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中特论文1000字标准范文 第1篇
驳论是以有力的论据反驳别人错误论点的论证方式。有三种方法:反驳论点、反驳论据、反驳论证。由于议论文是由论点、论据、论证三部分有机构成的,因此驳倒了论据或论证,也就否定了论点,与直接反驳论点具有同样效果。一篇驳论文可以几种反驳方式结合起来使用,以加强反驳的力量和说服力。1)反驳论点,即直接反驳对方论点本身的片面、虚假或谬误,这是驳论中最常用的方法。2)反驳论据,即揭示对方论据的错误,以达到推倒对方论点的目的;因为错误的论据必定得出错误的论点。3)反驳论证,即揭露对方在论证过程中的逻辑错误,如大前提、小前提与结论的矛盾,对方各论点之间的矛盾,论点与论据之间矛盾等等。立论和驳论都是一种证明,无非一个是从正面证明其正确,而另一个是从反面证明其错误。它们可以使用基本相同的论证方法。(二)论证的基本结构层次:三段论式的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常见的论证结构:a、总分式结构 b、对照式结构 c、层进式结构 d、并列式结构(三)论证方法有以下几种:1)举例论证(例证法):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作用:具体有力地论证了观点(主论点或分论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2)道理论证:用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和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作用:有力地论证了观点(主论点或分论点),增强文章的权威性和说服力)3)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作用:突出全面地论证观点(主论点或分论点),让人印象深刻)
上海交通大学学科教学(物理)专业考研分享?
写给考研上上海交通大学的同学们,为大家整理总结一下上海交通大学物理学考研经验,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初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29电磁学和量子力学
初试备考
一、333教育综合
笔记到手了,我就开始每天潜心背诵,背笔记的顺序就是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大家如果有精力也可自己做笔记,应该买官方的大纲解析,就是那本白色封皮,上面带红色框框的那个,还有解析以及真题集。背诵的过_的是很痛苦,每天我都拿出大块的时间背诵,并且在背诵新内容之前先复习旧内容,然后把一章的内容背完之后,再拿出时间把这一章重新背诵。
学妹们最好是先背完一门,再背另一门,不是今天背教育学,明天再背心理学,这样容易背混。记得我最后背了三四遍教育学原理,背了三遍心理学,然后没有太多时间了,就挑重点背了中外教育史,重点的依据是其他学校有没有出过题,这里推荐真题解析。我记得当时好不容易背完教育学,但回过头又感觉啥都没记下来,那种感觉非常沮丧。但是大家不要灰心,其实你并没有做无用功,背过的东西再背就比第一次容易的多,所以一定要相信自己能背下来,不断给自己打气。
二、中学物理教学概论这科推荐大家看中学物理教学概括(第三版)
还有东师孟朝晖老师的物理课程与教学论。
我是从六七月份左右开始学的这门课,也是买的学姐的笔记,姐的笔记基本包括孟朝晖老师那本书的重点内容,还有真题解析什么的,我又自己补充了重点的内容,最后只背的笔记。现在回过头来看这门课,建议大家灵活对待,好好准备教案。考试的时候可以加上一点自己的想法之类的。这门科目跟333一样,都是150满分,大家要引起重视。三、英语二我从三月份就开始背单词了,背的刘一男老师的单词,感觉还不错,同时也做英语一的真题,只做阅读部分,目的是为了背单词,把不会的单词都整理在一个小本子上,拿出零碎的时间来背。然后九月份左右单词背的差不多了,开始做英语二的真题,我用的是蒋军虎老师的真题。真题只有那么几年,所以非常珍贵。建议大家拿出跟考试相同的时间来做真题,掐点做,而且要反复的研究,自己为什么错,是什么技巧没掌握。
英语最重要的就是阅读,相信大家都知道,得阅读者得天下,关于阅读的技巧大家一定要掌握,我当时听何凯文和谭剑波老师的课,感觉很有收获,比如定位要准确,回原文找答案,一个段落几乎对应一道题之类的。作文我大概是从十一月初准备的,根据蒋军虎老师,谭剑波老师的作文书和讲义自己整理了模板。英语二基本是图表作文,第一段和第三段基本写法固定,第二段也有很多话固定,所以大家只要静下心来整理模板,然后多多练习写作,作文基本就可以拿到很高的分数。还有就是背单词很重要,到后期也要一直坚持下去。
四、政治
