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莉散文随笔文集(汇总3篇)

时间:2023-07-23 09:42:46 作者:admin

池莉散文随笔文集篇1

池莉散文的书名《从容穿过喧嚣》吸引了我,在喧嚣的年代,怎样从容地穿过,我只想得到的答案,爱不释手一口气将它读完。

走进她的文字,犹如走进自己的日子里。她是那样的热爱生活。她写美食,不仅挑动味蕾,更触动心弦。她是武汉人,武汉特产紫菜苔,从对菜苔的细考,挑选和炒制菜苔的门道都十分细腻的体验:菜苔料理起来却十分方便,只要掰成几段,清水洗净,然后倒入锅里,顿时就清香四溢。从烹饪菜苔,上升到菜苔之洁身自好、孤标傲世之品格。生活也增添了品味。

她写武汉的热干面,无论很久从前,还是现在与将来,热干面之所以好吃,正是人与人密切配合的结果,师傅与面条斟酌,便调味出浓浓的人情味道。热干面要趁热吃,迟一会儿,面就趴了,香就跑了,芝麻酱就糊了,好比陷入热恋,这是吃热干面应有的态度。落笔美食,在意的却是生活态度和人情世态。

女儿从海外回来,最喜欢吃长沙的米粉,辣椒炒肉,还有家乡的冬苋菜。每次她回来,我带她去吃“黄春和”的米粉,“谢光头”的辣椒炒肉。女婿的叔叔,从北京回到长沙,在饭馆点菜,连续点了八盘冬苋菜,长沙的糯米冬苋菜,加猪油豆豉清炒,还真是吃不厌。家乡的菜,无疑是一份浓浓的亲情与乡愁,哪怕你在天涯海角。池莉的散文,让我悟出对日常生活的珍视和热爱。

读池莉散文中:真正的爱就是这么普通平常与苦涩。生命无常,疾病或许会慢慢的来,也或许突然爆发,谁都有可能成为病人。唯独可能是照顾病人的人,不要由着感情,不顾一切日夜陪护,千万别透支自己的身体。该照顾的时候照顾,同时该吃的时候去吃,该睡的时候去睡,只有自己健康的,你才可能持续照顾病中的亲人。这才是真正的爱,真正的爱就是这么普通平常与苦涩。

老伴患“老年痴呆症”4年了,我日夜照顾,不顾自己的身体,近期老伴频繁的住进重症监护室,他不在家的日子里,心里很失落,总是想,只要他的生命存在,他就是我的伴,我再苦再累,照顾他在所不惜。近期觉得身体大不如以前。如池莉所言,只有你是健康的,你才可能持续照顾生病的亲人。而对我来说,若因自己身体不济而放弃照料病中的亲人,却很难做到。

我们生活在城市,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总是陷入焦虑、迷茫这些负面情绪中。我们把忙碌当作常态,甚至不惜牺牲健康,虽然我们都知道这样做不值得,但也只能被忙碌的生活大潮裹挟,停不下脚步。不可能在忙碌和喧闹生活中保持岁月静好。池莉说:幸福其实是一种能力,慢慢来比较好,要善于在最倒霉的时候,肯定自己的能力,慢慢来,还不只是一种怡人的从容,更是一种往深刻里浸透的深邃,这才称得上真正的“活着”。

池莉就喜欢享受慢生活,她是一名作家,喜欢做饭、养花、慢跑、读书。她擅长从平淡的生活中发现美好,像品酒一样细细品味生活。在她的启发下,我从疾跑中“减速”,腾出时间来做运动,给自己做一顿好饭,看喜欢的书,甚至坐着发呆,慢了下来,生活幸福感会大大提高。

在喧嚣的岁月中,池莉的这篇散文,“让我们来说说变老的好处,”当年过70,“古稀之年”里送走了老人,养大了孩子,看到了孙子。如果说人生真有什么福气,莫过于顺利完成了这行人生义务,其他功名利禄,都是过眼烟云,你的`人生经历,已经亲眼见证。

75岁以后,衰老开始加速,你可以不再假装,喜欢那些你不喜欢的人,会做你力所能及的事,你可以一边晒太阳,一边便回味你的人生,这是一种老来的幸福。我们一群老年志合道合的文友,成立了文学社,一起文化养老。人人都谈老色变,而池莉却历数变老的好处,与人分享生命与养老的哲学。

读池利的散文,感受到她经受岁月历练,那是饱经沧桑后的通达与超然,看透世事后的平和与淡定,池莉的目光通透锐利,内心却饱含热忱与慈悲,轻逸地越出沉重生活,“从容穿过喧嚣”,认清了世事真相,仍旧表达着对生活和世界的热爱。你身处繁华中看不到的东西,池莉却能展示给你一个你所熟知的生活片段,一个真实的存在,千帆过尽自从容。

