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门诊病历书写范文(6篇)

时间:2023-12-19 09:01:20 作者:admin

全科门诊病历书写xxx 第1篇

一、日常管理

(一)负责集中管理全院病案。

(二)凡出院病案,应于病人出院24小时内(死亡病历一周内)全部回收病案室。

(三)负责出院病人病案的整理、查核、登记、索引编目、装订以及保管工作,在与病房交接病历时,逐一登记住院号、姓名、出院日期、上交日期,并在每次交接登记处由交接双方签字。

(四)计算机组与病案管-理-员进行病案交接手续,认真进行病案录入及核对工作,按月造表及打印台帐。

二、病案保管与供应

1、负责临床、教学和科研以及个别调阅病案的供应和回收工作。

2、负责办理院际病案摘录和经过医务科同意的外调接待工作。

3、配合统计人员做好有关统计资料的整理、分析。

4、把好病案书写质量的初查关,促进病案书写质量的不断提高。

5、切实做好病案储藏室的安全和对病案资料的适当保密工作。

6、住院病案一律由病案室长期统一保管,负责各种资料收集、整理、分类、统计、登记、顺号上架,不得丢失和破损,要坚持清洁,妥善保管。并准确及时的供应医疗、教学、科研所需要的资料,以及接待外来查访和持有批准手续的借阅、抄录病历等。

7、医疗统计工作的原始资料应以病案为主,仅有病案资料所反映的情景才是最真实、最确切的,所以在医院中统计工作与病案管理

工作应密切配合。

8、病案室工作人员必须严格保守病案中一切秘密,不得随意泄露。

9、病案室工作人员应认真检查病历质量和资料是否系统、完整,从中提出存在问题,不断提出改善办法。

10、患者门诊须要参阅住院病案时,由门诊医师到病案室查阅。

11、提高科研分析用的病案,应在病案室内阅毕归档,必须借出时,须经医务科批准,办理借阅手续,方可借出,两周内归还。逾期不能归还者,应到病案室续期,但不得超过一个月。

12、院外和本院非医务人员,不得查阅病案,进修医生查阅病案,须经科主任批准,但不得借出病案室。

13、本院医生不允许查阅与本专业无关的病历。特殊原因需要,须经医政处或医患办签字。

14、复印时,病案室工作人员根据复印证件带患者或家属到指定地点,按规定复印相关资料,其他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擅自查阅和复印病历。

15、任何科室及个人在病案室内讨论、查阅病案必须办理手续。

16、病人及其陪护人员不得翻阅病案。病案在院内各部门间的流动,应由有关工作人员传递,不要让病人或其陪护人员携带。

全科门诊病历书写xxx 第2篇

姓名: xxx 性别:男 年龄: 22 婚姻:未婚 民族: 汉 职业:

籍贯: 内蒙 住址:大同市友谊南街 入院日期: 记录日期: 病史叙述者: 可靠程度:优 主诉:寒战、发热、右胸痛三天

现病史:患者四天前因淋浴受凉后全身不适,出现咽痛。次日晨出现畏寒、寒战,月半小时后觉发热、头痛、自测体温39℃,伴有咳嗽和右上胸部疼痛,胸痛以咳嗽和深呼吸时加重。自服去痛片后出汗,体温稍降,但未降至正常。昨日再出现寒战,高热(曾达℃)咳嗽和胸痛加剧,并咳出少许铁锈色痰,经家人劝说来我院急诊。病后食欲下降,尿量稍减,色深黄,大便秘结,睡眠差。

特此证明。

XX单位(加盖公章)

XXXX年XX月XX日

全科门诊病历书写xxx 第3篇

在书写病历的过程中,应该符合一定的书写规范,包括书写工整、清晰,条理分明,用词准确简洁等方面,以便日后医生或其他医疗机构的医师快速理解病人的疾病情况和治疗史。

大病历是医生和病人治疗的重要文件,记录了病人的医疗过程和治疗方案。良好的病历书写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病人的情况,制定更合理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以下是大病历书写的xxx,供医护人员参考:

基本信息:包括病人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等基本信息,以及病史、过敏史、家族病史等。

