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伯伦先知读后感(共12篇)

时间:2023-10-18 11:02:43 作者:admin

纪伯伦先知读后感篇1

读了于老师的《教海漫记》后我知道“爱”贯穿于永正老师的整个教育思想,是他教育生活的主旋律。于老师爱孩子不仅爱学习好的学生,也爱那些调皮的学生,他提倡要“偏爱差生”,在我一年多的工作中,我深有感触,好学生需要培养,而那些后进生,更需要细心呵护;孩子还小,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就给孩子的一生不良的负面。爱的力量是无穷的。就像于老师那样,当知道有个孩子偷吃了别人的黄瓜时,他只是俯下身子,悄悄对他说“偷的黄瓜好吃吗?”是的,有时候,学生犯了错误,大多数都会后悔,希望宽容,谅解。有些学生只要老师拉一拉,就能成好学生。稍一不慎,推一推,或不注意,就能毁了人,甚至酿成更为悲惨的结果。有人说,爱是能宽容别人的感情。宽容是美德。教师的宽容,是教育方法,更是教学生懂得怎样做人。

于老师懂得宽容。他说,花朵是色彩斑斓的,学生是五彩缤纷的。所面对的学生是参差不齐的,在琐碎的每一天的教学中,学生们随时有把你推向愤怒的边缘,然而如何回来则是要靠。学会宽容便是一剂良药。 爱更是艺术。于老师娴熟地运用批评的艺术,表扬的艺术,懂得小纸条的魔力,或在作文本上画一只翘起大拇指的手……正是,我也会时不时在孩子们的日记本上竖上一只大拇指,或是写上几句赞扬与鼓励的话语,孩子们看了总是兴奋不已。我想,《教海漫记》定会在以后的教学中引领我去感受教育的真谛!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当成人,正在成长中的人,少压制多,少批判多鼓励,少冷漠多关爱……让爱走进学生心中

纪伯伦先知读后感篇2

谁能想到,在俄罗斯的美丽风光背后,会藏着如此黑暗的农奴制度?

谁能想到,在那些“和蔼”的地主的面具下,会是一副副狰狞的面孔?

谁能想到,在地主、贵族的张狂奴役下,又是多少农奴的悲惨?……

屠格涅夫尖利的笔锋戳开了地主的面具,向世人揭露无数邪恶和恐怖。

“风度翩翩”的地主佩诺奇金是个“正派人”他待客热情,却没有多少人愿意拜访他。佩诺奇金在客人和奴仆面前戴着厚厚的面具,看起来和气仁慈;面具下却是阴森:奴仆若忘了把他的酒烫热,便要遭到严厉惩罚。即便如此,他也忘不了面具前的客人:他仍显得文质彬彬,只是低声地吩咐总管去“处理一下”就行。

佩诺奇金还偶尔去村里看看,只是“慈祥地点点头”,便让村民、农奴们吓得魂飞魄散,连小娃娃和鸡也害怕地躲起来。这地主面具下的残暴早已被农奴们发现,却没有一个人敢说出口——那样并不能使他们的痛苦减轻,反倒让生活的压迫更重,甚至去送命,这没有用。

村里的可怜的庄稼人交不起租,就要给村长当牛当马,一切听他的命令。这还不够,老头家里的唯一一头母牛被牵走,第三个儿子也被迫拉去当兵。他原以为他的高高在上的主人“为仆人着想”,且“受高等教育”,谁知,这就像上述情况一样,被欺负得更惨……

这使我想起了《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这幅画:在一片踩满脚印的沙滩上,一群衣着破烂的纤夫正吃力地拉着远处海面上一艘巨大的船,那船看上去极其华贵。在最前头的纤夫很老了,面色黝黑,应该当纤夫很久了;中间的年轻人皮肤白晳,大概是刚来的,他的眼睛无力地望向右前方,好像对自己的未来一片迷茫……

