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名著论文5000字范文(精选11篇)

时间:2023-12-26 11:12:53 作者:admin

经典名著论文5000字xxx 第1篇

浅谈如何引导小学生名著阅读论文

《语文课程标准》中倡导“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阅读名家名篇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渠道之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更有重要的地位。比如阅读老舍的、xxx的、巴金的,还有西方的作家,雨果、泰戈尔、大仲马等等。

可是大部分小学生都对名篇不感兴趣,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的对名著的理解能力有限,还是因为教师无法让他们对名著名篇有一个准确的认识。

名著的阅读是提高文学素养和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方式之一,而当今小学生阅读名著的数量和质量都令人担忧。笔者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总结了以下几个方面来引导小学生阅读名著,供各位同行参考。

一、阅读要求要xxx而异

俗话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阅读的基本动力。要搞好文学作品的欣赏,更要有许多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首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选择适合学生阅读口味,浅显易懂而又情感高洁的文学作品是首先条件;比如对一年级和五年级的学生就要有不同的要求。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尚小,理解能力有限,不能真正体会一些深奥的名著的含义。而较高年级的同学,随着年龄的增长,理解和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提升,所以可引导他们读较高深的名著。

不同的要求会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他们所接触的名著,也是阅读名著重要的引导方式之一。

二、阅读后写读后感

“学而不思则罔”,如果对于名著仅仅是读是无法真正领会其中的真谛的。所以就要联系自己感想,写出读后感。如在《水浒传》中,xxx为请朱仝上梁山的时候,十分残忍地杀了朱仝所照顾的县令的孩子。这一段就有很大的争议,学生们在读了这段以后都有不同的感想。有人认为为了请朱仝上梁山,可以壮大梁山的力量去劫富济贫,这样做是正确的;而有的人则认为孩子是完全无辜的.,为了请朱仝上梁山,哪怕可以牺牲一个无辜的孩子的命,这样做是十分残忍,甚至是不人道的。

学生可以通过写读后感来认真思考自己所阅读到的东西,这样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写出自己阅读名著的体验,既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介绍其中精彩的片段

学生为什么会耐心地读完一本书?唯一的原因就是他从内心处就想去读,书中有吸引他们的东西,或者是其中的情节、或者是其中的人物、或者是其他什么。

而从书的开始很难将学生吸引住,这就要求教师有好的吸引入的介绍和讲解能力。而在讲解中,最重要的就是向学生们介绍其中精彩的片段。

如钱钟书的《围城》中:“满天的星又密又忙,它们声息全无,而看来只觉得天上热闹。一轮月亮像形容未长成的女孩子,但见人己不羞缩,光明和轮廓都清新露,渐渐可烘衬夜景。小园草地里的小虫琐琐屑屑地在夜谈。不知那里的蛙群齐心协力地干号,像声浪给火煮得发沸。几星萤火优游来去,不像飞行,像在厚密的空气里漂浮;月光不到的阴黑处,一点萤火忽明,像夏夜的一只微绿的小眼睛。”

又如《老人与海》中:“他把那只抽筋的手在裤子上擦擦,想使手指松动松动。可是手张不开来。也许随着太阳出来它能张开,他想。也许等那些养人的生金枪鱼肉消化后,它能张开。如果我非靠这只手不可,我要不惜任何代价把它张开。但是我眼下不愿硬把它张开。让它自行张开,自动恢复过来吧。我毕竟在昨夜把它使用得过度了,那时候不得不把各条钓索解开,系在一起。”

这些都是名著中的精彩片段,在加上教师生动的介绍,必然会使学生们提升起兴趣和耐心去品读名著。

四、增加阅读活动

为了激发学生主动阅读,扩大学生的视野,发展智力,陶冶情操,进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所以我们要多多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例如观看名著改编的电影或者电视剧,开展读书交流会和读书讲座。如在阅读《三国演义》的时候可以组织大家一起来讨论xxx这个人物的性格,或是大胆假设赤壁之战xxx功会如何,官渡之战xxx胜利会如何,等等。

通过大家的相互交流和讨论必定会对原著有更深层次的了解,也可以激发出更多的兴趣去阅读其他名著。

五、教会阅读方法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良好的阅读方法才是品读名著的重要方式。如今大部分的学生都是一种浅阅读,即速读。顾名思义,就是用很快的速度去读书,但是却没有真正领悟到书中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浅阅读是无法吸收和消化名著的这就要求教师去教导学生们如何阅读、如何品味。这样才可以真正阅读名著,感受其中的精髓所在。

一个人读书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着他有什么样的文化素质,而读书的好习惯要从小学的时候就开始培养。在阅读名著的道路上有了教师的导引不仅能更好地提高名著阅读的教学效果,更能丰富学生的阅读生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xxx生的情操。

著名作家xxx说过——美好的一天从阅读开始。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做好孩子“阅读的点灯人”,让孩子的诗意童年从阅读中飘香!

