:坐下还好,走路时都要弓着腰,看起来象个小老太太。但看着“海拔4506米”的石碑,还是有一种成就感,这差不多是我人生的最高点了。等我再往上一看,弯弯曲曲的小路依着山势向高处延伸,还有不少人在往上攀登呢!我真是佩服他们的体力和勇气啊!

回到雪山脚下,再次仰望它那巍峨的身躯,我不禁感叹,这座冷酷却又温柔的雪山,人类何时能征服它,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玉龙雪山游记随笔散文篇2

据说围绕玉龙雪山的景观,大致分为高山雪域、泉潭水域、森林、草甸等景区。考虑到我们自身受不得更高处的不适反应,我和沈姐才保守地选择了去蓝月谷。因而此行看不到玉龙雪山海拔四千多米以上那番雪域风景,惋惜虽有,但因遇到这位能倾情介绍它的的哥,倒也感觉庆幸。我边听边专注沿途的景象,更是特别贪婪地观望车窗外的玉龙雪山。

此刻,造型玲珑的玉龙雪山,坐北朝南,正沐在中午明媚的阳光下,山形造势更突出秀丽挺拔。背依碧蓝天幕,状若永恒飞舞的玉龙。尤其被纳西族人称为“波石欧鲁”最高峰,通体灿烁如银剑指天。愈是近看愈是真切,那远看白雪冠顶的峰头,似流银的白石岩和着残雪一同皎洁。下有秀木葱郁的森林托衬,雪峰愈显险冷奇崛。更令其神秘是那峰头行云。抬眼闭磕间,时而云雾笼峰,宛如玉龙腾云,且隐且现;时而云束峰腰,恰似白驹惊走。流云之上雪峰孤傲威严,山势驭云气,风云际会,如闻苍龙弘吟激荡尘寰。

美妙神奇的玉龙雪山,让所有人都陶醉于它的时时借着风光云气营造着旖旎美绝的丰富表情。碧空如水,群峰晶莹耀眼。活灵活现的玉龙雪山,观之赏心瞧着悦目。故而我更庆幸,得到了一个恰当的距离和多个角度,饱览了玉龙雪山。

玉龙雪山在我眼中,如身着白族盛装的雅士,伟岸深沉,风采俊朗,正深情款款地迎接我们的到来。我不禁喃喃自语:“真浪漫!”不料被沈姐听了去,她问:“啥浪漫?”我笑着对她说:“听说过玉龙雪山是天下第一殉情地吗?”沈姐摇头,想必她是难把“殉情”与“浪漫”联想起来。的哥朗声说:“在我们纳西族,任何一对相爱又不被家教习俗所容许通婚的男女,一旦决心到玉龙雪山来殉情,按我们纳西族古老习俗是:一不阻止,二给尊重,三不打扰。而对勇于来雪山殉情的每一段恋人,都能得到本族社会的尊敬和祝福。”是呀,有这纯净的雪山验证他们忠贞的爱情,天上人间生死不渝,这还不够浪漫么?

“哎,梅里雪山你们去过没有?”的哥问。

梅里雪山不在我们本次的行程里,但有关梅里和玉龙雪山的传说,我是很有兴趣打听的,“梅里雪山比玉龙雪山还美吗?”“嘿嘿,怎么说呢,作为你们远来人,玉龙雪山重在观看,香格里拉的梅里雪山,重在倾心尽力去体验。不过也得要问各人的看点是什么!”

