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列式高考满分议论文范文 第1篇
“晚风吹动着竹林,月光拉长的身影,萤火虫,一闪闪……”
她爱唱歌,就那么喜欢。下了课,她一边发呆一边唱歌,我一边发呆一边听。世界似乎静止了,时间的马车也停住了步伐,大脑不再思考,就这么一直静静地坐着,音乐让心灵如此安详,又感到无形的线谱将我们的心连在一起。午后的斜阳透过明亮干净的玻璃洒在她柔软的淡淡的头发上,遮住了脸庞,还有那无神地望着远方的眼睛。我一直静静地望着她,我的同桌。
雪花纷飞,她一边哼着歌一边拉着我冲进那洁白的世界。雪花围成一道屏障,这里只有我们两个人静静地闲聊。她总会为我分担忧愁,如姐姐一般。她本来就比我大。我们似乎有说不完的话。
我们也有发疯的时候。为了一个不怎么可笑的事笑个不停。剧烈的颤动通过桌子引来了左邻右舍奇怪的目光。可怕的笑声止不住地在教室里飞窜……
如一支玉箫,和她在一起,有如听到清幽婉转的箫声,轻得如纱,柔得如水。朦胧月色下,我们两人并排行走在雪地上,寒风吹动我们的大衣猎猎作响,她的长发飘飞,我的短发乱舞,雪地上却没有脚印。雪花随着那箫声起舞,似乎永远也不会落下……
不同于我的同桌,她总是沉默寡言,缩在墙角不起眼的角落里,一个人简单地生活。也许是巧合,成绩不好的她竟然会和我这个耀眼的学习尖子是朋友!不,这不是巧合,是必然。她是我的老朋友,三年来和我一起上下学。她是一口我可以诉苦的井,命运多劫的我总得有个肩头靠靠。她总是那么静静地听,但更多是两个人的沉默。虽然沉默,但我知道她很专心,无声中似乎有一曲箫声回荡,从她心中传出,胜过千言万语,让我伤痕累累的心灵得到抚慰。有一种平静而巨大的力量让我有勇气去面对生活。
和她在一起,我永远不会感到自卑,她也应该是。我们很少谈学习的事,这似乎成了我们的默契。这是两个平等的灵魂,习惯于掌声和夸奖的我很喜欢她这样平淡而沉默的生活。哪天,我也要体验以下这样的生活。她是幸运的,我总羡慕地想。我们会在帮别人干了好事之后不约而同地笑起来;会出奇一致地蹬着车子;会总把车子放在同一个地方;会在人群中挥起手来找到另一只激动的手……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何况我有更多呢?虽死无憾。
耳边又响起了音乐,噢,那时友情的律动……
关于友情的作文800字:把蓝色留入记忆
生活似落叶纷飞,微风轻袭着云卷云舒,莲花在记忆里悄然绽放,慢慢吞吐着它的芬香。
——题记
小孩子的眼里有着大人看不到的世界,他们的眼睛泛着色彩,那是一种蓝,清清的,如琉璃般散发着让人向往的光辉。
我们的友谊是蓝色的,正是这种蓝让我们更靠近。的夏末,是我们初识的季节,你自己坐在位子上,从小就皮肤白白的你看起来干干净净,就像那白莲花,一尘不染。
