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型作文题目及xxx 第1篇
【关键词】任务驱动型教学法 大学英语教学 运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一、任务驱动型教学法的基本理念
任务驱动型教学法是20世纪80年代逐渐兴起和发展起来的新型外语教学方法,其在短短几年内得到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的认可,得到了良好的发展。任务驱动型教学法是指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通过课堂上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获得知识意义的建构和能力提高的一种教学方法。它能体现英语教学的出发点和具体目的,增强了英语教学的实践性。学生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有机地进行学习。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也完成了对所要求掌握知识的学习。
二、任务驱动型教学法的特点
(一)参与性强。大学英语教学实际是建立在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上的一个系统的教学过程。任务驱动型教学法突破了传统的教育模式,即老师教授知识为主的教育模式,学生参与性较强。任务驱动型教学法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老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同时,任务驱动型教学从心理学和语言学角度出发,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完成任务,并在这个过程中学会思考,学会主动解决问题。
(二)情景性强。大学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级人才,要求能熟练运用英语,将英语作为一种沟通交流的工具和学习研究的语言途径。任务驱动型教学法具有情景性强这一特点,使学生在自然真实的情景中学习英语,突破了传统模式下枯燥乏味的记忆背诵学习。如著名研究学者Nunan在阐述驱动型教学法时说道:从交际的角度将任务看作一项语言活动,它要求学生用目的语,以交流为目的,进而获得某一结果的语言活动。英语任务驱动型教学法关注英语学习的过程,强调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多边互动,力图创立一个自然真实的语言环境,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通过英语的沟通与交流,来感受英语这门语言的魅力。
(三)以任务为主导。任务驱动型教学法首先要求依据大学英语教学培养英语高级人才的目的和要求,提前制订教学任务,并强调由任务驱动教学的开展,即学生首先要考虑如何完成学习任务,而不是如何学会英语语言形式和过多关注学习的结果。比如,提出让学生介绍自己的家乡这一教学活动,任务就是学生自己收集资料准备语料,在讲解过程中接受大家的提问,为同学答疑解惑。因此,学生在任务驱动型教学法下,得到的不仅是纯粹的英语知识,更多的是英语各方面能力的发展,以及逻辑思维的开发训练。
三、任务驱动型教学法的实施
任务驱动型教学法的实施步骤为:老师提出任务―― 学生分析任务―― 学生完成任务―― 总结评价,这突破了传统的老师提出问题―― 老师解释概念――学生接受概念的机械被动模式,强调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
(一)设计教学任务。老师要创设与教学目的相同的真实有吸引力的教学任务场景,将每一学期的教学工作以单元为单位分为几个大的任务,再将每个单元的大任务切分为若干小任务,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完成任务。例如,在进行《新视野大学英语》教学时,每个unit为一个大的任务,再将每个unit中的Section A Section B Reading Exercises切分为小的任务。
(二)创设教学情景。以《新视野大学英语》中“中国书法”(calligraphy)教学内容为例:
Chinese calligraphy is a unique art and the unique art treasure in the world.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calligraphy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emergence and evolution of Chinese characters. In this long evolutionary process,Chinese characters have not only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exchanging ideas and transmitting culture but also developed into a unique art form. Calligraphic works well reflect calligraphers' personal feelings,knowledge,self-cultivation,personality,and so forth,thus there is an expression that _seeing the calligrapher's handwriting is like seeing the person_. As one of the treasures o Chinese culture,Chinese calligraphy shines splendidly in the world's treasure house of culture and art.