经典名著论文5000字xxx 第2篇

初中语文名著有效阅读研究论文

一、结合影视资源,丰富名著阅读趣味性

二、教师积极引导,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

每个人的阅读习惯不同,对名著的理解深度也不同,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建立有效阅读方法。例如,教师引导学生积极进行阅读笔记的积累。在阅读过程中一边阅读,一边进行有效记载,这种方法最大的好处在于有效帮助学生形成文学积累,提升综合文学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能够为学生独立有效阅读打好基础,总结有效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果。例如,在阅读《西游记》的过程中,由于学生对该部名著作品耳熟能详,因此教师鼓励学生对名著中的精彩片段进行总结和记录,使学生在愉悦的情绪指导下深入掌握名著情节,丰富阅读感受。学生对“三打白骨精”、“大战红孩儿”、“真假美猴王”等精彩情节进行记录,在兴趣的指导下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在做笔记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对文字进一步认识,养成良好的文字积累习惯,这对以后的阅读有着重要影响。同时学生在做笔记的过程中也可以把不明白的地方记录下来,方便询问老师,或后续自行进行查找,对深入理解名著内容都有着重要作用。

三、展开拓展阅读,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

在名著阅读中不能局限于教材中的名著选读,要积极进行名作拓展,在阅读延伸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许多中外名著对学生的成长都有着一定的积极影响,学生在选择的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进行推荐和引导,什么类型的名著适合初中生进行独立阅读,什么类型的名著对学生的'思维观念有着积极影响,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做出积极引导。例如,雨果的《巴黎圣母院》,xxx亚的《哈姆雷特》、《李尔王》,xxx勃朗特的《简爱》,xxx的《海底两万里》等,都对学生有着积极影响,同时适合初中生进行自主阅读。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实现初中语文名著有效阅读要从多方面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掌握准确的阅读技巧,有效提高阅读效果。教师在进行名著教学指导中,要充分发挥其自身积极性,帮助学生做好引导,既为学生节省名著选择时间,同时也帮助学生在正确的引导下提高阅读效率。同时结合现代多媒体技术,实现动态影视资源与名著原型有机结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更深入的掌握名著内容,从中总结有利于完善的自身的经验和知识。要积极鼓励学生做好积累,学生合理做好读书笔记,促进文化积累。在教学改革的影响下,学生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中的名著选的,要积极扩展名著选择范围,对国内外著名读物有所涉猎,提升文化修养。本文通过几个方面的详细探讨,旨在为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提供有效参考意见,提高名著阅读有效性,促进学生文学素养的提升。

经典名著论文5000字xxx 第3篇

我从小就喜欢看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由于,这里有着跌宕起伏的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每个人物的性格特点、运势都是那样深深吸引着我。

今年夏季,我去北京旅游。在_广场、天坛、长城都看到了许xxx的游客。我一直有一个愿望:就是能到大观园看一看、瞧一瞧,由于,这里过去是拍摄《红楼梦》的地方。我真想看一看小姐们住的屋子和花园,领会一下这里过去发生的故事。

8月14日,我来到向往已久的北京大观园。一进门,就看到了一座巨大的假山,翠绿的爬山虎已经把它全部覆盖住了,看着这里真是一个绿色的清凉世界。假山周围有一圈花坛,花坛里盛开着五彩缤纷的花朵,把大观园的夏季装扮的分外的多姿。

我第一来到了xxx住的潇湘馆。她的屋外种的全是竹子,就连她所住的屋子也是由竹子做的,这竹子象征着她刚正不阿的性格特点。并且,我还发现,这里挂着很多演员xxx的照片。由于这位演员把xxx演的非常是传神,所以,多少年来大家心目中的xxx就成了她的样子。可惜她过早的离去,被人们很怀念她。在她的屋后,我还惊奇地发现,有几棵梨子树上的梨子已经成熟,只可惜那丰硕的果实都掉到了地上和池塘里。

下面,我又来到了xxx住的`蘅芜苑。她的屋外没奇花只有异草,真是奇妙!她屋里的书本很多,书桌占了非常大一部分地方,这说明,她是一位饱读诗书的小姐。最后,我来到了花花公子xxx的住所怡红院,他屋子的牌匾上写的是怡红快绿四个字,他的屋子非常大,里面的丫环不少,屋子里香气扑鼻,体现了他浓重的脂粉气息。

我在这里看到的景物,与在书上看到的似曾相识,仿佛真的来到了《红楼梦》的世界里,我想:念书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啊!