我翻过最后一页,轻轻叹了一口气,眼前又浮现出地主面具下的狰狞面孔……

纪伯伦先知读后感篇3

纪伯伦,黎巴嫩现代著名文学家、诗人。这首《论婚姻》是纪伯伦著名散文诗集《先知》中的节选,艺术风格独特,既有理性的哲学性思考,又有浪漫的言情。作者在这篇诗歌中用充满深刻哲理性的语言表现了关于婚姻深刻的见解。

在《论婚姻》这首诗中,诗人假先知之口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婚姻观。他主张夫妻要“永远合一”,要有白头偕老的坚定信念;但同时也要给彼此留有间隙,不能“太密迩”,要像“橡树”和“松柏”一样保持平等独立,这样才能和谐相处。在这里,诗人提出了夫妻平等、人格各自独立的新型婚观。“彼此斟满酒,却不在同一杯中啜饮;彼此分享面包,却不在同一快上取食”旗帜鲜明的阐述婚姻观,那就是相互独立而不是一方靠着另一方依存。我们现在社会讲究女性独立的的含义有着相同的意味。社会的发展,女权得到了充分的释放,女性朋友们不再是全职奶妈般相夫教子,而是同样的走上社会,拥有这与男性相同的社会地位,这是社会文明的体现。男女平等的同时,人格也相互独立,这样的婚姻可能就是理想中最完美的婚姻了吧。

这首诗通过充满哲理性的语言和美妙的比喻来阐述自己对于婚姻的见解,给人以深刻的启迪与思考,让人真正了解婚姻中的存在关系。

纪伯伦先知读后感篇4

“我知道我不是一个完美的小孩,但你们从来也不是完美的父母。所以我们必须相互容忍,辛苦且坚强的活下去。”这样的开篇,深深地吸引了我。昨晚再次细读了几米的《我的错都是大人的错》后感触颇深。

有人曾说过:几米从来就没有让孩子们失望过。大人和小孩之间的矛盾,几米最明白,他完全相信孩子是天使和恶魔一体的两面。有个十多岁女儿的几米,愈来愈能体会存在于大人与小孩之间的矛盾;明明有浓浓的爱,却常常搞得彼此怒目而视,眼看着可爱的天使在下一秒钟化身成恶魔。身为父亲的几米头痛而无奈,身为创作者的几米却看到了孩子渴望被理解的心灵。于是,和孩子同样敏感的几米,用一张张图和几句话,便明白地道出了孩子们的心声——孩子的担忧、恐惧、疑惑、快乐和愿望。当然还有抗议,抗议大人对他们想法的漠视,抗议这个世界对小孩的种种误解。我们这才听到小小身影在对我们说:“嘿!不要用你们大人的想法和眼光来看我,大人看不到我们内心的奇幻彩虹!”《先知》纪伯伦说:“孩子的灵魂栖息在明日之屋,那是大人梦中也无法造访之境。”身为一名教师,我有更多更深的体会。

在日常交流中,当教学激情逐渐消退,杂事缠身,耐心不足时,我们也常会抱怨:“这么简单的问题,讲了好多次,学生怎么还不懂?”其实,主要是我们忘记了自己也曾经是学生。假如我们站在学生立场观察自己熟悉的世界,你会发现许多陌生的东西。换一个角度,才会体会到孩子在成人世界里所面对的困难和困惑,从而对学生有种由衷的同情和尊重。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注意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让孩子学会学习。同时,更要放下“身架”,甘做一名虚心求教的学生,我们乐于向学生学习不仅不会降低身份,反而能更强烈地激起学生展示自我的欲望,获得学生的信任。

当学生犯了错,气愤主宰了你所有的情绪时,你要对自己说:如果我是学生,我不会喜欢吼叫着批评我的老师。当学生花了很大的努力却还是见不到进步时,你要对自己说:如果我是学生,我会需要老师再一次的鼓励。当学生遇到了挫折而伤心难过时,你要对自己说:如果我是学生,我希望老师能坐在身边握着我的手给我再一次站起来的力量。当学生取得了成功时,你要对自己说:如果我是学生,我希望老师分享我的快乐并为我骄傲。我们要走进学生内心,把自己的心态放到学生的生活中去体验他们的感受,在这基础上我们再“因材施教、因势利导”。?