政治分四部分,毛中特,马原,近代史纲要,思修。我是从七月份左右开始看政治,最开始每天只拿出两个小时看,但是后来证明这样做可能后期时间太紧张。我先看的毛中特,接下来是马原,因为毛中特的分数最多,马原最难理解。用的是肖秀荣的精讲精练和一千题。看完一节做一节题,把错的都标记上。后期出风中劲草了,近代史纲要和思修我就只看的风中劲草与一千题,风中劲草这本书我强烈推荐,内容非常精炼,很适合后期背诵。政治的客观题非常的重要,要拿到35分,整个分数才能冲击70。客观题就靠大家背诵,不用一字不差的背,你只要有个印象就行。主观题的话后期我背诵了肖秀荣的四套卷和蒋中挺老师的出的题。两个人有重复的部分就选一个人的背就行,不重复的就都背。考试的时候字写的好一点,不离谱,大题分数都不会太低。后期的时候很多都是背诵的,专业课,英语,政治……大家千万不要心慌。所以前期一定不要欠债,要尽力的提高效率。最后的时候我们很多人都是四点多起来,晚上十二点睡。争分夺秒。最后的几天,为了节省时间,我就买牛奶和面包,在图书馆对付一口,现在想想,那时候的日子真不容易,但心里也明白,没有那时候的努力,就没有最后的录取通知书。所以学弟学妹们一定要坚持下去,坚持下去就会有好的结果。冬天来了,春天不会远的……祝愿大家考研顺利,取得一个好的成绩。
高等数学
这里需要注意一下,我那年专业课考的是高等数学,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课二改成了数学分析。
但我觉得高等数学与数学分析的知识有一定的相似性,而且作为数学专业本科就已经学过数学分析了,所以说认真学习是能取得一个满意成绩的。
备考高等数学的情况:
①从四月份开始看高等数学上下册的教材,并且做了课后习题。
②到七月中旬差不多看完,然后买了张宇的高数十八讲,认真看里面的内容,然后做每章小结的习题。
③看的差不多了,每天抽下午一段时间做真题,一定要静下心来仔细思考,把它当做就是考试。写完后核对答案,通过真题查漏补缺,把握并搞透考试重点。一些重要的公式、题型可以记下来,这样方便考前复习。
3. 初试感悟
在经历了整个初试过程之后,感悟比较深的就是一定要坚持到最后,不到最后谁也不知道结果会是怎样。就比如我们这次,招的人比较多,招不满,所以上了国家线的基本都录取了。看到这种情况,就会有许多人后悔为什么自己不再坚持一下,也许录取的也有自己。
不要总觉得自己进度慢,时间不够了,只要你一直在努力就不会晚。我因为上半年疫情一直放假在家,并且还去了中学实习,只有周末时间比较充裕,相对其他人备考的时间不是那么充足,在备考过程中觉得时间紧任务重,也想过要放弃,但又想到之前自己所付出的时间和精力,不愿意前功尽弃,而且看到身边的人都还在努力,自己就会受到这种学习氛围的熏陶,所以越到后面想要坚持下去的信念就越不会动摇,我始终相信“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
贵在坚持,难在坚持,成在坚持。其实到考研前一天我都觉得自己还没准备好,但也庆幸自己一直坚持到了考研最后一刻。即使是考研前一刻我也在认真复习,这时只要把之前整理得资料简单浏览一下,在考场就能回忆起来了,当时我在考场就感觉大部分好像都复习到了。
数学综合参考用书
[1]《数学分析》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年,第四版;
[2]《高等代数》北京大学数学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年,第三版;
[3]《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师范生读本》钟启泉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年;
[4]《初中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年;
[5]《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年;
[6]《数学新课程与数学学习》孔企平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年;
[7]《数学史》朱家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年,第二版。
考研复试备考经验
【1】若考专业笔试,哪怕不会写,也要写满,一定要表现出你的得分意愿。
【2】面试老师的想法是,看这个考生是不是有科研潜力,基础怎么样,好不好沟通,有没有团队精神,有没有创新精神,抗压能力如何,愿不愿意继续读博等等。把握好老师的这个思路,你就应该知道如何去获得老师的青睐。
【3】问题都答上来了不见得是好事,有几个问题没答上的也不见得是坏事。如果面试老师一直问你一加一等于几的问题,说明老师觉得难题你肯定答不了,觉得你的高度也就那样了,只能看看广度了,可想而知,分肯定高不了!相反的,如果老师问你哥德巴赫猜想中的一加一是怎么回事,说明你之前问题都答得很好,看看你到底能拔到多高,即使答不上来也没关系,分绝对不低!
