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疫情的小随笔篇1
“叮叮叮”,上课啦!”睡眼惺忪间,打开“瞩目”,入目的即是老师上课的提示,“糟了,今天是上网课的第一天,怎么能迟到呢?”急匆匆的洗漱好,准备迎接第一节新鲜之课,但一想到老师要求打开摄像头,家长在旁眈眈相向,心中许有些烦躁。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网课过程中也出现了些小波折。瞧,老师的屏幕已经卡了几次了,我心中直犯嘀咕:“这课还怎么上啊?”慌乱中不由得对今后的网课学习失去了信心。
思绪飘飞,忆及几天前,老师在沉寂了许久的班级群里发了条信息:“同学们,明天我们将会用网课开始一段新的学习。”兴奋之余难免会有些不适应,陌生的软件,久违的热情,充斥着我的心,疫情下的生活将伴随着网课一步步走向正轨。
打开“瞩目”上课已然成为了一种习惯,网课已不再是陌生的代名词。通过网课,我听到了同学的朗朗的读书声,和往日一样的学习着。
渐渐的,对网课的操作日趋熟练。每日通过网课,见到同学们已见怪不怪,但天下无不散的宴席,不久的将来我们仍需回到窗明几净的教室,备战中考。心里不免有些怀念这短暂且快乐的时光。岁月流失的风终会逝去,疫情终会被控制住。猎猎红旗飘舞,让我花了眼,转眼回到了久违的教室,同学们亲切的脸庞不似隔着屏幕那般遥远。
寻找一僻静之处,看孔明先生的“静以修身,俭养德”,阅李太白的“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耳边是来自语文老师的真情讲解,心里面涌上了深深的感动。
待那清风霁夜,月朗星稀之时,眼前浮现了老师伏案桌前,操作的不太熟悉的电脑,紧张的准备着明日上课的课件之景。上课明显感受到老师的疲惫。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老师,你是灼灼月夜中的一捧甘露,润彻我的心扉;老师,你是深秋暮色里的一捧红叶,映红了半面天空,点燃了我的激情。回忆起寒假里的网课,记忆犹新的是老师课上讲的一句话“未来前路漫漫,只有人民举国一心,才能战胜黑暗。”三年何其的短暂,偏巧我们遇上了这特殊的疫情,网课时光将会成为人生中最值得追忆的一部分。
阳光直照心底,严冬终会过去,网课虽告一段落,但心很暖,很暖。
关于疫情的小随笔篇2
空中课堂这个软件带给我的惊讶可不小,他能随时随地的线上上课,虽然他有许多优点,但新鲜的东西总有一天会看腻。
“叮铃铃”,睡意蒙松的我看了看闹钟,不急不急,才八点四十。我揉了揉眼睛,翻了个身,打了个哈欠,继续呼呼大睡起来。突然,我马上起身:“8:40了?”,说罢,又倒了下去,挥了挥手:“没事,没事,反正可以重播!”,到了九点,我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睛:“该起床了!”,我抿着嘴,有气无力地坐到电脑前面,啊哈!今天有我最喜欢的体育课,我看了看表,已经九点半了。没事儿,要是换作原来,我肯定已经要疯了,但现在,我对于每天上什么课,哪个老师教,这一切都无所谓。我等啊等,时间就想跟我在作对似的,我怎么也等不到体育课,我终于耐不住性子,开始先上其它课了。
上着上着,我接收到一条短信,有作业了!我连忙放下手中的课,开始做作业,做到一半,我突然想起来,课还没听呢!我放下笔,叹了口气:“怎么作业那么多呢?哎。”。但现在我该干什么呢?是听课,还是写作业?忽然,我碰到一个东西,啊哈!是妈妈藏起来的iPad,我偷着乐:妈妈竟然把它藏在那么显眼的地方,这下我就可以……我飞快地写起了作业,但没过多久就遇上了难题,我咬着笔,抓起头发,算了算了!待会儿写吧!我非常潦草地完成了作业,接下来,嘻嘻。但是我从没想到后果,那就是:饱受一顿骂和重写……
两点快到了,郑老师的作业要来不急交了!我匆忙的订正好,交了上去,直拍胸脯:“吓死我了,差一点就要迟交了。”,突然,我看见了一行字,还有十九人没交!我非常惊讶。像我这样一边打游戏一边做作业的人都能按时提交,他们,怎么可能?我皱着眉头,他们也太慢了吧!自己慢还不说,还把老师拖累了,真不应该,但这样一想,我自己做的也还不对,看来得想办法改进改进了。对了!我可以叫我妈把一切可以让我开小差的东西都藏起来,然后克制自己不要找那些东西不就好了?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只能靠我自己了!