主诉:详细记录病人的病情主诉,包括症状、发病时间、程度等,尽量客观地描述。

体格检查:记录病人的身体状况,包括身高、体重、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等指标,以及症状、体征等情况。

实验室检查:列出病人进行的各种实验室检查,如血液检查、尿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等,以及检查结果。

诊断:根据病人的主诉、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给出初步诊断,并注明诊断依据。

治疗计划:根据诊断结果,制定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康复治疗等,注明药物名称、用量、频次等具体信息。

随访计划:制定随访计划,监测病人的治疗效果和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以上是大病历书写的xxx,希望医护人员可以认真书写,记录每一次治疗和检查过程,促进病人的治疗效果。

1、按照卫生室建设要求完善硬件配置,合理进行“六室”建设,制定、悬挂相关规章制度及公示台,按照要求落实迎检前的细节,并与9月21日顺利通过了城阳区的验收;

2、自9月14日开诊来,积极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将药品价格进行公示,按照基本药物目录配备药品,由开诊时的104种增加到目前的238种,不断满足患者就诊需求。

3、根据卫生室工作需要,制作了前古镇卫生室门诊病历,统一书写要求。按要求执行双处方与销售记录登记制度,做到处方、销售记录、发票三统一。

4、采取张贴海报、横幅、显示屏等多种形式宣传社区卫生室开诊,零差价药品销售等优惠政策;9月14日~11月15日接诊病人986人次。

5、与夏庄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前古镇村委保持积极联系,按要求推行相关工作的开展。11月份根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求为前古镇村居民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在白天入户登记的基础上,利用下班时间夜间入户登记建档,一周内完成200余份。

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不足之处,如:科室管理力度欠缺,门诊病历、处方书写不规范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重点从以下几点做好各项工作:

1、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开展科内讨论,促进各项制度落实。

2、进一步落实内科查房会诊制度,加强与病房医师的沟通,及时处理住院病人的内科疾病,做到发现问题尽快解决,达到内外共管。

3、加强门诊病历、处方书写的督查,组织全科人员认真学习《山东省医疗护理文书书写规范》,对不合格处方及病历及时与书写者沟通。

4、加强内科门诊工作,认真查体,充分利用必要的辅助检查,避免漏诊、误诊;做好与患者的沟通,对特殊患者留取电话,及时电话随访;严格执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双处方书写及销售登记。

5、适时开展中医适宜技术,筛选疗效好、成本低、适合社区卫生服务的适宜技术,如穴位注射、隔物灸等,并作为经常性、长期性工作。发挥中医护理特色优势,提高中医护理质量和专业技术水平,开展中医护理技术的临床应用。

对于科室管理我只是在摸索中寻求经验,还希望大家一如既往的支持我,及时为我找出不足。我坚信在院领导的支持下,通过自己不断努力,我一定会把综合门诊的工作开展的更好。

病历是医生在对患者寻医问诊时所记录医疗活动过程的本子。那么,国家医疗机构对于病历的书写有什么样的规范呢?病历的书写在日常中要注意什么呢?

1、精辟和正确地表达主诉

主诉是患者就诊时的主要症状或体征和发病期限。期限用阿拉伯数字表示。症状或体征在前,发病时限在后,通过主诉可引导医生对疾病的诊断思路。如间或咯血时间1年,就提示是肺部或支气管的某种疾病。主诉时间与现病史时间一致,第一诊断要与主诉相符合。特殊病人可用诊断式体检做主诉,如食管癌病人6个月后来院化疗而住院,可以写成食管癌术后6个月,第2次住院化疗等有癌症和手术部位、时间、治疗需求即可。

