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三论点范文 第1篇
诱惑就像是一份灿烂的遗产,人人都眼红,都想要千方百计的占有它,诱惑就像是一个包着弹衣的糖果,随时都可能爆炸。我们能就这样接受诱惑吗?能因为一只美丽的蝴蝶飞过,而走出小屋吗?不,我们应该拒绝诱惑,坚持自我。 拒绝诱惑,坐怀不乱。鲁国人柳下惠,一次出远门的晚上住在都城门外。当时天气严寒,忽然有一位女子来投宿,柳下惠恐怕她冻死,就让她坐在他怀中,用衣服盖住她,一直到第二天天亮也没有发生越礼的事。柳下惠面对诱惑,他没有打破自己的原则,也没有走出小屋,而是坚持着自己的做人最起码的原则。拒绝诱惑,十九年不动摇。当年苏武出使匈奴,副手谋杀番王,阴谋泄漏,苏武并不知道,无辜遭连坐,流放北边。然而他面对匈奴三番五次高官厚禄的诱惑,苏武果断拒绝。苏武迁移到北海后,粮食运不到,只能掘取野鼠所储藏的野生果实来吃。他拄着汉朝的符节牧羊,睡觉、起来都拿着,以致系在节上的牦牛尾毛全部脱尽。等到十九年后终于回到汉朝,头发胡须都白了。很显然,苏武所作的决定不是一时的冲动,他必然是经过了反复思考,在穷生明志与高官厚禄之间,苏武选择了拒绝诱惑,坚持了自己对国家的忠诚,面对威胁利诱坚守节操,历尽艰辛不辱使命的完成他的职责。为了国家民族的尊严,毅然的拒绝诱惑。像苏武这样的英雄就算是逝去了,但也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拒绝诱惑,宁饿死拒受美援面粉。四十年代的中国,经济大萧条,物价飞涨,就连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朱自清一家几口仅仅一天以稀粥度日。当局有发面粉配给证,凭证可买当时美国援助评价面粉。由于美国人攻击中国人不知好歹,恩将仇报。于是当时的一些学者签了一份拒绝购买美国面粉的声明书,朱自清虽然过着长期的困苦生活和工作的劳累,胃病严重复发卧床不起,此时的他日子过得特别艰难,毅然的在声明上工工整整写了“朱自清”三个字。宁愿饿死也不愿意购买美国救济粮。朱自清面对了那些抨击中国人的粮食,可以说是宁死不屈的。在他死之前还不忘叮嘱妻子要拒绝美国救济粮。他的伟大精神让我们敬佩。正是有了像朱自清这样的学者才能使国家名族的精神得以延续。 有人说拒绝诱惑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不,我不这样认为。一个人在社会上做人处事总会遇到些能够诱惑你的事,或大或小。但是我们并不能失去做人做起码的原则,金钱等丰厚的物质条件从一定的角度上来说的确是诱惑,但是我们不能说拒绝任何物质条件。我们所要拒绝的诱惑是指有损害国家民族和尊严的一些物质条件或是精神条件。不要想的太复杂,其实我们只要坚持自我,坚定立场,相信我们会拒绝那些所谓的诱惑。在纷繁的社会,有着形形色色的人和事,有着我们所想不到的陷阱和失败。但是面对他们,我们要勇敢的拒绝诱惑,坚持自我。
议论文三论点范文 第2篇
带着社会责任感上路 留美女大学生张栋给自己布置了一份假期作业——每天上街捡一个小时的垃圾。也许有人会觉得这很不可思议。其实不然,张栋选择了利用有限的时间来还街道一点洁净,体现着一个踌躇满志的大学生贡献社会的决心。她正怀揣一份社会责任感踏上人生的旅途。 梁启超曾发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的呼喊。同样,作为当代青年,我们将成为社会未来的中坚力量,将成为社会的主人翁。因此,我们要做有社会责任感的青年,带着社会责任感上路。 回望新中国的革命史,青年人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青年人为着人民的解放,民族的复兴付出一切。正是一大批怀揣社会责任感的青年谱写出中华民族复兴序曲。 戊戌变法的领导人之一,梁启超曾面对一个取舍生命或学问的决择,他毅然发出“读书人死于学问乃死得其所”的感慨。有人说他迂腐,愚昧;鲁迅先生曾为了避免一个民族陷入盲目的骄傲自大中,放弃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亦有人说鲁迅愚蠢。可正是这“迂腐”的梁启超为中国的民主革命打开了崭新的一页。除了那份对民族,对社会的责任感,还有什么能支撑他坚守在革命阵地上呢?鲁迅的“愚蠢”则是为救国救民而呐喊,展现出了一个革命家的民族气节。作为当代青年,我们须怀揣一份社会责任感,从前人手中接过复兴民族,繁荣国家的历史使命。 