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命题作文教案 第1篇
模拟金题
在这个世界里,不仅有我,还有无数个“你”。
也正因为有“你”,才有不一样的“我”。
请你以“为你___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立意自定,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
思路导引
精心挑选,确定对象。
很显然,“你”的范围很广,既可指某一个具体的人,比如同学、朋友、老师、父母;亦可指某一虚拟人物,比如xxx、哈姆雷特、简·爱;也可以指某一动物或植物,比如马、狗、牛、柳树、松树;也还可以指某一静物,比如马路、高楼、路灯等。
我们在动笔之前,要依据自己的熟悉及感悟程度,精心挑选出最有把握的来写。
思前想后,充实内容。
“为你”的内容,“为你”的结果,“为你”的原因,这些问题,在構思时都要想清楚。
因为,这不仅关系到题目如何补充完整,也关系到文章的主要内容。
我们可以在“为你”后面补上一个词语,比如“为你欢呼”“为你鼓掌”“为你加油”“为你感动”“为你祈祷”……也可以在“为你”后面补上一个短语,比如“为你我受委屈也心甘”“为你我奋斗不止”“为你我不敢停歇”……要注意的是,构思时,想得越清楚,越具体,文章的内容就会越充实,也越易彰显文章的中心。
nttt佳作示例一
为你点亮一盏灯
◎蔡逸飞
小时候的我,怕黑,非常怕,所以便养成了睡觉开灯的习惯。
噩梦中惊醒,只要看见床头小小的、桔黄色的一团柔和的灯光,便可安安稳稳地再入梦乡。
一次,由于白天和同学玩得太累,晚上看着电视竟在沙发上睡着了。
半夜,突然惊醒的我不解地看着周围:电视关了,我身上盖着被子,四周一片漆黑,只有原本放在卧室的小夜灯在茶几上散发着微弱而柔和的光。
妈妈在我睡前早就回房睡了,我梦游了?带着疑惑,我又闭上了朦胧的双眼。
不知过了多久,我又被xxx去下棋了。
次日早上,我试探性地问妈妈:
“妈,是你昨天关的电视吗?”
“是啊,我怕你半夜突然醒来吓着自己,所以又给你开的小夜灯啊,怎么了吗?”妈妈的语气十分平淡自然。
蓦地,我的心一下子被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受填得满满的,笑意,在我的嘴角不知不觉漾开……
没过多久,妈妈为了完成学校里的一些工作,晚饭后在客厅里不停地写着。
经过一天的学习生活,我早早地进入到了梦乡。
半夜突然被一阵东西掉落的声音惊醒,睁开惺忪的眼,我突然发现客厅里的灯亮着。
我很奇怪,这可是家里从未出现的场景。
于是,我起床,蹑手蹑脚地走出卧室,走到客厅,看到这样一幕:写满字的教案散落一地,电脑屏幕上还显示着做了一半的PPT,妈妈竟半靠着椅子,睡着了。
原来如此。
我一下释然了,我轻笑,体会到了那夜妈妈给我关灯盖被时的心情。
我轻轻地拾起地上的文件,整理好放在桌子上,走回卧室,抱出一个毯子,轻轻地盖在妈妈的身上,又蹑手蹑脚地取下卧室的小夜灯,放在桌上,打开,再关掉客厅里的大灯。
有条不紊地做完这一切,我的心情十分愉悦,十分幸福。
也就在这时,我明白了,当时听妈妈解释原因后的那种莫名感觉,其实也就是愉悦,是幸福。
从这以后,我再也不怕黑了。
为你点亮一盏灯,就像你当初为我一样!