2、现病史

现病史是指患者本次疾病的发生、演变、诊疗等方面的详细情况,应当按时间顺序书写,内容包括发病的主要症状特点及其发展变化情况,伴随症状发病后诊疗经过及结果、睡眠、饮食等情况的变化,以及与鉴别诊断有关的阳性或阴性资料等。过去史不能遗漏,重点是输血史、药物过敏史、传染病史、手术史、外伤史。询问病史要按系统逐项进行。体检要认真仔细进行,按诊断学入院记录的要求书写好,重点是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志、瞳孔大小和巩膜是否xxx、角膜反射如何、皮肤是否有出血点、蜘蛛痣、瘀斑、xxx等,颈抵抗感是否有,颈静脉是否充盈,双肺是否有啰音,心脏是否有各种杂音及其传导,胸部叩诊是否有实变,腹部的望、触、叩、听检查情况,重点是肠鸣音和移动性浊音,腹壁是否有压痛和反跳痛,是否有触及肿块。病理反射的检查。如何化验、心电图、X光、CT、超声波等检查是按病情情况进行选择,反对大检查,也反对无检查,总之是要选择有助于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检查。

3、病程记录

病程记录是病人入院的治疗转归和病情变化的记录,重点要反映病人休克、心衰、咯血、发热、腹痛、呕吐、手术时间的确定和治疗经过和转归。首次病志应由当班医生书写,病志能反映医生的思维。病志要体现二级查房、三级查房、疑难病讨论。危重病人抢救一定要有上级医生参与,不能只有一人参与。即使医生是主治医生也不能这样,对防患医疗纠纷有好处。重要药物的更改,如抗生素、强心药、降压药、升压药等。各种辅助检查结果在当天病志中要有记录,腹穿、腰穿、导尿、胸穿等操作要书写专门的记录,外科病人要体现手术的指征和手术时间,争取时间就是生命。术前讨论和手术记录都要按xxx要求书写完成。要重视会诊医生的意见,会诊单要有具体会诊时间。要重视手术主刀写手术记录。请院外教授手术也要亲自书写有关医疗文书,如写手术记录和会诊单等。

4、诊断

诊断要按医学院校的教材诊断标准和鉴别诊断进行,要重视第一诊断和重要并发症的书写。各种症状不能写成第一诊断,如肾绞痛、急性尿潴留,第一诊断应是肾结石或输尿管结石并肾绞痛。死亡病人的第一诊断应是死亡的主要疾病所致。修改或补充诊断要写入入院记录和病志中。

5、医嘱

医嘱要有针对性,如诊断冠心病并发肺部感染的病人要把抗生素治疗写在前面。心衰、休克病人更应如此。这点往往在临床中有所忽视的产生了xxx有的后果。医嘱要与诊断相符合。长期医嘱和临时医嘱应由当班医生书写。

6、关键的变化和措施要交代清楚

大型抢救要有专门记录,病人死亡时要有心电图记录。要认真确实观察病情变化,抢救要及时,抢救时间要准确到几点几分。抢救措施要得力,记录要体现科室的力量和人员参与,使病人及家属满意。

7、其它

(1)入院后的各种告之书要按时、准确、完全。这是防止各种医疗纠纷的重要一环。

(2)死亡讨论记录要认真讨论和书写。对这点不能走过场,只有这样才能吸取经验教训,求得不断提高,特别是对死因要认真分析,科主任要听取各级医生的意见。讨论7天内完成,并有科主任审查和签字。

(3)出院医嘱要具体,不能笼统写,如继续抗炎治疗、继续换药、必要时化疗之类的空洞语言,应该有药物的名称、数量、用法、时间,出院后什么时间来院化疗或伤口拆线等。如果没写就有可能会产生医患纠纷。

(4)任何病人住院过程中至少要有一次科主任查房记录,即使是主治医生、副主任医生管的病人或住院时间只有几天的病人。

(5)病历首页要严格按xxx的要求书写,项目要填写完整。如常漏写电话号码、住址、损伤、中毒的外部因素,医院感染名称、诊断符合情况、手术操作编码、年龄、职业等。出院记录和病历首页的诊断要一致,转归要真实。

(6)各种签名不能别人代写,要医生本人签字。

(7)各种修改要按卫计委要求修改,不能采用擦、挖等手段。

病历既是医务人员对于医疗活动过程的记录,也是探索疾病规律及处理医疗纠纷的法律依据,所以日常在对于病历的书写具有严格的规范!