【4】读博问题,这个要实话实说,千万别为了吸引老师注意而假装自己要读博,不但坑了导师的名额,也坏了自己的名声!
【5】自我介绍一定要背到滚瓜烂熟,做到那种一句接一句脱口而出的感觉。否则,面试时是很紧张的,非常容易忘词。千万不要一忘词就停顿下来左思右想,抓耳挠腮,场面会非常尴尬,也会更紧张,结果可想而知。
【6】有些考生形成一种语言习惯,经常使用绝对肯定或很不确定的词语。比如一些考生总是说“肯定是……”“绝对是……”“当然了……”,另一些考生却总把“也许”“可能”“大概”“差不多”“还可以吧”等挂在嘴边,这两种情况都应该避免。
【7】去xx找一下这个学校的研究生发表的论文,看看论文里面有没有联系方式,一般都是有的。
找目标导师课题组的公众号,一般是由导师的学生运营。你可以在后台发消息,表达一下自己的想法,务必做到有礼貌、态度诚恳、逻辑清晰。
我记得有位博导这样说过,“现在的研究生太傻了,让他去搞个课题,查文献查找了很多天,拿到了几个复印件,心里都美滋滋的,还有很多没有找到,心里就充满了不安,我就说,能找到才奇怪呢!干嘛就一定能找到。科研,是要创造新的东西!”
从这段话看出,去读研究生,很多人都是为了一个文凭而已,这类的学生在读研期间,就浪费了大好锻炼的机会。但是能读下来的,尤其是一流大学的研究生,是非常困难的。不仅需要非常扎实的基础,更需要有面对困难的勇气。
我记得看过一个文章,有个中心思想,就是“中国的大学培养的学生是一流的本科,二流硕士,三流博士”,不过,这当然有些片面,不过也是惊醒。考研不是百米赛跑,更像是马拉松,在这一路上,我们会遇到困难和焦虑。首先,我们要做的就是摆正态度,保持一颗良好的心态,按照自己的节奏,一步一个脚印,不断进步;其次,我们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比如如何规划时间,如何做笔记,如何背诵等等,然后坚持下去。
摆正姿态,目光长远,脚踏实地,勤于思考,这要做到这些,想要干什么事都能成功!各位研友,加油!
毛中特论文1000字标准范文 第2篇
论述重要性要求对会计实务的影响 本人今年毕业的论文题目 可以参考下要的话给邮箱
法律是反映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用来规定公民在社会生活中可进行的事务和不可进行的事务。下面我给大家带来法学相关专业研究生 毕业 论文题目,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1、 外空自然资源开发的国际法分析
2、 对世义务研究
3、 论我国海事争端的解决
4、 论国家自卫权在保护海外侨民中的适用
5、 中国与邻国海洋权益争端的国际法理问题研究
6、 国际法视域下南海争端解决机制研究
7、 跨境电影贸易的国际法规则适用探究
8、 南海岛屿主权争端的国际法研究
9、 黄岩岛主权问题的国际法探求
10、 国际法视域下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立法研究
11、 论国际法上的民族自决原则-由克里米亚及苏格兰公投探析民族分离主义
12、 美国经济制裁的国际法问题分析
13、 国际社会对伊朗经济制裁的合法性问题研究
14、 国际法不加禁止行为所产生的损害性后果的国家责任研究
15、 美国防空识别区制度的国际法评析
16、 论国际法中“对一切”义务概念渊源及其现实意义
毛中特论文1000字标准范文 第3篇
合肥工业大学艺术设计考研分享
一、个人介绍
我虽然是毕业后考的,但是不属于二战,因为我第一年完全没想过考研,毕业后的暑假也就是七月份开始学习。我的学习效率一直很高,不争学习的长短,只争学习效率。
二、学校介绍和择校
合肥艺术大学,是_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由教育部、安徽省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 ,是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入选国家“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也是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_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合业大学的环艺专肥工业属于艺术设计下的一个方向,其他方向有视觉传达和公共艺术。