经典名著论文5000字xxx 第4篇

《老人与海》读后感

《老人与海》这个本书写老渔夫桑提亚哥明知道大马林鱼的实力比自己强,而且自己已经老了,打不过大马林鱼了,但是他不怕困难,他通过自己的自信和几天几夜的激烈拼搏,老人桑提亚哥他挺住了,他靠自己的毅力把大马林鱼制服了。但是制服了大马林鱼的桑提亚哥已经精疲力竭,他没有想到这只大马林鱼会吸引这么多的鲨鱼。随着自己的工具一样样的在减少,随着鲨鱼的增加,大马林鱼已经所剩无几了,老渔夫桑提亚哥的自信心也跟着衰退了。老渔夫桑提亚哥虽然在与鲨鱼的拼搏中失败了,但是,他那种不甘失败的精神是永远都打不垮的。老人桑提亚哥他靠着那种精神战胜了自己,他虽然很多天都没有打到鱼了,但是,他坚持不懈的精神让他幸运的遇见了一条上好的大马林鱼。老人桑提亚哥这种顽强不息,敢于向命运抗争,向失败和死亡进行挑战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值得我们敬佩,值得我们赞扬。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会遇见许xxx、各种各样的困难,我们不能因为困难之多,难度之大去放弃,要充满自信地去勇敢的战胜它。有句话说得好:困难像弹簧,看你强不强,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逆境是最好的大学,只有在逆境中生长,才会更好地生存,而通向成功之门的路就是由高山、急流和xxx成的一条困难重重逆境。虽说,这条路不是那么容易通过的,但是你千万不能害怕退缩,因为笛福曾经说过:“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要相信自己的力量,勇敢地去挑战自我,去挑战困难,让自己变得更强。在学习的时候也一样,遇到不会的难题不要不相信自己,只要你认为自己可以去克服它,去打败他,就该鼓起勇气挑战它,直到战胜它为止。信心是成功的源泉,勇气是成功的资本,只要你既有信心又有资本,想要成功就如鸟儿去飞一般容易;如果你缺少了其中的一样,要想成功,就如老虎上天一般难。让我们充满信心,鼓起勇气,用坚持不懈,坚贞不屈的高尚品质去战胜各种各样的困难。

《老人与海》是一本值得每个人去看的书。塞涅卡曾经说过这样的一句话:“真心在烈火中炼就,勇气在困难中培养。”让我们为战胜困难,为打开成功之门一起努力吧!

江苏镇江镇江市第十二中学初二:常婧瑶

经典名著论文5000字xxx 第5篇

借助这两三个星期的时间,我读了美国著名作家xxx温写的《xxx亚历险记》一书。这本书读起来十分津津有味,让我手不释卷。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在姨妈眼里,汤姆是一个坏小孩,他不喜欢学习,喜欢逃学去钓鱼、和流浪儿闲逛、玩冒险游戏,甚至会想方法去“追求”喜欢的女生。然而他却用自我的机灵、勇敢和智慧揭露了一桩杀人的罪恶,还发现了宝藏。汤姆最后用行动改变了大伙对他的感受。

读了这本书,我有了不少的感受和想法。

1、我知道了大家要有杰出的领导本事和智慧。当汤姆被罚刷墙时,仅经过几句话就让其他人为他干活。所以,用统治力、领导才能和足智多谋是十分必要的。

2、我知道了汤姆的活泼,欢乐的少年生活。童年是一个可以尽情犯了错误误、尽情玩耍的年代,汤姆就生活在这个年代里。当大家长大后回忆起这部分事的时候,会感觉十分趣味。同时,我也从他的玩耍中领会到了完美的友谊。

3、大家要有公正无私、不图私利、不畏_和坚持正义的出色品格。当汤姆不经意间发现了一齐谋杀案的真相后,勇敢地站了出来,指出了杀人真凶。这种品质也是大家非常难做到的。

4、大家要有不放弃、不气馁、坚持到底、“不到最后一秒不停止战斗”的出色品格。当汤姆被困刀山洞里的时候,他不断鼓励自我、提升勇气,最后在逃了出来。

《xxx亚历险记》是一本好书。一本好书,就是一轮太阳;灿烂千阳,照耀大家成长。这本书告诉了大家顽皮、机灵、纯真、善良、朴实和坚持,让大家领会到完美的友谊、人性的漂亮。

经典名著论文5000字xxx 第6篇

摘要:

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极大促进社会的发展,加快现代化社会的发展进程,赋予我国教育全新发展理念和要求,增加对素质教育关注度。在教育新形势下,不同教育机构开始对自身教育和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和发展,树立全新教育理念,实现自身发展目标,就高中教育机构来说,为了贯彻教育新课改教学要求,其在阅读教学中,增加教学多样化性,利用名著进行教学,利于提高学生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增加其对不同文学名著知识了解,实现自我发展目标。本文主要就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教学;审美教育;分析和研究

高中语文是高中教学过程中主要学科之一,其不仅关系着学生的高考,和学生日后长远发展具有紧密联系。语文阅读教学时语文教学主要内容,是培训学生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理解能力的主要知识内容[1]。教师传统阅读教学主要是依据书本内容进行教学,具有一定局限性,降低学生学习积极性,导致阅读教学失去原有教学意义,面对这一发展形势,教师开始对自身教学情况反思,增加对名著阅读教学关注,在实践研究后,发现名著教学对学生学习具有积极作用。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语文阅读教学和审美教学联系性

