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新高考语文1卷作文范文(必备3篇)

时间:2023-11-17 11:54:20 作者:admin

2021年新高考语文1卷作文范文 第1篇

唯其不息,向着自强的方向

袁阳梅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将自强赋予君子,实际上指出了自强不息于每一个生命个体的价值要义。自强,不断强大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强,是人生的价值所在。

天生的强,只是相对优越,而不是绝对强大。“生而强者如果滥用其强,即使是至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说的是人的身体,也适用于世间万事万物。少年仲永的在诗歌方面有天赋,是与同龄人相比较而言,与李白杜甫自然无法相提并论。于是神童的光环随着一次次展览而褪去。

至强,是指在某一方面具有绝对的优势,其他人事物的个体无法企及。自然的山河湖水便是典型:李白笔下的天姥山与天相连,旁边“四万八千丈”的天台山对天姥山也是“欲倒东南倾”,这是绝对高度的力量;杭州西湖入目皆景,美丽如画,扬州的湖便只能称作“瘦西湖”,这是自然美境的差别……

由于自然界万物变化缓慢,事物的至强有时可以自然的恩赐支撑。人类社会变化迅疾,强弱更迭频繁,要想实现并保证至强,唯有不断努力,自强不息。

菲尔普斯的多项游泳世界冠军源于圣诞节也不例外的每天5:30开始的游泳训练;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元素镭,是三年多不间断地一锅锅煮沸沥青矿渣后做到的;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的顺利建成小康社是几代桥梁人励精图治不懈拼搏的结晶。

强悍,强壮,强健,是外在的强;坚韧,坚守,坚持,则是内在的强。强,亦有内外之分。外强中干经不起考验,内在的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是至强的实现途径。身体的强壮,可以通过坚持锻炼来实现;天赋异禀需要合适的栽培方能发展强大。

内在的坚持、坚守,品质的坚韧、意志的顽强是真正的强,是个体至强的必要条件。陈景润多年孜孜不倦地致力于数学研究,废寝忘食,每天工作12个小时以上,方完成哥德巴赫猜想的重要推理,摘得皇冠上的明珠。中华民族历经百年沧桑,将艰苦奋斗熔铸生活,方能有今日之岿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如同的个人的发展,国家的强大也处于不断的变动之中。今日之中国,面临复杂而激烈的形势,国家至强的内在力量在于我中国少年。如梁启超所言: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我中国之少年,唯有自强不息,扛起强国之重任,方能让伟大的中华民族走向至强——其道大光。

种子自强不息,可以长成参天大树,演绎生命变化之美;一代代少年自强不息,可以奏响民族强盛凯歌,高唱顽强不屈之美!

2021年新高考语文1卷作文范文 第2篇

响起强者的跫音

文/周兴青

1978年,安徽凤阳县的小岗村里,18个鲜红的手印,如闪电划在了中国农村的上空,脱贫随之而来如阵阵响雷;2020年,中国农村终于实现全面脱贫。1979年,一位老人站在深圳的土地上,用彩色的笔绘出了城市崭新的春天;如今,中国国民生产总值位居世界第二,神舟飞天,铁轨远铺……由弱变强的路上,中国人一步一个脚印。

富强可以是一个人站直腰板的底气,也可以是一个国家屹立世界之林的保障。追求富强,中国人从来都在脚踏实地地摸索。当代中国,既有“富强、民主、自由、平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有各行各业将涓滴之力汇聚成磅礴伟力,一个个奋不顾身的身影,一场场有形无形的战役,每一个中国人都在富强的道路上,前仆后继,那是何等的阵势!正如严复在《原强》中提出的“民智者,富强之源也。”

然而,罗马不是一夜建成的,灭亡却是朝夕之间;美国不是一夜暴富,却以至强的姿态走在“苏联的老路上”;清王朝不是无端无缘地将中国版图画出完美的弧度,可不久之后割地赔款赤裸裸地横行中国大地,那是血淋淋的教训。如今,代代中国人经过了艰苦卓绝的奋斗,终于用自己强健的体魄与世界平视,神州大地上洋溢着自信自强。如何将这强,生生不息?