看今日之青年,有伊拉克运动员侯赛因争以生命的名义奔跑;有兰迪教授用人生的最后一堂课来诠释生命最纯朴的价值;有文花枝、洪战辉感动中国的义举;有四川大地震之后,几十万人的救援队伍;有为国家利益摇旗呐喊的“愤青”;还有北京奥运会那支朝气蓬勃的青年志愿者队伍。他们正用行动向世人展示青年人对社会的热忱。 如果说人人心中都已有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哪还会说出“花三百万种死你”这样嚣张,愚昧的话来;哪里还有在灾难临头之际,放弃自己的学生,作第一个逃兵的老师;哪里还会有为获取利益而不顾消费者健康的厂商?然而,在我们这个充斥着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的社会里,这些都是事实。这样看来,一名青年学生对社会着任感的追寻,还会让你觉得不可思议吗? 其实,社会责任感的体现不一定是轰轰烈烈的“大手笔”,只需我们认真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足矣。
议论文三论点范文 第3篇
写作思路:三个分论点可以分别写“细节凝聚付出的努力”,“细节提升生命的高度”,“细节彰显人生的智慧”,最后阐述:细节,决定成败。
正文:
大海之所以博大,是因为他注重每一滴水珠的力量;高山之所以坚定,是因为他珍惜一土一石的贡献;太阳之所以炽热,是因为他在乎每一缕阳光的付出;而人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完善每一个细节,细节决定成败。
细节凝聚付出的努力。
荀子在《劝说》中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每跨一步的汗水,终将开出千里的道路,每一条小溪的汇聚,终将凝成一片汪洋。每一份付出,每一次努力,都是在完善一个个细节。而正是这些细节,推动你在前进的道路上越走越稳。
“乒乓女皇”邓亚萍,不正是在每一个细节的改正、完善,每一个动作的练习中才练成了自己的扣杀绝技,才从一个小矮子蜕变为乒乓女皇吗?如果没有她对每一个细节的完善,哪能得到今天的成就。细节决定成败。
细节提升生命的高度。
服务员的一抹微笑是一个细节,陌生人的一声问候是一个细节,朋友的一句小心是一个细节。而正是这点点滴滴的细节,架起了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提升了人们生命的高度。一年近四十的工人从高楼上掉下,他喊的不是“救命”,而是“快让开”。
也许,这并不伟大,但却足以给人震撼心灵的力量,一句“快让开”提升了他的生命的高度。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行走,这样的细节太多太多,然而,有多少人能够看透这些细节背后的深意,有多少人能发现藏在这些细节背后人性的魅力。
细节彰显人生的智慧。
出身下层人士的蔺相如,才思敏捷,富有雄韬伟略,在完璧归赵,渑池相会中大显身手,最终被委以重任。如果他不能察言观色,不注意言行的细节,恐怕早在异国被处死了吧!“勿以恶以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人的成败往往倾注于这“恶小”,“善小”之上。
行一份善,注重善行的细节,便可增一份德;反之,行恶事,存恶念,这个细节便足有星火缭原之势。翻开历史长卷,一代霸王项羽,千秋之业的秦始皇……他们成在细节,败在细节,而这,方能彰显人生的智慧,完善每一个细节,方使人生而无悔。
让我们的努力在细节中凝聚,让我们的人生在细节中提升,让我们的智慧在细节中彰显。细节,决定成败。
议论文三论点范文 第4篇
中国的发展与国家的强盛,离不开每一个公民的道德支撑。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事业成功与否并不是唯一的价值,更重要的是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真正成为一个“有德之人”。
中国人的道德素养在历史长河中形成、发展,并在不断的发展中提升。我们应该以此为基础,加强自身的道德素质,共同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1、以责任为话题的议论文
责任感是一个人日后能够立足于社会、获得事业成功与家庭幸福的至关重要的人格品质。托尔斯泰认为:“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式责任心。”
一位成功的企业家也曾说过,一个人必须有责任感,不管你做什么,都要做一天就得做好一天,你不知道它会在以后的路上给你以什么样的帮助。