半命题作文教案 第2篇
半命题作文,是指命题者只提供一个不完整的作文命题,由考生将题目缺略的部分补充完整后再进行写作的一种作文形式。
半命题作文和命题作文一起,曾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扮演着我国中考考场作文的主要角色。
随着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的流行,半命题作文一度退居于考场作文的一隅。
然而近年来,随着中考形势的发展,半命题作文开始反弹,至2005年中考,全国各地作文命题中半命题作文的比重加大至25%左右,在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这四大常见的考试作文样式中,半命题作文的地位已经仅次于话题作文。
因此,对半命题作文,每一位中考考生都应给予足够的关注和重视。
(一)半命题作文的特点
半命题作文兼具命题作文和话题作文的优点,其开放性和限制性介于命题作文和话题作文之间。
与限制过死的命题作文相比,半命题作文更多地尊重了考生的情感体验和自主选择的权力,为考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也给考生提供了更大的写作自由。
与过于灵活的话题作文相比,半命题作文在题目中设制了一定的限制,规定了大致的写作范围,因而写作的思维更为集中、更为明确、更易于考生操作。
同时,多数半命题作文在题目中就隐藏着较为丰富的写作信息,考生只要用心思考,就不难写作。
如2005年宁波卷文题二“____是一把双刃剑”,一看“双刃剑”这个词,考生马上可以断定:“双刃剑”应该是所写文章的“文眼”,写作时需运用辨证思维,从正反两个方面来写(审题);文章适合写议论文,写记叙文亦可(定体);既要写正面事例,也要写反面事例(选材);文章最好提出如何化“双刃剑”为“绕指柔”的见解(立意)。
有的半命题作文,还直接给出了文章体裁。
如2000年浙江题“我和____的故事”,命题者在提示语中明确规定考生写记叙文。
这些或隐或显的信息暗示或提示,大大减轻了考生在拟题、定体、选材、立意等方面的思维负担。
然而,考生在半命题作文中拥有的“自由”只是一种“不完全自由”,因而这种作文形式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
考生在补题、定体、选材、构思和立意时,均要受到一定限制,处理不当,“限制”往往会变成“桎梏”。
譬如考生在补题时,若不独运匠心,便极易发生或拟题雷同,题材撞车;或题目空泛,大而无当;或填词随意,文不对题;或词性错误,语法不通等现象。
对此类高发的“写作事故”,每一位考生朋友都应引起注意。
(二)半命题作文的补题类型
半命题作文的补题,要而言之,有两种类型:或命题中不作提示,由考生自由拟题,如2005年济南卷文题一“拥抱____”;或命题中列出几个词语,提供考生参考,如2004年河南卷文题一“我找回了____(自尊、自信、友谊、母爱等)”;总的来说,主要包括如下六种类型:
(1)补前半部分。
如“____之乐”(2005年舟山卷文题二)、“____,触动了我的心灵”(2004年南昌题)、“____让我陶醉”(2004年盐城题)、“____需要我”(2004年北京题)、“____(懂得、学会)感谢”(2004年随州卷文题一)。
(2)补后半部分。
如“十六岁,我多了一份____”(2005年温州题)、“家庭的____”(2005年重庆非课改区卷文题一)、“想起了 ____”(2005年金华卷文题二)、“精彩____”(2005年无锡题)、“学会____”(2005年兰州卷文题二)、“分享____” (2005年烟台题)。
(3)补中间部分。
如“我与____(小草、春天、智者、母亲等)的对话”(2004年河南卷文题一)、“生活因____(音乐、读书、挫折、爱等)更精彩”(2003年湛江卷文题一)、“当____的时候”(2003年临沂卷文题一)、“发生在____的纠纷”(2001年广州题)、“我与 ____交朋友”(2000年北京宣武区题)。
(4)补前后两部分。
如“____夸我____”(2004年宁德题)。
(5)补前、中或中、后部分。
如“我想让____(自己、家庭、江河等)更____(成熟、和睦、洁净等)”(2000年北京海淀区题)。
(6)补正、副标题。
如“请以‘——读xxx有感’为副标题,自拟题目,就自己读过的课外名著(或文章)谈一点体会和感想”(2003年无锡题)。
(三)、半命题作文的补题方法
补题是半命题作文至关重要的一步,补题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半命题作文水平的高低。
具体来说,半命题作文的补题,应遵循如下几条原则:
(1)扬长避短,熟悉为先。
每个考生所擅长写作的文体往往是不同的,惟有扬长避短,方能奏凯考场。
近年来各地的考场作文,对文体一般都不作限制,考生要充分利用这一点,补题时根据自己的文体特长,选填相宜的词语,将半命题化为自己最拿手文体的全命题来运营文思。
考场作文是一种“速成”作文,很难有充裕的时间来选材、构思。
因此,考生在补题时,所选择的词语,应与自己平时库存较为丰富的生活经历相契合;所确定的内容,须是自己较为熟悉、感受较为深刻的生活事件或情感体验。
因为只有写自己熟悉的人和事,才能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有感可发。
如2001年河南题 “我深深感受到了____”,题目要求中列出的可供选填的词语有“成功的喜悦”、“失败的痛苦”、“集体的温暖”、“家庭的温馨”、“友谊的可贵、“诚实的可敬”、“虚伪的可鄙”等(也可不受以上词语限制,自行选词填补),很显然,
任何一位考生对上述诸种情感体验不可能有着同样程度的感知、拥有同样深刻的感受,这时他们就必须“趋熟避生”。
(2)创新求异,独树一帜。
为半命题作文补题,最xxx雷同、题材“撞车”,为避免这一点,考生在补题时,要充分运作求异思维。
选词所表现的内容,最好是别人不曾经历过、不曾想到过、不曾抒写过,甚或根本遇不到、想不起、写不出的。
为此,应尽量选择自己亲身经历过或是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生活事件,尽量避开那些人人皆知的素材。
如果考题没有强制一定要从提示语中选词,最好跳出提示,另选新词补题。
如2004年河南卷文题一“我与____(小草、春天、智者、母亲等)的对话”,多数考生从提示语中选择“春天”、“智者”、“母亲”等词,但有一位考生却自出机杼,将文题补为“我和崇高的对话”,抒写自己一次真实而独特的心路历程,呼唤崇高人格的回归,充满情趣、理趣。
文有鲜腐之分,题有新俗之别。
而题目的新俗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内容的鲜腐。
半命题作文补题应打破惯有的思维定势,全方位、多角度地运动思维。
思维发散得越开,联想和想像越奇特,则与其他考生的区分度就越高,内容就越新颖鲜活,文章就越能独树一帜。
(3)力避空泛,小处切入。
补题虚空浮泛、大而无当,是半命题作文又一高发的“写作事故”。
中考作文,字数要求一般在600左右。
要在如此短的篇幅中,写深写透一个主题,诚非易事。
因此补题时就应“就实避空”,因为题目越空泛,相应地写作范围就越广,选材、组材的难度也就越大。
半命题作文教案 第3篇
教学目的:
了解半命题,了解半命题作文的重要性。学会本课的写作要求,提高写作能力,培养写日记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2、学会本课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3、学会本课的写作思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4、学习第一段:
写作是为了表达思想。写作是表达思想的最后一个部分。
5、写日记要注意什么呢?