病历书写

1、门(急)诊病历内容包括门(急)诊病历首页(门(急)诊手册封面)、病历记录、化验单(检验报告)、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等。

2、门(急)诊病历首页内容应当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民族、婚姻状况、职业、工作单位、住址、药物过敏史等项目。

3、门诊手册封面内容应当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或住址、药物过敏史等项目。

扩展资料:

1、病历书写是指医务人员通过问诊、查体、辅助检查、诊断、治疗、护理等医疗活动获得有关资料,并进行归纳、分析、整理形成医疗活动记录的行为。

2、病历书写应当客观、全面、真实、准确、及时、完整、规范。

3、病历书写应当使用蓝黑墨水、碳素墨水,需复写的病历资料可以使用蓝或黑色油水的圆珠笔。计算机打印的病历应当符合病历保存的要求。

4、病历书写应当使用中文,通用的外文缩写和无正式中文译名的症状、体征、疾病名称等可以使用外文。

5、病历书写应规范使用医学术语,文字工整,字迹清晰,表述准确,语句通顺,标点正确。

6、病历书写过程中出现错字时,应当用双线划在错字上,保留原记录清楚、可辨,并注明修改时间,修改人签名。不得采用刮、粘、涂等方法掩盖或去除原来的字迹。上级医务人员有审查修改下级医务人员书写的病历的责任。

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修订版)

全科门诊病历书写xxx 第4篇

基于射频卡芯片AT88SC6416CRF设计的门诊电子病历

关键词:射频识别系统?电子病历?AT88SC6416CRF

1引言

射频卡(简称RF卡)是一种新式非接触IC卡,具有使用寿命长、对读写设备(PCD)无物理磨损、不存在因接触而引起病菌交叉传染等优点,所以特别适用于在医院这种特殊场所进行信息储存。RF卡的关键部分为镶嵌在卡片内部的RF芯片,下面以AT-MEL公司的AT88SC6416CRF射频卡芯片为例来讨论其在门诊电子病历中的应用。

2芯片简介

AT88SC6416CRF射频卡芯片在出厂时已被做成封装好的微型模块,其体积仅为5.06×8.00×0.38mm3。内部带有64kB的用户EEPROM和2kB的系统EEPROM,遵循ISO14443B标准,使用13.56MHz频段,内设防重叠系统,可支持多卡同时使用。该器件采用3组64位长、相互加密校验的密钥和密码对,能重复写100?000次以上,数据可保持10年,并可抵抗各种恶劣的使用环境,温度使用范围为-40~+85℃。AT88SC6416CRF采用开放式结构,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允许用户自行选择读卡设备同时与常用的PHILIPS公司的MC531兼容,而且价格低廉,每个芯片售价不到7元人民币。

3内部结构

AT88SC6416CRF射频卡芯片内部分为RF射频接口电路和其它数字电路两大部分,其功能组成框图如图1所示。

3.1系统配置区结构

AT88SC6416CRF内有大小为2.048bit的EEP-ROM单元,称为系统配置区,专门用于存储系统数据,如密码、数据编码方式和用户内存中每个扇区的安全级别定义等。对配置区的操作可通过安全熔丝技术对卡的配置区等特定部分的编程写入进行控制。该类操作只能由系统开发者以规定的控制时序逻辑来完成,普通的最终用户?如电子病历卡的使用者?无法改变其中的信息。

3.2用户区内存结构

AT88SC6416CRF给用户提供有8192个字节?64kB?的EEPROM存储容量,整个用户内存划分为16个扇区,编号为扇区0~扇区15。每个扇区有16个页(page),每个页的长度为32个字节,这样,一个扇区共有32Byte×16=512Byte。用户区内存具体的分配结构如表1所列。

表1用户EEPROM具体分配结构

扇区共512个字节1F81F91FA1FB1FC1FD1FE1FF扇区1~扇区14000……1FF扇区共512个字节1F81F91FA1FB1FC1FD1FE1FF

3.3用户区内存的存取

在读卡器(即PCD)对RF卡进行配置时,将会加载安全认证协议,并对每一次读/写操作的当前密码进行双向校验,同时用此安全认证机制来验证数据的正确性。为了保证每个用户扇区的数据安全,每个用户扇区可以配置成自由读/写数据,或者设置操作密码。各个不同的用户扇区可以设置自己互不相同的密码。AT88SC6416CRF芯片内部设有特殊计数器,同时可以限定尝试密码的次数,还可以有效地抵抗外界暴力破解密码的攻击。具体的安全认证过程如图2所示。