我们相识后的七年里都是同班,后两年才成为前后桌那样的好朋友。正是初三叛逆的时期,我们但凡休息的日子便往“秘密基地”里跑,那其实是一个老公园,周边是居民房,大都是老人,吃完下午饭就会出来,或遛弯,或健身。我们通常会在一群老人们的交谈中坐在车子上,在秋风嗖嗖的下午,吃着从旁边商店买来的辣鸡爪,辣的眼泪都要流出来却还是对着对方大笑,你说“我的淑女形象都让你给毁了。”
青春的我们,双眼中流露出蓝色的琉璃光,熠熠生辉。
我们的友谊一直是蓝色,也期望它永远是蓝色。两年的快乐过后不在一个班,我们没有约定过什么却好像什么都约定了一样。在你懒得不写作业时对你说“你考不上大学就别来找我玩。”你就会笑得很傻,随后就去翻作业。在我们逛街的时候你对着精致的名品店跟我说“我长大了就想开一家这样的店,那就样多自由。”我在一旁前面打击你“那得有钱,还要有眼光。”后面就说“要我去投资的话,弄不好会从你那发一下下也说不定。”我们约好了要上大学,也遐想了业余的小理想。
青春的我们,带着我们蓝色的友谊,快乐的迈出我们的脚步,未来也许风会很大,也许道路满是泥泞,但我们怀揣着的梦想不变,我们蓝色的友谊不变。
谁的容颜在记忆里如莲花般开落,让美好注入心田,把蓝色留入记忆。
并列式高考满分议论文范文 第2篇
古语有去:君子这交淡如水。小时候对这句话大为不解,总觉得是朋友就应该亲密无间,为什么要:“淡如水”呢?后来才明白,这句话是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学。细细玩味,就会愈发赞叹古人的智慧与超然。
人是感情的动物,就是因为这样,人类才成为万物的灵长,也是因为这样,人类常为自己的情感而左右了对事物的判断。所以,”淡如水“亦是一种境界:真正品行高尚的人,是不屑于酒肉欢颜的交往,而只是追求清淡、理智的沟通和淡泊如水的明澈。
过于浓烈的感情或亲近会像迷雾一样遮住自己的眼睛,对事物的认识和判断便也要不可避免地因此受到影响。偏见、袒护也由此而来。面对矛盾,选择,如果只一味地想要维护那份亲密,便会导致我们的片面和错误。
马克思和_这两位伟大的革命导师,一个穷困潦倒,一个则是商人。马克思的小女儿病死了,他无钱为她举行葬礼,即使如此,他却从未向他的朋友_要求过任何经济上的帮助。然而这样一份友谊却维持了几十年之久,成为佳话。这段伟大友谊的背后就是两位伟人对公正、平等、真诚的理解,也体现着他们对人生的追求。
”切莫走近“,这样的一句话,并非真正的警告人们不要亲近,这只是一种长久而深切的提醒。提醒我们,保持一点距离,并享受这种距离所带来的美。这样的距离并没有真正隔阂了人与人的感情,而是透过一份距离留出了思辨的空间和冷静的余地,留出了平和的面对和公正的认识。
从小时候对父母亲的盲目崇拜,觉得大人的话都是对的,直到我们逐渐成长,有了自己的思考和判断,其实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也随着所谓”距离“而微妙地改变着。而我们正是在这种改变中日渐成熟。
”切莫走近_,就要这样一份淡泊如水的清醒与明澈,让心灵沫浴在冷静的和风中,成就属于自己的那份智慧和高尚!