小的哥侃侃道来。梅里雪山,又称雪山太子。在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境内,位于怒江和澜沧江之间。平均海拔都在六千米以上的山峰就有13座,号称“太子十三峰”。主峰卡瓦格博海拔6740米,比玉龙山扇子陡高出一千一百多米,是云南第一高峰。离丽江大概三百多公里。

又听十三峰。关于“十三”这个数字,在西方耶稣教里代表着背叛,而在汉藏文化里却是一个“神”数。据我知在《天界篇》中有“十三护法神”一说。梅里、玉龙山群峰齐聚,想必实有峰头非绝仅有,但皆以十三个数冠名,定是取吉祥、神性之意。梅里玉龙分矗在纳西、藏两个民族区域,单从同取十三这个数字,可见藏族文化与纳西文化的渗透,以及不同民族文化的相互融合。

引人入胜的梅里“雪山太子”。传说当年松赞干布携文成公主由长安回藏的时候,途中生下一子,不幸夭折,文成公主痛不欲生。忽听一声震天巨响,祥光之中一座雪山横空出世,屹立于群山之巅。于是就说那是太子化成的雪山。藏语取名叫卡格博。卡格博长大并修炼成众山之神,娶一美丽的汉族姑娘缅茨姆为妻。“还说玉龙山神不服太子,前去斗法,被卡格博一鞭甩到咱丽江来了”,小的哥轻松说:“嘿嘿,玉龙山神属羊的,玉龙雪山就是他化身,到了丽江就是我们纳西族的保护神了!我们还叫他“三朵”!

“三朵节”,丽江纳西族自治州全体放假三天。各村各寨的纳西族人抬着全羊到北岳庙祭祀、烧香。“那才真叫热闹了呀!你们不知道呀,如今丽江古城整得太商业化了,真可惜呀,再没有我小时候生活在古城里的那种感觉了。“鸡豆粉”也没我们小时候那样好吃了……知道北岳庙吗,在丽江的北沙村那儿!”车急行得似乎也兴奋起来,颠簸得把小的哥的感慨和话声也摇晃得有些凌乱。但我是完全听懂了。

玉龙雪山,在唐代南诏国主异牟寻曾加封为“北岳”。千百年来,成为纳西族及丽江各民族心目中的圣山。丽江“三朵节”便是纳西族的标志节目,算来至今也有一千二三百年的历史。纳西族的先民们,把对自然的崇拜、对祖先的崇拜、对英雄的崇拜,集中在“三朵”的祭祀上。一代代他们是通过“三朵节”,不断传承地表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理念。

“失踪的日本登山队是在这儿吗?”上海来的小伙子显然是较我们多闻了些。

“哦,登山队来过好几拨呢,还没有一拨成功登顶的”。山难,发生在1991年1月2号梅里雪山那一次,中日登山队一共17个。最后一次通话说是遇到风雪回到营地了,可一夜之间,全部消失的无影无踪。谁也不知道当时到底发生了怎样的情况,多少专家都没能推测出原因,至今还是未解之谜”。

“可惜还有我们本国几个同胞也一并失踪了,真是悲剧”,武汉来的小姐姐细声惋惜道。

“其实呀,德钦县的那些藏民们,对那次山难并不感到惊讶,他们还幽默地说,在登山队开始爬山的时候,太子卡格博携妻子缅茨姆到印度开会去了。待他们回来时,卡格博发觉自己的脸上痒痒,似有蚊虫叮咬,就用手指轻轻挠了一下。这一挠不要紧,联合登山队全军覆没了。”

还说那一次德钦县藏民,听说有外国人来登越他们心目中最圣洁的佛界净土,曾集体到县政府请愿反对。

“我们的玉龙雪山神奇不是无缘故的!”的哥提高了声调意犹未尽赶着说:说那次山难是遇到风雪了,可在1996年中日联合登山队第三次来登顶,日本队带来了世界一级先进的登山通信设备,在日本国内还租用了地球卫星频道,监测天气云图。在那一次,我们的玉龙雪山对登山队员给予了前所未有的连续的晴朗天气。可偏偏等到他们准备登顶的关键时刻,日本国内发来卫星云图报告,说有一场暴风雪即将降临玉龙雪山。不得已,他们赶忙下撤,等到他们退到山下,日本国那边又传来报告,那片云图偏离雪山转到别的地方去了。我们的大雪山着实和那帮联合登山队开了一个大玩笑,使得第三次登顶功败垂成。