在教学“中国书法”(calligraphy)这部分内容时,传统教学方法是给学生翻译内容然后讲解重难点词汇,学生只用记笔记;而采用任务驱动型教学法,就会在课前给学生播放关于书法演进过程的相关视频,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谈谈自己对这门艺术的独特见解。学生可以谈自己对当代传统文化的看法,也可以谈自己学习书法的经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学生讲解过程中老师可以有效地提问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要求设计的问题要符合学习场景,具有针对性,还要求难易适当,特别是对于较难的或学生不懂的知识点,老师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引导。老师也可以纠正学生的发音、词汇等错误或者引导学生主动开口说英语。也可以让学生扩写这篇文章,丰富其内涵。采用多种方式创设教学情景。
(三)分工合作。英语教学的目的和任务决定了其实践性强的特点,在教学英语的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地听课、记笔记和划重点,过程枯燥乏味,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任务驱动教学法强调的分工合作可以改变这种被动枯燥的局面,xxx生的角色,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学习。分工合作能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对英语学习的热情,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在任务驱动型教学法下,每个小组通过分工的形式,团队协作完成任务。小组应完成如下事项:其一,分析老师布置的任务;其二,进行小组设计,即确定小组人员和具体分工;其三,开展工作,即每个组员独立查找资料,完成自己的任务;其四,组内汇总学习成果,通过组内的讨论,完善各自的学习成果,加强组内交流合作,为课堂展示打下基础;其五,课堂展示,通过小组的努力完成学习成果展示。学生间的分工合作要根据学习能力的大小和每堂课的教学内容而定,主要有pair-work和group work两种。小组的分工合作内容要隔一段时间转换一次,使得每个学生都得到组织能力、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等方面的锻炼,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高级英语人才。
(四)评价效果。老师对学生展示的学习成果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多方面、多角度、系统地分析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以便学生自我改正和提高。教师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其一,在自我学习过程中是否得到了收获?其二,展示的成果是否让其他同学得到了收获?让学生有所收获,学生才愿意继续参与下去。只有让其他同学得到了收获,才证明学生很好地展示了其成果,有着良好的表达能力,也激发了其他同学参与的热情。
四、运用任务驱动型教学法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提升教师的魅力和素质。教师是驱动型教学法教学过程的统领者、引导者和组织者,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魅力,激发其对英语的热爱。授课时,教师的正确发音语调、亲切和蔼自然的教态、准确生动形象的表达以及规范的板书都能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热情。教师要关心、爱护学生,用平等和发展的眼光来评价学生,认真负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积极主动地和学生沟通,建立温馨、自然、亲近的师生感情,这种感情能够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二)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在任务驱动型教学法下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和自制教具等教学工具,采用多种形式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自主学习。例如,开展行课前五分钟的free talk ask and answer等一系列有趣生动的能将学生带入到场景的活动,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活跃课堂气氛,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和主动性。
(三)教学过程要合乎认知规律。对任务驱动型教学任务的设计应遵循学习的一般逻辑,要求知识点由浅入深,逐步提升难度,承旧启新。即要求任务的安排设计应环环相扣,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这一点在导入新课教学时显得尤为重要。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对英语的领悟力,依据不同水平的学生安排相应任务,帮助学生通过稳健合理的教学任务实现每节课的学习目的。
综上可知,任务驱动型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沟通和合作能力,具有综合运用英语于真实的交际生活中、运用于自己的专业课程研究中,增强学习实践性的作用,是一种值得推崇和发展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xxx。浅析任务驱动型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电大理工,2014(4)
任务驱动型作文题目及xxx 第2篇
在四年级时,我们的语文老师安排过我们这样一个任务,是叫我们创造自己的花盆,准备后带来学校。
一回到家,我就赶紧做完作业,找花盆。我东找找,西找找,就是找不到。于是我想到了饮料瓶子,这一下字,我可放心了,终于要完成任务了。我便那起剪刀,“咔嚓咔嚓”地剪出一个漂亮的小花盆。“真好看!”我美美地说道。刚要叫妈妈帮我装上土,就想起《十万个为什么》上说过:每个花盆都有一、两个洞,那是因为花在浇水时总要流出一点水,如果水不出来一点可能就会把花朵给淹死的。想到这些,我知道我又得忙活一阵,才能完成任务了。
我依然重复刚才的动作,嘿,真是老天做美!我找到了一个很棒的花盆,现在我终于可以安心了。我叫妈妈帮我装上土,由于妈妈要上夜班,没有心思帮我装土,几乎花盆里都是小石子,我知道后,大声叫道:“怎么都是石子呀?”妈妈在我生气时偷偷地上夜班去了。害得我自己装土,还弄得一身土,肮脏得不得了,真是让人气愤。
这个让人头疼的任务终于完成了!