看来空中课堂不仅提供教学资源,还考验我们的自制力。我要把它当成日常上课一样,认真对待。空中课堂这个软件带给我的惊讶可不小,他能随时随地的线上上课,虽然他有许多优点,但新鲜的东西总有一天会看腻。
关于疫情的小随笔篇3
因为疫情,教师们都放下了手中的粉笔,同学们不得不走进“空中课堂”,新学期从“线上”开始。
经过三天的网课学习,我简单总结了上网课的好处与坏处。
好处有七个:一是此刻是一个信息时代,在网络上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二是避免了徒步出户,减少了外出,能有效预防交叉感染;三是网络空间很大,当学生遇到问题时,可在线解答;四是遇到不懂的地方随时随地、反反复复播放视频;五是网络背景下,学生学习有较强的独立思维本事,不迷信教师能批判性的学习;六是学生在获取不一样的学习资源时可进行比较,集思广益,取长补短,深入理解和消化所学的知识与对新知识的意义构建;七是用网课学习的同学可根据自身的特点,采取不一样的学习方法。
坏处有:一是由于网上资源异常丰富在学习,部分学生了求新求快,不求甚解,简单下载照抄,忽略了大脑知识库的积累和思考,使学习浮于表面,掌握知识不牢靠;二是部分学生不能熟练使用软件儿,这样影响到学习的效果;三是教师无法应对面监督,自控力较差的同学更容易跑小差,甚至还有人玩网络游戏;四是网课主要以学生自主自习为主,对学生要求更高;五是对于学生自身不能理解的问题,由于缺乏教师的及时讲解分析,这容易打击学习者的热情,造成学生失败或无效学习的可能性加大。
疫情什么时候结束我好想久违的学校,亲爱的教师和同学们!
关于疫情的小随笔篇4
“病毒发脾气,人人宅家里”在这样病毒横行到开学季,上网课就成了唯一的办法,上网课听起来很高端,但也有许多不足。我们的网课第一周,是弊端尽也显。
在上“浮力”那课时,我非常仔细地盯着屏幕上老师讲课。我虽然很自信地觉得我学得很扎实了,就打开课堂作业本,可瞄了一眼习题,脸一下子就灰了,两眼更是发直了——这道题我一点都看不懂。仿佛有一堵比我高两倍的墙,在阻挡着我前进。
不过我并不灰心,知道熟能生巧的道理,又把视频再看了一遍。但是这一次这样的道理也对我没有作用了——我仍然蒙在鼓里,脑子里同样是一片空白,根本找不到一条出路。
往常遇上这样的难题,各科的老师都能给予我们正确的答案和简单方便的解答方法,但线上上课就没有这样的的“待遇”了。对于我这样刨根问底,不知道原因就不罢休的学生,自然而然地就有种不爽心的感觉。而且超长时间的盯着电子设备,一天上课上下来,我经常会头痛、眼睛疲惫。
虽然这样停课不停学的做法,使学生们可以不落下功课,但这样的学习方法,终究不可以像平常我们看的开学第一周一样,愿“小冠”大人少“发脾气”让人们都能得到往常那样的生活。
关于疫情的小随笔篇5
线上教学已经两个月了,收获与困难并存,现汇报如下:
一、纽带的作用。作为学校的数学学科教研员就要及时做好上传下达的任务,疫情特殊期间,线上交流更要及时。接收、学习、上报、讨论和发布区教科中心的通知和建议,落实完成上级数学学科有关教研和线上学习的要求与建议。
二、为学校老师服务。做好学科教研,线上的教学材料查找推荐,做好录屏直播等的技术指导和帮助,推荐一些好的线上学习经验与成果。通过分享美篇等形式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特别推广了临沂小数公众号和刘秀艳工作室的一些学习内容和做法。
三、个人示范先行。要求老师多的自己尝试先行。例如:观看名师讲座,不是转发就可以了,我自己提前扫码等待,一旦开始再次通知老师及时观看,通过示范带头引领,不能让老师都能观看,但可以提醒引领更多老师观看学习。通过图片上传、交流心得、写美篇等形式,交流、巩固学习效果,激励、鼓舞老师之间的互相成长。
