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下乡工作总结范文 第1篇
伴随着比较紧凑但不太紧张的工作节奏,__年就这样快接近尾声,经过这一年的不太忙碌的工作,却又有很多所感所悟。
没有太多宏伟的高瞻远瞩,也没有过于细腻的深切体会,只是在这一年中的一些琐碎的想法和话语,分为不太清楚的几方面在下面慢慢道来:
一、学习专业知识,作好本职工作
__年5月,公司派我到杭州进行有关金相专业知识的培训。作为性能工作组的代表能够来到杭州学习培训,对于我来说真的是一种荣幸。但是由于自身对金相专业知识的欠缺,培训初期就表现出了对培训的盲目以及被动排斥,给自己的专业知识学习造成了极大的阻碍。后来经过老师的及时引导,加上自我进一步的感性认识,在经过几次的思想调整过后,就逐渐的适应了培训管理的节奏和环境。平时我们工作组内部也会进行相互学习和交流,加强组内员工的自身学习,提高我们工作组的工作能力。
因为企业生产的是大型风电铸件,质量要求很高,对铸件性能检测的要求也很高。所有铸件最后验收都要有金相性能检验报告,将其作为验收的依据。所以,我们金相检验工作组任务艰巨,并且难度也很大。平时我们积极展开铸件试样的检测调研,理清工作思路,制定工作计划。拿我们公司产品的材料来说,是高韧性的球墨铸铁,其硬度很低,大约为140HB左右,试样相对比较软,如果用一般的金相试样制备方法制样,用水砂纸细磨,不让试样有划痕,从而影响最后的金相检验。抛光时为了防止石墨脱落采用短毛、纤维柔软的丝绒作为抛光织物最好。且抛光最后应该将试样按逆时针方向在抛光盘中心圈反转10秒种左右,这样可以消除抛光过程中石墨的拖尾现象。在三年的金相检验工作实践中,我通过总结工作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现在已经能独立对试样做出准确的金相分析及判断。
二、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成长
无论我们的理论知识多么丰富,最后都是要回归到实践中来,因为工作本身就是实践性的。在工作之后才发现,以前的想法都是片面的或形而上学的,因为以前思考许多问题都是基于完全的理论之上,自己没有真正触碰到实践的东西,才会导致理解结果显得单薄和脆弱。直到慢慢的接触到实际的工作,并在工作中去处理一些实际的问题,才发现理论和实际其实是相辅相成的,理论联系实际本事是应该具备主观能动性的,理论和实践又是一个长时间的互相转化的过程。我们的实践需要以理论作为基石,然后在理论基础上去探索和实施;而我们在实践过程中又不断的进行总结和思考,为自己的理论知识补充鲜活的营养。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经过漫长的实践,我们性能检测组在球墨铸铁和蠕墨铸铁的金相和抗拉的检验分析上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基本已经能独立分析铸件试样问题所在。遇到不清楚的问题时,就虚心向胡老师请教,事后我们自己又归纳总结,不断的改进工作的方式方法,虽然目前还显得不够完美,但会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的历练和提升的。
三、加强思想文化建设,提升综合素质
我们性能检验组作为公司品管部理化所的一个工作组,是公司未来的新生力量,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分管的领导也时常教导我们要多学习各种知识,多参加各种活动,锻炼自己多方面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的素质层次。
检验下乡工作总结范文 第2篇
根据县财政局、县商务局《转发省财政厅、商务厅关于进步做好家电下乡工作的紧急通知》的要求,并结合长星镇的实际,现就长星镇开展家电下乡回访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为认真扎实做好本次家电下乡回访活动,扎实做好各项并确保有成效。长星镇财政所建立了家电下乡回访制度,确立了专人办理,根据农村实际,利用晚上和下雨天进行电话回访和入户走访,以电话回访为主。
二、存在问题
本次活动中,县局提供的自己乡家电下乡购买信息为农户57户,家电下乡产品250台。截止8月底共回访了28户,涉及家电下乡产品123台,回访面为县局提供信息的49%,其余农户存在信息不完整、不准确和外出打工的情况而无法联系。
通过电话回访、实地走访查实与县局信息资料不符的有21户,有50台。
三、对存在问题的建议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检验下乡工作总结范文 第3篇
关于老师
我接触到的老师并不多,数得出的就只有给我们带队的胡卫老师、多祝三中负责接待我们的老师和703、803班的班主任。本以为老师的出现只是“形式形式”,大多数只是靠20个“老师”和学生的配合。但事实不同于我的预料,老师们出现虽然并不多,但他们却给了我们很多实质性的指导和帮助。
还记得胡老师坐在“办公室”门口的板凳上给一字排开坐在地上的我们提意见的情景。老师经过不到一个下午的观察,就在本来我觉得无懈可击的教学和课外活动中发现了不少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说上数学课的时候画图最好还是用尺子画、上课的时候要注意思路清晰、解题要一步一步、游戏后要给学生总结、篮球比赛后应该先清点人数再放学……不同于之前听老师的“训话”,我觉得胡老师指出的问题都是小处中很重要的问题,没有经验是决不能发现这些问题的。老师的责任心和洞察力让我深深佩服。