任务驱动型作文题目及xxx 第3篇
单就作文素材的运用而言,任务驱动型作文就给考生出了很大的难题。主要表现在:①不敢运用素材。任务驱动型作文要求就事论事,一部分考生怕素材运用不当,致使游离了任务指令,犯了作文大忌。②找不到可用的素材。因为任务指令具有较强的“现实性”“针对性”,一些以往作文中“屡试不爽”的素材完全没有了用武之地。
许多写新材料作文得心应手的考生发现写任务驱动型作文时仅围绕任务深入分析,导致语言干巴乏味、味同嚼蜡,甚至满足作文的字数要求都成问题。鉴于此,笔者以2016年镇海中学高三校模拟考试作文题为例,谈谈任务驱动型作文中素材运用的技巧。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要求写作文:
户外真人秀是目前电视台追捧的娱乐热点,情感、游戏、旅游等各种玩法让明星们忙得不亦乐乎。面对荧屏的“真人秀热”,河南卫视却剑走偏锋,首次将“文学”这个抽象名词与电视娱乐结合在一起,推出一档真人秀节目《文学英雄》,节目将作家xxx、xxx、xxx、xxx人,与演员xxx、吴樾、xxx等人混搭一处,让这些作家和演员一起在电视上秀文学,用电视真人秀形式来表现文学写作。这档节目在获得赞许声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质疑。
对“文学与娱乐节目结合”这种形式,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
注意:①题目自拟,观点自定;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一、名家名言,提升作文高度
例1:xxx・xxx曾说:“有两种方法可以让文化精神枯萎:一种是文化成为一个_;xxx种就是把文化变成一个娱乐至死的舞台。”《文学英雄》或多或少也有着娱乐至死的倾向。
例2:文学有其个性,当它与娱乐节目相碰撞,正如赫胥黎所言的“一旦文化成为滑稽戏,文化就死亡了”,文学又何尝不是如此。
引用名家名言是考生比较熟悉的运用素材的技法。此法不仅能体现考生的阅读积累,还能增加作文的文采和文化底蕴,使文章高端大气。从内容上看,在作文中引用名人名言还能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但值得注意的是,名人名言不可滥用,否则哗众取宠,适得其反;名人名言更不可乱用,其内容要与文章有联系点,不然成了狗皮膏药,贻笑大方。
二、同质素材,拓宽作文广度
例1:媒体人应该也看到了诸如《舌尖上的中国》《我在故宫修文物》《中国汉字听写大赛》等非娱乐节目的成功。节目不一定需要诸如“真人秀”这般的娱乐元素才能大红大紫,如果它能够深入生活,贴近心灵,并且以精诚的方式表现,同样能受到关注,得到认可。而如今,我们缺少像《中国汉字听写大赛》这样的良心出品。
例2:比如中央电视台的《中国诗词大赛》以打擂台的方式比拼诗词,《天天向上》的“文化传统礼仪”短片用幽默剧情讲述传统礼仪之美。相较于高冷的文学,这样的形式更易为包括我在内的观众接受。
两位考生选用了与提供材料内容上最接近的素材,即电视栏目。这种选择、运用素材的技巧值得推广。一方面,同质素材是考生在有限的考试时间里最易搜寻到的;xxx方面,也能最大程度地避免因误用素材导致偏离任务指令。此外,材料与素材对比呼应能使分析论证更有效,更为可贵的是,借助同质素材考生能由点及面看待问题,从而拓宽思维的广度。不过选用素材时不能为了论证而歪曲客观事实,否则就与初衷南辕北辙了。
三、融通古今,挖掘作文深度
任务驱动型作文题目及xxx 第4篇
关键词:驱动任务型;材料作文;写作;指导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训练的意义是考查并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培养阅读习惯、提高语文综合素质,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驱动任务型材料作文是高考写作的改革,因此教师应该及时地更新作文教学理念,改进作文写作指导策略,以帮助学生有效地理解新作文题型、提高写作能力。
一、“驱动任务型材料作文”写作概述