一个受孩子欢迎的教师不能把自己定格在老师的位置上,高高在上、不可侵犯,每天传经解道发号司令:不许干这个,不许干那个,应该怎样怎样。所以我们老师要试着把自己当学生,走进他们的生活,和他们平等交往和睦相处,做知心朋友,那么教育教学工作又怎么不会变成一种乐趣呢?

《我的错都是大人的错》这本书再次给了我心灵的洗礼,合上书,很多句子还久久地留在脑海里,“其实孩子什么都懂,他只是不说,大人往往以为自己什么都知道,其实并不知道。每一个孩子,都是最独一无二都是最优秀的,只是,你能发现他的独特之处吗?请不要用一样的标准去衡量所有的孩子……”

纪伯伦先知读后感篇5

寒假期间,老师向我们推荐了几本好书。我挑了一本,书的名字叫做《成长阅读》。撑起厚厚的书,一开始觉得有点枯燥。可是回到家读着读着,我就走进了一个丰富多彩的道理世界,里面的文章就像磁铁一样吸引着我读下去。

这本书分为十个单元,九十六篇文章。每一篇文章都告诉我一个人生真谛,像《长街短梦》,《追随你的梦想》,《无人看见的鞠躬》,和《必须抛弃的珍宝》等。

每次读《无人看见的鞠躬》时,心底总会有一股暖流涌上心头。巴士后的鞠躬代表了司机对工作的热爱,对乘客的尊重。无论是刮风下雨,司机下车换另一个司机的时候,而下车的司机则会在巴士后面鞠一躬。鞠躬其实已经不太适合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可是,我感动于这个无人看见的鞠躬。这让我觉得,职业的操守、行为的准则不是走兽给别人看的。如果你没有从心里理解和接受,你就没有办法把他发自内心地把它做得透彻到位。别人监督的时候可以很好的表现,没人看见的时候呢?是否也同样好自为之?其实,我们的操守教育也好、诚信教育也好我就是期望看到大家在人前人后都已同一种姿态来面对自己。

每当妈妈不在我身边看着我写作业时,我就会偷个懒,呆一会儿,可是妈妈在的时候,我的眼睛都不敢离开书本半步。每当我读完《无人看见的鞠躬》时,我想,我是不是也应该以我最好的一面,面对大家,面对自己?从此以后,我上学和放学没有什么两样。

《成长阅读》这本书还有很多道理,今天我只说了一个,还有更多的文章要自己看,自己体会文章中的道理,体会人生的真谛。

纪伯伦先知读后感篇6

知识改变世界,读书丰富人生。这几天我认真阅读了百花园这本书。书中的内容丰富多采,让我的视野更开阔,让我初步明白做人的道理。其中夏令营的较量让我生有感触。

这篇故事主要讲述了:77名日本孩子和33名中国孩子一起主办一个草原探险夏令营。在乌兰察布盟草原,中日两国孩子人人负重20公斤,匆匆前进着。一个漂亮的中国女孩刚走几公里就病倒了,于是,她回到了大本营,重新躺在了席梦思床上。而日本孩子生病了,他们却说:_我是来锻炼的,当逃兵是耻辱的,怎么回去向家长老师交待,我能挺得住,我一定要走到底!_日本家长直把鼓励留给发烧的孩子,中国家长却在艰难路段把孩子拉上车驰骋而去。最后,当中日两国孩子胜利抵达目的地时,日本孩子几声狂吼震撼了在场的每一个中国人。

短短几天的夏令营,暴露出我们中国孩子的许多弱点,同样是少年儿童,为什么中国孩子的动手能力如此之差?环保意识如此薄弱?这可能是有些家长的过分溺爱造成的,我们需要一些独立自主的机会,一些野外的磨炼。同时我们也该学会自立自强,不要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是的,一切关心中国未来命运的,都值得想一想,这个现实的矛盾说明了什么?