我家在合肥,这应该是最大的原因,我希望以后留在家乡工作。
合肥也是一个经济发展非常迅速的城市,我的亲人朋友都在合肥,留在合肥是必然的选择。其次,合工大在安徽省是非常有名气的学校,也能够得到当地人的认可。据我了解合工大的考研难度也是有的,因为工大有一些压分,所以考工大最好公共课要相对优秀,否则就会被压下去。
关于我为什么要考研,因为我是跨专业的学生,一直很热爱绘画,希望以后从事这方面的研究,所以我选择考研来改变自己的人生轨迹,完成很早以前的梦想。
同时,在这样的就业环境下,考研也是提高自己竞争力的有利选择。研究生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学历提升,最重要的是自己的眼界和视野在学习中更加开阔。
下面我会分享如何达到这样高效的学习,以及我各个科目的学习经验。
三、考研专业课:
(1) 前期
前两本书都是比较常规的,背起来也没有很困难。首先,我是将考试书目都大概的阅读一遍,先大致了解一下每本书讲的什么内容,再根据每本书的每个章节梳理框架,第一遍的框架可以梳理的概括一些,之后再看一遍书再不停的完善和丰富大框架后的小框架。因为你看书不可能只看一遍,我当时是一遍看书一遍梳理框架到最后框架梳理完后,就按照自己的结构内容去背书,我自己认为这样背书会快一点,因为你将书上的文字梳理成自己的东西背起来肯定比背厚厚的一本书简单。
(2) 后期
到了后期我还看了很多的论文,看论文的主要目的是掌握一些设计前沿,学习别人写论文的结构,学习论文里比较新颖的设计案例,因为工大理论最后的两道论述题分值比较大,在写论述题和简答题时一定要有案例支撑你的论点,这样分值才会比较高,所以在后期一定要去收集一些好的设计案例。
四、初试公共课
1. 英语的准备 English
单词/阅读/作文
我英语二80+分。
我虽然是文化生,但是我英语底子一般,高考英语就非常拉跨,以至于我不得不对我的英语进行合理的规划。
首先是单词,单词实在是太重要啦,没有单词还考什么英语!一定一定要养成每天背单词的习惯!我因为七月份才开始备考,为了背完六千左右的单词,我不得不每天80个单词。我背单词有个技巧,就是利用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背诵。
建议每个同学都有一个艾宾浩斯记忆本(tb十几块钱一个),背完每天的单词后,在以后的1、2、4、7、15、30、90天复习一次。
虽然有些繁琐,但是这样的方法比反反复复背好几遍有用太多了,我每天大约小时背单词,背完第一轮后要接着复习,后面会轻松很多,大约一小时不到就能背完(因为都是认识的,只需要加深记忆)建议用一张a4纸,对照单词书,在a4纸上任意位置写单词,顺序一定要乱,防止顺序对你的记忆造成惯性。
每天的单词量写在一张纸上,复习的时候只需要对着a4纸一个个对照,有不会的圈起来重点记忆。
阅读也是英语的重中之重。首先是刷题,我其实不建议刷好多遍题,2010到2021的题完全够用,重要的是吃透一套题,精做一套题。
一开始你可能错很多,那是你的财富,一定要理解你到底哪里错了,一套题没吃透别去下一套,摸准出题人的心思再进行下一套!其次要注意把控时间,到17、18分钟要选出所有答案,如果有不确定的,可以暂时不对答案,自己想想。
作文如果你有时间,建议每天花一点点时间,把范文里的句子改成自己想表达的主题,套用范文的结构,作为一个小练习。
如果你英语实在憋不出一个句子,背范文吧,别怕模板,掂量自己的水平,模板可能分数更多的话就背吧。
2. 政治的准备
网课/刷题/背肖四
我是一个理科生,可以说是跟政治八竿子打不着,我十月份开始政治,也考了70+分。
毛中特论文1000字标准范文 第4篇
毛宗岗点评《三国演义》中叙事意识的自觉与成熟论文范文
[摘要] 中国古典小说叙事学思想主要表现于小说评点之中。继金圣叹评点《水浒传》之后,毛宗岗对《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进行了系统研究和深入总结。他在评点过程中对叙事行为的认识与把握,体现了叙事意识的自觉与成熟,为中国古代小说理论的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 毛宗岗 评点 叙事