在RF卡和识别系统建立起信任关系前,首先应将自己的卡号送给识别系统,以使识别系统计算出一个验明身份的ChallengeA,并将它送给RF卡进行校验。RF卡接着计算验明身份的ChallengeB,同时将它送回给识别系统进行校验。完成第一次双向校验后,识别系统开始读取密码,并由RF卡对读取的该密码进行检查,检查通过后,将发送检验用的Checksum和数据给识别系统,以便由识别系统对Checksum进行校验。完成上面的第二步双向校验后,识别系统将写密码、数据和Checksum送给RF卡,再由RF卡对Checksum进行校验。完成这第三步双向校验后,双方即可建立起信任关系,同时识别系统即可对RF卡执行读/写操作。

在用户卡与识别系统进行初始化系统配置区时,应当将不同类型的数据存储在不同的区域(即存储在多扇区的结构内),而且只有在分别进行了安全认证后,才能进行存取操作;实际上,也可以给多个扇区选择同样的安全模式,以便把这些扇区当作一块整体存储区域来操作。这种特点为该卡的使用带来了极大的灵活性。

4工作原理

笔者设计的这种射频识别系统是由镶嵌有AT88SC6416CRF以及天线的用户卡片(xxxC)和读写xxxC的PCD系统共两部分组成。其中PCD有两种构成方法,第一种是用现成的ISO14443B读写OEM模块,它带有与PC机可以直接相连的接口,因而可以方便地实现对xxxC的操作;第二种方法是只使用专用芯片RF531,它可与MCU(如AT89C52)一起构成PCD,该种方法比较复杂,但由于是从底层做起,灵活程度高,成本也较低。本文具体讨论后者,其电路主要结构如图3所示。

这种方法构成的.整个射频识别系统的基本原理是:根据ISO14443-2规定的要求,用PCD来产生通信的射频场,其工作场频为13.56MHz,该射频场主要通过发射天线给作用范围(10cm)内的xxxC传送功率。首先由PCD向xxxC发一组固定频率的电磁波,在电磁场的激励下,RF芯片内的LC串联谐振电路产生共振,从而使电容内有了电荷。在这个电容的另一端接有一个单向导通的电子泵,它可以将电荷送到另一个电容内并储存,当所积累的电荷达到规定的电压值时,此电容可作为电源对卡内其他部分的电路提供工作电压,同时将RF芯片内的数据发射出去或接收PCD的数据。

xxxC和PCD之间的双向通信遵循ISO14443-2通信标准,主要的通信参数有位持续时间、二进制相移键控、调制系数、不归零NRZ-L位编码方式和副载波。双方具体的识别和对话过程如下:PCD的射频工作场激活→xxxC静待来自PCD的命令→PCD命令的传送→xxxC响应的传送。

实现整个系统的设计程序代码比较复杂,限于篇幅,本文将不一一列举,有兴趣者,可以参考其它有关文献。

5典型应用

鉴于AT88SC6416CRF的特点和医院信息化的需要,笔者已将该芯片组成的xxxC(便携式门诊病人病历卡)运用到日常的医疗活动中。由于该款RF芯片具有64kB容量的用户EEPROM,因此,根据其自身特点?可以将其全部作为一个大的存储单元?考虑到加密和校验位的开销,每个汉字用20bit,其容量足可存储3276个汉字,可完全满足记录患者门诊病历的需要,从而方便用来存储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药物过敏史、医疗保险ID号、每次就诊记录和辅助检查结果等文本信息。有了该电子病历,病人就诊时只要在挂号处通过一定流程,(具体为:PCD读卡→打印出处方单→在医生处通过PCD调入以往病历记录→诊疗活动结束→)就可以将本次就诊信息(包括辅助检查结果)记入电子病历以完成诊视过程。医院使用该系统时,只要在现有的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再在挂号处和门诊部的每个工作站增加一个PCD,而不需要很多的资金投入,就可以轻松的实现门诊病人病历的无纸化,从而提升医院微机应用档次,更好地适应建设数字化医院的时代要求。