1.高考满分作文大全
2.高考满分的议论文
3.高考满分的议论文
4.高考满分作文精选5篇
5.优秀议论文大全
并列式高考满分议论文范文 第3篇
有一个美丽的村庄,里面的人都长得很漂亮。村庄很美,绿树成荫,花草成团,鸟儿在湛蓝的天空只有的穿梭,周围还有森林……一篇温馨祥和的景象。
这里有个小姑娘自认为自己是丑陋的,她始终用手帕遮着半边脸,她怕别人嘲笑她,也重来没有人看到过她的真实容貌。她很自卑,她总是烦恼、忧伤,周围的人们也都慢慢的认为她是丑陋的,不然也不会怕被别人看见。
周围的人开始歧视她,像对待异类一样,无论是在生活、学习、娱乐中。田地里,人们都躲着他,大街上,人们都轻视他,甚至在家里,别的孩子也会嘲笑她。所有人都对她指指点点的,原因只有一个——都认为她长得丑。除了她的父母之外。
但是,她很能干。她能在一天里织五匹布,能在一晚上缝出一件凤袍,在地里,她做工的速度是其他女孩子的一倍……她还长得很高,很结实。说实在话,她很好,好的让人难以置信,因为根本就没有见过这么优秀的女孩子,当然,除了她的长相。
她一直梦想自己变成白天鹅,或者丑小鸭也行,也许,那样就不会受到别人的讥讽了。她做梦都想和别人在一起。
数年后,她长大了,需要生活,来到城镇里寻找工作。应试官要求拿下面巾,她不愿意,在经过数次之后,她失败了。她失落的回到了自己原有的故乡中生活。
她反思自己为什么会这样。她来到湖边,对着湖水一遍又一遍的想着原因,抱怨自己为什么会长得丑。也就在这个时候,天上刮起一阵风,带来一阵小雨。她往树洞跑去。匆忙之中,面纱掉了。
她没有找到掉落的面纱,羞愧得走着。再次来到湖边,蹲在湖边,静悄悄的,一句话也没有说。
湖中的小鱼儿在她眼前游来游去,多么自由,她开始向往鱼儿的生活。向湖中望去——她看到了自己,自己原来并不丑,那只是自己的内心在说罢了。
其实很简单,她最初认为丑的时候,仅仅是因为那是的她还小,是被小孩子认为的“丑”,并不是真正的丑陋。她是善良的,是美丽的,只是她不愿再次面对自己罢了。只需要照照镜子就行。
并列式高考满分议论文范文 第4篇
人常说: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这无疑说的是亲情的伟大,亲情的忠诚不可质疑。因此人们常常会认为父母、兄弟、姐妹以及一些挚友他们是不会做出伤害自己的事情的。但是,有些事情的纬果却出人意料。
”“”“时期,_整天抓”反动“分子,他们正是年少气盛,为自己的梦想和大家的理想主义社会而奋斗。这并非坏事,但往往做事情感情用事,做出错误的事情来。许多战争时代做出贡献的人物和诸多文化界知名人士大多被时代逆流所吞噬。这也并不能全怪_,因为他们毕竟年轻,认识不深,对许多被他们打倒的人缺少认识,可是他们应该对自己的父母亲人认识很深吧。有谁想到,将父母名字写在要打倒、清理分子的名单中的人,恰恰是他们的子女。父母是那么悲哀啊,怎么也不会想到,甚至做梦也不会想到竟然是自己的骨肉断送了自己。亲情在这时是那么贬值啊!
为什么人们常会甩感情来判断事情的对与错呢?
也许,是受到中国自古就有的一些传统的影响吧;也许,有许多人还末认识到感情忠诚与准确背后也会有背叛吧;也许,有人在成长过程中受到了外界的刺激或熏陶而养成的。
感情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有的人在生长的外界环境影响下,会形成一种天生的判断能力,这种能力常是正确的。但这毕竟是少数人。绝大多数人他们也常感情用事,但是其结果常是错误的,甚至错的一塌糊涂,一败涂地。正如前文中父亲、母亲对子女的信任,却换来子女对父母仇视与背叛。
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用感情去判断事物和用理智去判断事物是完全不同的。就算是亲情间,遇到一些事情时,首先要理智点,先考虑一下,以免出错。
我相信,我们的世界是美好的,但也会有污泥,只要我们能正确运用智慧去考虑,去判断,要相信”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什么事情、人、物只要时间一长,就会原形毕露的。
因此,让我们运用理智去判断感情用事的事物吧。我们会获得正确的结果的。人类啊,别再感情用事了!