池莉散文随笔文集篇2

②有趣的是,像她这样一个比较孤僻冷傲的作家,作品偏偏很热闹,社会影响风生水起,尤其是《生活秀》:先后改编成电影、电视剧、话剧、京剧。那两年,池莉成为空中飞人,各种邀约不断。

③她自小起意当作家,三岁的理想就是写作,三十岁的理想还是写作,从没改变过,至今没有一字退稿、一篇压稿。不过,创作上的顺风顺水,无法抚平池莉心中的焦虑。她从小是一个乖女孩,听父母的、听老师的,长大成名了,听社会潮流的,四处奔忙,顾此失彼。直到有一天,作家奈保尔笔下的成名和逃离击中她的内心,她突然清醒地认识到,应该懂得选择生活方式了!她要安稳,要妥帖,要能够生长新的思想与新的美丽。于是,池莉毅然动身回归自己转身成了会议和社会活动的请假大王。她搬家,种菜,步行,阅读,写作,听音乐,看影碟,少应酬,躲媒体。这一切对于盛名之下的她,想必需要决绝的勇气。而这也许正是她的宿命:找到一个隐身洞穴,写作并远行。

④她常常独自背着行囊去行走,去接近、了解不同的人群,学习、思考和修正自己。我要成为一个健康洁净、从容精致的人,成为一个有能力感受与领悟世界上所有美好事物的人,成为一个善于思考、善于客观、善于理性与感性的人。生命与写作共生,这是池莉此生想要的和正在坚持的生活方式。庆幸的是,作家的个性与反骨恰是职业的必需,也是越来越开放和进步的社会的需要,也许正因为如此,池莉才获得越来越多的社会认同。

⑤从新近出版的《池莉经典文集》九卷本,可以清楚地看到她的创作脉络:第一个时期:28岁前后,青而不涩,充满激情,充满对成名的渴望,努力用文字表达生活的严酷,同时不掩饰自己对现实的模糊认知;第二个时期:30岁~45岁前后,熟而不透,对自己、对生活、对社会、对历史、对世界不断怀疑、颠覆、重构;第三个时期:45岁至今,透而不穿。她叛逆自由,疏离文坛但并非看穿而遁入空门。她待在暗处,把自己的视线调整到最清晰,静静地琢磨这个世界,尝试抵达文学表达的本质。

⑥在新近创作的诗歌中,池莉写道:所有山峰/都是我的亲戚/我潜伏在小草根部/认真成长/每天我都吞食泥土/那是因为没有其他方式走近你这首《坐在云端深处》,正是她走向大地的生命状态的写真。她说:我相信,我的生命性质正如我的故乡和命运一样,先于我的存在而存在,早就隐藏在文字里。而我对于它的认识与服从,也一如认同我的故乡和命运。面善得无法陌生,亦无法选择。池莉就是这样在理解生命,每一次裂变都可以发生巨大的能量转换,否定和变化越多,越能感觉到自己生命的本质生机勃发。

⑦在池莉看来,我们的文学,多少年多少代都喝着洋奶,除了吸取应有的营养之外,更养成了翻译思维、翻译文本和翻译语言的写作习惯,而专事表达我们本土的母语,明显缺乏文学原创力,这让她感到深深的遗憾与哀伤。失去本民族的,必不是全世界的。当一个民族对自己进行客观的省视和真实的表达时,这其中必定含有人类共同的生命情怀和普世价值。她说,这就是自己的写作理想,默默地静静地努力去做,这就是自己的写作生活。

(1)下列对这篇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最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池莉喜欢独行,天生孤僻,善于独自行走民间,乐于和陌生人交往聊天。直至今日,她依旧独来独往。

B.性格比较孤僻冷傲的池莉,参与社会活动却很多,各种邀约不断,她的作品表现的内容都很热闹。

C.池莉的理想是写作,从没改变过,创作上非常顺利。找到一个隐身洞穴,写作并远行,是她的宿命。

D.池莉独自背着行囊去行走,是想成为一个善于思考、善于客观、善于理性与感性的人。这也是她想要的和正在坚持的生活方式。

E.新近出版的`《池莉经典文集》,可以清楚地看到她创作的三个阶段:青而不涩、熟而不透、透而不穿。她正尝试抵达文学表达的本质。

(2)文章列举新近出版的《池莉经典文集》和池莉新近创作的诗歌有何目的?请简要分析。(6分)