台湾女作家龙应台说:“中国的崛起,不应该只是来自于片面的军事力量或经济富强,因为这样的大国很危险;中国的‘大国崛起’,要根源于文明的崛起。”这样的富强不是一蹴而就的,它一定链接着历史。历史虽已过去,可历史不是尘封的化石,不是截断的电影场景,不是隔岸观火的与己无关,历史是先辈们留下的脚印,一行行,一代代,延展至如今。

新时代总会为历史渲染上新的色泽,我们由弱变强,不只是GDP数值,更是一代代华夏赤子顽强拼搏的精神,是民族的优秀文化的崛起。造纸术、活字印刷、指南和火药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发明,横平竖直的方块字是中国人民的语言文字,勤奋、节俭、诚信和敬业等是中国人民的优良传统。诚如鲁迅所说:“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请每一个行走富强路上的人,珍爱我们自己的文化,把那淡淡的灰色拂去,把那淡淡的锈色擦拭。

“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卑也。”华夏黄土地上,中华民族的声音响彻了上下五千年,强的不仅是经济,更是文化;火焰般的五星红旗下,召唤了不计其数中华儿女团结起来,强的不仅是党,更是民众。如果说富强是目标,那么这个大目标化解在每一个中国人身上,就是一个个小目标,这目标里嵌入了从历史中带来的龙的灵魂和精神。从历史中走来,我们将大踏步地往前走去,让富强的中国梦沐浴着春风玉露,跫音响彻,让全世界人民嗅到它的香甜。

2021年新高考语文1卷作文范文 第3篇

传民族重任,燃青年之魂

李伟正

《体育之研究》中指出,每个人的先天条件和基础是不同的,我们需要根据对自身的了解,善用自身的特点。有的人可能天生“强”,可是如果不能发挥好,反倒会变成“弱”,反过来亦是如此。同样的,近代新生的新青年们在社会上占了弱势,可他们用星星之火,点燃了万亩之原。

作为当今新时代的青年,我们也有责任复兴中华。即使自身力量弱小,但是我们最终也可以汇成一股强流。传民族重任,燃青年之魂。

青年们虽然力量弱小,可信念坚定。自古便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青年。正值新文化运动,鲁迅先生看到了人们思想的落后,便弃医从文,从此笔诛墨伐,以纸笔为中华民族征战出一条民族屹起大道。“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青年鲁迅把强大的信念化为强大的力量,拯救了万千人民于苦难。

“九万里风鹏正举,看今朝英雄辈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当代之青年,接过了时代的火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民族使命落在了肩上。即使自身力量弱小,可责任下的坚毅万分强劲。“澄澈的爱,只为中国。”作为喀喇昆仑山脉的戍边战士陈祥榕,年仅18岁,便牺牲于边疆。他用他的力量,保卫了中国的安全。山上条件恶劣,环境艰苦,他用他强大的毅力驻守着边疆。假如没有他这样的青年,祖国还有安全可言吗?没有安全,又怎么能实现民族重任呢?正是他身上的坚毅,转化为了强大力量,才传承了民族之任,燃起青年之魂。

诚然我们的力量也许太过弱小,没有办法做出那么多伟大的事。可是,青年力量弱小,但志向可以伟大。“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即使死去之后,也要关心国家平定之事。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因此我们可以从简单小事做起,来承担民族大任,实现国家富强。

“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我们要从当下做起,从小事做起,山积而高,泽积而长。我们要把自己坚强的毅力、坚定的信念、伟大的志向转化为强大的力量,实现“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

“浮舟沧海,立马昆仑。”大风泱泱,大潮滂滂。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勇担民族大任。即使身单力薄,也要化弱为强。“千里荒凉,以此为梦,万里蹀躞,以此为归。”让我们传民族重任,燃青年之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