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性随笔篇1
我教思想品德已经有数年了,通过教学,我觉得作为老师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成为学生学习的.支持者、指导者和合作者,才能出现较好的效果。下面我从三个方面来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在导入环节中,注重学生情感的培养
在教学中老师的导言、学习素材的选取和学习活动的安排都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生活背景和趣味性。例如:在教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今天我当家》一课时,我课前采用了让每一位学生利用星期天的时间帮爸爸、妈妈做家务,体验家务劳动的辛苦,感受父母的养育之恩。上课时叫一位同学上台说说自己的感受,老师相机导入本课教学。又如在教学《小鸟与榕树的对话》这一课时,我采用歌曲引入来渲染气氛,让全班同学齐唱“大自然是我美丽的家”这首歌,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知道大自然就是我们美丽的家。如此一来学生的情感产生了共鸣,使他们能感到上思想品德课是很有意思的事,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在明理环节中,挖掘课程资源
传统的教材只是传授知识的载体,而现代教材功能只是教学活动的基本范例。因此在教学中我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如教学《小鸟与榕树的对话》这一课时,我采用图文对照来开展活动,让学生自编自演“小鸟与榕树的对话”,同学们通过看表演,听小鸟们的诉说,结合课文插图,知道爱护环境,人与自然才能和谐共存。然后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家园是怎样的,于是同学们踊跃地展示自己动手画的家园作品。事实上作为老师平时要多观察生活,在生活中认真地收集素材,才能给学生提供更多贴近学生生活的课程资源,并在明理环节中加以挖掘,从而达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目的。
三、拓展延伸,增加实践活动
在新教育理念下,增加实践活动来引导学生怎样做是十分重要的。为此我在教学中注重了学生实践活动的培养。如在教完《小鸟与榕树的对话》这一课时,同学们都表示要为美化我们的家园环境出一份力,并开展一次植树活动,有的在生日时家门前种一棵树,让小树苗和我一同长大;有的回家跟父母一起在自己居住的社区或门前种上一棵树;有的在植树期间为校园植树种花种草。通过实践活动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懂得爱护环境,人与自然才能和谐共处,我们的生活家园才能就得更加美好。
思想性随笔篇2
思想引诱我,尝尽探求真理的苦涩艰辛。人猿泰山的原始聚落只是人类物种及社会的胞胎。思想,究竟从何而来?《周易》云:“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媾精,万物化生。”一卜卦辞,似道破混沌之气的孕育诞生。然而,气理又如何相融?真理,究竟为何物?曾几何时,我在冥冥中窥得形而上世界,企图抓住使其永恒,它却又霎时消散无形,遁于强大的物质背后。为探索真理,我走过陆王心学,程朱理学,也曾受禅人开化,道徒指点,却仍不得答解,愈加茫然。在唯心与唯物的辩证困顿中,崇尚精神理性的我深陷格物泥潭而无能致知。山重水复,出路何在,却倏尔柳暗花明,适逢一村。
是了!杨朱的乐园!我行于阡陌,忽闻隐者语:“滔滔者天下是也,而谁以易之?”寥寥十二字,竞轻松击溃我坚固而脆弱的精神防线。我探求思想与真理的脚步竞毫无意义!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人为己,重物轻生。生产力爆发的时代,受贪婪天性驱使的人们痴于无物质的升级,又何来心智开化思想?呜呼!“独有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并无反应,既非赞同,也无反对,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无可措手的了,这是怎样的悲哀啊。”若早生百年,敏感的.我不求与鲁迅相知相遇,惺惺相惜,但求在思想寒冷的夜晚,共诉心绪。我尚未求得真理,就被冷酷的周遭抛弃,被嘲笑为金钱社会下的不合时宜。也罢,何不秉烛游,行乐须及春!