(3)文章多次写池莉的理想,有什么作用?请选一例作简要分析。(6分)

(4)池莉为什么反对我们的文学长期喝洋奶?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看法。(8分)

参考答案:

(1)答案:答A给3分,答E给2分,答D给1分;答B、C不给分。

解析:B项,她的作品表现的内容都很热闹与原文不符;C项,是她的宿命太主观,原文是也许正是她的宿命。

(2)①表现池莉的生活方式:生命与写作共生。②紧扣题旨,表现池莉的理想追求,尝试抵达文学表达的本质。③展示池莉的文学业绩,诗文俱佳。

(3)文章通过对池莉理想的有关叙述,或直接或间接地表现了池莉的写作生活和人格追求。

所选事例及分析: 第③段,写池莉从小起意当作家,以及几十年的追求,直接表现了她的写作生活和她选择的生活方式。

第④段,写池莉独自背着行囊去行走,点明题旨,间接表现了她生命与写作共生的理想追求。

第⑤段,写池莉试图专事表达我们本土的母语,表现她对生命情怀和普世价值的追求,是她写作理想的直接表现。

(4)这道题是开放式的,只要能自圆其说即可。

①我们的文学,养成了翻译思维、翻译文本和翻译语言的写作习惯。

②我们的文学,专事表达母语,明显缺乏文学原创力。

③文学应该有民族性,需要对自己的民族进行客观的省视和真实的表达。

池莉散文随笔文集篇3

池莉

亦池在初中的学习成绩一直缓缓进步,比成绩更令我高兴的,是亦池的品德,在12岁到15岁之间,在一个人青春发育过程中最兴奋最迷惘最青涩最莽撞最脆弱的阶段,她健康地走向成熟,一如既往地如她儿时那样,温良、清纯、厚道、安稳,少言寡语,绝不显摆招摇,对他人充满善意,富有合作精神。我知道这才是她将来理想有望实现、事业有望成功和生活得幸福的最根本条件。

比如亦池是这样处理一件麻烦事的:那是初三时一次课间休息,学生们在操场上运动玩耍。一个男同学打篮球热了,脱下棉袄,要亦池帮忙照看。亦池就将男生的棉袄接过来,挂在旁边的树杈上,自己一旁看守。忽然上课铃声响了,男生大叫:我的棉袄。亦池急忙拉下棉袄,扔给男生。可是,树枝剐破了棉衣的下摆,撕开了一道约摸两寸长的口子。男生立刻气势汹汹,不依不饶地索赔,因为这是一件新买的正宗法国名牌阿迪达斯,价值好几百元呢。亦池安静地回答他两个字:好的。周末,她把男生的棉袄带回了家,吩咐我说:你缝一缝自己穿吧,买件新的我赔给他。亦池居然还很幽默,说:妈妈,没有想到一个小男生的棉袄你穿着还很神气呢,算我给你一个机会穿穿法国名牌吧。

这就是我的孩子!其实连我们大人都认为这男生太不懂事了,这么小的口子又在下摆,细针密线缝好根本就看不出来,我替他缝补好再赔一些钱就是了,怎么就一定要赔全新的呢?再说亦池还是替他照看呢,做好事还做出麻烦来了?但亦池绝不与人争论,就像大人对小孩子说话那样,不温不火给我们一句话:算了,人家要赔就赔吧。

当然最后的结局是峰回路转,男生的.家长得知情况后过意不去,向我们道歉并批评了他们儿子的不懂事。亦池把我缝补好的衣服带回学校还给了男生,此后再无一句闲话。

在抚育这个孩子的过程中,多少次,趁她酣睡,我都会忍不住深深凝视她,心里冉冉升起一种骄傲。随着她渐渐长大,这一种骄傲从来没有减弱:那就是这孩子的高贵心地与端方品质,是她浑然大度的忍与让。这就是我作为一个母亲最大的收获、最大的宽慰和最大的幸福。这也是我作为一个母亲,能够给予孩子的最金贵的东西,也是足以流传子孙万代的唯一财产。

6.(2分) 概括本文叙述的这个故事。

7.(2分)在母亲眼里,亦池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

8.(2分)品味下面这个细节的表达作用。

但亦池绝不与人争论,就像大人对小孩子说话那样,不温不火给我们一句话:算了,人家要赔就赔吧。

9.(3分)简要分析本文的结构特点。

10.(3分)指出本文的画龙点睛之笔。

总结: 散文常常托物寄意,为了使读者具体感受到所寄寓的丰富内涵,作者常常对所写的事物作细致的描绘和精心的刻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