就文学名著来说,其是语文知识体现,利用语言和文字展现客观存在的事实,体现文化魅力和艺术价值,因此,可以说文学名著是艺术和文化展现形式,具有教育意义和艺术内涵。就文学内容来说,具有多样化特点,包括小说文学形式和戏剧文学、xxx和散文文学形式,诗歌文学名著等等。站在高中语文教学来说,我们可以发现众多文学名著影子,诗歌和散文等等文学名著。例如:在高中语文中对于《离骚》这一文学名著内容,在对内容学习了解后,就可以体会到屈原高尚品格和洁身自好的优秀品质。《诗经》这一文学名著,则可以展现我国不同民族艺术魅力和文化特对点,其次,还有我国著名作家xxx先生《红楼梦》也体现出一个封建大家族由盛转衰的发展史和一段被封建礼教所束缚的缠绵悱恻的爱情。总而言之,无论是国内的优秀文学名著还是国外优秀名著,在当下高中语文教学中都发挥不可替代作用,关系着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审美能力的发展,对学生素质和身心具有潜移默化般影响。文学名著是高中语文阅读常见的教学内容和素材,审美教育具有自身特点,高中教学中,主要是利用多样化的手段进行教育和教学,学生可以在教师教学过程中,感受美好的事物和美的内涵,提高学生自身美鉴赏能力和判断能力[2]。因此,我们可以说,高中语文阅读教育中,名著教学具有多样化美的元素,为高中生审美教育奠定坚实基础,创造审美教育可能。

二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有序开展

(一)树立全新教育理念,提高自身教学和理解能力

教师在语文名著教育的主要人员,其是学生学习引领者,关系着学生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种中,要树立全新工作理念,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把学生放在主要教学位置,增加和学生交流。其次,教师也要严格要求自身,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和理解能力。我国著名哲学家xxx曾经说过,要想做好一件事情,首先要保证自身具备能力和素养。因此,高中语文教师也要全面贯彻这一理论观点,在课下学习不同文学名著知识,提高自身审美能力,剖析和发掘名著文学中存在美的元素,利于在实际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增加学生对美的感知力和判断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学习空间,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疑难问题可以及时与教师沟通和交流,避免学生在给出问题时教师无法解决和指导弊端发生。例如:教师在私下可以学习当下我国社会较为优秀文学作品,学习我国美学观点,了解西方国家美学理论,提高自身审美兴趣。教师对于自身审美能力和理解能力的提高可以利用多样化化形式来开展,教师可以增加对西方国家和我国名著阅读量,物预览优秀名胜古迹,去参加书法和诗歌大会等特点,发现不同艺术展现形式和文学作品中美,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和审美能力,为学生审美教育奠定坚实基础。

(二)利用多样化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增加教学灵活性

站在实际教学角度来说,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明确学生的教学位置,把学生放在主要教学位置,教师自身则发挥引导作用。在明确好教学主体后,教师也要建立一个科学化的教学目标,保证审美能力教学目标和情感教学目标等等,明确自身教学方方向。最后,为了增加阅读审美教育有序性,教师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增加教学多样性,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利用小组讨论教学方法教学。为学生营造一个愉快的学习环境,实现兴趣教学目标,增加学生对文学名著中美的观察和理解、就多媒体技术教学来说,教师可以选择一个和文学名著具有联系性视频,可以展现人物特点和自然之美的视频,直观把文学艺术美展现在学生眼前,必然会为学生带来视觉上冲击,增加其对美好事物关注度。其次,教师在多媒体教学完毕后,可依据本班级人数实际情况,把学生划分为4-5个小组,让每个小组给出一个文学名著中存在美特质,并在小组内部进行讨论,在讨论后给出自身见解,加深学生对美的印象,也增加学生对文学名著知识印象,可谓是一举两得。例如:教师在进行《三国演义》这一文学名著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教师可以选择一个具有声音资源视频,学生可以在欣赏激昂音乐同时,激发其对文学名著内容关注。单一就《三国演义》这一文学名著教学来说,教师可以把祖国山水地貌进行展示,在展示时,为学生阐述英雄气概,领会《三国演义》这一文学名著教学故事情感内涵,感知不同魅力,感知大自然魅力,体会大自然孕育出我国英雄豪杰等等[3]。教师在多媒体教学后,则可以结合小组讨论教学进行审美教育,教师让每个小组学生针对视频存在美的元素,在小组内部讨论和研究,并在讨论后在班级中发表自身观点和见解,加深学生对文学名著理解。其次,为了保证对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和讨论教学有序开展,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增加和学生交流和探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如:教师可以问学生,最喜欢《三国演义》这一文学名著教学哪个人物,这一人物具有怎样性格特点,你怎么评价这一人物等等。最后,为了保证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完毕后,要及时登记自身教学行为和语言进行批评,发现自身教学弊端和不足,完善自身教学薄弱环节,提高自身教学能力,xxx文名著教学和审美教学有序开展,实现素质教学最大目标。