我想这也许机缘不到。但对的哥介绍的语气里明显感觉到他内心里的信服。

在人类的文明史中,一个民族的繁衍生存,无不是要依托某一自然物,赋予它们“神识”,作为精神皈依。因此每个民族都会确立某象征,作为一种信仰。因这种信仰,具有各民族的个性,从而也衍生了各民族的独特文化。再由这种文化经岁月磨砺,成就他们的文明。故此他们必有属于他们的天人灵魂感应图腾。这种图腾是人与自然的链接,是众人意念集中的神化。因而玉龙雪山便被赋予了这一使命,顺理成章成为纳西族人的圣山。

从车窗望出去,玉龙雪山就在眼前了。但从小的哥那坚实的后背,望过去,远远不仅于此。

我不知道这个地球上有多少座高山,据说到目前为止,剩下没被人类踏顶征服过的高峰,屈指数来所剩不多。人们喜欢登山,就如一位学者说的:人与山相逢,便会产生奇迹!我完全信服这句话。诚然每座大山都具有无穷的魅力,因为它能够满足人们多样化的追求和需要。比如画家与摄影家酷爱高耸山脊的优美线条,云蒸霞蔚的深谷光影莫测的变幻,以及四季更替所展示的迷人色彩;比如生物学家和生态学家迷恋大山所孕育的纷纭繁茂的生命世界。一座大山就是一个完整的“物种博览会”,其生物多样性无与伦比。同时它又是清洁的淡水和土壤养分的仓库;旅行家和旅游者则从山中体验人类久违了的荒郊野趣,享受远离尘世浮华喧嚷,享受返璞归真、沐浴自然的闲情逸致……

当然,熙熙攘攘纷至沓来的人们,不全是这“家”那“家”。而大山总是来者不拒,一怀宽容兼收并蓄,将世间的一切尘嚣一概纳入它的怀抱,为之消烦平燥。只因山不无真实、不无纯情。事实上,大山是江河之源,江河乃人类文明之源。江湖山野乃为众人宁静养心的去处,回归山水,让心归家,促成了当代人的休闲时尚。

但有着几千年文明史的人类,对待自然对待大山似乎总是欠缺一点温柔、欠了一点仁慈、欠了一点理性。未能善待大山中的花草树木、飞禽走兽。乃至于最终未得善待是我们人类。

就如我说听到的,千百年来纳西族那一对对为爱情长眠于玉龙雪山中的殉情男女,他们把爱情交于他们信仰,把坚守忠贞付与山神,超凡脱俗地不容外人亵渎惊扰。与玉龙雪山共存,其意志所在,根本不需要人为的添枝加叶,或为它增加些现代元素的什么奇思妙想,只须人们无为待之,就是尊重。

玉龙雪山就在那里,风貌高洁而神性,凡是来人都心存几分敬畏。我想让神山守着神秘,不仅是对纳西人的尊重,更是对自然该有的敬畏!

玉龙雪山游记随笔散文篇3

玉龙雪山是纳西人的圣地,是丽江人心中的神山!在奔赴雪山之约的清晨,同行的纳西族导游阿蕊虔诚且自豪地为大家介绍了她们世代依存的神圣雪山,关于保护神“三朵”的化身、玉龙第三国的神话、殉情谷的来历,更为玉龙雪山平添了神秘色彩与圣洁光芒。

天色渐亮,窗外黑白双色雪山模糊的轮廓隐约可见,车内游客都按捺不住了兴奋,透过模糊的窗玻璃不停向雪山张望、欢呼、拍照……

迎着晨光,大巴车驶进雪山脚下的停车场,刚冲出车门,玉龙雪山便以气势磅礴的姿态扑面迎来,似一幅展开的绝美巨幅画卷,美得令人意外,美得让人惊讶!巍峨巨峰如遗世独立的伟岸浮雕,磅礴纵列,在皑皑白雪的覆盖下闪耀着圣洁而威严的光芒!

这,就是玉龙雪山,一座历经千万年迄今无人征服的神秘之山!