美国的西点军校还将责任二字作为校训。不难想象,只有具备高度责任感的人才会主动承担起对家庭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才会努力工作,报效祖国。
2、以小为话题的议论文
古人有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生活上的一点一滴,你工作中的一言一行,都是小事,所谓聚小流以成江海,都是以小事成就大事的。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意大利著名画家达(芬奇,之所以成为举世闻名的大画家,不正是从小时候学习画蛋开始的吗,现在很多人都只喜欢做大事,对小事不屑一顾,认为只有做大事才是大丈夫,大事才可以成就英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每天只等着做大事的人,到头来只能是一事无成,虚度光阴。根基不牢,楼宇再高也是徒劳。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不正是这个道理吗,小事可以锻炼一个人的品质,反映一个人的素养。粒米成箩,聚沙成塔,以小见大。我们应当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才可能成就大事。
扩展资料:
写好论文的关键:
1、议论文的说服性
议论文是对某个议论对象,提出见解或主张并说明理由,使读者信服的文章。它的基本特点是议论的说服性。
议论文展开议论是以说服读者为目的的。它无论对什么问题、什么事物展开议论,无论在议论中表达什么见解,提出什么主张,讲述什么道理,或者反驳他人的什么观点,都是为了达到说服读者,令读者信服的目的。
如果说,说明文的基本特点是它的解说性,要把说明的对象是“什么”向读者解说清楚,那么,议论文的基本特点则是它的说服性,从思维类型上来说,要回答出“为什么”,要讲出道理来说服读者。
叶圣陶说:“说明文以‘说明白了’为成功。而议论文却以‘说服他人’为成功。”(《文章例话》)这正说明了议论文的基本特点。
议论文三论点范文 第5篇
写作思路:首先阐述一下自己的观点,然后根据自己的观点进行论证,可以列举“三国时的周瑜与诸葛亮的故事”、“鲍叔荐管仲”的故事等等。
正文:
法国著名的文学家雨果曾说过:“世界上最宽阔的东西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这不就说明了两个字――宽容吗?宽容是种美德,是人自身的一种修养,有人说:“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我们要懂得宽容。宽容,有利于己,有利于人,更有利于社会。
宽容,有利于己。三国时的周瑜,英姿飒爽,意气风发,却只因妒忌诸葛亮的才华而自夭,留下了“既生瑜,何生亮”的叹息。试想一下,如果他没有这等狭隘的心胸,而是宽容对待任何事情,观时待变,以他公瑾之才,是否能够助孙权平定江东进而一扫天下呢?这样,他周公瑾便可名垂青史。这足以说明宽容的重要性。
宽容不仅仅有利于己,还有利于人。有个小姑娘要开音乐会,在报纸上称是李斯特的学生,演出前一天,李斯特出此刻她的面前。小姑娘惊恐万状,抽泣着说:冒充是出于生计,并请求宽恕。李斯特要她把演出的曲子弹给她听,并加以指点,最后爽快的说:大胆地上台演奏,你已经是我的学生了。就这样,李斯特的宽容成就了小姑娘的一生,让她对音乐如痴如醉。
宽容大度,更有利于社会。相信大家都听说过“鲍叔荐管仲”的故事吧。春秋时,齐襄公被杀后,他的两个儿子为争夺王位而战,鲍叔帮小白公子,管仲帮纠公子。交战中,管仲曾两次射中了小白衣袋上的钩子,小白险些丧命,之后小白做了齐国_,即齐桓公。
齐桓公执政后,任鲍叔为相国,可鲍叔心胸宽广,有知人之明,坚持把管仲推荐给桓公,并说:唯管仲能当任相国要职,我不如他。齐桓公也是个心胸宽广之人,采纳了鲍叔的推荐,重用了管仲。从此,管仲辅佐桓公,数年间齐转弱为强,成为春秋前期中原最发达的强国,齐桓公也成就了“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霸业。
古人云:“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海纳百川,有容则大”。我们不可能生活在真空里,总要与人相处,和外界发生各种关系,因此建立和谐关系是很重要的。要建立和谐关系最要紧的是宽容大度,所以我们多一点宽容,世界就会更加美丽,让我们共同携手,一齐迎接完美的明天。