(三)创造班级文化,进行延伸性教学

高中语文教师除了在课堂上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学习环境外,教师也可以把语文名著教学知识和班级文化联系,在班级中,布置课外文学名著读书角,在班级定时举行文学知识大赛等等,学生在感知班级存在文学气息时,可以熏陶学生素养,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在班级黑板上设置一个角落,写上名著名言名句或者诗词,学生在可课间就会无意间看到黑板上的诗句,久而久之,学生开展对诗句和名言名句研究,发现诗句和名言名句中耐人寻味的美。为了增加学生审美能力,教学除了可以利用班级文化这一形式对学生艺术审美能力熏陶外,也可以利用一下自习课,和学生进行课外名著学习,举办名著演讲大赛等等,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机会,缓解高中生学习压力,在提高学生艺术鉴赏能力基础上,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三结语

高中是学生主要学习阶段,高中生在经过小学和初中学习后,具有自己思想和理解能力。但是对当下高中生学习弊端进行分析和调查后,发现高中生这一时期艺术审美能力处于起步阶段,其不具良好艺术审美能力。面对这一发展形势,结合高中新课改教学要求,教师开始利用语文文学名著和审美教学结合,提高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感知,在文学名著故事情节、诗歌诗句、人物特点等等感知中发现点滴的美。最后为了保证高中名著阅读教学和审美教育有序开展,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树立全新教育理念,改变传统教学方法,提高自身教学和理解能力,利用多样化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增加教学灵活性,创造班级文化,进行延伸性教学,为学生创造良好学习环境和条件。

参考文献

[1]邵颖.汪清县第四中学“名著导读”课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D].延边大学,

[2]李莉.全纳教育视野下高中语文探究型阅读教学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

[3]黄雪艳.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D].云南师范大学,

[高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论文]

经典名著论文5000字xxx 第7篇

浅谈名著推荐与阅读的教学论文

“名著推荐与阅读”是新课程改革形势下苏教版语文教材的一个创新,它从学生的阅读需求出发选择了多篇优秀的古今中外优秀小说,内容丰富,视野开阔,为学生提供一个很好的阅读平台。这一内容的安排,有利于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语文素养,同时也为教师的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展示的机会。

但从教学实践来看大部分师生均没有付诸实施,课时紧张,课外时间有限是客观原因,老师在每学期开学前有计划的提倡和指导不够,学生阅读的兴趣不高这是主观原因。怎么能把阅读这个平台搭好,让它充分发挥能量,是我一直在考虑的问题。因此从这学期一开始,我就进行了一些尝试,现将一年来我在这一版块教学中的一点体会和做法小结如下,与各位同行商榷。

首先,注重学生读书方法的指导。

因为名著的篇幅教长,容量教大,这就为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难度,课堂四十五分钟时间要如何利用好,以便提高教学的效率,这是老师在教授新课之前首先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新的课程理念提倡把学习主动权交还给学生,所以应该让学生自己学会阅读,让他们自己在阅读中去认识、感知、收获。但在学生阅读之前,老师首先应该教会他们一些好的读书方法,让他们运用这些方法去阅读去学习,因为好的阅读方法对学生的阅读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读书本无定法,条件也xxx而异,一般来说可以分为“略读”和“精读”两种。宋代学者xxx主张“熟读精思”,可谓精读;晋陶渊明常常“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可谓略读。学生在读整本书时,则可运用略读浏览的方法去了解全书主要内容、情节和人物关系等等,不须面面俱到,遇到不懂的地方,不妨跳过去,继续往下读。而在欣赏精彩片段时则可采用精读的方法,去理解、评价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了解作品的艺术风格,品味作品的语言等等。在这一过程中重点在于“通”,要融会贯穿,闻一知十,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由此及彼。精读必须做到“三勤”:勤查、勤问、勤记。遇到不认识的字,不懂得的词,不知道的成语、掌故、典章制度等,要随时利用各种工具书和有关的书籍来查检,有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要及时向别人请教,做到不耻下问,一字为师。懒怠因循不求甚解,是不行的。另外在看书有得时,就应该随手做记录,或写入小册子,或载入卡片,这些都要立即动笔,不能迟疑,否则放下书本,再找即难。

学生在掌握了这些有效的读书方法之后去阅读作品,效果将非常的明显,这很好地表明了好的正确的读书方法能够让学生受益非浅,也充分证明了指导学生用恰当的读书方法去阅读文学名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其次、注意阅读时的三个阶段。

在名著的阅读过程中,我将学生的学习分为三个阶段,深度和难度逐级递增:

(1)首先是浅层次的学习和反思:定期做故事内容概括和语段摘录

在阅读的过程中,第一步,让学生在阅读文学名著每一章每一节时学着缩写故事梗概,要求语言简洁流畅,内容完备、准确,结构完整、清晰。第二步,学生可以一边读书,一边摘录,加批注,写心得。

在阅读过程中,可以随时随地的把你的体会和认识等智慧的火花用笔写下来,使之形成很好的读书笔记。 (2)其次是中层次的学习和反思:故事演讲和课本剧的创作

学生在读完名著之后,对名著的认识进一步加深了,这时教师可利用课堂上的一些时间让他们把自己在阅读过程中自己所喜爱的精彩的片段讲给同学和老师听听。如在教学《西游记》时,很多学生对其中的一些故事十分的感兴趣,比如“大闹天宫”、“偷吃人参果”、“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等等,学生把自己喜欢的这些故事进行了加工和再创造,然后以课本剧的形式绘声绘色地表演了出来,效果极佳,课堂气氛也极其的活跃,给师生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确实,用这样的方式去教学,学生不仅学到了丰富的知识,各方面的能力也得到充分的锻炼,特别是在讲故事和表演的过程中,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锻炼和提高,这一教学步骤的设计达到了多个教学目标。自然在学生个人能力展现的同时,老师也对学生的阅读情况有了一个充分的认识,这一教学环节的安排自然也就显得非常重要,必不可少了。

(3)再者是高层次的学习和反思:读后感创作和人物形象分析

读书的目的,不仅仅是了解故事的内容梗概,更重要的是在阅读中去理解并评价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了解作品的艺术风格和语言风格等等,从中读出感悟和认识,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的时候自然也应达到这一高度。

比如在《水浒传》时,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辨证客观去看待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一行为。很多同学对这一问题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有的认为他做得对,勇敢,见义勇为;有的认为他聪明,xxx有细;也有的认为他暴力,没有法制观念……可以说得上是众说纷纭,各辩一词,都有理有据,课堂讨论的气氛十分热烈。从他们的激烈讨论中可看出学生对原著进行了认真的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也进行了自己的独立的思考,作为老师要珍视学生的这种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他们在阅读名著的过程中将学习、思考和交流很好的结合在一起,真可谓xxx所说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在这个阶段,生生之间、师生之间进行自由的思想交流。我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自己在此过程中适时做出评点,用中肯的评价、鼓励的话语去激发他们发表见解的热情。例如在《西游记》的阅读之后学生自由地谈论了自己对xxx师徒四人的看法,在谈对书中人物喜好的过程中,学生其实已经完成了自己的审美评价和价值取向。“课堂发表”之后,我让学生筛选自己的感受,就“写作、活动”中的议题或选择自己所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深入思考,形成书面文字。之后,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选择好的作品办一期专题墙报。同学们都兴趣盎然地忙乎起来。

我们的阅读应立足于课本,但最终要高于课本,要从课本中走出来,将之与我们的现实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所以在读每一部名著的过程中,要努力地引导学生积极地从名著中去汲取精神力量,让它们在我们的心灵深处和行为习惯上重新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以上只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浅薄的认识和见解,“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教学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探索过程,我们的探索之旅还仅仅刚刚开始,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必将继续努力,不断地寻找“名著推荐与阅读”的最佳教学设计与安排,在寻找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

经典名著论文5000字xxx 第8篇

《格林童话》是德国的格林兄弟的作品。我很喜欢这部作品,几乎已经能背下来了。

《格林童话》中的故事丰富多彩。有悲伤的,欢乐的,还有耳熟能详的故事如白雪公主,灰女孩等。其中最让我喜欢的故事是?小矮人的礼物?这个事中说一个裁缝和一个xxx到小矮人住的地方。小矮人叫他两个装煤。但第二天一看煤变成了黄金。由于金匠生性贪婪决定再住一天,裁缝却不这么觉得,但为了不扫同伴的兴也住了下来。到了晚上,金匠就疯狂的往口袋进而装煤,但贪婪一直遭到了惩罚他所有些金子又变为了煤。

这个故事告诉了大家要诚实诚信,不可太贪婪,如“曾子杀猪”,“一诺千金”等故事,他们的人品一直被后人所尊敬,但他们正直高上的品质永远有些大家学习。作为学生大家因遵循校纪校规;同学之间互相监督严格自律,主动培养好的生活和学习态度。