玉龙雪山因千年积雪显示出它一生一世的洁白,它金字塔般威严的身躯,永远拒世俗于千里之外。

构成玉龙雪山的十三座雪山峰,气势磅礴,秀丽挺拔,似一排排玉柱立地擎天;千年积雪晶莹灿烂、皎洁如玉,似十三把利剑熠熠生辉,在碧蓝天幕的衬映下,连绵雪山像一条银色的玉龙在纵情飞舞,玉龙雪山由此得名。终年皑皑白雪银雕玉塑般的千年冰峰,是纳西人民心中的神山,是“三朵神”的化身。“三朵神”是纳西族的本主神灵和最高保护神,传说是骑白马、穿白甲、戴白盔、执白矛的战神,常常显圣,保护着纳西人的安全,人们也认为“三朵神”就是玉龙雪山的化身,并当作本民族最高的神来拜祭。

为避开人潮,抢先上山,我们跟随经验丰富的阿蕊迅速乘雪山大索道的缆车向上穿行,越过秀美的甘海子、茂密的原始森林,前往海拔4506米的雪山主峰。

阿蕊说,今天我们好运气,碰到晴朗天,可能有福气饱览日出主峰时“金光罩顶”的吉祥盛景。当我们乘坐空中缆车快速上行时,硕大的太阳正从东方缓缓升起,将羞涩的红晕漫天泼洒,远近雪峰皆似披上红纱,娇艳华美;随着太阳升高,红晕逐渐扩散,快速变幻成灼目的金色华光,为满山太古白雪镀了一层闪闪金光。透明缆车里的我们,此刻也被幸运地笼罩在一片神圣的光环之中。正当大家惊叹、默念的时刻,一轮阔大的`朝阳赫然跃出山巅。

站在高处极目远眺,连绵的雪山伸向天尽头,在蓝天的映衬下,它似一条银色玉龙在飞舞,远处挺拔峻秀的群峰晶莹闪耀,铁灰色的巨峰基座托起一峰峰的银白与圣洁。

下山途中,美景变幻不断。独特的地理位置与海拔高度,赋予了玉龙雪山独特的“阳春白雪”和“绿雪奇峰”的美景奇观。传说通往“玉龙第三国”的云杉坪又名“殉情谷”,是纳西人心中的圣洁之地。在这儿可以近距离仰望雪山的峭拔,感受千年冰川与原始森林构成的静谧仙境。雪山脚下的蓝月谷像一颗硕大的蓝宝石,汇集了来自雪山最纯净的冰雪融水,闪烁着湛蓝或碧绿的奇妙色彩。站在透彻见底的蓝色水畔,静静回望,见白云连横,浮于山际,雪山倒影,投于湖面,这如梦如幻的美景,令人一不小心便醉了。

如果说雪山美景净化了人的心灵,那么,雪山脚下的这场由纳西儿女呈现给观众的本色表演,称得上一场涤荡灵魂的精神盛宴!

“我是——吸干了大河不解渴的纳西人后代……”

雄浑的吼声响彻云霄,粗犷的舞步震颤雪山,毫无雕饰的原生态表演一下子就抓住了所有观众的心。

这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实景舞台,以蓝天雪山为幕、红土高原为台,顶天立地的纳西汉子们纵马驰骋天地间,追逐长风,唿哨苍鹰,纵情挥洒豪情。来自当地十个少数民族十六个村庄的600多名农民演员,化身为传达圣洁的精灵,用最原生的舞步、最质朴的歌声,与雪山共舞,与自然同声!

古老文明的纳西族人口不足30万,却有着神秘的力量,他们是天的儿子!对酒雪山的豪迈、悲壮凄美的殉情、淳朴快乐的打跳、艰难豪迈的茶马古道、感天动地的祭天鼓舞,酣畅淋漓地诠释了雪山儿女的情怀,诉说着纳西族刚直勇厉、重情重义、勇敢无畏的淳朴民风。

当然,还有全场虔诚的祈福仪式——

“这是个神奇的地方,叫天,天答应!叫地,地答应!

许愿,愿就灵……你们的每一个愿望,都能够实现!”