并列式高考满分议论文范文 第5篇
【一】言自心,文成人
人清,文明,此之谓“言为心声”。
内在人品特质是外化表现的最大操纵者,常有人说我心思细腻,因而行文结构缜密,文字灵动,大抵也出于此。
生命的经历塑造了性格与人品格局,而人品格局又框架了文章格局。参军的毕淑敏稚嫩而湿润,在悬崖峭壁上俯瞰时积蓄了对生命的珍重;在恶劣高原上庆生时体悟了青春的沉甸。“动辄行者无疆”,生命的沉重塑造了她清澈如水的医心,给予了她有条不紊的规章,历练了她苦口婆心的耐性。她下笔常常令人震颤,这般凝结于文章中的精神正是她性格特质与人品的外化啊!
“我不相信手上的掌纹,但我相信手掌加上手指的力量”,这是她对生命的坚定与执着;“气质是女人最好的化妆品”,这是她对个人修养的提炼升华。诸如此类的的撼人心灵之言比比皆是,正所谓“文如其人”,每一句哲言都以其情蕴哲思的细密针脚缝缀成其人品与性格特质。
文清,人明,此乃文字的反作用,即为“以文辅仁”。
文字以一种无形力量使人与之发生共鸣,即便个人品行与行文有轻微错位,人也会受文字陶冶,走向文中所向往追求的特质,从而完满自身,更使人与文相接近,共同走向美好一端。周国平曾言:“阅读作为一种精神财富,任何人都无法剥夺。”如此看来,文字所迸发的力量着实能深刻影响人,那么个人文章中所言之品性又何尝不会与人缓慢靠近呢?
文与人品相辅相成,共同致力于人与文的趋向完满。性格与人品并非瞬时性组构的,复杂的内在诚然与文章之内涵时而不对应。但必须承认一点:文如其人,言为心声。真正值得被亲手写下的文章不需要虚与委蛇般奉承,即便如此,也只表现出其为人的假意逢迎,也不失为显现人品的一种方式。由此也可见文与人的一致性。
文至清,人至明。“文如其人”既是必然,又为清正之人的终生追求。
【二】拥有的方式
自幼就听说猴子摘果子的故事,淘气的小猴摘了苞谷丢了桃子,丢了苞谷去摘西瓜,结果却一无所获,年幼的我们都对那只可爱的小猴付之一笑。匆匆间我们都已长大,奔忙于晨夕之间,明白了很多道理,却依然在上演一幕幕小猴摘果子的现代剧。有人忙碌于追求自己的梦想,却认为失去的才最珍贵;有人怀揣着许多的获得,却身心疲惫,不敢放弃。静心去想,其实我们并不快乐。
如果说“拥有”是宝贵的财富,我们因为拥有知识和能力而骄傲自豪,因为拥有亲情和友情而幸福快乐;而不知道珍惜却使它埋没于凡庸,就会分文不值。
花开绚烂,只因有爱花的蜂蝶才倍加美丽;漠视它,只会在花败英残后哀叹感伤。日出灿烂,只因有热爱阳光的人才倍加温暖;藐视它,只会在黑夜里孤寒后悔。
饥饿者视粮食贵于金钱,寒冷者视衣帛重于珠玉,只因他们真正体会到衣食的重要。成功的人珍惜自己的成功,失败的人珍惜自己的付出,因为他们知道成功的不易,付出的辛劳。而智者,居陋室而自娱,无得失而自乐,他们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因为他们知道,只有现在的拥有才最值得珍惜,失去的和将来的只是水中月镜中花,虽美却虚幻。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古风悠悠中陶渊明吟唱于田园菊下,坦然恬然笑嘲一切务幻望虚之子。
也有哲人说,人如负筐采石者,于岁月的崎岖蜿蜒间采撷心爱的珍宝,载着越来越重的行囊,追赶流逝着的光阴而怀揣曾经希冀的未来。当衣食使人沦于琐屑庸俗,成败使人堕为钩心斗角,拥有,竟成了累赘。或许,让昨天随风而逝,让明天姗姗而至,失去些拥有,我们会更轻松。
有登山者不幸将腿夹于两石间,呼唤、推石都不得救,他竟勇敢地用刀剪将腿卸下,血流殷红,浸润石土,他忍痛爬行找人帮助。后来他得救了,虽丢失了健壮的肢体却保住了完整的生命。
面对强权富贵的逼迫诱惑,职位荣耀都成了陷阱上的屏障。李白愤然甩袖而去,“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超凡于名利之上,慨然摆脱拥有的羁绊,名垂千古。
壁虎能断尾,所以弱小的它们勇敢地长存于世;蜗牛不舍壳,所以只能缓慢地爬于尺寸之地。
舍弃,不是浪费。当前进的步伐因行囊而蹒跚,舍掉偌重的负荷,脚步才会更坚实。甚至舍弃比拥有需要更多的勇气,拥有是我们曾经辛苦的汗水、心爱的珍品,弃之,几许依依之情丝痛心呵!