经典名著论文5000字xxx 第9篇

名著推荐

1、xxxxxx亚(1564—1616)英国《哈姆雷特》

2、但丁(1265—1321)意大利《神曲》

3、荷马(约公元前750年前后)古希腊《荷马史诗》

4、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俄罗斯《战争与和平》

5、xxx(约1340—1400)英国《坎特伯雷故事集》

6、xxx(1812—1870)英国《大卫·科波菲尔》

7、xxx·乔伊斯(1882—1941)爱尔兰《尤利西斯》

8、弥尔顿(1608—1674)英国《失乐园》

9、维吉尔(前70—前19)罗马《埃涅阿斯纪》

10、歌德(1749—1832)德国《浮士德》

11、塞万提斯(1547—1616)西班牙《堂吉诃德》

12、紫式部(约978—约1016)日本《源氏物语》

13、xxx勒斯(前496—前406)古希腊《俄狄浦斯王》

14、xxx福克纳(1897—1962)美国《押沙龙,押沙龙!》

15、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俄罗斯《xxx佐夫兄弟》

16、xxx·艾略特(1888—1965)英国《荒原》

17、普鲁斯特(1871—1922)法国《追寻逝去的时光》

18、简·奥斯丁(1775—1817)英国《傲慢与偏见》《爱玛》

19、xxx艾略特(1819—1880)英国《米德尔马契》

20、xxx(1865—1939)爱尔兰《众多诗歌》

21、普希金(1799—1837)俄罗斯《叶甫盖尼·奥涅金》

22、欧里xxx(约前480—前406)古希腊《酒神的伴侣》

23、xxx多恩(1572—1631)英国《歌与短歌》

24、xxx·梅尔维尔(1819—1891)美国《白鲸》

25、济慈(1795—1821)英国《希腊古瓮》《夜莺颂》《哀感秋颂》

26、xxx(前43—17)罗马《变形记》

27、xxx(712—770)中国《杜工部集》

28、xxx布莱克(1757—1827)英国众多诗歌,《布莱克诗集》

29、xxx罗斯(约前525—前456)古希腊《俄瑞斯忒亚(含阿伽门农奠酒人报仇神)》

30、福楼拜(1821—1880)法国《包法利夫人》

31、卡夫卡(1883—1924)奥地利《变形记》《审判城堡》

32、xxx哀(1622—1673)法国《伪君子》

33、华兹华斯(1770—1850)英国《抒情歌谣集》

34、xxx托芬(约前450—前385)古希腊《鸟》

35、xxx·曼(1875—1955)德国《魔山》

36、xxx(1828—1906)挪威《玩偶之家》

37、xxx(1860—1904)俄罗斯《樱桃园》

38、xxxxxx(1843—1916)美国《一位女士的画像》

39、格特鲁德·斯泰因(1874—1946)美国《三个女人的一生》《爱丽丝·B·托克拉斯自传》

40、惠特曼(1819—1892)美国《草叶集》

41、xxx克(1799—1850)法国《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

42、斯威夫特(1667—1745)英国《格列佛游记》

43、司汤达(1783—1842)法国《红与黑》

44、哈代(1840—1928)英国《德伯家的苔丝》

45、xxx(1856—1950)英国《人与超人》

46、海明威(1899—1961)美国《永别了,武器》

47、xxx赫伯特·劳伦斯(1885—1930)英国《虹》《恋爱中的'女人》

48、xxx尔(1821—1867)法国《恶之花》

49、世阿弥元清(1363—1443)日本《井筒》《葵夫人》

50、xxx亚·吴尔夫(1882—1941)英国《到灯塔去》

51、_·蒲伯(1688—1744)英国《夺发记》

52、xxx(约1494—1553)法国《巨人传》

53、彼特拉克(1304—1374)意大利抒情诗集

54、xxx·狄金森(1830—1886)美国众多诗歌

55、爱伦·坡(1809—1849)美国众多诗歌,小说

56、xxx菲尔丁(1707—1754)英国《弃儿xxx琼斯的历史》

57、xxx·康拉德(1857—1924)英国《黑暗的心》

58、xxx·布朗宁(1812—1889)英国《指环和书》

59、阿尔贝·加缪(1913—1960)法国《局外人》《鼠疫》

60、xxx·勃朗特(1816—1855)英国《简·爱》

61、xxx·勃朗特(1818—1848)英国《呼啸山庄》

62、让·拉辛(1639—1699)法国《费德尔》

63、马克·吐温(1835—1910)美国《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64、斯特林堡(1849—1912)瑞典《父亲》《xxx小姐》