将明清之际的小说评点学放在中国文论发展史的宏观历程来考察,如果魏晋南北朝时期诗文理论阐发可以称作第一次“文学的自觉”的话,那么明清之际的小说评点就是中国文论史上第二次“文学的自觉”。明清之际的小说评点家们,一方面试图阐发小说文体的文本意识,将小说从史传文学中剥离与独立出来,这类似于魏晋南北朝的“文笔之辩”:另一方面,他们研究分析小说叙事的文本特性与叙事技巧,如关注叙事结构的美学观念、发掘叙事章法的各种文理安排、赏析叙事文学的文法修辞等。毛宗岗正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横空出世,和同时期的金圣叹、张竹坡并称为明清小说评点的“三驾马车”。
一、记事与叙事的区分
中国古代真正叙事的传统是从史官的历史叙述开始的。这样,在中国文化史上就形成了一种以历史为准则、以史实为根据的“历史化”思维。使中国古代的文学创作在史实的范围内进行活动和发展。所以古代文人作小说,其目的往往是要“补正史之阙”,在价值判断上则是以“征实”为准则。在写法上就采用现成的实录式的春秋笔法以及纪传体的叙事技巧。这种“历史化”思维不仅束缚了小说创作的'题材,而且从某种程度上限制了文学创作的想象力,制约了文学创作过程中“虚构”的重要作用。
当然,从另一方面看,发达的史传文学理所当然地创造和积累了大量的叙事技巧与经验,它们弥补了中国古代长篇小说之前缺乏史诗与传奇的缺憾,为后来的文学创作特别是小说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素材积累和方法总结。毛宗岗正是在充分吸收史传文学创作技巧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与主张。在对“叙事”的概念理解上取得了突破,并且付诸到评改《三国演义》的具体实践中。例如在《读三国志法》中有如下文字:
《三国》叙事之佳,直与《史记》相仿,而其叙事之难则有倍难于《史记》者。《史记》各国分书,各人分载,于是有本纪、世家、列传之别。今《三国》则不然,殆合本纪、世家、列传而总成一篇。分则文短而易工,合则文长而难好也。
虽然毛宗岗在《读三国志法》中宣称《三国演义》“真实可考”、“叙一定之事”,并以此作为《三国演义》优胜于《西游记》和《水浒传》的凭证和论据。然而,他在自觉的美学追求中,已经将虚构、重组等元素大量使用于《三国演义》的评改中,以此突出小说的整体魅力和艺术价值,这集中体现在他对《三国演义》的“改”上。正是毛宗岗赋予“叙事”全新的概念和创作理念,才会刻意追求小说文本的精致与巧妙,才会改得好、改得妙,其评点部分才拥有了传世的契机与价值。
二、对叙事行为的关注
故事具有超叙述性,叙事作品也便是对故事的讲述,因讲述方式的不同,原有的故事底本在进入叙述文本时自然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变形,叙事观念的不同便决定了这种变形方式与选择事件的角度的不同。毛宗岗关注更多的不是“写什么”而是“怎么写”,这其实正是关注叙述行为的一种具体表现,或者说是关注叙述行为的一种细致化体现。例如,毛宗岗经常用“叙法变换(幻)”来表达他对叙事行为的一种敏感与关注。
我们看到,叙事者处于强势位置,人物处于被动位置。叙事者通过调遣人物的行动来实现叙事的目的:刘备欲破黄巾军,具有形式上的困难,而这种形式上的困难在阅读过程中产生了审美的快感。毛氏认为,《三国》一书情节发展奇特曲折、变幻莫测且矛盾冲突峰回路转,如第四十回评写到:
文章之妙。妙在猜不着…若观前事便知其有后事,则必非妙事,观前文便知有后文,则必非妙文。
其实毛宗岗在这里强调的“叙法变幻”的效果,和西方文学批评中“陌生化”的概念有着某种相关与吻合。毛宗岗在评点中强调罗贯中在人物设置方面使情节曲折化,而这种曲折的情节给读者带来惊奇感,从而达到了特殊的审美效果和阅读快感。当然,毛宗岗对“叙法变换”还有其它方面更深刻的认识,涉及到叙事视角问题,在此暂不论述。
毛宗岗不仅以“叙法变换”来表达对叙事行为的关注,还通过叙事顺序进行进一步的阐释说明。以补叙为例,毛宗岗在《读三国志法》中特意将补叙的作用详加阐释:
凡叙事之法,此篇所阙者补之于彼篇,上卷所多者匀之于下卷。不但使前文不拖沓,而亦使后文不寂寞;不但使前事无遗漏,而又使后事增渲染,此史家妙品也。
毛本第十八回南阳之战,张绣引兵二番追赶曹军,正是得胜之时,忽然杀出一队人马阻拦。叙事者并未当即揭开这队人马底细。仍照常推进叙事。毛宗岗注意到这一叙事策略,他批到“此处且不说是何军。留在后文补出。叙法变幻。”后文交代完张绣,又返回来交代曹操,才说明其来历。毛氏夹批曰:“补叙前文所未及,好。”南阳之战实际上已经结束,但它在本文叙述中的时间跨度却并未收束。只有补此一段,为所有的谜面找到谜底,才能算是截止和完整。毛宗岗连连称赞曰“好”,便是肯定补叙手法给艺术效果所带来的审美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