此时此刻,你会强烈地感受到生命的顽强、灵魂的震颤……

玉龙雪山,生命与灵魂的家园!这是一个让你不知不觉抖落心灵的尘埃、回归自然、憩息灵魂、沉淀思想的地方!

我怀着敬仰朝拜你——神圣的玉龙雪山,我虔诚地仰望着你——神圣的玉龙雪山!

依依不舍告别雪山,纳西汉子“等你回来”的呼声一直萦绕耳边,牵绊着我恋恋不舍的脚步。透过泪湿的双眼,再次回望雪山,我的内心在大声呼喊:“玉龙雪山,我会回来的……”

玉龙雪山游记随笔散文篇4

在纳西族心目中,玉龙雪山是一座神山。雪山距丽江古城仅15公里,耸立于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城西北的金沙江畔,是离赤道最近的雪山群,山顶终年积雪。主峰扇子陡海拔5596米,是世界上北半球纬度最低、海拔最高的山峰。整座雪山由十三峰组成,由北向南并排耸立,延绵35公里。

7:30,天蒙蒙亮,我们出发了。坐在车上,我们一路无语,静静地前往美丽而又神圣的玉龙雪山。天渐渐亮了,玉龙雪山出现在了眼前:高耸陡峭的玉龙群峰覆盖着厚厚的白雪静卧前方,在碧蓝天幕的映衬下,宛如一条晶莹的玉龙凌空飞舞。第一次看到雪山,心中油然产生一种敬畏,也明白了为什么当地纳西族人会视它为神。导游告诉我们,在丽江古城的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看到白云缭绕的`玉龙雪山,这也是其它地区难以实现的。

经过半小时的车程,我们到达雪山景区。此时晨雾还未散去,站在雪山脚下,凝视着被云雾缠绕的玉龙雪山是那么威严、那么圣洁、那么安宁,心里顿时充满了敬仰。虽然玉龙雪山终年积雪,但雪线以下的地方,却常年气候宜人,花草丛生,风景秀丽。我们坐着缆车沿着亚洲最长、最高的索道扶摇直上,透过缆车窗户的玻璃,俯瞰脚下森林密布,仰看玉龙雪山悬崖峭壁、白雪皑皑,此时此刻,心中无比敬佩大自然的神奇。

下缆车的地方是海拔4506米,山顶上白雪皑皑,陡峭的雪峰在阳光的照射下发出耀眼的银光,分外妖娆。我们踩着雪,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一阵风吹过,雪山上飘起小雪花,很是美丽。雪山峰顶傲立挺拔,看着仿佛触手可及,可是至今无人登顶,这也越发增加了它的神秘。头顶蓝天白云,脚踩皑皑白雪,从山上往山下看,云雾缭绕在群峰间,阳光透过云层照在山顶上,此时仿佛自己入了仙境,陶醉其中……

在离开时,我们对雪山恋恋不舍。导游感慨地告诉我们,她从小在雪山脚下长大,已经在此生活了三十多年,现在的玉龙雪山已经跟小时候看到的完全不同了。随着气候等各种因素的影响,雪山上的雪已经越来越少,说不定到哪一年雪山将不复存在……

坐在车上,我们一路无语。玉龙雪山去一次即可,我想,我也许不会再去玉龙雪山,不会再去破坏它的宁静。玉龙雪山的美,留存心中。

玉龙雪山游记随笔散文篇5

第二天一早,天还不亮,我们的大巴就往玉龙雪山的方向出发了。丽江城离玉龙雪山不太远,大概也就几十公里,我们乘坐的大巴车一会儿就到了雪山景区的大门口。阿旺导游指指路边的服务社告诉我们,有买氧气罐的赶紧去买,这里便宜点,如果进了景区,里面卖的就贵了。大家千万不要心疼这点钱,如果到了山上发生高原反应,再买就来不及了。尽管氧气罐像个灭蚊子的枪手一般大,价格也不菲,但大多数游客都买了。到达玉龙雪山游客中心,天色麻麻亮了。下了车,我发现这里已经人声鼎沸,游人如织了。原以为我们来的够早了,却没想到,还有比我们来的更早的。导游说,山顶上很冷,有穿得少的,赶紧去租件羽绒服穿上,免得冻坏了。我给妻子租了一件羽绒服,然后排队等候去索道站的汽车。