全球都在竞争,教育是关键,让我们从根本做起,人强则国强!

纪伯伦先知读后感篇7

暑假里,妈妈给我买了一本书,叫《孤独之旅》。书一到,我就撇下电视,捧起书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不知不觉中,这篇故事读完了。主人公杜小康面对困难不退缩的品质深深地打动了我······

杜小康由于失学,无奈之下只好跟着父亲离开家人去一个孤僻的小岛上放鸭,他十分孤单和思念母亲。然而,他就在这逆境中炼就出了一把宝剑:在一场暴风雨中,他们家的鸭全都丢了,杜小康一个人挺身而出去寻找鸭子。过程中,他变得更加坚强勇敢。

有一句名言说得好:除了通过黑夜的道路,人们不能到达黎明。——纪伯伦。是啊!只有经过暴风雨的花儿才能开出最绚丽的花朵。杜小康的生活条件和遇到的困难都比我们差与难。那么我们每次遇到的小小的难题,有什么不可以去占胜的呢?读书的过程中,我也慢慢地领悟着其中的道理。世界上有许多的成功人士,他们难道就不会遇到困难吗?!肯定会!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遇到困难。以前要吃削了皮的水果时都叫爸爸削,自己却不敢削。爸爸叫我尝试一下削皮的时候,害怕极了!怕会削到手。我一直都不敢面对这个困难,直到我这么大了,也不会、不敢。但是最近,我终于意识到自己不去克服它,就永远都不会。当自己尝试着去削的时候,发现并不是很难。困难有大有小,重要的是看你怎样去面对,如果我们不去面对,永远也不会成功,那么就要选择去克服它们,战胜它们!

讲了这么多,总之就一个道理:通往成功的路上总会有大大小小的困难,面对困难我们决不能退缩!用勇敢,坚强地去克服困难。风雨后总会有彩虹!

纪伯伦先知读后感篇8

母亲是最伟大的人,而母爱是你寒冷时的一件棉衣,母爱是你饥饿时的一个面包,母爱是你失落时的鼓励……

读一读《裤子还是白点好》吧!它会告诉你,母亲干的每一件事,母亲做的每一个动作,母亲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对我们最无私的爱。

作者的家里有许多电器,可缺一台洗衣机。作者的母亲洗衣服很费力,看着母亲忙得不可开交,作者常常劝母亲:家里不是没钱,加上你也太累了,就去买一台洗衣机吧!既省心,又省力。可母亲很固执,坚决不买。有一次,作者故意生气,说把裤子洗白了,之后顺水推舟说买一台洗衣机,母亲只好答应。看着母亲的样貌,作者心里不是滋味,于是对母亲说:不买洗衣机了,自己洗的衣服舒服。母亲笑了,笑得很开怀。刹那间,作者明白了,母亲坚持洗衣服,是因为母亲将浓浓的爱意倾注于肥皂泡沫之间。

是啊,母爱无私,母爱无价。母亲把世界上最真挚的爱给予了我们;母亲把世界上最无私的爱送给了我们;母亲把世界上最伟大的爱赠送给了我们。

母爱很平凡的,它是我晚归时的一盏灯;母爱很无私,它是我沮丧时的那杯热腾腾的牛奶;母爱很伟大,它是我悲哀时的一声安慰;母爱很纯洁,它是我失败时的信任的目光。母爱,是沙漠里的绿洲,母爱是黑暗中的明灯,母爱是久旱后的雨水,母爱是寒冷时的一件棉衣。

每一个母亲都是一片春雨,滋润这我们。母爱早已溶解在了行动中,溶解在了话语中,溶解在了物品中。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让我们学学乌鸦反哺,让我们用良好的成绩,用安慰的话语,用实际行动去回报母亲,去感谢母亲。

纪伯伦先知读后感篇9

想必“狼来了”的故事对大家来讲并不陌生:一个放牧的小孩为图一时开心三番两次欺骗村民说狼来了,等到大人们急匆匆的赶来帮他,才知道原来他说谎,小孩一次次消磨了人们对他的信任感,等到狼真的来了,却无人相信他、帮助他,最终导致自己命丧狼口的故事。由此可见,诚信很重要。