许多的选择与行为都令人难以左右,处于昨日与明朝,总会有几多惆怅几多憧憬。人生就似乘车,于一站站的聚合离别而或喜或悲,成熟就在选择中成就。珍惜自己的拥有,学会割舍自己的拥有,才能真正拥有自我。
【三】穷其可能
人们看到已经发生的事情,感叹她的不可思议。萧伯纳却时常梦想着一些从未发生的事情,然后坚定地说道:为什么不能这样。
的确,未发生的不代表它不可能,只要我们拥有自信、勇气、智慧,定能将心中的梦想实现。
穷其可能,需要强大的信心。建国之初,外国人认为我们很难解决温饱问题。但袁隆平却不相信,他的心里有个梦想,在金色的秋季,让老百姓满脸笑容地收获沉甸甸的庄稼。为了这个梦,他废寝忘食,苦心钻研,他充满自信,这自信源于他对杂交水稻的深信不疑,这自信源于亿万国民的支持。他做到了,他解决了上亿人民的温饱,他令世界都不得不叹服:“为什么会这样?”或许有些人从内心发出这样的疑问,但只要有了强大的自信,并努力为梦追寻,那为什么不能这样呢?
穷其可能,需要无比的勇气。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诗仙李白在被贬谪之后,发出内心最本真的呼唤。李白曾在长安有过一段富足、不愁吃穿的生活,但权贵的不屑、欺压,使他一次又一次违背了自己的心性。终于他鼓足勇气,散尽千金,与友畅饮,同销万古之愁。他不惧贫困,不惧冷落,更不惧嘲讽。他带着一颗勇敢无畏的心,畅游山水,梦游天姥,碧溪垂钓,梦日乘舟,终于找到了心灵的归宿,也因此成为一代浪漫主义大诗人,被后代称为诗仙。
穷其可能,需要超人的智慧。_结束后,国人对中国的发展道路深感迷茫。_用他睿智的双眼,审时度势,提出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绝对是前无古人的创举。事实也证明了_理论的正确性。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快速发展,综合国力稳步提升,中华民族也骄傲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若无非同常人的智慧,_又怎能拨开前进方向的迷雾,带领中国人民走向繁荣富强呢?
立足当下,我们不应发出“怎么会这样”之问,发生的已成定局,也必有它存在的道理。我们应像萧伯纳一样,时常幻想着一些未曾发生的事情,然后追问:“为什么不能这样?”