游客中心离索道站大致有五公里,汽车一会儿就到了。索道站是建在雪山半山坡靠下一点的森林里,木板房构造,颇有韵味。房屋前面立有一块巨石,上面刻有“玉龙雪山”四个绿字,旁边还写有3356的数码,我觉得如果在这里留个影儿是很有纪念意义的。我有心过去跟巨石合个影,但我们被排队的栏杆阻挡住了,钻出去甚为不便,也就罢了。

这时天已经大亮了,只见玉龙雪山半腰以上大都被白雪覆盖着,静静地耸立于云霄的雪峰一座连着一座,极其雄伟壮观。天色瓦蓝瓦蓝的,如同透明的玻璃一般,这在大城市里是难得一见的。天空中飘着一朵朵洁白的云彩,既有大块的,也有小一点的,像棉絮一般轻盈,却好像离我们并不太远,似乎伸手可及。奇怪的是罩在雪峰上面的白云块头就要大得多了,似乎还带着一些雾气,像粘在雪峰上面似的。

一会儿太阳出来了,那圆盘一跃出大山就刺人眼目,炙烤万物,远不如东部沿海地区的朝阳那般温柔可人。或许是玉龙雪山昨天晚上又有降雪,不然林地里、索道站房顶上哪儿来的积雪呢?房顶上的积雪一见太阳便开始融化,屋檐上哗哗地淌着水,像下大雨似的。终于挨到我们上缆车了。我坐在缆车车厢里,望着白皑皑的雪山,内心既是激动,又是担心。激动的是就要登上这圣洁的雪山了,多年的愿望就要实现了;担心的是,山顶上海拔高,空气稀薄,我的身体能否承受得了?我按照导游的嘱咐,一进入缆车就赶紧吸了几口氧气。随着缆车不断地攀升,雪山景象也在不断地变换,森林也从茂密渐渐地稀疏起来,及至进入了雪线以上,眼前的景象就完全变成了白雪的世界了。透过缆车窗玻璃,只见陡峭的山坡上、嶙峋苍黑的崖壁上尽是雪,我想如果没有索道,像我们这些非专业人员要登上雪山简直就是梦想。难怪导游说珠峰海拔8848米,至今成功登顶的有1800多人,而玉龙雪山主峰扇子陡尽管海拔不足6000米,却至今无一人成功地征服过它,不能不说是件奇事。

我正在为这条修建在雪山上的索道惊叹,这时忽然来了一阵风,刮得我们乘坐的缆车车厢在空中左右摇摆,像飘荡的秋千一般。我的心一下子揪紧了,额头上也禁止不住直冒冷汗。我默默地祈祷山风快点变小吧。也算神了,一会儿风真的变小了,车厢又恢复了平稳。

缆车正在匀速前进,这时,我们车厢内的一位五六岁的儿童哇哇地大哭起来。儿童的妈妈急忙询问孩子怎么了?孩子也不说话,只是大哭,一脸的难受模样。有人说,可能是高原反应了,快给孩子吸氧。孩子妈妈忙把氧气罐打开并放到了孩子鼻子下面。儿童吸了氧也无济于事,突然呕吐起来。正在大家无所适从,不知道该如何帮他的时候,我们的缆车车厢到站了。我看看手表,缆车上山用时不过十几分钟。出了缆车,透过索道站窗玻璃往外一看,原来这里还不是山峰,但离峰顶似乎不太远了。