诚信是证明一个人品格的重要依据之一。人如果没有了诚信就像没了生命,活着毫无意义。弟子规中曾经说“首善悌,次谨信。”。可见诚信对于一个人来说是有多么重要。

诚信对一个人来说既是无形的财富,就像CCTV1的广告词:相信品牌的力。同理诚信其实也是树立个人品牌的重要元素。一个诚信待人的人,会得到别人的尊敬。诚信会让我们获得更多知心的朋友和无穷的精神财富,诚信会使你像星星一样发光发亮,反之当一个人失去诚信,就像星星失去光一样,再也不会有人去关注你,不会有人真心和你交朋友,等到真正有困难的时候就很难找到一个可以帮助你的人。

对于祖国下一代接班人的我们,背负着振兴中华的历史重任,诚信显得更为重要。我们应该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坚决反对考试作弊、作业抄袭、小偷小摸等不诚实的行为,争做学习小标兵,为社会树立诚实守信的榜样。

诚信是做人之本、立事之根,是人与人之间心灵沟通的桥梁,让我们轻装上阵,以真诚之心,行信义之事,与诚信一起同行吧!

纪伯伦先知读后感篇10

我是一个四年级的小学生,我非常喜欢看电影。只要一有我喜欢的电影,我就马上拉着爸爸去电影院看电影。直到现在,我已经数不清自己看过多少部电影了。

我看过的这么多电影中,我最喜欢的电影就是《功夫熊猫2》。这个《功夫熊猫2》里讲的内容是神龙大侠(熊猫阿波)和盖世五侠(悍娇虎、快螳螂、猴王、俏小龙和灵鹤)一起打败沈王爷(一只孔雀)的故事。这部电影我从头到尾看了两遍,而且《功夫熊猫》的两部电影内容都很精彩。每次看都有相同的想法——想再看一遍。

在《功夫熊猫2》中,阿波知道了自己小时候的事情,知道了自己的父母是怎么死去的,知道了自己的杀父仇人是谁。看了这部电影后,我改变了对熊猫的看法。一开始,我一直认为熊猫是一种憨厚可掬,有时傻傻的,而给人感觉特别天真,特别可爱的动物。自从看了《功夫熊猫2》之后,我发现熊猫也有它的优点——有智慧。电影中的阿波就用智慧打败了沈王爷,取得了胜利。其实,只要我们细心地观察,任何的事物(包括植物、动物、人)都有优点。但是也有缺点,只要我们认真改正,缺点也能变成优点。就像《功夫熊猫》里的阿波本来是一只什么都不是的熊猫,后来却成了神龙大侠,成了盖世五侠的好伙伴。后来他们齐心协力,打败了沈王爷和沈王爷准备“杀掉”功夫的武器——一架大炮,拯救了中国。我认为阿波和他的好伙伴们是伟大的,是了不起的。

是啊,一部电影不光要内容精彩,要让观众喜欢,但最重要的是一部电影应该要告诉观众它要讲一个什么道理。有些电影没有道理,这样的电影,看了也是白看,听了也是白听。这部电影要告诉我们的道理是:智慧可以打败邪恶,只要哪一个地方有智慧,这个地方就一定没有邪恶。