充满自信,拥有勇气,培养智慧,我们必能穷尽人生一切可能性,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四】莫把情云遮慧眼
人生活在世上,是在无数的感情里度过的。有人说一个人的生命从笑声中开始又在哭声中结束,这一笑一哭,莫不饱含着浓浓的人情,浸透了感情的一生,使生命有了支柱、目标、希望,使生命真正饱满、充实,使人性有了耀眼的光华。
司马迁说,人情莫不念父母、顾妻子。人在很多时候都会自然而然地因情感的砝码将公正的天平偏向自己更在意更关心的人,就像俗话所说的“胳膊肘哪能朝外拐”。于是古代有了智子疑邻的寓言而今人也仍旧在走着这条老路,甚至走得很偏很远。一个年轻的女职员在她本该拥有幸福家庭,拥有灿烂前途之时却因贪污公款被投入_,当人们问她为什么要做这种傻事时,她的回答只有三个字:“为了爱。”一位母亲,因年幼的儿子身患绝症无药可治,竟抱着儿子一起踏上了黄泉路。一个老实的农民,却也知道讲哥们儿义气,将儿时同学偷盗来的赃款藏在了自己的被褥下,稀里糊涂地便成了窝藏犯……人们所犯的错误,小到考试时帮助,大到杀人放火,有的只是一时的情不自禁,美好的情感却真的成了道家所说的“情劫”。
也有很多人认识到这一点,于是情似乎又变得可恶了。“杀熟”,在很多不同的地方,不同的领域冒出头来。一样的顾客,陌生人就可以得到全面周到的服务,而熟人却被晾到了一边儿;有次品卖不出去,就联系一个熟单位做职工福利。反正是亲不见怪,抑或是熟人自然能够体谅,熟悉的人碍着面子不好说,只管让他们自咽苦水。感情又一次左右了人的态度,甚至还成为了一种被利用的工具。
我们景仰包公,不只是因为他不畏强权,更因为他大义灭亲,铡了自己的亲侄儿。
而事实上,每个人在感情占了上风的时候,只要能再有一刻的冷静,就能摆脱情感的纠葛,不论是偏向亲近的人还是故意“杀熟”,都不再会成为人们心中对错的评判。
人是有感情的,但更是有理智的。当我们注视感情时也切记:莫把情云遮慧眼。
【五】勿以亲疏定是非
《出师表》有言日:“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这一亲一疏,导致“成败异变,功业相反”。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在我看来,勿以亲疏论事非。
纵观一部卷帙浩繁的中华史,其中王朝更替、治乱相续往往能使人掩卷沉思。作为拥有至高无上权力的君主,百姓们的生杀予夺之大权,也毫无疑问地掌握在其手中,真可谓:“君主一跬步,皆关民命。”就是这样,我们往往能看见一些小人,他们溜须拍马,阿识奉承,曲意逢迎,把君主们的每一个毛孔无不弄得舒坦至极。于是这些人深得君主之“亲”,甚至独揽大权,破坏朝纲,明末的魏忠贤专权不就是明证吗?而贤明的君主求贤若渴,对人才亲之信之,恰恰是因为明是非,懂事理,才知孰亲孰疏之分。
在人类社会中,自“大道既隐,各亲其亲子其子”以来,亲情就成为了维系这个社会的稳固的牢不可破的精神纽带,人们往往认为亲人们总是对自己好,因而他们总是对的,没有错的,而对于旁人,难免存着此疆彼界之心,所谓”人心隔肚皮“,难免对别人有着成见,故事中的富人即此类典型人物,而有两位人物的行为却值得我们的赞叹。
祁黄羊的”内举不避子,外举不避仇“。想必大家是耳熟能详了,不以亲疏好恶来定是非,而是惟贤是举,诚可贵矣。
另一位是中国革命的先驱者_先生,他在广大的人民群众中享有崇高的威望,在担任了南京临时政府大总统之后,权力可谓达到政治生涯的顶峰。各界人士1致推举_的哥哥孙眉担任广东的都督,当此之时,_先生只需微微首肯,便定能保证自己的哥哥飞黄腾达,然而这位伟人没有这样做,他只是婉言地谢绝了,说:”我哥哥才力有限,不堪担此重任。“如此高风亮节怎能不让人仰慕不已。
勿以亲疏定是非就意味着抛弃小我,舍弃一己之私利,来成全大我,寻求真理;勿以亲疏定是非就意味着克制感悟,注重理性,让理性之光熠熠生辉!
勿以亲疏定是非其实就意味着一种广博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