从命题写作、话题作文、材料作文到新材料作文,高考写作题型在不断地改进,作文材料也越来越贴近学生的生活。因为新材料作文写作角度具有不确定性,因此增加了宿构、套作的机会。对此,2015年高考由在新材料作文题型中增加了驱动任务型指令,使新材料作文题型与其他作文形式包括命题作文、话题作文等限制性存在的矛盾得到有效的解决。试题给出的材料通常以特定情境的形式出现,然后提出一个具有对立性的问题,多为贴近社会生活的问题,目的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与传统型的议论文写作相比,驱动任务型材料作文作出了三个方面的改进,一是说理要求方面,由传统的空泛的议论转变为就事论事、深入分析、深化思维的议论,就某一事件和话题进行具体的分析并提出解决办法;二是说理范围方面,由传统的广泛议论、面面俱到转变为集中精力,就所选角度与一个论点展开论述;三是说理态度,由传统的简单论证、轻易定结论、封闭性自圆其说转变为入情入理、开放式交流、深入阐述论据、不偏激。
二、“驱动任务型材料作文”指导策略
1.材料分析指导
阅读材料并审题是驱动任务型材料作文的重要内容,也是写作的第一个步骤,因此需加强对学生阅读材料与分析能力的指导:第一,认真阅读材料,正确理解材料范围、内涵、主题;第二,确认文体驱动任务,明确规定的写作文体;第三,明确内容驱动任务,即材料内容规定的写作范围与方向,在定写作提纲时不超出材料限定的范围;第四,思维驱动任务,即抓住材料中的关键句子、关键词语,明确争议的对象、焦点,从这一着眼点入手深入地剖析材料的主旨;第五,对象驱动任务,即在阅读材料时对争议事件的感受、观点。比如2015年高考全国1卷的驱动任务材料写作中,以“家人屡劝总在高速公路开车过程中接听电话的老陈却未取得成效,女大学生xxx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借助警方给父亲进行相应的惩罚与教育”这一新闻报道作为写作材料,完成给材料中的人物或相关方写信的写作任务。首先该材料选自新闻报道,贴近现实社会生活,因此无理解难度;二是材料简洁却充分概括了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以及后续,其中每一个阶段都有很高的思考价值,比如父亲老陈开车听电话反应出的社会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比如女儿通过法护情这一打破传统观念的行径等等。
2.材料核心指导
3.写作注意要点
高考写作对材料作文增加任务型指令的改革,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挥材料引导学生写作的重要功能,使写作更具有针对性,进而使学生在材料给予的真实、简短的情境中快速理解关键内容,促进学生多角度思考、说理与论证的能力。在指导学生进行驱动任务型写作的过程中,需注意几个要点:第一,不可“广泛议论”:驱动任务型写作的任务指令别作出了“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要求,但大部分学生在理解时容易出现偏差,认为综合材料内容就是要全面分析、面面俱到,进而出现议论空泛的写作问题。因此在指导学生写作时需指导学生充分地立即任务指令的意义,充分认识到集中精力对选取的角度进行论证才是驱动任务型材料作文写作任务指令的主要目的。比如2015年全国卷1的以“女儿举报父亲违反交通规范”的情境材料驱动任务写作中,核心角度应为xxx,而材料中的“情”、“理”、“法”3个议论方向可以着重写一个或综合写两个进行比较,但是应避免每个方向均衡用力。第二,不可“空泛议论”:驱动任务型材料作文的任务指令均会明确作出“对以上事情……”、“这件事情……”“这三人中”等任务要求,这就要求学生在写作时不可偏离材料所给的事件,应以任务为核心,“就事论事”。如果学生未能明确这一指令的含义,在写作时抛开材料,就自己所选中的议论角度空泛议论,就会因脱离要求、任务指令而被视作未完成任务、离题作文。因此,教师需指导学生在写作时正确理解材料的含义以及任务要求。第三,注意辨析是非并文明阐:驱动任务型材料作文写作所选取的材料越来越贴近社会生活,所揭示内涵包括道德、情感、法律等各方面的内容,回归生活中的交际轨道,更侧重读者意识与对象意识,侧重文明地交流和沟通。同时驱动任务型材料作文写作的改革特点就是从传统写作中的封闭、粗糙论证转变为开放式、入情入理的说服,从轻易下结论、简单否定转变为多角度、入情入理地阐述。因此应指导学生意识到“阐述”重在“说服”,强调辨析、沟通以及人与人的相互交流,在表达交流时会出现分歧,而明确自己的观点、立场是进行论据阐述的关键,即理解材料含义并辨析关键概念。除此之外,在选取阐述角度使应通过多维度思考和比较进行选取角度的细化与深化,即深化思维,从而避免陷入封闭说理、轻易否定以及树立态度简单粗糙等写作误区。比如《中国青年报》中xxx发表的《有一种爱可能无须别人的理解》便很好地体现了入情式阐述、文明说服这一特点,注重读者意识地渗入,真正做到开放式的文明交流。