纪伯伦先知读后感篇11

东方出了个纪伯伦,真是东方人的骄傲。这位“旅美文学家们的头号领袖”在诗歌、散文、小说的创作上当真不落窠臼,开创了新一代的文坛新风。

“这本书,那满含着东方气息的超妙哲理和流利文词,予我极深的印象。”这篇长仅二十八章的散文诗犹如甘露润泽了人性世界的每一寸土壤,从出身到死亡,有缔结婚姻,也有结交友谊,不仅包含无拘无束的自由,还探讨严酷无情的法律,涉及享乐而不忘却痛苦,甚至还关注衣食住行……当然,还要回归爱这最易忽略却是最弥足珍贵的上帝恩赐。在纪伯伦看来,人生有了爱的滋润才能称得上完美,而能够笑对死亡的人才是死而无憾。真正的“施主”出手并不一定大方,却必然是身处极度困窘之境还能慷慨解囊,人生价值就在于洗去一切耀眼的浮华,而谋求更深刻的内涵。在《先知》里,爱的力量被完美诠释,不仅是在开篇,在结尾,而是贯穿始终,维系着做人的方方面面,承载着人性的每一寸空间。爱是汇河入海的清泉,是适时降临的甘露,是暴雨过后的霞光,是绝音妙律的回响。爱是付出,也是回报;是无私的,也是自私的;最高尚,也最平凡;他包容一切,也融入所有。爱是如此高贵,以至于它永远都不会受制于人世间的恩怨情仇,它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爱已然超越了人本身,而跃然成为人存在的根本理由和原动力。在爱的面前,人是何等渺小?拥有爱的人,又是何等幸福?《先知》无疑给世人点亮了一盏明灯,然而众生之异,使得他们并不会安心沐浴在这柔和的光线下,感受心灵的洗礼。正如纪伯伦所言:“对于来自先知的声音,有人用眼睛听,有人用肚子听,有人用钱袋听,有人则根本不听。”面对这一切,纪伯伦只是微闭双眼,倾耳聆听来自自己心灵的强烈震撼——“爱除了自身别无所予,爱除了自身别无所取,爱不占有,也不被占有。”“奉献你的心,但不要让对方保管。”“你有什么不能舍弃的呢?总有一天,你所有的一切将要留于他人。”“所有工作都是空虚的,除非有了爱。”……《先知》中如丝如缕的做人箴言有如纪伯伦思想天空的阵阵微风,轻曳的是他心中的风铃,回响的是智者的声音。《沙与沫》篇对比《先知》中的直面人生,《沙与沫》就显得较为含蓄,但它句句箴言,字字珠玑,表面凌乱的文辞蕴涵着难以言状的深意。这也是许多读者挚爱《沙与沫》的重要原因。“一粒沙子就是一片沙漠,一片沙漠就是一粒沙子,现在再让我们沉默下去吧。”“我在埃及的沙土上躺了很久,沉默着而忘却了季节,然后太阳把生命给了我,我起来在尼罗河岸上行走。”如此抽象的意境,更具有诗的韵味,品味愈久,回味愈浓。

我不想成为纪伯伦,我只想做一个像纪伯伦一样感悟生命的人。

纪伯伦先知读后感篇12

假期时间里,我读了一本令人感动的校园情感小说,就是《单翼天使不孤单》。

这本书主要讲失去了父爱或是母爱的孩子,被称为“单翼天使”。大家眼里的“优秀生”张小伟就是这样的一位“单翼天使”。他的内心,是一口深井,隐藏着伤心、孤独和难言的苦衷。渐渐的,他发现周围的同学,又不止一个像自己一样的“单翼天使”。他们表面上和大家一样快乐,内心里却有着挥之不去的忧伤。唯有机遇和宽容才能为自己应的温暖和爱,单翼天使们只有彼此拥抱着才能飞翔,这便是张小伟的成长体会。

是的,张小伟班上所有的单翼天使们在别人看来都是坚强的、快乐的、活泼的。但是,有谁能够体会到他们心中的痛,有谁能够抚慰他们心中的痛。他们需要的并不是物质上的需要,而是父亲或母亲给予精神上的满足,给予他们父爱或母爱。

如果我是单翼天使,我会怎么做?用坚强保护自己?用快乐作为心中那痛苦的墙?还是整日郁郁寡欢?我无法抉择,因为我不能够完全的体会他们心中的痛。就如张小伟所言,单翼天使们只有彼此拥抱着才能飞翔。我想对所有悲伤的单翼天使们说,把心中的痛苦抛开,重获美丽的笑颜。人生是短暂的,在短暂的时间内,你们不能沉浸于痛苦之中,你们要在短暂人生中做出有意义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