还有两个班的班主任,他们对学生的爱也让我很感动。学校肯定是没有硬性要求两位班主任每天回来看望学生的,但他们每天至少都会出现一次。有时他们并没有给老师交代什么,只是在他们上课的时候悄悄地在窗外看看,但从他们的眼神我看到的是对学生的关心和深切的期望。关心学生,这大概是每一个老师都首先应该具有的品质吧。
关于队友
这次活动给我最多启发的是我的队友。这20名来自公管学院不同专业的同学各有各的特色和长处,领导能力很强的晓龙,平时搞笑但工作起来非常认真负责的智杰、康志、永强、阿炳、泽权,温文尔雅的“班主任”光锦,充满活力的海燕、恺儿、咏雪、慧敏、阿晓,可爱的小北、健婷,耐心的嘉嘉、佩仪、思远、曼辉、敏冰。不管是义教还是助学的队员们都拿出了自己全部的精力,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在球场上、教室里、办公室里、宿舍里、厨房里、买菜的路上,不论在什么场合,跟他们在一起,我总能受到这样或那样的启发。
我本来认为自己还算是个很外向很擅于和别人沟通的人,但跟他们一起,我发现自己比起他们还是差太远了。这些“老师们”都是学院里的精英,而且很多都是团委学生会的优秀干部,他们的办事能力和负责态度都让我自惭形愧,让我知道自己还有太多太多要改进的地方了。有时候我认为只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就算话不多,表现不太出色,但日久见人心,时间长了,人家是会知道我有能力,有激情的。比如说放学学生在扫地的时候,有的老师会跟学生打闹,疯狂地打成一片,而我比较喜欢静静地拿起扫把,帮学生搞卫生。但我发现,比起一个愿意帮他们扫地的老师,他们更喜欢和他们玩得开心的老师。所以之后我就改变了自己的心态,不是把他们当作弟弟妹妹看,而是当他们同龄的朋友一样,和他们交谈,和他们游戏,事实也证明他们更爱这样的老师。队员们教会了我应该以什么心态和学生打交道。
队友们都是不计较得失、乐于奉献的好老师。这次活动在出发前虽然已经分好了工,但在实际过程中会有很多计划所不能预测的事情,但队友们都没有计较自己是否比别人工作得多,只要自己能做的,他们都主动要求帮忙。比如说助学过程中队员要到贫困学生家中探访并收集资料,但并不是所有助学人员都懂得当地的客家话,于是欧阳晓、张恺儿、陈光锦三位懂得客家话的义教老师没有因为自己身上还有艰巨的教学任务就以此为借口不去家访,而是上完课就跟随助学队员到学生家中当“翻译”。又如陈光锦、李炳两位老师分别担任初一初二班的班主任,比起其他任课老师,他们需要做更多的学生工作。他们俩早上还没上课的时候都要到教室先看看学生,对每位学生都深入地了解他们平时的学习和生活,十分尽职尽责。还有老师们积极地在学生的日记中跟学生交流;大家都主动跑到厨房帮忙煮饭;阿晓在烈日下载着学生踩一个多小时的单车到学生家中家访;嘉嘉、佩仪为了下午给学生上手工课中午都不休息,马不停蹄地剪裁上课要用的纸张……他们的每一次付出,都是为了整个团队出色地完成任务,他们的无私精神让我学会了很多。
检验下乡工作总结范文 第4篇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三下乡实践活动。第一次用这种方式来到乡镇和乡民们面对面的聊天;第一次用这种方式走入田埂小巷,感受乡间的气息;第一次用这种方式感受乡间生活,观察农村发展变化。如此众多的第一次,让这次实践对于我显的尤为特殊和重要,这次实践注定会成为我人生之中一篇难忘的章节。
本次实践最主要的目的是调查夏阳乡的油茶种植情况,所以出发前,队员们特意印制了一百份的调查表,希望通过街头的随机调查,了解乡民们对油茶的了解程度。我在夏阳街头开始了实践调查。手拿调查表,行走在街道上,每每遇到乡民,便上前询问填写表格。这个过程看似简单,但实施起来并非一帆风顺。乡民们的质疑和躲闪为调查的进行增加了不少难度,每当遇到这样的情况,我只好耐心的解释,希望能得到理解。如此反复多次的解释之后,大概也引起了乡民们的好奇,许多乡民聚集过来,怀疑的表情渐渐在大家的脸上消退,调查的进度逐渐快了起来,一百份调查表很快便填写完成。
经过近一个上午的街头调查,调查表被悉数填完,不过得到的结果不免让人有些失望,大多数的乡民对于油茶并不了解,对于油茶的种植前景也是充满了怀疑。乡民们普遍认为,目前所种植的竹子、水稻以及烟叶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较高,而且已经种植了多年,改种油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并没有特别的突出。且种植上存在诸多困难,本地的青壮年劳动力大多数外出打工,留守的老人与儿童没有如此精力去推翻原有的局面来改种油茶。现实存在的困难,让我有些泄气,但换个角度想想,虽然推广种植油茶的目标没能达成,但调查中我还有个意外的发现,本地对于种植经济竹林有非常好的条件,无论是环境条件、市场情况、还是乡民们的个人意愿,都对竹子的种植有很好基础。如此误打误撞,反而为本地乡民们找到了一个新的方向,如此一来,也不枉此行。
实践调查之余,我和队友们拿起相机,走上了林间小路,一路上走走拍拍,一面在乡间的青山绿水中流连,一面又体会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所带来的奇妙感受。在这里,乡民似乎找到了在自然之中悠然生活的奥秘,没有喧闹的街道,没有高耸的.烟囱,有的只是天边翱翔的鸟与水中闲适的鱼。原来当人和自然能够做好和谐相处的时候,这一切都会变得美好,没有了纷扰,只剩下祥和。原来在这个并不起眼的乡村里,有着这样的一个世外桃源。
实践的日子匆匆过去,还没来得急细细品味这山水的优美便要离去。虽然离开了这里,若干年后也许会忘记这里的面貌,但却不会忘记夏阳带来的对乡村奇妙的感受以及和实践队员们并肩战斗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