还没走出索道站,这时我妻子说她不大好受,心里有点堵。我立刻意识到这是高原反应了,便说,你站住别动,赶紧吸氧。妻子吸了几口氧,说,还是不太好受,我不去登山了,接着就下山,你自己去山上看看吧。本来我没什么感觉,妻子这么一说,我也像受到了传染似的觉得有点头晕了。我说,我也不去登山了,咱们一起下山吧。下山乘索道也需要排长队。趁着妻子排队的空隙,我急忙走出索道站外面瞧一眼,否则就觉得留下了遗憾似的。只见眼前到处白茫茫的,天地一色,完全是一片冰雪的世界。山上的风似乎也比较大,刮得雪粒到处纷飞。在附近一座雪峰的半山腰上有一条栈道蜿蜒着通往远处的垭口,有稀稀落落的游客在栈道上往两座雪峰之间的垭口攀登着。据导游介绍,栈道的终点位于海拔4680米处,就是允许游客到达的最高位置。我心里非常羡慕那些游客,能够到达那么高的地方观赏雪山奇景也算没白来一趟。但自己有点头晕,显然是高原反应的症状,因此就不敢去冒这个险了。见眼前立着一块巨石,上面刻有4506的数码,我明白这是这里的海拔高度了。平生第一次到达地球上这么高的地方,已经够自豪的了,心情自然比较激动。见许多游客在跟4506一起拍照留念,我也插个空儿请人帮我拍了一张,算作到此一游的纪念吧。刚拍完照,一阵狂风卷着积雪直扑面而来,雪粒子打的脸生疼,眼睛也几乎睁不开。我缩着头,眯着眼,站在雪地上,几乎都站不稳。趁风稍小点,我赶忙回到索道站内,从室内看外面的雪峰已经天地混沌一片,有点模糊不清了。

我从排队的游客中找到了妻子,问她现在感觉怎么样,她说好多了,我也就放心了。见下山的缆车在空中被刮得左右摇摆,我心里十分不安。我们的缆车也摇摆着开始下山了。我无心欣赏雪山美景,像黑夜里一个人走路哼着曲儿给自己壮胆似的装出镇定自若的样儿跟车厢里的游客胡乱搭讪着。如果无风,欣赏着雪山的自然美景从天而降该是一件多么令人开心的事情!随着缆车渐渐地下行,直至见到车窗外面的树林,风也立刻变得小了,缆车也安稳多了。及至缆车到站的那一刻,我的一颗悬着的心才像秤砣一般落了地。

我们团队重新集合齐了,电瓶车又载着我们去下一个景点——蓝月谷游览。游览车在山林里穿行,原来以为山坡上的树都是松树,但仔细看看多数又不像,一问导游,才知道这些树大部分是杉树。松树也有,但数量很少。山坡上的树无论大小,主干上都生长着一些绿绿的青苔,像发了霉似的,这可能与这里潮湿的气候有关吧。忽然发现山脚下的谷底有一处一处的小湖泊,水的颜色很是特别,说不上纯蓝,也说不上是全绿,而是蓝和绿的混合色,似乎蓝色更重一些,十分令人好奇。导游告诉我们说,这就是蓝月谷,下面的湖泊是雪水汇流而成的。从雪山上淌下来的'小河,叫白水河,一会儿大家都去河水里洗洗手,可以给你带来好运气的。我到过国内外不少的地方了,许多景区的导游都会带你摸摸某件物品,也说会给你带来好运,我却都不怎么相信。但不知道为什么,对于来自玉龙雪山流淌下来的圣洁河水,我却深信不疑。蓝月谷里的湖泊一字排开,自上而下分别是玉液湖、镜潭湖、蓝月湖和听涛湖,它们是随着山谷的自然落差分隔而成的。湖的面积都比较小,其实叫潭更为合适。但无论是湖也好,潭也罢,这里的湖水以及自然景色的纯洁清丽是无与伦比的,几乎美到了极致,我简直找不出更好的词汇来描绘它们了。原来以为湖水的怪异色彩可能是视觉差异造成的错觉,但当我来到了湖泊近前,看着那清澈透底,阳光下粼粼然的一湖碧波,我发现我的怀疑毫无道理。我虽然不明白这其中的奥妙所在,但对于神秘的玉龙雪山更多了一分虔诚与敬仰。我在湖里洗了把手,也仅仅象征性地试试水温而已,希冀能把好运带回家,却犯罪似的觉得自己不该玷污了这圣洁的湖水。湖水温润可人,并不像想象中的那般冰凉刺骨,这令我大感意外。其实这也不难理解,只要你看看天空中那火辣辣的太阳,再看看身边那到处盛开的鲜花也就明白了。我们依次游览了四个湖,每到一处,我都要与那圣洁的湖水亲密地接触一下,虽然只是沾了下手,但仿佛自己的心灵也立即得到了净化一般。