然负有思想包裹的我终究是可悲的。厌恶醉生梦死的糜烂生活,厌恶“不以天下大利易其胫一毛”的杨朱乐园,厌恶无用之用的全生之道。隐士又讥我“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命也!思想难逃浩劫!命也?忽闻仲尼之音响于耳畔:“道之将行也,命也;道之将废也,命也。”一言以蔽之,为而无所求。遥想仲尼周游列国,苏格拉底逢人必说,我又有何借口退缩?认世间之必然性,对外在成败在所不计。心有真理了然于胸,就算燃他人思想火花不成,我也永不言败,可谓知命矣。传递真理的阻力,只会如熊熊烈火给予凤凰涅槃重生的渴望与勇气。子曰:“我与仁,仁至矣。”世间大道,千秋万载,如是而已。
我欲孜孜寻求真理火种,播撒尘世,却恍然发现自己竞已悄然从出世转为人世。宇宙大问,解在人间。尝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的我顿悟:与其探求真理于古籍中而不解,倒不如潇洒坦荡,踏入人间。现实因真理而生,真理因现实而存在。踏破苍烟,人定胜天。追溯真理的脚终究走不出一双窄鞋,精神必须依附于形骸,否则将灰飞烟灭。为何执迷不悟,让彼此相依相生的真实与虚幻将个体撕裂,坠入深渊!抽象的形而上学不是抛弃物质的虚无,而恰是迎接质料的起点。眩晕只是须臾,思考永不停止。
思想者难逃迷惘的黑夜。凶险的迷途上,披着圣衣的智者也许会睥睨着,拒绝我们因追求真理而炽热的吻;怯弱者为求与人相同而盲目逃避,明哲保身;踟蹰者因真理之路上荆棘满布,误入歧途。伟大的苏格拉底或许比猪更痛苦,但单纯的猪也永远不会感受到苏格拉底的快乐——那是因获得真理并解救世界的满足!思考者,何必悲伤?让郁结于胸的痛苦熊熊燃烧吧!我欲以通体烈火冲破黑暗的诅咒,点燃光明,愿这世界永无黑暗!我欲以逻辑的刀锋战胜迷幻的妖魔,以痛苦的泪水洗刷人世灰尘!一人之力固然微弱,但星星之火,足以燎原!
跳动的心脏呵护着真理那微弱的火苗,我愿把苍烟踏破,勇敢地面对思想的浩劫。我如一棵幼小的种苗,破土、抽芽,颤颤巍巍地生长,渴望没有雾霭的光照。谁说思想是孤独的?看,万物苍生是多么和谐美好!前行途中,总会有人与我相逢,迎接浩劫过后的日光和希望。
思想!我热爱你给予我的创痛!
宿劫!孕育着通红炽热的火焰!
真理!存在于柳暗花明的苍烟!
思想性随笔篇3
上课时,我发现学生们上品社课无精打采,学习的气氛远不如语文、数学,就连老师提出的问题都不是太感兴趣,尽管我努力调动学生积极性,但是课堂仍然是平平淡淡,冷冷清情。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诺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的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好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作为承担德育主任务的思品课,由于理论性较强,一些概念原理比较抽象、枯燥,在**常教学中长期得不到学生和家长的重视,受到作为“副科”的冷遇,这给思品课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难处,也给思品课的德育目标的落实制造了很多的障碍。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思品课的兴趣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
一、关爱学生,鼓励学生,调动积极性,取得学生的信赖。
在一个班上,学生接受能力和学习水平参差不齐,尤其是学习差的学生,不能出现一些学生不爱听的话语,“你真笨!你太差!这样的题讲过多次都做不出来?如果多次听到这样的话,学生心理压力太重,安全感。对于学习差的学生,老师要给予由衷的关怀和爱护,多用激励性的语言。教师的举首投足,期待眼神,鼓励话语,真诚微笑,都有可能激起学生进步的力量,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只要有关爱、有鼓励、有交流、有信任,便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我也能看到我想看到的,得到我想得到的。
二、创设轻松自主的学习氛围,感染学生的学习兴趣。
“好奇是知识的萌芽。”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设各种愉快的情境,时时引起学生的惊奇、兴趣、疑问、新鲜等情绪。使教学过程始终对学生有一种吸引力,吸引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主动地获取知识。
三、为学生体验成功创设条件,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得自信。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如果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求得答案,那么他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将会越来越高。对学生要给予成功的期待,因为教师对学生的期待具有很大的感召力和推动力,能激发学生潜能和向上的学习主动性。创造使他们能获得成功的机会,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放手让学生去探索,而在探索过程中如果思维受到阻碍时,教师只作适当的提示和暗示,让学生体会到所学知识是在自己的努力下得到的,学生在体验成功时获得精神愉悦,获得自信,增强了学习的兴趣。
四、学法指导是重中之重,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
要想使学生主动听课、积极动脑、学会学习,就必须在课堂上使他们有效地把耳、眼、脑、口利用起来。教给他们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他们独立学、思、用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地喜欢学习,主动学习。(1)会听。听讲时要求学生边听边记,学会抓住重点,不仅要听老师讲,还要听同学发言,学会倾听,利于学生长远学习;(2)会看。学生通过看,知道自己想知道的知识,主要是通过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和观察能力;(3)会想。引导学生肯想,在课堂上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让学生有机会愿动脑筋去想;(4)会说。数学课堂中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也非常重要,也是学生表达思维的重要方法,要说就得想。课堂上尽量让学生多说,以说促想,最终做到想得好说得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