4.写作能力训练
为了更快地提升学生驱动任务型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应根据此类此类作文题型的特点与要求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写作训练方案,加强学生的写作能力训练。首先,培养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因为驱动任务型材料写作的前提就是对材料的分析。可以在每次语文课前5~10分钟给学生们阅读一则最新的新闻报道等各种类型的短篇材料,让学生在阅读之后用简洁的语言分析概括所读内容的要点。其次,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第一,鼓励学生每天有1个小时左右的阅读时间,充分地利用饭后、周末等课余时间进行阅读;第二,指导学生扩宽阅读的范围,除了名篇名著,还应多阅读一些报刊、杂志,关注科技、娱乐、民生、教育、环保等时事,为写作积累素材。再次,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在平时教学中积极采取小组合作教学,并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互动、小组讨论,使学生在合作讨论中扩宽思维,提高思维能力,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审材料立意时能够快速抓住核心角度。比如通过提问开放式问题、主题辩论赛等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发散性思维。另外,在每次写作训练之后,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互评,可以是结队互评,也可以小组互评,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自己在审题立意以及写作中的误区、不足,还可以起到互相分享、取长补短的效果。最后,培养良好写作习惯:第一,每周至少进行2次写作训练,“刀不磨会生锈”,同理,如果学生长时间不写作业会生疏,因此要根据学生的写作情况安排写作训练,同时规定与考试相同的写作时间,避免学生养成拖延、态度不认真等不良习惯;第二,鼓励学生写日记、读书笔记,这样有助于学生表达能力、写作水平的提高;第三,鼓励学生勤练书法,每天花15~30分钟临摹字帖,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保持良好的书写习惯。
三、结语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除了在日常教学中给予有效的指导外,还需要学生的坚持不懈的锻炼、积累。因此在进行驱动任务型材料作文的写作指导过程中,教师还应积极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同时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给予个性化的写作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书写、写作习惯,促进其写作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xxx。把握中心跃动思维――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指导技巧[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15(01):52-53.
[2]xxx。站在学生认知的角度教作文从认知心理学角度看高中写作教学课堂指导的有效性[J].作文成功之路,2015(04):92.