四、学校的做法和今后的打算。我们学校高度重视在线学习。我们学校的学科教研员、年级主任都提前加入了相应的班级群,不光是督促老师在线教学,更多的是及时发现问题,讨论解决问题,便于更好地指导老师开展线上教学。我们的语数英老师每周都要推送一篇基于线上教学的美篇,既要发到年级群、学科群,也要发到班级群。这样做对老师而言是分享、督促成长,对学生和家长是鼓舞、激励和监督。大家都知道数学对难点易错题的讲解很重要,一些教师(特别是老教师)早在寒假期间就开始了线上的语音、小视频的讲解指导工作,由最初的对着课本录音和拍视频,到录屏,再到现在的钉钉直播和会议视频。截止现在全校老师已基本实现了直播教学和尝试的工作,本周我们的直播教学已全面展开。5月6日,我们召开了全体教师会。会上我们总结分享了线上教学的经验,在会上对直播教学技术操作进行了再次的培训和指导。直播教学其实在操作上难度不大,关键是老师的备课质量参差不齐,面对家长和学生一起收听,老师对于自己的普通话和课堂语言组织感觉有压力、不自信。另外学生的参与度和听课质量无法保证,或多或少影响老师直播教学的积极性。这些都是问题,需要我们去尝试去解决。为了能更好地做好直播教学,学校让老师每天上报收看的人数、未看的人数和观看不足人数,并发布到班级群中,以此督促师生按时参加。
通过最近的网上教学让我有了一个认识或者说是体会。之前曾听说过,随着科技信息的发展,学校、教师会逐步减少或退出历史舞台,我当时信了。现在看来我认为不会。学校老师的线下教学有无可替代的地方(无可否认学生都是渴求知识的,但他们都太贪玩了,不懂得约束自己,不懂得怎样去合理安排学习,需要一个固定的场所——学校;需要一个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也就是老师;需要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也就是同学,他们互相鼓励共同进步,才能更好地成长。线上教学虽然有种种优势和诱惑,但只能是补充线下教学,不能完全替代。特别是我们小学教育,面对小学生,更是不能够取代。对于小学生而言,一个人的自觉学习真的真的很难。真是:一个人走,可能会走得很快,但那只是短暂的,只有一群人走才能走得更长更远。作为老师和家长的我,在这个特殊假期深有感触。
线上教学问题还有许多,新事物吗?总会这样。想想都是问题,但做才是出路。正如新教育所言:行动,就有收获。坚持,才有奇迹。加油,中国。加油,线上教学。
关于疫情的小随笔篇6
一开始我觉得网课太不好了!坐在手机面前,看着个屏幕,没有任何意思。于是就想:反正老师也看不见我,还不如乘机在床上睡大觉呢。可又一想:网课也是上课,怎么能睡觉呢?既然不能睡觉,就只好坐在屏幕前发呆,老师讲的话,我一句也听不进去,一做作业就错一大堆。后来,一位网课老师在上课前说了句另我受益匪浅的话语:“学习是给自己学的,不是装模做样给别人看的。”
我蓦然醒悟,开始发愤学习。
过了几日,我突然发现,其实网课也挺好。在认真听课的情况下,那些不会的题会做了;那些不懂的知识现在也全都会了。一段时间下来,用一个词语来形容,那就是收获满满。而且,网课还让我还成功地把不做笔记的坏习惯改掉了,养成了认真做笔记的好习惯……
我就这样爱上了对我帮助很大的网课。网课老师的诙谐幽默时时刻刻吸引着我,而且网课与学校上课是有区别的:最主要就是在家中上网课,周围没有任何声音,我的注意力会更集中,能更专注听老师讲课,因此也听得更明白。而在学校里上课,避兔不了被周围其他同学影响,而且老师一不注意,有些同学就会和你说悄话,你也会和那个同学一起说悄悄话,导致注意力不集中,笔记做不好……现在,这一切都解决了,网课真是太好了。
虽然我很怀念开学,但是网课也可以让我收获知识,所以我要抓住这个机会发愤学习,争取开学后给老师和同学们一个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