在蓝月谷下游的一处瀑布前面,妻子给我照了一张相。我看看相机里面的自己,还有那背后的瀑布、湖色、山林、雪峰、蓝天、白云,觉得自己在这些美景的陪衬下好像年轻了许多似的。如果不是妻子催促我去看大型实景歌舞剧《印象丽江》的话,我还真不舍得离开蓝月谷呢。

2015年3月10日

玉龙雪山游记随笔散文篇6

汽车沿盘山公路斗折而上,一步一景色。望着窗外,公路下方,经千万年的雪水冲刷出一道峡谷,绝壁耸立;坡面上一块块草甸,匍匐在大山怀中一丛丛,一片片点缀在美丽的雪山脚下,在蓝天白云映衬下,像宝石散落高山上。抬头仰望,雪山在云雾的笼罩下,时隐时现,山巅云雾相连,袅袅上升,陡峭的雪峰银光闪闪,身披轻纱,婷婷屹立,如梦如幻,宛如置身于仙境。

汽车到达景区2号停车场。这里有海拔最高的高尔夫球场。地势平坦,视野开阔,群山环抱,近观雪山,远眺群山。虽然在冬季,草近乎枯黄,却没有荒凉的感觉。头顶清澈蓝天,脚踩如茵草地,呼吸纯净空气,欣赏极致美景,心生敬仰之情。在这个离天很近的地方,万籁自然和谐,心灵会得到净化,会忘记世俗的一切烦恼。

美丽的风景总是和美丽的传说连在一起。玉龙雪山由十三峰组成,由北向南呈纵向排列,延绵近50公里,东西宽约13公里。十三峰,峰峰终年积雪不化,似一排玉柱立地擎天,主峰扇子陡,海拔5596米,是世界上北半球纬度最低、海拔最高的山峰。玉龙雪山不仅气势磅礴,而且秀丽挺拔,造型玲珑,皎洁如晶莹的玉石,灿烂如十三把利剑,在碧蓝天幕的映衬下,像一条银色的玉龙在作永恒的飞舞,故名玉龙山。玉龙雪山是纳西人的圣山,也是目前唯一一座还没有人类涉足的'雪山。也许是那人类无法到达的与云天接壤的山巅,还有那难以看清的面目,奇丽多姿的身影,莫测变幻的风姿,美轮美奂的神态给人多少美好遐想。在漫长的封建时代,面对可以自由恋爱却无法选择婚姻的残酷现实,被剥夺了人间幸福的男女,只有面对雪山幻想,期盼着有一个幸福的乐园,鲜花盛开,虎鹿为伴,情侣们永无人世的悲伤,饮甘洌,品香醇,自由快乐的生活。他们把雪山幻想出一个美丽的世界,一个永恒的追求信念。

透过凄美的传说,我感悟出纳西人祖先对爱情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对自然的崇拜和对生态的保护。云杉坪的原始森林,依旧密林葱郁,自生自灭,无人打搅;白水河溪水清洌明净,终年不断,只有自然飞瀑、深潭沟壑,没有人工堰坝;甘海子草甸,水草丰美,野花吐艳,溪水淙淙,虽有牧人放牧,却顺其自然,不定居,不过度放牧,植被有充裕的时间自我修复。遵循着大自然的规律,生养栖息。面对这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瑰宝,我们要感谢大自然的恩馈,感谢千百年来守护者美丽雪山的藏、彝、纳西的族祖先,更要呵护好这边陲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