任务驱动型作文题目及xxx 第5篇
关键词:货代英语 高职教育 课程改革
1 任务驱动型教学方法的构建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鉴于此,也是备受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大多都是关于课堂教学模式、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变革的研究。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是师生共同完成现实任务而进行的以工作过程为学习过程的教学活动。现实任务是指与现实生活、生产实践岗位对接的真实的任务,即这些任务都是真实存在的而并非那些虚拟的任务。在高职英语教学应用过程中,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由步骤安排、师生交往系统、反馈方式、支持系统四个部分构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外语教学新模式,要认识到作为英语学习需要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来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能力。采用任务型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教学模式,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得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从而达到教师作为指导者、组织者,引导学生体验学习过程,活跃课堂气氛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
2 任务驱动型货代英语教学尝试的过程
在讲到合同条款的拟定——装运条款这一环节时,对任务驱动型货代英语教学做了初次的尝试,学生的积极性高涨,教学效果也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下面对这一过程进行描述。
步骤一,教师按照任务驱动型的教学模式从实际出发将海洋货物运输项目中的子项目合同条款的拟定这一学习任务进行分解,确定海洋货物运输任务,并合理分解任务。在充分考虑到学生现有的认知能力等特点,将整个课程分解成班轮运输、租船运输、操作技能训练三个任务,再将每个任务合理地分解成一些具体的小任务。
步骤二,创建情景,导入案例。这个过程主要是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运用英语对已有的知识进行复习和巩固,这部分的教学可以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情景模拟进行教学,教师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通过英语设计个个问题,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和回答。
步骤三,进行任务,教学内容设计包括组织教学、复习提问、讲授新知识、小结答疑、布置作业。在课前组织教学引导学生进入角色,提出复习问题带领学生回顾之前的相关知识后开始进入新课程的学习讲授新知识。通过项目引入作为拓展知识使得学生融入任务中并带着任务进行项目分析,学生若要完成该项工作,就必须具备国际货物运输的相关知识,特别是海洋货物运输的相关知识,从而具备拟定运输条款的能力。因此,将项目的相关知识分解为三个学习任务,即:
结合一票业务中的价格条款及有关资料,小组详细分析讨论海洋货物运输的类型、特点及运费构成,掌握运费核算的基本方法。介绍班轮运输的教学内容包括班轮运输的特点、班轮运费的构成、班轮运费的计算步骤;租船运输的特点、方式、装卸费用(定程租船)、滞期费和速遣费;为了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的训练加以操作技能训练就运费报价的核算;并设计模拟合同中的英文装运条款。
步骤四,展示作品,学习英文装运条款的表达,订正答案。在学生独立完成英文装运条款后,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部分优秀学生的作品,大家一起进行评价。另外还可以采取各小组交互评价。
步骤五,课后巩固,安排学生课后就本章节的专业词汇和常用表达式的英汉互译和情景写作练习。
3 货代英语课程教学方法的积极影响
总之,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是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教学中的实际应用,一方面可以提高教学工作的针对性,xxx方面也确保了所讲知识有实际的应用性,并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使得学生来获取与岗位相近的新知识,有助于日后更快的适应实际工作岗位上的各项工作任务。这样的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岗位任务相贴近,在操作中学习技能和理论,将理论涵盖在技能之中,技能又得到理论指导,使学生动手能力强,适应能力也就提高了。以上是任务型驱动型教学在高职经管类货代英语教学的初次尝试,它是适应当前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现状,符合高职英语教学培养目标的一种教学模式,也是适合高职英语教学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高职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以及专业能力。
参考文献:
[1]劳景联。职业任务驱动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科技信息,2011.
[2]xxx。高职英语任务驱动型教学法的实践与探索[J].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3]xxx。高职英语课改中任务驱动型教学与岗位对接初探[J].价值工程,2011.
[4]xxx。高职教学中任务驱动型模式探讨[J].科技信息,2010.
[5]xxx。基于多媒体的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在综合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文汇,2010.
[6]xxx。对英语任务驱动型教学方法的认识与思考[J]. 江西教育科研,2004.
[7]高海燕。xxx。任务驱动型教学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研究,2012.
[8]xxx。如何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实施任务驱动型教学[J].教学探索,2010.
[9]左显兰。任务驱动型高职经贸类外贸英语函电教学的有意尝试[J].消费导刊,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