二、教学过程
6、自主学习、讨论交流。
7)教师提问:
8)教学生们怎样写日记。(板书:记日记)
9)学生自学。
10)指导自学:
11)写一次日记。(板书:写作要求。)
12)学生自学。
13)指导自学:
14)写一次日记。
15)写一次日记。
16)学生自学。
17、讨论交流。
三、作业
18)学习第一段中的内容。
19)写一次日记。
20)写一次日记。
21)写一篇日记。
22)评议一节日记。
23)指导学生写作。
24)指导学生评议:
写一次日记。
四、学习过程
25、教师讲解:同学们,今天的作业,我们先来日记,写一次日记。
26)教师小结学习情况。
27)学生自学。
五、评议
28)写一次日记。
29)写一次日记。
六、作业评议
30)写一次日记。
31)写一次日记。
32)写一篇日记。
33)写一篇日记。
34)写一篇日记。
35)完成一篇日记。
一)作业要求:
36.写三次。
37.写一篇日记。
38.写一篇日记。
二)作业评议
39)写一次作文。
40)写一次日记。
41)写一次日记。
42)写一次日记。
三)写一篇日记。
43.写一次日记。
44.学习写日记。
45.写一次日记。
半命题作文教案 第4篇
1.以“写”为主题写作
在作文的写作过程中,一个人在文字的运用上,不仅要表达自己的感情,而且还要把感情通过文字表达出来。
2.以“写”为主线写作
在写作中,写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过程,是一种艺术。如果没有形成一篇完整的作文,即便是写出了一定的水平,也是难以达到的。所以,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认真组织和组织好每个学生的作文训练,让他们学会写作。
3.以写“作”为主线写作
写作是指对文字的运用进行指导和完善,是作文教学的一种必须程度。因此,作为高中生的我们,在进行写作训练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4.以写为主线写作
在进行写作训练时,不能忽视写作技巧和写作技巧的训练。
5.以写为主线写作
作文教学是指对学生进行作文训练和提高作文水平进行教学,作为一个教师,应该认真分析学生写作的情况,找出作文的不足,进行改善。如果学生在作文中存在这样的毛病,那么这些作文训练是不能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所以,作文教学中,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6.注意学生对写作技巧的培养。首先要尊重学生,不能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要尊重他们的人格,对他们的作文进行评价。
7.注意学生的写作方法指导,不能把学生当作家长,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观点和想法。
8.注意学生作文的思维训练。首先要了解学生在作文中的作文情况,对他们有什么要求,如学习成绩的好与差,写的好与坏,学生的作文水平的提高等等。这样才能让他们在作文中有个位,也才能使作文有个好的开始。
9.注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等等。
10.注意学生的作文表达能力的培养等。
三、写好作文
11.认真批改作文,及时改正作文中的错别字和错别字。
12.认真审题,仔细阅读题,做到全对。
13.认真阅读,做到全对。
14.积累好词佳句。
15.积累好的词、句。
16.每周练习一篇。
四、写作
17.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
18.积累一些好的词句。
19.认真写好每周作文。
20.每学期阅读1篇文章。
五、写作
21.认真阅读,及时完成作业,写出优秀的文章。
22.认真写好每周的作文。
23.积累好词佳句。
24.认真写好每月作文。
25.每学期摘抄作文优秀范文。
26.每周读一篇优秀文章。
27.每月读一本课外书。
六、写作
28.写好xxx。
29.认真观看课外书。
30.每天写一篇作文。
31.每次写完作业,都认真检查作业。
32.写好xxx。
33.每月写一篇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