全科门诊病历书写xxx 第5篇

既往史:应详细记述患者各系统既往健康情况

体格检查:应规范记录各系统检查结果,重点记录肾脏相关体征

辅助检查:应记录各项辅助检查结果,包括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检查等

诊断:应据患者病情和检查结果进行准确的诊断,尽可能列出鉴别诊断

治疗:应详细记录治疗方案、用药方案、输液记录等治疗信息

转归:应记录患者转归情况、治疗效果等信息

全科门诊病历书写xxx 第6篇

门(急)诊病历的`写法

门(急)诊病历的内容主要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或住址、药物过敏史、病史记录、化验单(检验报告)、医学影像学资料等。

1.认真填写病人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民族、职业、住址、工作单位、药物过敏史等。每次就诊时,均需写明科别和年、月、日,记录内容要简明扼要,重点突出。

2.记录病人就诊时间、科别、主诉、现病史、既往史等简要病史和体征(阳性体征、必要的阴性体征)、检查项目、检查结果、初步诊断、用药名称、剂量和用法以及治疗意见,如人院、手术、会诊、转科、留诊观察和回家休息治疗等。如需复诊,应写明复诊时间、内容及再次接诊治疗医师须注意的事项。

3.复诊病历重点记录病情变化和诊疗效果。包括就诊时间、科别、主诉、现病史、必要的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诊断和处理意见及医师签名。初步诊断应力求在就诊当日或1次一2次复诊中确定。对一时难以确诊者,可暂写明某症状待诊,如 “发热待诊(查)”等。

4.急、重、危病人就诊时,必须记录就诊时间到分钟,除简要病史和重要体征外,应记录血压、脉搏、呼吸、体温、意识状态、诊断和抢救措施。对门诊抢救无效而死亡者,要记录抢救经过、死亡时间和死亡诊断,并在死亡后6小时内完成抢救记录。

5.门诊病历记录完毕,接诊医生要签全名或加盖规定的印章,所有门诊病历必须在接诊时完成。

6.首诊科室接诊医生必须书写门(急)诊病历,若需请其他有关科室会诊或转诊者,由首诊科室接诊医生在门(急)诊病历上书写清楚,开好有关的转诊或会诊申请单。若病人行动不便或病情危重,应由首诊科室接诊医生负责请有关科室医生前来会诊或作检查,亦应在门诊病历上书写会诊及检查结果记录,提出诊疗意见,由首诊科室负责执行,对病人作妥善处理。

7.实习医师书写的门(急)诊病历,应由带教老师审阅签字后方可生效。

门诊病历

姓名:xxx性别:男年龄:45岁民族:汉职业:干部住址:xx市xx巷xx号科别:普内科

初诊记录

xxxx年xx月XX8

反复上腹部隐痛3年,加重3个月。

自7月开始,xxx饭前感上腹部隐痛,多因饮食不节诱致。伴反酸、唆气、纳差,饭后可缓解。无发热、xxx、呕血及黑便史。近3个月发作较频繁,疼痛无规律性,疼痛次数增多、加重,进食后不缓解。

过去健康,无肝病及胃病史。

体检: p 75次/min,BP 120/8OmmHg(16/1O. 7kPa),巩膜无xxx,锁骨上淋巴结未触及,上腹正中轻压痛,莫菲征阳性,未触及包块,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处理初步诊断腹痛待查

1.大便潜血检查1.漫性胃炎

2.胃镜检查胃、十二指肠溃疡

3.胆囊B型超声波检查2.慢性胆囊炎 4.xxx丁0. l5BidX7d

医师签名:xxx

复诊记录

xxx年xx月xx日

病史同前。服药后症状减轻,食欲稍增加,反酸、吸气减轻,精力比前好。体检:巩膜不黄,腹软,平坦,上腹轻压痛。

大便潜血阴性,胃镜示慢性浅表性胃窦炎症,胆囊B型超声波检查在正常范围。诊断度性胃炎

处理:

1.xxx丁0. lSBidx 14d 2.胃复安lOmgTidX 14d

3.构椽酸秘钾l2OmgTidX 14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