65、xxx(1840—1902)法国《黛莱丝·拉甘》《小酒店》

66、xxx斯(1899—1986)阿根廷《小径分岔的花园》

67、xxx(1715—1763)中国《红楼梦》

68、薄伽丘(1313—1375)意大利《十日谈》

69、伏尔泰(1694—1778)法国《老实人》

70、劳伦斯·斯特恩(1713—1768)英国《项狄传》

71、萨克雷(1811—1863)英国《名利场》

72、雪莱(1792—1822)英国众多诗歌

73、xxx奥尼尔(1888—1953)美国《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

74、华莱士·斯蒂文斯(1879—1955)美国众多诗歌

75、xxx(1788—1824)英国《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唐璜》

76、xxx斯(1928—)哥伦比亚《百年孤独》

77、沃尔特·司各特爵士(1771—1832)英国《艾凡赫》

78、巴勃罗·聂鲁达(1904—1973)智利《大地上的居所》

79、xxx·穆齐尔(1880—1942)奥地利《没有个性的人》

80、xxx(1809—1892)英国《悼念》

81、奥斯卡·xxx(1854—1900)英国《从深处》《瑞丁_之歌》

82、卡图卢斯(约前84—约前54)罗马诗歌集

83、费德里科·加西亚·洛尔卡(1898—1936)西班牙众多诗歌,戏剧

84、霍桑(1804—1864)美国《红字》

85、德莱塞(1871—1945)美国《美国的悲剧》

86、xxx·埃利森(1914—1994)美国《隐形人》

87、xxx·特罗洛普(1815—1882)英国《巴塞特郡最后的纪事》

88、xxx斯科·斯科特·菲茨杰拉德(1896—1940)美国《了不起的盖茨比》

89、雨果(1802—1885)法国《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

90、泰戈尔(1861—1941)印度《吉檀迦利》

91、xxx·笛福(1660?—1731)英国《xxx孙飘流记》

92、京特·格拉斯(1927—)德国《铁皮鼓》

93、xxx(1881—1936)中国《阿Q正传》《呐喊》《xxx全集》(共十八卷)

94、xxx·摩根·福斯特(1879—1970)英国《印度之行》

95、xxx·巴谢维斯·辛格(1904—1991)美国众多小说,戏剧

96、xxx一郎(1886—1965)日本《细雪》

经典名著论文5000字xxx 第10篇

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策略论文

一、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重要意义

第一,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历史的发展,由于所处的生活时代不同,通过阅读名著可以了解一些历史痕迹,在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名著课文中提及的事件或景象,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某一地地位或某一时期的历史发展与社会情况。第二,促进开放性学习语文知识,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往往局限于教材内容,通过语文名著阅读教学,可以让学生接触到更多教材之外的文学知识,使与知识的学习具有开放性特点,可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拓展他们的思维,以多个角度看问题。第三,提升初中生的文学修养,在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中,学生需要阅读一些名著内容,不仅可以拓展他们的语文知识视野,而且每一部名著都是优秀的文学作品,学生在阅读之后,将会产生一定的思想情感,对名著内容进行研究和分析,自身的文学修养将会不断提高。

二、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1.将名著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2.定期开展名著阅读交流课。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选取有不少名著课文,在名著阅读教学活动开展一段时间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名著阅读交流课,让学生在课堂上互相分享阅读成果,彼此交流阅读心得,针对教材中的名著课文,通过学习、阅读与深入分析之后,发表自己的看法、见解或感受。同时,不同学生在阅读同一篇名著课文时,阅读方式或习惯可能不同,产生的感受也不尽相同,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把自己的阅读方法与技巧进行分享,互相借鉴学习,优势互补找到适合自己的名著阅读与学习方法。另外,初中语文教师在名著阅读教学过程中,应该给学生分享一些自己的阅读经验与技巧,让学生进行学习或改良,通过有效的阅读交流课,可以在班级内营造一个良好的名著阅读氛围,从而促使整体学生积极参与语文名著阅读学习活动,不断提升自己是阅读水平与能力。

3.拓展学生的名著阅读范围。

三、总结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高度重视这部分教学内容,认识到名著教学的重要性与价值。因此,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初中语文教师应该从多个方面着手,丰富教学模式与方法,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与理解教材中的名著课文内容。

经典名著论文5000字xxx 第11篇

我从小就喜欢读书,因为它给我带来很多乐趣。我尤其喜欢读一些名著,名著一直伴随着我成长。

记得在三四岁的时候,我经常听妈妈讲故事,我好奇地问:“妈妈,你怎么有那么多的故事讲呢?”妈妈说:“这都是书中的故事啊。”从此,我就对“书”这个字眼情有独钟。

我读的最早的一本名著是《西游记》,那是在我五岁时妈妈给我买的。我十分喜爱这本书,没事时,我总是如饥似渴的读着。我很喜欢里面的人物:活蹦乱跳、神通广大的xxx;挺着大肚子、肥头大耳的猪八戒;老实本分、瞪着大眼睛的沙僧;慈悲为怀一心求经的唐玄奘......西游记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

现在,我最喜欢的一本名著是《三国演义》。这本书描写了东汉末年以xxx、xxx、xxx为首的魏、蜀、xxx之间的斗争。这里面很多经典的故事,如:三顾茅庐、草船借箭、赤壁之战、空城计、七擒xxx等我都十分喜欢。从《三国演义》这本名著中,我学到了古人的很多谋略和智慧,还学到了古人那高尚的品德。《三国演义》这本书陶冶了我的情操,丰富了我的历史知识,真是一本好书啊!

好读书,读好书,多读一些名著,可以让我们懂得古人我出的很多深刻道理,对我们的成长十分有利。在这里,我呼吁大家:都来读书吧!书是我们知识的源泉!名著伴随着我们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